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民族大起義

鎖定
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稱為印度第一次民族獨立戰爭、1857年獨立戰爭、1857年起義,英國稱之為印度兵變、1857年叛亂、印度土兵叛亂 [1]  ),是指1857-1859年由印度封建主領導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發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引發大起義的導火索是密魯特起義。印度殖民地的其他地區紛紛響應,起義集中在中印度、北印度一帶,產生三大中心,分別是德里、坎普爾、勒克瑙。
由於英帝國力量較強,印度與宗主國的鬥爭失敗了,由於大起義的失敗,加快和加深了印度的殖民化程度,勝利後的英國採取了直接統治的方式,大起義導致英國政府在1858年解散東印度公司,也在1858年正式接管印度殖民地。 [2] 
這次起義部分印度封建主和下層人民共同參與,被視為印度的第一次民族獨立戰爭。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極大地提高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覺悟,在羣眾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有力地推動了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名    稱
印度民族大起義
發生時間
1857年—1859年
地    點
印度
參戰方
大英帝國英屬印度
結    果
英國獲勝,印度繼續成為英國殖民地
主要指揮官
查爾斯·坎寧
章西女王
巴哈杜爾·沙二世
導火索
密魯特起義
別    名
印度第一次民族獨立戰爭

印度民族大起義起義背景

印度民族大起義經濟

英國佔領印度後,通過賦税、借貸等手段,迫使農民為市場而生產。殖民者能夠從賦税徵收和廉價農產品中獲得利潤。殖民者不僅搜刮地主和農民,也掠奪土邦王公。殖民者介入邦國內務,接受王公貢獻金。後來,殖民者通過附屬聯盟條款,大肆斂財,逼迫聯盟王公繳納鉅額的聯盟金(保護費)。
英國征服印度的關鍵戰役-普拉西戰役 英國征服印度的關鍵戰役-普拉西戰役
殖民者根據印度具體情況和殖民掠奪的需要,在印度殖民地實行不同的税收體制,孟加拉實行“永久整理”措施 [3]  ,南方實行了“萊特製” [4]  ,在北印度,則普遍流行柴明達爾或村莊估税制。僅在1757-1815年這一時期,英國在印度所掠奪的財富已達十億英鎊。殖民統治下,印度人民不再供養一個皇帝,而是供養另一國人民。 [5] 
英國東印度公司 英國東印度公司
隨着英國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實施和英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印度城市的傳統手工業工人不僅喪失了國外市場,國內市場也受到英國蘭開夏郡紡織廠主的激烈競爭。 [6]  從1822年到1857年輸入印度的棉織品增加了十五倍。20年代棉布佔英國輸入印度商品1/5,到50年代已佔2/3。 [7]  從1818年到1836年自英國輸入印度的細棉紗增加5200百倍;1824年英國輸入印度的棉布還不到100萬碼;而在1837年卻已超過6400萬碼;到1850年,輸往印度的棉織品,佔英國棉織品產量1/4。 [8] 
英國的紡織機器幾乎消滅了印度的全部城市紡織工人。 [9]  紡織中心達卡,到19世紀40年代,人口由15萬鋭減至2萬,另一紡織中心貝拿勒斯到50年代至少有15萬人成了無固定職業的赤貧工人,失去生計的手工業者大批死亡。 [10]  通過契約勞工的形式,大量印度人被送往國外,被殖民者奴役。
恆河上等待中的蒸汽輪船 恆河上等待中的蒸汽輪船
大量紡織品的輸入不僅摧毀了印度城市手工業,也對農村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村社中傳統的手工業工人在英國大機器工業的競爭面前日益失去自己的主顧與此同時,農民失去土地的現象也日益加劇。 [11] 
英國的工業革命摧毀了印度村社的傳統手工業,瓦解了村社的自然經濟結構。村社內部的實物交換制度瓦解後,無論是村社中的農村種姓還是手工業種姓,都不得不轉向商品經濟和市場。地税改革後商人對土地的投資變得有利可圖,再加上有利的市場條件,商人高利貸資本開始大量投資於土地。商人高利貸者大量兼併土地,千百萬人喪失土地,農民普遍陷入債務網絡。 [12] 
英國的殘酷掠奪,使印度經濟破產,饑荒不斷髮生。1770年的大饑荒奪去了孟加拉1/3居民的生命。從1781年至1824年馬德拉斯發生了5次大饑荒。1812一1813年和1824一1825年,孟買發生了嚴重饑荒,1803一1837年,西北省發生了7次大饑荒。1855一1856年在比哈爾和孟加拉爆發了三萬桑塔爾農民武裝起義。 [8] 

