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卵果蕨

鎖定
卵果蕨(Phegopteris connectilis (Michx.) Watt)是金星蕨科、卵果蕨屬植物。植株高25-40釐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1-2釐米,先端被亮棕色、卵狀披針形的薄鱗片。葉遠生;葉柄長15-30釐米,疏被鱗片,向上為禾稈色,近光滑;葉片三角形,先端漸尖並羽裂,二回羽裂;羽片約10對,通常對生,平展。孢子囊羣卵圓形或圓形,背生於側脈的近頂端,靠近葉邊,無蓋;孢子囊頂部近環帶處有一二剛毛。
廣佈北半球温帶地區,向南到中亞山地和喜馬拉雅地區。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饒河)、吉林(撫松、安圖、長白山)、遼寧、河南(灤川、盧氏、西陝、老君山)、陝西(眉縣、寧陝、佛坪、太白山)、四川(峨眉山、大相嶺)、貴州(印江、梵淨山)、雲南(大關,白沙嶺)。生長於海拔1200-3140米的林下。
全草可以入藥,清熱解毒,用於各種癰腫瘡毒。同時具有觀賞價值,可植於林下、陰山坡或景石縫隙中。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卵果蕨
拉丁學名
Phegopteris connectilis (Michx.) Watt [8] 
別    名
廣羽金星蕨
長柄卵果蕨
長柄假金星蕨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金星蕨科
卵果蕨屬
卵果蕨
命名者及年代
(Michx.) Watt,186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英文名
Beech Fern

卵果蕨形態特徵

卵果蕨
卵果蕨(7張)
植株高25-40釐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1-2釐米,先端被亮棕色、卵狀披針形的薄鱗片。葉遠生;葉柄長15-30釐米,基部粗約2毫米,褐棕色,疏被鱗片,向上為禾稈色,近光滑;葉片三角形,先端漸尖並羽裂,長13-20釐米,基部寬10-18釐米,二回羽裂;羽片約10對,通常對生,平展,披針形,基部一對最大,略向下斜展,漸尖頭,基部略變狹或不變狹,與第二對羽片分離,相距1-1.5釐米,長5-9釐米,寬1-2釐米,裂片長圓形,先端圓或鈍,邊緣全緣或波狀淺裂;其上各對羽片漸次縮小,基部沿葉軸以倒三角形翅彼此相連;葉脈羽狀,側脈單一或偶有分叉。葉草質或紙質,幹後灰綠色或黃綠色,兩面疏被灰白色針狀長毛,沿葉軸和羽軸多少被小鱗片;鱗片淺棕色,長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疏緣毛。孢子囊羣卵圓形或圓形,背生於側脈的近頂端,靠近葉邊,無蓋;孢子囊頂部近環帶處有一二剛毛。孢子褐色,大小為(48.5-558)52×81(72.8-93)微米,左右對稱,極面觀為橢圓形,赤道面觀為半圓形,具單裂縫,混有三裂縫,單裂縫線形,其長度約為孢子全長2/3,孢子外壁光滑,周壁表面高低不平,具脊狀隆起,連成擬網狀,網間有顆粒狀紋飾和孔穴。 [2-3]  [9] 

卵果蕨近種區別

卵果蕨和僅產於北美的姊妹種,六角卵果蕨(Phegopteris hexagonopteris (Michx.) Fee)形體極為相似,但後者的羽片向基部明顯變狹,基部一對羽片和第二對羽片的倒三角下延的翅相連;葉薄草質,兩面被疏短毛,側脈常為二叉。雖然本種有時第二對羽片基部亦多少以倒三角形的翅下延,但極少和第一對羽片相連,且毛被和質地截然不同。 [2] 

卵果蕨產地生境

廣佈北半球温帶地區,向南到中亞山地和喜馬拉雅地區,在歐洲主要分佈於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捷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羣島、芬蘭、法國(科西嘉島、法國大陸)、德國、希臘(希臘大陸)、匈牙利、冰島、愛爾蘭、馬恩島、意大利(意大利大陸)、拉脱維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荷蘭、北馬其頓、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歐洲部分、西北部分、北歐部分、加里寧格勒、東歐部分、中歐部分)、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西班牙大陸)、瑞典、瑞士、烏克蘭、英國(北愛爾蘭、大不列顛)、奧蘭羣島。在中國分佈於黑龍江(饒河)、吉林(撫松、安圖、長白山)、遼寧、河南(灤川、盧氏、西陝、老君山)、陝西(眉縣、寧陝、佛坪、太白山)、四川(峨眉山、大相嶺)、貴州(印江、梵淨山)、雲南(大關,白沙嶺)。生長於海拔1200-3140米的林下。喜陰,耐寒,適宜濕潤環境和富含腐殖質土壤。 [2]  [4-5] 

