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象

鎖定
印度象別稱大象、野象,是長鼻目象科亞洲象屬 哺乳動物。體形巨大,身高可達2米以上,體長約5米,重達3000-3500千克;皮膚為深灰色至黑色,耳朵邊緣和象鼻部分則呈淺褐色;皮膚厚達3釐米以上,多皺褶;體表散生極稀疏的短毛,尾巴上長有黑色尾毛;頭頂有兩個明顯隆起,眼睛很小,耳朵很大,耳朵邊沿最高處一般不超過頭頂;背部較平緩,中部略高或者背部前半部較高,後半部較低,胯部向後方傾斜。 [14] 
印度象分佈於印度、緬甸、錫蘭、泰國、北婆羅洲等地, [15]  主要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風林,也生活於灌木叢、稀樹草原、河灘、濕地等環境。 [14]  運動能力很強,聽覺系統非常發達,通過嗅聞糞便、尿液,以及身體表面腺體散發出來的氣味,可以獲得很多信息。 [16]  以植物的嫩枝、樹葉、莖稈為主要食物,也吃植物的果實。每頭成年印度象每天需要進食150-240千克,甚至300千克。一般在16-20歲第一次繁殖,由於年輕的雄象競爭不過強大的成年雄象,野生條件下一般沒有繁殖機會。雌象每隔4-8年繁殖一胎,產仔期不固定,全年幼象都可能出生。 [14]  壽命為60年。 [17] 
印度象數量的日益減少,警示人類應該努力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18]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瀕危(EN)等級。 [19]  印度象頭神伽內什屬於印度教的信仰神祗,它代表着吉祥與成功,是幸運之神,與俗世關係密切,在印度廣受崇拜。 [20] 
中文名
印度象
拉丁學名
Elephas maximus indicus
外文名
Indian Elephant
Malayan Elephant [1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長鼻目
象科
亞洲象屬
亞洲象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種
印度象
命名者及年代
Cuvier, 1797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 [10] 
同義學名1
Elephas indicus Cuvier, 1797
同義學名2
Elephas maximus bengalensis Blainville, 1845
同義學名3
Elephas maximus hirsutus Lydekker, 1914

印度象形態特徵

印度象體型

成年雄象的身高約2-3.5米,少數可達3米以上。達到繁殖年齡成年雌象身高約200-280釐米。體長約550-640釐米(含鼻子長)。成年印度象體重一般為2000-5000千克。有19對肋骨。印度象背部較平緩,中部略高(非洲象背部中部凹陷)或者背部前半部較高,後半部較低,胯部較低並向後方傾斜。頭頂有兩個明顯隆起,俗稱“聰明頂”或“智慧瘤”。有些印度象鼻子根部眼睛前方隆起,是鼻骨凸起的外在表現。人工飼養的雌象,若不勞動或表演,身材常常較臃腫。 [2] 
雌性通常比雄性小,初生的印度象幼仔身高約70-100釐米,體重可達100千克。到10-15歲,身高約200釐米。 [2] 
印度象形態特徵

印度象皮膚

印度象皮膚為深灰至黑色,耳朵邊緣和象鼻部分則呈淺褐色,隨年齡增長而越發明顯。但由於其體表往往覆蓋着各色泥土而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皮膚厚,2.5-3釐米,多皺褶,體表散生極稀疏的短毛。但在耳朵後面,通過眼睛,在腹部、胸部和肩部,這些部位的皮膚像紙一樣薄,只有1.8毫米。大象的皮膚沒有呼吸腺,所以要靠耳朵散熱。 [3] 