印度民族大起義社會

英國在征服印度的過程中,利用封建土邦,承認其存在,來減少征服的壓力。可隨着英國工業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對於封建土邦的政策,英國逐步從承認轉向了兼併。
19世紀上半期,殖民者通過“無嗣失權”、“治理不善”等藉口,剝奪了大量土邦王公統治權及特權。達爾豪濟擔任總督後,以喪失權利和治理不善為由,大刀闊斧兼併了一批土邦,其中重要的有奧德、詹西、那格普爾、撒塔拉等。 [13] 
印度土邦王公
印度土邦王公(4張)
1848-1856年兼併的結果,全印土邦的面積減少1/3,未被兼併的土邦也全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下。 [14]  在每個土邦被兼併後,一個被稱為專員的英國人就替換了原來的統治者,他的三、四個隨員替換了幾十個土邦官員,幾百個士兵替換了原來土王豢養的數千名軍隊。 [8] 
此外,還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號,甚至有名無實的莫卧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後,其繼承人不能稱皇帝,皇室成員也要從紅堡遷居至郊區,皇室的贍養金則從每月10萬盧比縮減到1.5萬盧比。 [15-17]  達爾豪濟在奧德、孟買管區還以清查免税土地持有者的合法資格為名,沒收了一批地主的土地,導致地主人心惶惶。 [14] 
除此之外,政府的軍事改革,引發印籍士兵羣體反抗。隨着印度殖民地版圖逐步擴大,殖民政府需要派遣大量軍隊到新徵服地區。
英國殖民主義者對印度僱傭士兵改變了政策。不僅士兵不能摧升軍官,還要減少士兵薪炯;不尊重士兵宗教的風俗習慣;1856年又頒佈新募兵法,規定應募士兵絕對服從長官命令,以新兵代替舊兵;還把士兵派出國外侵略阿富汗、波斯、緬甸、中國等,進一步激起了士兵的強烈反對。 [8] 
印度士兵 印度士兵
1856年7月25日,東印度公司頒佈《普遍兵役法案》,孟加拉管區印籍老兵無需海外服役,法案要求,在孟加拉管區更大範圍內招募新兵,新兵必須接受海外服役條款。但印籍老兵們大多來自阿瓦德高種姓家族,一旦大範圍徵兵,會侵害這些人的利益,會讓這些人及其親屬喪失當兵的機會。 [18]  [19] 
印度知識分子雖然人數很少,但其中很有些人走上了爭取印度獨立的道路,1852年在加爾各答成立了英印協會。其中部分人想利用西方新的知識和科學技術來進行改革,目的在於驅逐英國人,發揚自己民族的文化,使之適應於印度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學者紛紛到印度各地進行反英宣傳。民間藝人也利用變戲法、説書、賣唱、玩木偶等等文藝形式,揭露了英國殖民主義者貪婪殘暴,喚醒印度人民起來“為祖國而戰”。 [8] 
大起義時期,英國正在印度周邊打着三場戰爭:克里米亞戰爭伊朗戰爭、中國第二次鴉片戰爭。這場戰爭大大分散了英國在印度的兵力,以至於印度很多戰略地區由印籍士兵把守。

印度民族大起義宗教

英國殖民政府介入印度社會,改革社會制度和改變傳統習俗,所頒佈的社會宗教政策,傷害了正統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感情。英國人通過社會立法破壞他們的宗教和文化時,保守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也在日益增加對英國人統治的懷疑。 [20] 
1850年,英國政府再次通過立法肯定了改宗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可以獲得繼承權。而且還通過監獄法,該法認可了印度囚犯和基督教囚犯可以混用餐具的做法等。 [21] 
這些立法讓印度各階層都認為英國人在干預他們的宗教。英國廢除薩提和禁止寡婦再嫁等社會立法也被認為是公開對印度人民宗教信仰的干預。 [20] 
同時英國傳教士在印度的活動更加劇了這種擔心。傳教士無限制地進入印度各地,在印度偏僻的地方都建立了教育機構,他們公開批評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教義。 [22-23] 