卵果蕨生長習性

孢子萌發:孢子接種在液體培養基中,4-7天即萌發,固體培養基中9天后才萌發,孢子萌發為書帶蕨型( Nayar & Kaur 1971)。 [3] 
絲狀體:孢子萌發伸出假根後,原葉體原始細胞分裂為2,前端細胞長,又經分裂成為3-7個細胞長的單列絲狀體。細胞長圓筒形,壁薄,側壁向外鼓出,連成腸形或長氣球形,絲狀體頂端常彎曲,固體培養基上的絲狀體基部大都產生分枝3-7條,各自發育成片狀體,但僅其中之一生長佔優勢,長成成熟的原葉體。 [3] 
片狀體:絲狀體分枝的頂端出現頂端細胞,由其術生的細胞位於兩側,再經橫裂為左右兩列細胞,突出於頂端細胞之上。尤在液體培基上的片狀體初期,先不產生毛狀體,分裂後的細胞排列極為整齊,橫壁幾乎平行,上下縱壁連成直線,似排成“V”字形,其凹陷處為頂端細胞。細胞數目逐漸增多、細胞形狀變為不規則,形成大型形片狀體,前端10餘個細胞寬,兩側呈翅狀,但仍無毛狀體,在進入原葉體階段才從邊緣細胞分裂出毛狀體。但也有在5-6個細胞寬時,就開始產生毛狀體。片狀體前端寬至14個細胞以上時,其頂端細胞被4個細胞組成的分生組織代替,並由其分裂出來的細胞不久陸續產生毛狀體,此時已是幼原葉體。 [3] 
原葉體:原葉體發育以鐵線蕨型( Nayar & Kaur 1971)為基礎而後由邊緣細胞產生毛狀體、原葉體綠色、體薄柔軟,細胞體積大,壁薄,原葉體倒卵狀或三角狀卵形,後端急尖為尾狀,長度稍大於寬度、幼時為1.6毫米×1.2毫米,一般為28-3.6毫米×2.5-2.8毫米,最大者可達4毫米×3毫米,兩翼寬大,闊圓形或蝶形,前端上升,內側呈“Ⅴ”字形叉開、或平行、或重疊,外側邊緣分裂為細齒狀,齒頂為毛狀體,毛狀體頂蓋有腺體。 [3] 
毛狀體:由頂端細胞或分生組織產生的邊緣細胞,向上分裂出毛狀體。幼原葉體時期,兩翼內側的毛狀體向中央傾斜,在中央分生組織上方,幾與原葉體橫軸平行。邊緣細胞也連同毛狀體常向外突出,使原葉體邊緣呈細齒狀,毛狀體最初常為乳頭狀短棒形,長25微米,寬20.5微米,基部收縊。長成後為長棒形,長至50-80微米,覆蓋帽狀腺體,腺體長達24微米。原葉體的背腹面也可產生毛狀體,形狀為長棒形,數量不多,上述毛狀體的特點在卵果麟配子體發育中極為明顯。 [3] 
中脈:原葉體初期無中脈,後期在分生組織下方,細胞伸長,細胞層次加厚,向表面鼓出,呈長橢圓形或長形的中脈。自接種後約2個月,許多個體的中脈處,薄壁細胞伸長,細胞壁出現螺旋紋加厚,排成與原葉體縱軸平行的細胞列,此類細胞僅發生在產生頸卵葉器的原葉體上,胚未發育之前,應視之為維管細胞。 [3] 
維管細胞:每維管細胞似管胞,粗細不一,常相互以端壁和部份側壁相連,自原葉體前端延伸至末端、細胞表狀為長形、梭形、三角形和長尾形,在它們的末端、細胞伸長為長尾狀,與中脈內薄壁細胞相連,它們之間又由三角形維管細胞,使之橫向相接,各細胞間以孔紋相通,以此形成以原葉體中線位置為主,向四周擴展的維管系統。 [3] 
假根:幼原葉體的假根發生的基部及邊緣,隨生長逐漸集中在中脈下部,無色,粗細均勻、直徑30-40微米,長至1.7毫米,前端膨大,有覆蓋物,外壁常彎曲,或中部膨大,有時發生分枝。 [3] 
性器官:接種1個月後性器官陸續發生,與一般培養的真蕨類性器官發生相似。精子器產生於片狀體或不規則形狀原葉體邊緣,頸卵器在典型心臟形原葉體的分生組織下方。精子器長圓形、3細胞組成,頂端微窄,高73微米,直徑58微米,基細胞長於環細胞,環細胞底部不下沉為漏斗狀,蓋細胞小,成熟時蓋細胞一側產生縫隙,但蓋細胞不掀開。頸卵器頸部4-6層細胞高,頸高135.8微米,直徑67.9微米,並向後傾。 [3] 

卵果蕨主要價值

全草可以入藥,清熱解毒,用於各種癰腫瘡毒。同時具有觀賞價值,可植於林下、陰山坡或景石縫隙中。 [5-6] 
卵果蕨 卵果蕨

卵果蕨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4]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