印度象象鼻

鼻子對大象來説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除了呼吸,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功能。印度象的鼻子是現生動物中最長的,可以垂到地面,富有彈性,能伸長至2米。上粗下細,末端為2個鼻孔,頂端有一個指狀突起。在大象胚胎髮育的早期,鼻子和上唇是分開的,到了胚胎髮育晚期,才由相關肌肉和神經分化合併成象鼻。鼻氣管整個內壁由縱向排列整齊的大約150000條肌肉束組成,它沒有骨骼、軟骨支撐,也沒有肌腱牽引,這使得象鼻非常靈活而敏感,鼻端的指狀突起能撿起細小的物體。象鼻也很有力量,可以抬起350千克的重物,在移動重物時需要頭部活動,以頸部肌肉收縮產生動力。
象鼻的嗅覺十分靈敏,它們時常揚起鼻子在空中搖曳擺動,不但能探測到食物或水的大體方位,還能察覺到附近有無猛獸。象鼻用於採集食物,吸水噴到嘴裏飲用。象鼻也是大象日常交往的工具,將鼻子捲成不同的姿勢能表達不同的含義。大象用鼻子相互撫摸,纏卷是友好的表示。大象也用鼻子捲起沙土撒到身上,或用鼻子吸水噴到身上來清潔皮膚。象鼻還能做出揉眼、撓癢等細緻動作,有時還會利用工具,如用鼻子抓起木棍或竹篾來撓癢,捲起木棍破壞電網等。 [2] 

印度象象牙

狹義的象牙即指大象突出嘴外的第二對門齒。象牙大部分呈乳白色,雄象2-5歲開始出牙,隨着年齡增長而生長,有白、黃、淺棕等色。一般來説雄性印度象有較為發達的象牙,而雌象即使有象牙也十分短小。象牙也分牙體和牙根兩部分。象牙約三分之一為牙根,長在牙管裏與骨頭相連,是空心的,內有牙髓,保證象牙的持續生長。而露出口腔外,相當於象牙三分之二的部分即為牙體,實心。不同個體象牙的粗細、長短、彎曲度都有較大差異。有的印度象只有一側的象牙,甚至根本沒有象牙。
象牙對印度象尤其是雄象尤為重要。雄象用象牙來打鬥爭奪配偶,象牙發達顯然在打鬥中更有優勢,從何獲得更多繁殖後代,傳遞基因的機會。同時大象也有象牙協助採集食物、掘土和防禦天敵。
如果按照自然法則,那麼象牙發達的基因必定佔有優勢,但是由於人類為獲取象牙對大象大肆捕殺,使得象牙發達的基因不斷被人為淘汰,而原本罕見的沒有象牙的雄象卻能逃過此劫。印度象雄象中不長象牙的比例已經超過了20%,毫無疑問,大象遭受的人為選擇和自然選擇截然相反,對大象的生存構成極大危害。
觀察發現,印度象喜歡在土堆、樹幹或河岸上磨牙來保持象牙鋒利。野象比人工飼養的大象更愛磨牙,可能是因為野象的生存條件不如人工飼養下優越,象牙使用頻率也就更高,所以更需要把象牙磨尖。
除了門齒,印度象口中還長有臼齒,也稱頰齒磨齒。一般動物的頰齒都是整齊排列在牙牀內,每顆從牙根往上生長。而象的頰齒生長方式則很特殊。頰齒在牙牀內從後邊斜着發生和長大,在生長的同時向前推移,以傾斜的姿勢被逐漸磨損,並把前一顆頰齒擠掉。
通常情況下,一頭象同時使用的磨齒只有4顆,即上、下、左、右顎各一顆,或者前一顆牙齒的後半部分和後一顆牙齒的前半部分同時使用。象的一生中會換6次牙,大約在40歲左右長出最後一批牙齒。所以算上門齒,印度象一生中總共擁有26顆牙齒。
大象臼齒的這種生長方式使得其非常耐磨,這也是大象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亞洲象的臼齒比非洲象的要進步,最後一顆臼齒有24個齒板,齒冠也較高。而非洲象最後一顆臼齒只有10個齒板,齒冠也較低。
印度象最後一顆磨齒被磨損掉後會因無法進食而餓死,如果繼續喂磨碎的食物或給它鑲上假牙,就能延長其壽命。 [2] 

印度象眼睛

印度象的眼睛和其身體相比顯得很小。關於其視力究竟如何還有待研究,有人認為它們是近視眼,但也有人認為它們能看得很遠。過去認為大象是色盲,視覺是黑白的,但人工訓練的印度象在畫畫時對顏料有一定的選擇性,所以它們應該能分辨出色彩,只是對色彩的分辨能力不像人那麼強,可能類似人類的“綠色盲”。 [2] 