印度民族大起義起義經過

印度民族大起義主要地區

1857年4月24日,孟加拉第3輕騎兵團指指揮官、陸軍中校喬治·卡邁克爾·史密閲兵時,命令90名印籍士兵表演新步槍射擊,85名士兵拒絕使用新彈匣,這些士兵在同伴的注視下脱下軍裝,戴上枷鎖,走向監獄。5月9日,這85名士兵接受軍事法庭審判,很多人被判處10年監禁並苦役,11名相對年輕的士兵被判處5年監禁。 [24] 
5月10日,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和20輕騎兵團發動叛亂,釋放第3騎兵團士兵,並進攻歐洲人和印度的基督教徒,起義軍槍殺英國軍官,衝進監獄,釋放囚犯。起義軍縱火焚燒官府。 [25]  憤怒的印度羣眾在市場上攻擊休假的英國兵。50名印度人因保護和藏匿英國軍官而被起義軍殺害。第11步兵團,在參加起義之前,先護送值得信賴的英國軍官和平民到安全地方,再參加起義大軍。
捲入起義的地區佔全印面積的1/6,人口占1/10。 [26]  起義在印度殖民地並不是統一的、均衡的進行。起義有三大中心,分別是德里、坎普爾、勒克瑙。 [18] 
  • 德里地區
主詞條:德里保衞戰
巴哈杜爾·沙二世(1775-1862) 巴哈杜爾·沙二世(1775-1862)
1857年5月11日早晨,起義軍的騎兵部隊(第3騎兵隊的第一隊)先行到達德里。在皇宮窗外,起義軍請求莫卧兒皇帝恢復帝國權威,承認並領導他們,驅逐殖民者。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把起義軍視為普通的上訪者。
雖然皇帝沒有馬上表態支持起義,但是皇宮的很多人很快就加入了起義軍。起義軍及憤怒的民眾殺害了印度基督徒、德里城內的一些店主和歐洲官員及其家屬。
德里及其郊外沒有駐紮英軍,而是駐紮着3個營的孟加拉管區印籍步兵團。一些很快參加起義,而另一些人則主動撤退,拒絕鎮壓義軍。當天下午,發生武器倉庫爆炸案 [27] 
起義軍從軍火庫中搶救出了一些武器,並且在德里城外兩英里的一家雜誌社,繳獲3000桶的火藥,提高了起義軍的裝備水平、戰鬥力和號召力。
以上事件最終促使駐紮在德里周圍的印籍士兵放棄對殖民者的效忠,公開參加起義,壯大了起義隊伍。起義軍控制德里,有助於皇帝轉變態度,支持起義。皇子米爾扎· 莫卧兒自5月11日至7月1日擔任起義軍的總司令。
1857年印度土兵起義後的廢墟 1857年印度土兵起義後的廢墟
起義軍到達德里的第2天,即1857年5月12日,皇帝召開御前會議,起義軍代表出席了會議。皇帝支持起義。皇帝在表態支持起義後,竟在皇宮藏匿英國人,保護殖民者。在起義軍逼迫下,皇帝交出藏匿在宮廷裏的英國人。
1857年5月16日,在宮殿庭院裏的一棵菩提樹下,起義軍殺害50名被皇帝保護在宮殿裏或被發現藏在城市裏的英國人。
德里起義的消息迅速傳播,許多地區紛紛響應。殖民者匆忙攜帶家屬和僕人逃到安全的地方。德里陷落後,出現卡爾納爾逃亡事件 [28] 
起義初期,各地起義軍作戰勇敢,在小區域獲得勝利後,向德里進發,援助首都起義軍。一些敢死隊來到德里城助戰,伊斯蘭教瓦哈比派加濟武士奔赴德里,犧牲在德里城下。 [29]  巴赫德· 汗於6月下旬率1萬5千名起義者和大量的財富到德里會師,並接任德里起義軍的總司令。
激戰後的德里克什米爾門 激戰後的德里克什米爾門
