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河文化

鎖定
印度河文化是公元前3000~2000年南亞次大陸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上古時期城市文化。
發展時間
公元前3000~2000年
發展地點
南亞次大陸
類    別
文化分類

印度河文化文化簡介

印度河文化是公元前3000~2000年南亞次大陸上發展起來的一種上古時期城市文化。以印度河平原上的哈拉巴(Harappa)遺址和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遺址(分別位於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和信德省境內)為代表,故又稱哈拉巴文化。1922年考古學家在這些遺址中發現了火磚建築、水道設備、工具、繪畫、雕刻、棉織品及青銅器。印度史學家認為,這是雅利安人來到印度半島之前,由達羅毗萘人創立的印度文化。當時已形成了許多聚落和城鎮,經濟、文化繁榮,甚至出現了文字。據估計,摩亨殊·達羅曾是擁有上萬居民的城鎮,其周長約5公里。這些遺址今雖處於沙漠之中,但學者們根據考古、地層、孢粉等方面的證據認為,哈拉巴文化時期的氣候比較濕潤。
主要的古代文化之一,以印度河流域為基地,擁有雙城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還有其它一些較小的遺址,延伸在旁遮普、信德和卡提瓦半島一帶,現在大都屬於巴基斯坦。印度河文化是J. 馬歇爾爵士(SirJohn Marshall) 和M. 惠勒爵士 (SirMortimer Wheeler) 在20世紀20年代進行的發掘中發現的。它大約在公元前2300年時處於全盛時期 (當時它與薩麥爾有着貿易接觸),公元前1700年它已衰落,到公元1500年由於敵人的攻擊而最終消亡。其建築物包括大型糧倉和浴室是用燒成的磚砌成的,有着精心建造的下水道和水井;有些遺址顯示出格狀結構的城鎮規劃的最早期式樣。當時已經使用了標準的重量單位和度量單位,以及仍未得到解釋的難以理解的象形文字的字跡。除了這些考古學的遺蹟外,對於它的起源或歷史仍一無所知。
印度河文化,是人類最早的起源文化之一。它比稍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埃及文明分佈更廣。