印度象耳朵

亞洲象的耳朵比非洲象小,且不如非洲象圓,耳朵邊沿最高處一般不超過頭頂。象耳主要功能是聽覺,耳朵豎起能聽到很遠處傳來的聲音。耳朵遍佈毛細血管,因此大象不停地扇動耳朵主要是為了散熱。同時扇動耳朵也能驅趕蚊蟲。大象發怒時會張大並豎起耳朵。年齡大的印度象耳朵邊緣會捲起,因此有經驗的人可根據耳朵邊緣捲曲程度來判斷印度象的年齡。大象生病時,耳朵是輸液治療的最佳注射部位。 [2] 

印度象尾巴

大象的尾巴呈長條圓形,上粗下細,長到膝關節處。末端呈扁平狀,上面長有黑色尾毛,排成2行,毛長10-15釐米。象尾左右擺動驅趕蚊蟲。印度象發怒或奔跑時尾巴會向上豎起。小象有時會拉着媽媽的尾巴,就像孩子被大人領着走一樣。 [2] 

印度象四肢

印度象四肢粗壯。前肢幾乎與地面垂直,有利於支撐體重,腕關節可活動;後肢略彎曲,運動時便於推動身體前進,小腿骨短,腕關節幾乎不能活動。大象沒有腳踝骨的,腳底有厚厚的脂肪層,便於緩解壓力,而且能有效感知地面的震動波,跺腳也是大象交流時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 [4] 
印度象和其它亞洲象前足外露的有5趾,後足4趾;普通非洲象前足4趾,後足3趾;非洲森林象前足5趾,後足4趾。 [4] 
大象行走時,先邁一側後足,即將落地時同側的前足也向前邁出,兩足均落地後再邁另一側的後足,然後是另一側前足……大象一般只有這一種步伐,所以嚴格地説大象“奔跑”時只能算是快走。 [4] 
印度象運動能力很強,最快時速可達每小時24千米,一次可跑400-500米。游泳速度達每小時1.6千米,可連續遊5-6小時。 [2] 

印度象棲息環境

野生印度象主要自然棲息地為亞洲南部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風林,也生活於灌木叢、稀樹草原河漫灘平原濕地、林間的溝谷、山坡、稀樹草原、竹林及寬闊地帶。
生活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氣温較高、空氣濕潤、靠近水源、植被生長茂密的熱帶森林中。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及林間的溝谷、緩坡、竹林及寬闊地帶最為常見。而印度象最喜愛的適宜生境是有竹叢的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地段,以及竹叢較少而以殼鬥科的栲和櫟為主的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地段。
野象在選擇自然生境時,往往根據食物、水源和隱蔽場所作出判斷,具體説就是選擇食物豐富、水源充沛和隱蔽性好的熱帶森林。印度象對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棲息地大小、鬱閉度、水源、温度和日照、山坡的狀況、海拔等生境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正是這個原因,在人類活動日益頻繁的當代,印度象的分佈區域越來越小。
印度象從食物中得到的鹽分遠遠不能滿足其高大軀體對無機養分的需要,因此,它們常在溪流邊、森林下含鹽分的小水塘(俗稱硝塘)裏採食無機養分。所以硝塘對印度象的分佈有着明顯影響。
印度象對社會生境的選擇,主要包括避讓干擾和作物依賴。人類的居民區、農田、道路等人為設施,以及偷獵、環境污染等問題,對包括大象在內的很多動物都造成了極大的干擾,這些動物對於干擾源都會表現出一定的迴避性,在迴避之餘也常進行一些應對和報復行為,引發人象衝突。成年象在自然界中無天敵,猛獸一般也不敢襲擊由成年象看護的幼象,但印度象遇到其他需要戒備的動物一般也進行迴避。
避讓活動影響着印度象的空間分佈,使象羣間的交流變得更加困難,這也可能是其繁殖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因為自然生境往往滿足不了印度象的生存需要,印度象常會不得不冒險進入耕地、村寨採食作物,甚至對農作物產生依賴,進而學會應付人類。當自然界食物豐富時,印度象很少採食農作物,而自然界食物匱乏時,印度象拜訪農田的次數則明顯增加。 [1-2]  [5] 