6月消息傳到倫敦後,英國帕麥斯頓內閣決定先派遣四個團到南非開普敦,以適應炎熱氣候之後,再開赴印度鎮壓起義,為了節省行程,增援英軍坐火車橫穿法國大陸,然後從法國南部馬賽港,再乘船去印度,同時參加克里米亞戰爭的英軍穿過伊朗到達印度,侵略中國的軍隊也調到印度。 [1] 
這3路軍隊都需要大量時間。給了起義軍一個很好的機遇進行擴大戰果。但是當殖民軍隊在印度集結並整頓後,起義形勢急轉直下。
殖民軍隊從密魯特和西姆拉派出兩列縱隊向德里進發,並在途中與起義軍交戰,屠殺起義軍及沿路印度羣眾。
1857年7月,兩軍在卡爾納爾附近相遇,並組建聯合部隊,2個善戰的郭爾喀軍團加入其中。7月份,英軍趕到德里,佔領城北高地。9月份,駐紮在旁遮普地區的英軍來到德里城下,起義軍處境困難,形勢越來越不利於起義軍。五路英軍猛攻德里,9月21日德里最終淪陷。 [30] 
殖民者開始掠奪德里,殺害大量印度平民,摧毀許多貴族家園。英國人很快就逮捕了皇帝,並槍殺了他的兒子米爾扎·莫哈爾、米爾扎·哈茲爾·蘇丹和外孫米爾扎·阿布·巴克爾,錫克族士兵則把他們的屍體帶到了奧朗澤布皇帝曾經處決第九代師尊特格#巴哈杜爾的地方,並把它們展示在殉難地所建的錫克教廟前面 [31]  [16] 
在德里淪陷後不久,英軍又攻陷了坎普爾。 [18] 
  • 坎普爾地區
1857年6月,在坎普爾,王公納納·薩希卜領導了該地區的起義。起義士兵包圍了殖民堡壘。英國人休·惠勒爵士,組織殖民者,建設防禦工事,儲備物資和彈藥,企圖負隅頑抗。
印度起義軍與英軍展開巷戰 印度起義軍與英軍展開巷戰
1857年6月9日,起義軍猛攻殖民堡壘,殖民軍隊招架不住,被迫求和。
1857年6月25日,殖民者食物所剩不多,談判後,殖民者懇請撤離,納納薩希卜同意殖民者撤離。起義軍允許殖民者保留他們的小型武器,於27日早晨進行撤離。
1857年6月27日清晨,殖民者撤離堡壘,來到了河邊,納納·薩希卜提供的船隻正等着把他們送到阿拉哈巴德。一些忠於殖民者的印籍士兵被起義軍帶走,並被殺害。幾名受傷的英國軍官也被憤怒的起義軍砍死。在河邊,起義軍與殖民者交火。只有4個殖民者逃走許多英國婦女、兒童作為人質被起義軍拘押。
1857年7月15日,殖民地軍隊在阿拉哈巴德打敗了起義軍。納納·薩希卜預感坎普爾可能會淪陷,故決定殺死人質。起義軍拒絕執行這一命令。但隨後所有人質在比比噶監獄被殺死。 [32] 
1857年11月,坎普爾淪陷。當英國人重新奪回坎普爾後,殖民者把起義軍俘虜帶到比比噶監獄(坎普爾大屠殺發生的地方),強迫起義軍俘虜舔掉牆上和地板上的血跡。然後,殖民者把俘虜吊死或炮刑。 [18] 
  • 勒克瑙地區
1857年5月30日,勒克瑙起義爆發。英國駐勒克瑙(阿瓦德首府)特派員亨利·勞倫斯爵士的部隊有大約1700名士兵,其中包括一些對殖民者忠誠的印籍士兵。起義軍攻擊殖民軍,在密集的炮火和步槍射擊下,勞倫斯被打死。
經過90天的激戰,殖民者人數減少到350名英國士兵,以及550名非戰鬥人員。
1857年9月25日,一支殖民軍隊增援勒克瑙殖民者。10月,另一支更大的殖民軍隊增援,在援軍接應下,11月18日,殖民者撤離勒克瑙。年底,從英國本土派出的軍隊,陸續到達印度。
1858年3月,英印軍隊總司令科林·康培爾親自督戰,在郭爾喀軍隊協助下,殖民軍攻克勒克瑙。在防守勒克瑙無望後,起義軍撤離,分散到阿瓦德各地,繼續反抗殖民統治。英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鎮壓分散各地的起義軍。 [18] 