印度河文化發展歷史

1921年, 印度考古局局長馬歇爾爵士( Marshall, Si r John Hubert ) 主持在印度河流域進行的考古發掘, 取得了重大成果。這次發掘, 向世人展現了公元前2500~ 公元前1750年間存在於現在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部分地區的一種文化。馬歇爾於1931年編著出版了《摩亨朱· 達羅與印度河文明》一書[1 ]。其後, 進一步的考古發掘表明, 哈拉帕和達羅兩座古城是那個時代經濟文化的中心。歷史學家確認, 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 印度河流域階級社的文化形態已蔚為大觀: 有了以棉、麥種植為主的農耕活動, 以及相應的灌溉系統; 產生了飼養牛、羊、豬、象、駱駝等的早期畜牧業; 手工業已經從農牧業中分化出來,輪製陶器、青銅的冶煉加工、棉花紡織、寶石和象牙的雕琢等手工作坊已相當普遍; 青銅工具和器皿得到廣泛使用; 燒製的紅磚是主要的建房材料, 並且出現了兩層、三層的古代樓房, 產生了由大約500個符號構成的古老文字體系。歷史學家稱之為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6000年~ 公元前4000年時, 地球上正處於竺可楨先生所説的第四紀冰川后的“温和氣候時代”, 或者按另一些學者所説叫“最適氣候的後半期”。那時, 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都生長着茂盛的熱帶森林。兩個流域之間的差別在於東半部的森林更為茂密,是一片原始的熱帶雨林, 對使用石器工具的先民來説, 是開發難度頗大的區域; 西半部的印度河流域, 則是季雨林區域, 既有繁茂的林木, 又有許多相對開闊、乾爽一些的林間草地,這種環境, 對石器時代的先民是較理想的生存空間。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先民, 最早聚居於河邊, 從事着採集和漁獵活動, 在這一過程中,他們發現了耕種的可能性[7 ]。“農作物一旦開始耕種、收穫和儲存, 將推動整個經濟發展的進程” , 而其中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於發明必要的農具。這一時期, 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環境保持着良性平衡, 先民們生活在穩定、祥和的大地和森林的懷抱中。
從現代印度河流域自然條件與古代的巨大差異中, 可以推斷, 印度河古代文明的衰亡,有着更深沉的原因存在。
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先民在開始了耕種業之後, 很快就以砍伐林地和燒荒兩種方式擴大耕地。被砍伐的樹木一小部分被用作建築材料, 多數被當作柴草。當樹木被主要用作柴草時, 那裏的生態環境處於較穩定的平衡狀態, 而且較那種純原始的密林更適於人類的生存, 並且能為先民提供足以刺激其需要、能力、勞動手段與勞動方法多樣化的差異性和自然產物的多樣性以哈拉帕文化為代表的印度河古代文明的博大、豐富多采令人神往, 而它的急劇衰落和悄然逝去又令人費解。研究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的學者幾乎都認定, 在大約公元前5000年~ 公元前1000年時, 全球氣候沒有明顯的變化。可是, 在公元前1750年前後, 哈拉帕文化卻猶如海市蜃樓般地消逝了, 甚至未能在南亞後來的歷史文化發展中, 留下明顯的痕跡。直到公元前1000年前後, 私有制和階級社會的胚胎才在南亞大地上再一次萌動[2 ]。顯然, 把哈拉帕文化消逝的原因, 簡單歸結為西北方遊牧為主的雅利安人的入侵是不夠的。因為, 它不能令人信服地説明, 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河流域後, 為什麼沒有在哈拉帕、達羅這些“繁華” 的古城中定居下來。更無法説明, 雅利安人為何沒有繼承或吸取印度河文明中有用的東西。一般來説, 先進的文化形態都表現出非凡強韌的生命力。
原始農業社會內部結構的變化, 城市化進程的啓動, 使印度河流域的古代自然環境承受着來自兩個方面的巨大壓力: 人口增加的壓力和對燃料需求急劇增長的壓力。人口增加在要求不斷擴大耕地的同時, 加速了階級分化, 城市聚居地的防衞需求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所有這些, 激起了手工業日益強烈的競爭意識, 快速地推動了製陶業和青銅冶煉及加工業的進步和發展。這就使得對木本燃料的需求急劇增加。
燒林開荒是古代居民經常採用的開荒手段。燒燬的森林面積超過實際耕地的需求是極為普遍的現象。越來越多的森林被耕地和燒荒地所取代, 水土流失的現象產生了。一個確定的時刻不可避免的來臨了: 需求量開始超出了森林自然更新的水平。燒荒、砍伐和水土流失, 從幾個方面逼使森林的邊界緩慢地, 同時卻是不可逆轉地退卻了。無法更新的砍伐跡地、水土流失的荒地與日俱增。與之相伴的是, 人類文明誕生之前, 在印度河流域存在的水分積聚和貯存中心日漸枯竭。由此引起的區域氣候變化, 與人口壓力增長、以及由文化(可能還包含戰爭) 需求導致的木材消耗量的急劇增加, 形成了先民們根本不瞭解也無從覺察的惡性循環。這個循環在導致良性生態平衡的崩解中, 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森林退縮、水分積聚中心縮小, 原本富庶的耕地越來越頻繁的遭受到乾旱的威脅, 無法灌溉的地方產生了沙荒地。沙漠化的進程便從這些地方開始了。
到公元前2000年~ 公元前1800年時, 哈拉帕人、達羅人在生態災難中奮爭, 已接近窮於應付、筋疲力竭的程度。正因為如此, 他們才難以為其文字再多創造出幾個符號; 在雅利安人虎視眈眈的情況下, 也毫無富國強兵的應對之策。公元前1750年前後, 當雅利安人輕易地攻佔了印度河流域時, 他們發現那曾經輝煌過的對手, 現在不過是奄奄一息的民族。充滿着紅磚、彩陶、青銅文化氛圍的兩座古城, 已經處於大片荒蕪不毛之地的包圍中, 無法養育它的居民了。於是, 雅利安征服者們毫無留戀地邁過了這一文明的準廢墟, 向東方挺進。印度河古代文明衰敗了, 並且如此地被征服者們冷漠地忽視和遺忘了。哈拉帕、達羅兩座古城, 連同大約500個古老的字符, 走入了伴熱帶風沙的孤寂歲月。
世界許多古代文明中心的歷史發展進程有着驚人的相似性。印度河流域的先民在較熟練地使用火之後, 經歷了一、二千年的時間, 又取得了一個極其偉大的進步。即, 在製陶業旺盛發展的過程中, 他們發現、認識了銅這種金屬, 並漸次掌握了冶煉和加工青銅的技術。青銅器具誕生了。青銅工具的廣泛使用, 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的水平, 成為該地區古代城市發展擴大的重要因素。考古發掘的資料表明, 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 哈拉帕和達羅兩座古城的人口都不少於3萬。正如大約公元前3000年前後, 古希臘人、古巴比倫人在茂密的森林之基上建樹了璀璨的青銅文化一樣, 印度河流域的先民也是在熱帶森林環境中, 建樹了青銅時代的階級社會文化形態。
戰後, 考古工作不再侷限在摩恩喬·述羅和哈拉帕兩個主要大城市遺蹟, 考古工作者在廣闊的印度河平原上發掘調查了三百處以上與印度河文明有關的遺址, 使人們對印度河文明的認識產生了巨大的飛躍。
迄今為止, 幾乎從所有哈拉帕遺址中發現的哈拉帕文化都是已經處於發達階段的所謂“ 盛期哈拉帕文化”(T he M a t u r e H a r a p p a n 凡在一部分遺址中哈拉帕文化層以下也發現有文化層, 但這些文化和哈拉帕文化之間在文化傳統上表現出顯著的區別, 盛期哈拉帕文化往往是被描述為“ 突然出現” 在其之上。這些文化大致被歸納成三個地域文化, 即, 科託底基文化(K o t D iii a n ) ; 索特文化( s o thi a n):阿姆利文化(A m ri a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