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

鎖定
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簡稱CBFC(Central Board of Film Certification),隸屬於印度中央政府信息與廣播部,負責審查電影、電視節目、電視廣告。所有在印度上映的電影都需要經過這個委員會審查通過。 [1] 
中文名
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
外文名
Central Board of Film Certification

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發展歷程

1896年電影第一次在印度上映,1913年印度出產第一部電影(今年恰好一百週年)。英殖時期的政府設有區域性電影審查機構。印度獨立後,於1952年通過電影法案,在原有基礎上組建一個全國性質的審查機構,即CBFC。1983年進一步修訂法案,沿用至今。

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機構設置

CBFC的總部位於孟買,另外在以下八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
新德里;
加爾各答(西孟加拉邦);
克塔克(奧里薩邦);
古瓦哈提(阿薩姆邦);
金奈(泰米爾納德邦);
海德拉巴(安得拉邦);
班加羅爾(卡納塔克邦);
特里凡得琅(喀拉拉邦)。
印度的電影分級制度共有四級,原先只有U和A,1983年引入UA和S。
U級:無限制,老少皆宜,影片可以包含喜劇性的暴力動作和輕微的髒話;
UA級,適宜所有人羣,影片可能包括少量、輕微的涉及性、暴力、髒話的場景,建議12歲以下兒童在家長陪伴下觀看;
A級,成人級,18歲以下禁止觀看;
S級,限制級,僅限特殊人羣觀看,如醫生。
可以這樣記住:U是Universal/Unrestricted,A是Adults,UA介於U和A之間,S是Sepcial。
2011年本土製作、本土上映的影片一共有1255部,其中有將近一半為U級(46.77%),有33.78%為UA級,剩下19.44%為A級,沒有S級影片 [1] 

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辭職風波

2015年1月16日,繼印度電影審查委員會主任利拉·薩姆森(Leela Samson)辭職後,17日,該委員會又有9名委員集體辭職。
9名委員在聯合聲明中説,“鑑於(印度中央)政府對電影審查委員會的傲慢態度,我們幾乎沒有能動性和自主權去完成這項工作。委員會一直努力負責任的讓審查過程統一化、透明化、一致化,並且尊重電影製作人的表達自由,但這種努力卻極度令人失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