印度民族大起義其他地區

起義的範圍很廣,除了三大中心外,還有很多小地區響應,尤其是在北印度、中印度一帶。 [18] 
  • 旁遮普地區
殖民時代的旁遮普是一個非常大的地區,以拉合爾為中心。它不僅包括現在的印度旁遮普地區和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還包括阿富汗的一部分地區。在旁遮普地區,錫克教佔據主導地位。
該地區曾隸屬錫克王國,由國王蘭吉特·辛格統治。1839年,蘭吉特·辛格去世。錫克王國各派為爭權奪利而混戰。殖民者抓住機遇,在兩場英國—錫克戰爭之後,於1849年3月29日,旁遮普被英國東印度公司兼併。印度最後一個能與英國抗衡的王國消失了,英國完成了對印度的征服。 [33] 
在大起義中,印度教徒、穆斯林都希望恢復舊秩序,旁遮普人反對舊秩序,因為在舊秩序中,錫克教徒沒有任何地位,錫克族沒有參加起義或羣起反抗。 [34-36] 
英軍中一些較低級的軍官得知4個兵團有起義傾向。在1857年5月22日,在炮兵部隊支持下,2個英國步兵團解除了白沙瓦地區武裝。首領和民眾支持英國。殖民者迅速組建機動武裝力量,以便鎮壓起義。 [37] 
1857年7月9日,錫亞爾科特的印度人起義,並計劃奔赴德里。他們在試圖穿越拉維河時遭到了殖民軍隊的攔截。經過幾個小時戰鬥,起義軍被困在了一個島上。3天后,起義被鎮壓。 [18] 
在旁遮普地區,仍然有反抗殖民壓迫的部落。1858年9月,克茹部落起義並佔領了戈格拉地區的叢林,並在該地區戰勝殖民軍。殖民軍派出旁遮普騎兵中隊圍攻起義軍。首領艾哈邁德·汗被殺。起義軍堅持抗戰3個月,最終失敗。
  • 其他地區
主詞條:章西女王
章西王公拉奧在1853年去世,沒有嫡系繼承人,土邦被殖民政府兼併。大起義爆發後,章西土邦迅速響應。當地殖民官員和他們的家人在章西堡壘避難,經過談判,章西王妃同意他們撤離堡壘。然而,當他們離開要塞的時候,被憤怒的起義軍殺害了。
在起義軍打擊下,到1857年6月底,殖民政府喪失對本德爾坎德和東部拉賈斯坦邦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這一地區的印籍軍隊和土邦王公紛紛起義。起義軍參加了德里和坎普爾的戰鬥。
這些起義土邦,卻糾結於世仇及對領居財富的羨慕,土邦之間互相攻伐。例如,1857年的9月和10月,章西土邦成功防禦達迪亞土邦和奧爾恰土邦(章西鄰邦)的入侵。
1858年3月,殖民軍隊進攻章西起義軍。起義軍進行英勇抵抗,城外據點淪陷後,進行城市防禦戰;城防被攻破後,進行巷戰;巷戰失敗後,章西王妃揹着養子率領殘部撤出城市,繼續抗戰。
1858年4月5日,殖民軍隊佔領了章西城。6月1日,章西起義軍和卡皮起義軍聯合作戰,聯軍奪取了瓜廖爾。當殖民者得知瓜廖爾被起義軍佔領,迅速向瓜廖爾逼近。
1858年6月18日,瓜廖爾在英軍強攻下失守,章西王妃身先士卒,奮勇搏殺,壯烈犧牲。
在古吉拉特地區,殖民者通過建立比爾軍團對付起義軍。比爾人部落及其領袖被殖民者賄賂和利用,該軍團被殖民者當槍使,用於攻擊起義軍和反抗殖民統治的印度人。
英國人牢固控制荷爾卡爾和巴羅達土邦王庭。更南部的海德拉巴土邦,殖民者干涉其內政。殖民者反對並排擠穆斯林舊貴族和獨立性強的印度教首領,支持迪萬及親英的印度教官員和北方人(海德拉巴王庭中的出身北印度的官員)。在這一背景下,海德拉巴的伊斯蘭復興主義運動發生、發展。
1857年,海德拉巴“聖戰”爆發,6月17日,在穆斯林首領的帶領下,印籍士兵和市民攻擊了殖民者官邸。海德拉巴起義很快遭到殖民軍的鎮壓。在關鍵時刻,起義首領退出起義。 [18] 
1858年4月後,起義軍從城市撤出,分散在農村開展游擊戰。1859年,由於大多數封建主被英國收買後叛變投敵,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