印度象生活習性

印度象飲食

印度象是植食性動物,它們採食的植物根據其分佈區的不同而有較大的變化。印度象以植物的嫩枝、樹葉、莖杆為主要食物,也吃草和植物的果實。
每頭成年印度象每天需要進食150-240kg,甚至300kg,當然這與個體間的差異有關。大象的消化效率較低,只能消化吸收食物中的40%,其他都成為糞便排出,正常的新鮮大象糞便成球形,在大象的糞便中還能清楚地看到其食用植物的殘渣,象糞中生活着很多微生物,甚至有昆蟲等動物。由於棲息地被侵佔和破壞,自然環境提供給印度象的食物不足,印度象常冒險到農田採食分佈集中易於採食、味道可口的農作物。在此過程中印度象逐漸摸清了作物生長規律,常在作物成熟的季節到來,並選擇採食作物最好吃、最有營養的部分,如專門採食稻穗、玉米棒而拋棄莖杆。
為了補充無機養分,印度象也喝含鹽分的小水塘裏的水、採食鹽漬土西雙版納的觀察發現,成年象還採食河牀水底的一種黑色小石粒,在象的糞便中也有發現。這種石粒的成分是什麼,印度象為什麼要採食它們,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景區中在固定地點埋放食鹽能吸引野象到來。
印度象每天需要飲水數次,一天消耗的水量達60kg左右。如果水太渾濁,印度象還會在河流或水池邊用鼻子和腳挖出一個坑,喝坑裏滲出的經過沙石過濾的水。
大象採食時,會用鼻子捲起地上的草,或纏繞拉斷樹木的枝葉然後送入口中。遇到較小的果實等則用鼻端的指狀突起捏起送進嘴裏。對於散落在地面的碎草、樹葉等,則先用前腿將其堆成堆,然後一併捲起。有時還會把食物來回甩打,去除上面的水或泥土,或者用鼻端的突起挑揀。
人工飼養的印度象在吃精飼料時會一邊吃精飼料一邊吃草,這種行為可能是一種咀嚼處理機制,即草料可把在口腔中經過唾液消化攪拌成黏稠狀的精飼料輔助嚥下並起到清潔口腔作用。
印度象飲水時,先將水吸入鼻中,然後再噴到嘴裏喝下,不能直接用鼻子喝水。鼻子每次最多可吸水15升左右。 [1-2] 

印度象洗浴

野生的成年的印度象很少躺在水中沐浴,它們常用鼻子吸水噴淋到身體各處清潔身體和給身體降温。而幼象則會在成年象的護衞下盡情地在水中翻滾、嬉戲和玩耍。人工飼養的成年大象有時也常舒舒服服地側躺在水中,讓馴象師為其搓洗身體。成年象有時會到深水中甚至大海里洗浴游泳。
在烈日下,當印度象離水源較遠時,它們會把鼻子伸進嘴裏,吸出胃裏的水,然後噴到身上。印度象也會用鼻子捲起地上的浮土,拋撒到身上,這種行為很常見。覆蓋在身上的塵土能防止蚊蟲叮咬和烈日灼傷皮膚。地面浮土不足時印度象還會用腳把泥土踢松。印度象也常把泥漿噴灑到身上,泥漿能起到和水一樣的降温作用,而且泥漿滲入粗糙皮膚上的皺褶,能包裹住裏面的寄生蟲。泥巴幹了之後被抖落下來,就能把寄生蟲一同清理掉。
此外,亞洲象在進食時還會捲起一些草和枝葉蓋在頭和背上,防止日曬和蚊蟲叮咬。印度象還會用鼻子撓癢或在大樹上蹭癢,有時還捲起木棍或竹篾來撓癢,少數情況下會在地上躺下打滾。高緯度地區動物園裏的印度象還會在雪地上打滾或把雪扔到身上。 [2] 

印度象活動

印度象平均體温39.9℃,畏寒,但也不喜歡陽光直曬,白天多隱蔽於林陰處,避開烈日暴曬,多在氣温稍低的清晨和傍晚覓食,這可能也是對人類活動的避讓。印度象平均每天約¾的時間,即17-19小時處於活動狀態,這些時間主要用於取食,而成年象每天睡眠時間只有約4小時。印度象一般站立或依靠樹木睡覺,有時也側卧休息,但不能長時間卧倒,因為其體重太大,卧倒時會壓迫內臟。白天周圍人多時印度象表現出較高的警戒性,夜晚人為干擾少時則處於放鬆狀態,警戒性低,顯得更自然。
印度象的活動也有一定季節性規律,2月和8月野象活動較多,而在10-12月很少活動,這可能與食物多少和棲息地其他因素有關。印度象在密林中活動時常沿着寬約70釐米的固定路線,俗稱“象道”,這些“象道”也為人和其他動物在林中活動提供了方便。因印度象軀體龐大,膝蓋彎曲度小,在坡度大的地區活動困難,上下坡時總是沿着山脊或走S形。 [5] 

