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

鎖定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1970年首先由Scully報道、命名,迄今為止國內外文獻僅報道百餘例本瘤的臨牀表現有內分泌紊亂外,是一種既分泌雌激素又分泌孕激素的功能性腫瘤。屬於低度惡性腫瘤。
中醫病名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
就診科室
婦科、腫瘤科
多發羣體
20~30歲女性
常見發病部位
卵巢
常見病因
家族遺傳
常見症狀
盆腔包塊、月經紊亂、多發性色素斑、陰道不規則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等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病因

本病十分罕見,有家族遺傳性因素。
患者發病年齡為4~64歲,多發生於20~30歲育齡婦女,平均年齡26.7歲。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臨牀表現

1.盆腔包塊
因為腫瘤的大小差異很大,小者僅顯微鏡下見到的微小腫瘤,大者直徑可達20cm,所以盆腔包塊僅在部分患者可以被觸及,發現,包塊大多數為實性,亦可有囊性,表面光滑,活動度好,當腫瘤有轉移時,大多位於腹膜後,腎周,其形成的包塊不活動,固定。
2.內分泌變化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患者月經紊亂是臨牀最重要的症狀,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規則陰道出血,閉經,絕經後出血,少女性早熟等,對患者血清雌激素和孕酮進行檢測,發現這兩種激素均有明顯上升,在有子宮內膜病理檢查的病例中,不僅部分在雌激素刺激下有子宮內膜息肉,增生性病變的病理改變,亦有部分具有孕激素影響下的子宮內膜腺體萎縮,間質蜕膜樣變的病理變化。
3.家族性黑斑息肉綜合徵
大約1/3的患者可在面部,口唇,口腔黏膜,舌,指,趾端等處出現多發性色素斑,胃腸道(多在小腸)出現錯構瘤性多發息肉,患者可因腸息肉引起出血,腸梗阻,個別患者的息肉出現在鼻咽部,膀胱,氣管黏膜,PJS(Pentz-Jeghers綜合徵)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
4.宮頸病變
約有5.4%的患者合併子宮頸惡性腺癌,患者有陰道不規則出血,接觸性出血等症狀,宮頸外口可呈乳頭狀,結節狀,但亦有外觀無明顯異常者,宮頸細胞學檢查無惡性細胞檢出的報告,腫瘤為黏液腺癌,腺體形態呈不規則分支狀,細胞異型性及核分裂少見,但其生長方式有高度惡性傾向,常常出現較廣泛的浸潤性生長,雖然環管狀性索腫瘤合併宮頸黏液腺癌的比例不高,但是對患者宮頸做仔細的檢查及必要的活檢十分重要。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檢查

1.激素水平檢測,腫瘤標誌物檢查。
2.組織病理學檢查。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診斷

1.不合並PJS
出現實性包塊、月經紊亂症狀。同時進行血清激素測定,發現雌孕激素升高。
2.合併PJS
有典型的黏膜色素黑斑、消化道多發息肉。附件出現實性包塊、月經紊亂、血清學檢查雌孕激素升高。

卵巢環管狀性索腫瘤治療

1.合併PJS
此組患者特點為:腫瘤體積小,直徑小於3cm;大約有2/3為雙側性;臨牀經過為良性,治療可行單側附件切除或全子宮雙附件切除。但是患者因為消化道多發息肉的存在,消化道出血,腸梗阻甚至息肉惡變的問題亦要引起注意,應該請專科醫師隨診,治療。
2.合併宮頸腺癌
目前已有數例合併宮頸惡性腺癌的報道,故應對患者常規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必要時行陰道鏡檢查及活檢,此組患者的預後與宮頸腺癌的臨牀期別,細胞分化程度等直接相關。
3.不合並PJS
此組患者的特點為:腫瘤體積大(可達20cm),直徑多大於5cm;單側性;約20%有轉移,復發,但是與初治時間間隔較長,最短2年,長者達15年,平均6.3年。對臨牀Ⅱ期以上及復發患者,均應行細胞減滅術,由於腫瘤主要以腹膜後淋巴結為其擴散途徑,腹腔內種植少見,亦少見累及子宮與對側卵巢,所以手術時切除淋巴結顯得十分重要,切除範圍包括腹主動脈旁及盆腔腹膜後淋巴結。復發瘤一般與周圍組織易分離,手術清除多不困難,所以不應放棄再次手術的機會。腫瘤對放療有一定敏感性,術後,遠處轉移灶,殘留灶等均可輔以放療。化療的應用報道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