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原因

  • 起義地區分散
起義發生後,很多起義軍響應德里號召,開赴德里戰場,導致本區域內起義力量薄弱,不利於起義的鞏固和擴大。在一個區域內,首發地和響應地往往各自為政、各自為戰,人們的村社歸屬感十分強烈,很多起義士兵,在區域中心的城鎮或城市戰鬥結束後,選擇各回各村,回村防守,鞏固戰果,導致起義力量被分散。起義軍不能聯合禦敵,這就給了殖民者一個各個擊破的機會。
1857年5月23日,英國軍官羅伯特森率軍進入科瑞區,沒有遇到太多的抵抗,他認為起義地區分散,互相隔離,這種隔離既有自然隔離(村落之間的灌木叢等),更多的是人為隔離。 [38] 
  • 封建王公和地主的妥協
全國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絕大多數是站在英國殖民者一邊,竭力阻止自己地區爆發起義並從兵力、財力上支持英國統治者,使起義在範圍上受到限制,使英國殖民者有可能在一個地區被趕走而在另一個地區穩穩安身,並把未起義地區變成鎮壓起義的基地;另方面,也因為領導起義的封建主本身有很大階級侷限性,無力擔當領導起義的重任。
首先,他們只考慮恢復封建舊秩序,而絲毫不考慮下層人民的要求就使羣眾感到失望。他們的政治主張從莫卧兒皇帝詔書、那那·薩希布給法國皇帝的信和奧德幼王的宣言這三份重要文件中便可看出。
首先,他們只考慮恢復封建舊秩序,而絲毫不考慮下層人民的要求就使羣眾感到失望,無論是莫卧兒皇帝或土邦王公,他們起義都是為了恢復印度的封建秩序,重建封建主階級在政治、經濟、思想各方面的統治地位。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參加起義的大小封建主在一切起義的地方都是忙於抓政權,奪回被兼併的土地,對起義的下層人民則只知利用,從不考慮如何改善他們的經濟、政治地位。
許多土邦王公宣誓效忠英國人, 為其提供物質支持, 甚至直接出兵幫助英國人鎮壓起義者,例如, 旁遮普最大的土邦巴地阿拉、金德以及納巴的王公就都親率軍隊幫助英國人鎮壓起義者。 [14] 
  • 起義軍內部的分裂
其次,這些封建主雖説口頭上大都接受莫卧兒旗號,但內心裏還是各有各的主意,各打各的算盤,都想在起義後擴大自己的勢力。加之,起義的王公和封建立各有部屬,自成系統,平素既少接觸,戰時就很難相互為謀。這一切在起義的組織領導上就表現為各自以我為中心,消極防禦,孤城自守,從來沒有形成統一指揮,沒有統一的戰略配合,不能利用起義頭幾個月的有利形勢,主動發起戰略出擊,擴大起義範圍和影響。這就給英國人以充分的機會,重整旗鼓,全面發動反撲。
  • 英國的分化政策
領導起義的封建主中有一些是很堅定的,如坦地亞·託比、章西女王等,他們以民族利益為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表現了愛國者的崇高氣節,成為民族英雄,受到後人景仰。但多數參加起義的封建主瞻前顧後,三心二意,唯恐起義不成,危及現有利益。有些人例如王妃姬娜德·瑪哈爾以及她周圍的一些權臣一直與敵人暗中勾結,形勢越困難,他們的活動越猖撅。英國殖民者是瞭解多數封建主這種心理的,於是發動政治攻勢。
1858年11月維多利亞女王宣言的發表最終使封建主放下了武器。少數堅持鬥爭的領導人無法挽狂瀾於既倒,其中不少人最終也死於叛徒告密之下。

印度民族大起義歷史意義

大起義提高了廣大印度人民的愛國主義覺悟。趕走外國侵略者,恢復印度的獨立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並傳播到民間。大量反英鬥爭的英雄事蹟流傳下來,在羣眾中埋下了革命種子,成為日後推動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發展和走向勝利的強大的精神鼓舞源泉。
大起義延緩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亞洲的速度;它和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伊朗巴布教徒起義日本明治維新一起構成了亞洲革命風暴,顯示了亞洲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印度民族大起義社會影響

印度民族大起義印度

1858年2月18日英國通過《印度政府法案》,英國王室取代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直接統治。 [39]  雙重政府制度被取消,印度變為真正意義上的直轄殖民地。 [40] 
起義前,東印度公司的軍隊中歐洲人不到19%,大部分炮兵由印度人控制。 [41]  起義後,英國人在印度軍隊中的比例增加,軍官及炮兵部隊由歐洲人控制。
大起義後英國縮編孟加拉人在軍隊中的比例。 [42]  英國開始從少數所謂的“尚武民族”,旁遮普錫克人、尼泊爾廓爾喀人、西北邊境的帕坦人中大量招募軍隊,起義臨近結束時錫克族士兵增長達10萬人。 [43]  同時,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種姓、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組成新的軍團。 [44]  此外,英國殖民當局還嚴禁印度人私藏武器。 [45] 
在這次大起義中,絕大多數土邦王公不僅對起義持超然態度,而且有的還直接出兵幫助英國人鎮壓起義。 [46]  英國對印度土邦的政策由兼併轉為扶植,針對土邦的“無嗣失權”政策被廢。 [1] 
1857年民族大起義中支持過英國人的許多封建主被授予“羅閣”、“納瓦布”的封號,被賞賜給土地和年金,成為新的土邦王公。除外交等要害部門外,土邦王公們得到英國人的允許,擁有許多的特權,可以有自己的税收和封建法律制度以及軍隊。 [47] 
在外交禮節中,王公們甚至可以按照英國政府的規定,享受不同等級的、相當於獨立主權國家領導人的國賓禮遇。 [48] 
英國福音派狂熱的傳教活動在南亞次大陸被嚴格限制,印度殖民政府公辦學校禁止把《聖經》作為教科書使用,也不再強迫印度人改信基督教。 [49]  早前大力取締的印度陋俗,如寡婦殉葬、溺殺女嬰等某種程度上又被默許。
英國轉而像為殖民地提供一些實利—不僅有過去的那種公路、鐵路、運河、橋樑和灌溉工程,還有像煤礦、黃麻紡織、鍊鐵和棉織這樣的新興工業。 [1] 