印度象社羣

印度象羣是以最年長的雌象為首領的“母系社會”,象羣一般由若干頭成年雌象和未成年象組成,也有一頭母象和其1-2個孩子(一大一小)組成的小家庭。雄象7-8歲性成熟後會離開象羣成為獨象,它們獨自生活,或是加入僅由雄象組成的“光棍”羣。
象羣的規模大小不等,少則2-3頭,6-10頭較為常見,16頭以上的大羣主要見於食物較少的旱季。超過百頭的象羣100多年前還很常見,已經基本見不到了。通常情況下,象羣與象羣的活動範圍並不重疊,但有時數個小象羣會結合成一個大羣,並表現出時分時合的特徵。雌象羣成員之間多有親緣關係,所以關係緊密,而雄象羣結構則較為隨意和鬆散。
在交配期,象羣會呈現出一雄多雌的結構,即由一頭成年公象攜帶一羣雌象和幼象,但一般仍由最年長的雌象擔任首領,帶着象羣活動,雄象則活動在象羣外圍,始終處於警戒狀態,隨時準備護衞象羣和應對競爭者。 [2] 

印度象交流

印度象聽覺、嗅覺非常發達,視覺較差。印度象能發出多種多樣的聲音,包括低沉的隆隆聲,鼻子噴氣聲,和人們熟悉的用喉部和鼻腔共鳴產生的嘹亮的“嗷喔——”的聲音。大象可以調用包含範圍超過10個八度的頻率,從低頻5Hz到高於10,000Hz。印度象還能發出頻率為12-24Hz,穿透力很強,可以傳播20km以外的次聲波,人類一般聽不到。這些聲音能表達出極為豐富的內容。例如個體之間會用低沉的吼叫聲和尖鋭的鳴叫聲彼此打招呼。發情的雄象會發出一種特殊的次聲,既威脅其他雄象又向雌象求愛,如果象羣中有發情的雌象,它也會發出類似的隆隆次聲迴應,並且音調更低沉,傳播更遠。如果有象羣成員走失,它們會用短促而響亮的“嗷”的聲音進行聯絡。 [6] 
印度象互相握鼻,愛撫對方的身體,甚至將鼻子伸進對方嘴裏,都是親近友好的表示。大象對同類一般較為友好,即使陌生的象見面也會友善地相互問候。不過在食物和水源匱乏時象羣之間也會互相示威驅趕,發情期的雄象會互相排斥。印度象通過嗅聞糞便、尿液,以及身體表面腺體(包括皮脂腺、腹腺、肛門腺、包皮腺等)散發出來的氣味,也能獲得很多信息,包括個體識別以及同性或異性個體是否發情等。 [2] 
印度象張大耳朵,抬起頭則是高度警戒的表現。繁殖期雄象高昂起頭,用象牙對着競爭對手是在進行示威。對其他生物的出現,印度象會先靜默對待,如果感到是一種威脅壓力,它們會突然噴出氣霧(有助於緩解壓力,也是在試探對方)然後馬上回避,有時也可能發動攻擊。
雌象在未成年時就喜歡照顧幼小的成員,而小雄象更喜歡追逐打鬧,為將來搏鬥做準備。 [2] 

印度象智力

大象腦重約4-6千克,而且大腦及小腦都極度發達,所以大象聰明且有極強的記憶力,感情也極為豐富。經過訓練的大象還能做出畫畫、照顧幼兒等需要高智商的行為。研究表明,印度象能認出鏡子裏的自己,而不會把它當成其他同類,只有極少數動物能做到這一點
大象能記住闊別幾十年的老朋友;對於傷害過它們的人多會採取報復行為。有這樣一個故事,印度一個裁縫在做針線活時,一頭大象把鼻子從窗户伸了進來。裁縫用針紮了它的鼻子一下,大象尖叫一聲逃走了。過了一會,那頭大象又回來了,從窗户向屋裏張望,然後揚起鼻子,噗地噴了裁縫一身水,然後像做了惡作劇的孩子一樣跑走了。
象與象之間十分友愛,與主人也會建立深厚的感情。動物園裏的大象,如果關係親密的同伴或飼養員突然離去,它們的感情會受到很大傷害,甚至會絕食。大象會照顧生病或受傷的同伴,同伴取食有困難時還會用鼻子捲起食物喂到它的嘴裏。如果有同伴去世,其他大象會十分哀傷,在旁邊久久守護它的屍體,為它哀悼,甚至幾天不願離去,而關於大象墓地的傳説還有待於進一步考證。
面對人類架設的電網,大多數動物都束手無策,而印度象卻自有妙招,它們會用樹枝搭在電線上使其短路放電,或推倒大樹壓倒電網,或者用腳踩踏電網周圍木樁使其歪倒,甚至直接在陰雨天太陽能電力不足時強行破壞電網。 [2] 

