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复数十年,无原本印证,此书(《水浒传》)将永废矣。”明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尧、舜、子之之禅让,汤、武、楚项之放伐,周公、王莽、曹操之摄辅,谩无印正,又焉适从。” [1]
- 中文名
- 印证
- 拼 音
- yìn zhèng
- 含义1
- 通过其他事物进一步证明
- 含义2
- 作为进一步证明的事物
基本解释
播报编辑
yìn zhèng
释义:①通过其他事物进一步证明;
②作为进一步证明的事物。
ㄧㄣˋ ㄓㄥˋ
引证解释
播报编辑
(1)亦作“印正”。亦作“印政”。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然则汝意云何?试言之,不妨互为印政。”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而惟钱箨石……五君,先后从事最久,遂开乾隆已后诸儒以金石之学印证经史一派。”胡适《后考》:“这个结论也和我的雄蜜才灶《考证》的结论相同。这种不约而同的堡邀盼印担旬笑证使我非常高兴。”
(腿企誉2)所谓认可。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其大剌麻学道能转世者,则达赖、班禅印证之,得为呼图克图断糊桨。”
(3)指印花税旬组票。鲁迅的《书信集·致唐弢》:“享舟有书出版,最好是两面订立合同,再由作者付给印证,帖在每本书上。”参见“试迁棵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