印度民族大起義英國

大英帝國統治下的印度 大英帝國統治下的印度 [50]
英國人征服孟加拉後一百年裏,印度人的反抗雖然始終存在,但真正稱得上民族起義,並對英國整個殖民統治構成嚴重威脅的,這是僅有的一次。大起義在英國社會各階層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波。 [51] 
英國政府先後通過1858年政府法案、1861年印度參事會法案、1869年政府法案和1876年參事會法案等,實現通過印度事務大臣和總督對印度實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和控制。 [40] 
英國廢除東印度公司統治權,設立印度事務大臣和印度參事會,並開始加強總督和印度事務大臣的權力,同時改革立法機構,吸收印度人蔘與管理,建立市政機構,讓地方人士負責管理公益事業,改革文官制度,吸收印度人擔任文官。 [40] 
1858年法案規定英王接管政權,取消議會監督局和公司董事會的設置,代之以內閣中的印度事務大臣,並設置一個15人組成的印度事務委員會加以輔佐。儘管印度殖民政權的體系沒有變化,仍然由總督-總督參事會-總督立法會議組成,但參事會與立法會議的內部構成都有所變化。 [52] 
1861年的《印度參事會法》規定在參事會中實行內部分工,成立內政、外交和財政等現代政府部門,而不再由以前的秘書處來統籌管理。還進一步擴大了立法會議的組成,並開始吸收印度人蔘加,其中主要是印度封建王公。 [52] 

印度民族大起義評價

在東印度公司管轄時期,英國官吏和印度人隨便交往,他們之間尚有一種真正的好感,並且常常有友誼之情。大起義的黑暗恐怖,在英國人心中產生了對印度人的反感。對於大不列顛來説,大起義留給英國人太多歷史性的悲慘回憶,它真正對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人的帝國信念構成了一次嚴重危機,就像出現了一場地震! [53] 
印度兵變引起了兩個民族間的深仇宿恨,這種變亂所挑起的惡感,要過許多年以後才能消除;也許將永遠不能恢復信任;要是這樣,我們在印度維持統治將付出很痛苦的代價,想起來是很可怕的。(《泰晤士報》駐印度記者拉塞爾) [54] 
從軍事意義上説,印度失敗了;但是從政治意義上説,印度通過維護精神自由的權利贏得了自己的目標,這種精神自由最終導致印度的政治獨立。(培倫:《印度通史》) [55] 

印度民族大起義紀念

印度民族大起義活動

1947年印度獨立後,人們在普爾巴克樹立一座紀念碑,紀念佔西王妃拉克希米·拜伊。 [56] 
2007年5月11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的紀念印度民族大起義150週年的儀式上,印度演員表演節目。 [57] 
2018年5月10日,印度海得拉巴,印度民眾展開世界上最大的印度國旗,以此慶祝第一次印度獨立戰爭。