印度象分佈範圍

分佈於印度西北部:在Uttaranchal和Uttar Pradesh的喜馬拉雅山腳下,從Katarniaghat野生動物保護區到亞穆納河
在東北部:從尼泊爾東部邊界到西孟加拉邦北部,穿過西部阿薩姆邦,沿喜馬拉雅山麓直到米什米山,延伸到中國藏南地區,上阿薩姆邦的平原和那加蘭邦的山麓,到達Garo Hills的Meghalaya通過卡西山,到較低的雅魯藏布江平原和卡爾比高原的部分;有孤立的羣體生活在特里普拉邦,米索拉姆,曼尼普爾和巴拉克谷地區阿薩姆邦。
在中央部分,在Orissa,Jharkhand和在西孟加拉邦的南部,有一些動物遊蕩進入昌迪加爾
南部有八個羣族分佈在卡納塔克邦北部、卡納塔克 - 西高止山脈的山脊,Bhadra-Malnad,Brahmagiri-Nilgiris-Eastern Ghats,Nilambur-Silent Valley-Coimbatore,Anamalai- Parambikulam,在Periyar-Srivilliputhur,一個羣族在Agasthyamalai;
尼泊爾有100-125頭,分佈範圍被限制在與印度的邊界的特賴的幾個保護區。 2002年,估計有106至172頭遷徙大象,其中大多數在巴爾迪亞國家公園。 [10]  [12] 
印度象分佈圖 印度象分佈圖 [12]

印度象繁殖方式

印度象生長

印度象,尤其是野象的年齡很難説清楚。一般食草動物的年齡可用乳牙或磨牙的生長和磨損情況判斷,可是由於很難接近大象,這種方法可行性較小,一般通過體型和象牙(門齒)的大小來判斷象的年齡,有經驗的人還能從鼻子和耳朵上淺褐色區域的面積以及耳朵捲曲情況判斷印度象年齡。
雌象10歲左右性成熟,而雄象一般要到12-14歲才性成熟。印度象18-24歲(有的甚至要到30歲)才體成熟。大象終生生長,但體成熟後生長很緩慢。由於體成熟較晚,雌象一般在16-20歲左右第一次繁殖,而年輕的雄象由於競爭不過強大的成年雄象,野生條件下一般沒有繁殖機會。印度象的壽命是除人類以外哺乳動物中最長的,一般約60-80歲,有的甚至能活到90歲甚至百歲以上。 [2] 

印度象交配

雄象發情狂暴期一般為一年一次,時間並不固定,多在11月至次年5月;雌象發情期理論上每4個月一次,每次持續2-4天。發情期最明顯的特徵是性腺流出液體。發情期的印度象昏昏沉沉,脾氣暴躁,甚至會攻擊同類和主人。雄象出現性尿濕及兩額部的顳腺有液體分泌現象,最活躍時陰莖勃起外露,並不斷敲打腹部,而雌象則陰唇外翻,紅腫,分泌液增多。印度象的發情交配以雌象為主,只要雌象處於發情期就能受孕成功,當然,如果雄象也處於發情狂暴期成功率更大。
發情期的雄象排斥其他雄象,會互相吼叫,抬頭用象牙對着對方示威,有時還會進行搏鬥。搏鬥時兩頭雄象面對面,抬起頭,象牙向前撞向對方然後用力推搡。搏鬥後失敗的一方會轉過身離開。
在交配前,雌雄象會相互靠近,用鼻子不斷嗅聞對方的陰部、肛部、糞便、尿液、身體表面等。雄象一般比雌象更興奮、主動。如果雌象接受雄象,會對其翹尾示臀;如看不上雄象則會逃跑,並在交配時盡力掙脱使交配失敗。遇到雌象迴避,雄象會追逐雌象,並用鼻子和象牙頂、擠、靠、壓雌象。交配時,雄象先站在雌象身後,把頭搭在雌象背上,然後僅用後腿站立,前腿跨在雌象身上,並用鼻子控制和愛撫雌象,術語叫做“爬跨”。交配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分鐘。交配後不久雄象就會離開。有時爬跨在非發情季節也會出現,可以算是一種練習和試探。
雌象懷孕後體態笨重,乳房膨脹,不願像平時那樣活動,印度象妊娠期長短有較大差異,為18-22個月。圈養印度象,所懷幼象是雄性的為615-668天,是雌性的為628-668天。每胎一仔,1%-2%的雌象可產雙仔。 [1] 

印度象育仔

由於交配期不固定,印度象產仔期也不固定,全年都可能見到有幼象出生,在12月、1月和2月較多。大部分雌象在夜裏,尋找有嫩草或地面柔軟的地方生產,有時有其他雌象擔任接生婆。生產前雌象焦躁不安,大聲呻吟,要持續2-3個小時。生產時,雌象後腿彎曲,呈半蹲的姿勢,防止幼象從過高的地方摔下。幼象剛出生時有一層胎衣包裹,要由母親或接生雌象撕開。
幼象剛出生時一般先靜靜地側睡一段時間,然後慢慢地抖動耳朵、尾巴、鼻子和腳,在後就在其他象的攙扶下站起來,嘗試走路。有時雌象會用腿踢打幼象,或用鼻子拉扯小象的鼻子,讓小象儘快甦醒站立。剛出生的幼象身上毛長,鼻子短,僅25-35釐米,身高76-91釐米,體重約100千克,大約兩天後才能隨象羣到處活動。幼象從雌象身體側面吃奶,吃奶時把鼻子向上揚起,直接用嘴吮吸乳頭,新生的小象感官還不能很好的工作,往往找不準乳頭,母親和接生雌象會耐心引導它。
小象會受到整個象羣的關愛,象羣會盡量放慢行進速度防止小象掉隊,遇到危險大家會一同保護小象,平時家庭成員也會經常愛撫照顧小象。幼象在出生的頭幾個月只吃母乳,並會一直哺乳到2-3歲甚至更長。不到一歲的小象不會用鼻子卷東西和吸水,喝水時會俯下身直接用嘴巴喝。幼象要由母親悉心照料到5歲左右。
印度象每隔4-8年繁殖一胎,小象出生後它的哥哥或姐姐可能仍由母親照顧。新生兒出生後雌象對上一個孩子的關愛必然會減少,小雌象會幫助母親照顧弟弟妹妹,而小雄象常會嫉妒。 [2]  [7] 

印度象保護現狀

印度象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 ver3.1——瀕危(EN)IUCN標準。 [10] 

印度象種羣現狀

印度現存26,390-30,770頭(2016年)。成年印度象在自然界中無天敵,幼象在成年象的看護下一般也不會受到猛獸傷害,造成印度象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人類獵殺、自然災害、疾病和意外事故。
獲取象牙是人們獵殺印度象最主要的目的,象牙被人們視為珍寶,又能雕刻成精美的工藝品,價格不菲,但人們的這種喜好給印度象帶來了巨大的苦難,各國都制定了相關法律,故意殺害印度象要追究刑事責任,但仍然有不法分子在利益驅使下鋌而走險。
非法象牙交易仍然猖獗,偷獵野象的行為屢禁不止;大象分佈地區人口增長迅速,大象的自然棲息地不斷受到侵佔,被開闢成居民區、耕地、茶園、橡膠園等。野象食物不足時就會冒險採食農作物;印度象是十分聰明和富有感情的動物,有時會出於報復惡意破壞人類的農作物和設施甚至襲擊人類。例如,印度象並不食用橡膠樹,但有時會將其折斷,這明顯是對人類侵佔其棲息地的報復。
對付野象,當地居民一般採取敲鑼打鼓、燃放鞭炮、強光照射、製造煙霧、氣味刺激、假人威懾等辦法驅趕,但野象十分聰明,通過學習漸漸識破了這些辦法,有時不但不逃跑,還直接發起攻擊,導致居民採取槍殺、毒殺等極端措施,而這又進一步激怒野象進行報復,人象衝突愈演愈烈。
雷擊和傳染病可能造成印度象成羣死亡,洪水有時會捲走幼象。在中國雲南南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居多,並不十分適合印度象活動,曾多次發生印度象摔下山崖或掉進洞、溝而死亡的悲劇。隨着人類和印度象棲息地的不斷重疊,印度象在穿越鐵路時被火車撞死的事件,被人類架設的高壓線電死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人類不斷侵入印度象的自然棲息地,引發人象衝突,村民們為了自身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可能無視法律,槍殺或毒殺野象。私設電網也可能會電死印度象。 [10] 

印度象大象文化

印度是最早馴養印度象的國家,始於公元前3500多年。被馴養的大象有多種用途。由於大象繁殖週期緩慢,所以人工繁育的大象很難滿足需求,相當一部分家象都是直接由野象抓來馴化的。
剛剛被捉住的野象野性很大,不允許人們靠近,也不吃人給的東西,這時人們就將其鎖在大樹上。後來在飢餓的驅使下,被捉住的印度象會開始吃東西,野性也逐漸減弱,這段時間馴象師要日夜陪在它的身邊照顧它和它培養感情,並對它進行一些訓練,有時也會採取一些懲罰措施。幼象約一個月左右就能初步馴化,而成年象要兩個月的時間。
訓練印度象要軟硬兼施,因材施教。訓練的方法有強制訓練和誘導訓練兩類。強迫訓練就是用一些強制性的刺激手段使其屈服並做一些動作;誘導訓練就是用食物獎勵等辦法使其形成“做對動作有獎勵,做錯有懲罰”的條件反射。前者可能使印度象產生逆反心理甚至仇恨,導致反抗或在日後進行報復;後者的訓練效果更好,但需要一定的感情基礎。當然,訓練的方法不是絕對的,動物是有感情的,你對它好,它自然也更聽你的話。有些印度象,特別是幼象會和馴養員建立深厚的感情,訓練起來就會得心應手。
然而,現實中很多人用十分殘忍的虐待手段訓練大象,給大象的身心都造成了極大地傷害
馴養後的象可用來騎乘,貴族騎乘的大象裝飾華麗氣派,還帶有儀式性質。人們看到了大象巨大的力量,就利用他們來勞役。古代大象被用來耕地。直到今日,在東南亞的一些地區,印度象仍然是伐木場搬運木材的重要勞動力。
印度象也是許多節日和儀式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泰國新年宋干節潑水節),大象會走上街頭,和人們一起慶祝。泰國人還把11月1日定為“象節”,這一天會有精彩的大象表演和大象運動會,以及大象聚餐。
印度象早已與宗教結合在了一起,在產象的國家和地區,傳統文化中大象都是神聖的。象頭神犍尼薩為印度教及印度神話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礙之神。他是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帕爾瓦蒂(Parvati)的精神之子。小乘佛教中傳説佛祖的母親因夢見白象而孕釋迦牟尼。
當代印度象最主要的是用於觀賞和娛樂,大象是動物園了最受歡迎的動物之一,著名旅遊景區野象谷,觀看精彩的大象表演和一睹野生印度象的風采,無疑是最有吸引力的項目。
馴化後的大象雖然多才多藝,但仍有脾氣,如果人們對它不好或正直髮情期性情暴躁,很可能襲擊人類。 [8] 
印度象的馴養利用
大象的智商很高,它們擁有長期記憶,會使用工具,還能維持複雜的社會團體。不僅如此,人們還越來越多地注意到,大象在解決問題方面亦表現出色。但是這種天分有時候也會讓它們深陷麻煩之中。比如:在印度的恰普拉馬瑞野生動物保護區,一頭小象靈巧地抬起鐵道警示杆,輕鬆地從杆下穿過鐵軌,然後它又謹慎地越過了下一個。但這對大象來説是十分危險。2013年,一羣大象在試圖穿越鐵軌時與火車相撞,造成至少七頭大象身亡。而這個由四十多頭大象組成的象羣又在火車離開後回到那裏,站立在死去的同伴身旁,以它們特有的紀念方式默默哀悼。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