印度民族大起義藝術形象

  • 影視作品
名稱
類別
製作時間
電影
1952年
電影
2005年
一號自由戰士
電影
---
電視劇
2009年
電影
2019年
  • 紀念郵票
紀念印度民族起義150週年。 紀念印度民族起義150週年。
1957年,印度發行紀念紀念印度民族起義100週年章西女王拉克希米·拜依的郵票。
1987年,印度發行紀念為錫克族起義領袖納拉揚· 辛格的郵票。
1988年,印度發行紀念印度民族起義領袖阿萬蒂·拜依王妃及主要領導者:拉克希米·拜依、哈茲拉特·瑪哈爾、坦地亞·託比、巴哈杜爾沙二世、莽卡·班迪、那那·薩希布的郵票。
2001年,印度發行紀念印度民族起義領袖阿萬蒂·拜依王,妃及起義女英雄賈哈卡里的郵票。
2007年,印度發行紀念印度民族起義150週年的郵票。 [58] 
參考資料
  • 1.    耿兆鋭. 印度大起義與英國社會的反應[J]. 歷史教學月刊, 2015(06):56-61+72.
  • 2.    金重遠.大辭海·世界歷史卷[M].上海辭書出版社:上海,2011-12:415.
  • 3.    (印)泰戈爾,白開元編譯.泰戈爾筆下的印度[M].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15年:80.
  • 4.    中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北京,1995:762.
  • 5.    (印)泰戈爾,白開元編譯.泰戈爾筆下的印度[M].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15年:80:(莫卧兒王朝時期的印度)統治者如坐在象背上的騎手,不時用鐵棍打大象,大象肯定不舒服。(殖民時代的印度)大象不馱騎手,而馱另一頭大象。大象壓力更大,更痛苦。
  • 6.    赫爾曼·庫爾克、迪特瑪爾·羅特蒙特,王立新、周紅江譯.印度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2008:306.
  • 7.    杜德.維多利亞時代印度經濟史[M].倫敦,1906:160-161.
  • 8.    彭樹智, 管敬緒.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原因[J]. 歷史教學, 1979(11):25-30.
  • 9.    馬克思. 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A] .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2卷[M] . 人民出版社:北京, 1972.
  • 10.    吳於廑, 齊世榮. 世界史近代編(下)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221- 232.
  • 11.    王立新. 印度農民政治文化變遷和現代民族運動的興起[J]. 史學月刊, 2004(12):67-73.
  • 12.    彭樹智, 管敬緒.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原因[J]. 歷史教學, 1979(11):25-30.
  • 13.    (英)貝利,段金生、蔣正虎譯.印度社會與英帝國的形成[M].雲南人民出版社:昆明,2015:129.
  • 14.    王士錄. 印度歷史上的土邦問題[J]. 史學月刊, 1991(6):91-97.
  • 15.    林太.印度通史[M].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2007:234.
  • 16.    印度末代皇帝:82歲高齡參加反英大起義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0-12-18]
  • 17.    林承節. 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M].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4: 65.
  • 18.    劉江勇. 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義新探[D].
  • 19.    船上空間狹小,無法舉行高種姓儀式,無法單獨用餐而不得不與其他種姓一起用餐,會產生種姓墮落風險。
  • 20.    馬生祥. 伊斯蘭教的聖戰—印度1857~1859年大起義的主要形式[J]. 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04):141-146.
  • 21.    NANDA S P. H istory of modern Ind ia 1757- 1947 [M ]. New De lh:i [ s. l], 2003: 188.
  • 22.    NANDA S P. H istory of modern Ind ia 1757- 1947 [M ]. New De lh:i [ s. l], 2003: 153:穆斯林政治家賽義德艾哈邁德汗説“所有的人都相信, 英國政府 積極干預人們的宗教和習俗, 是為了使他們改宗為基督教, 迫使他們採納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 23.    韓建萍.1837- 1857年英國對印度政策的調整與危機[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1(4):122-124.
  • 24.    (美)沃爾波特,李建欣、張錦東譯.印度史[M].東方出版中心:上海,2013:232.
  • 25.    林太.印度通史[M].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2007:235.
  • 26.    林承節. 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M]. 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 2004: 101.
  • 27.    9名英國倉庫官員由於擔心藏有大量武器和彈藥的倉庫落入起義軍之手,向起義軍開火。當抵抗無望時,他們引爆倉庫。其中6人倖存。 但爆炸衝擊了附近街道、房屋,並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 28.    德里陷落後,歐洲軍官和平民逃往德里北部山脊上的旗塔,從那裏發出求救信號。援軍並沒有到來,一些人乘馬車前往卡爾納爾。一些人步行、分散前往卡爾納爾,這些人有些被沿路村民所殺,有些被村民救助。
  • 29.    (英)貝利,段金生、蔣正虎譯.印度社會與英帝國的形成[M].雲南人民出版社:昆明,2015:177.
  • 30.    林太.印度通史[M].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2007:236.
  • 31.    Khushw ant S ingh. The S ikhs, Vo l2: 1839- 1988[M ]. Deh li: Ox fo rd Un iversity Press. 1991. 103.
  • 32.    Crispin Bates,The Indian Uprising of 1857,Studies on South Asia,Oxford,2012,p.12.
  • 33.    (印)馬宗達、賴喬杜裏、達塔,張澍霖等譯.高級印度史(下)[M].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771.
  • 34.    王孟懿. 錫克族與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論錫克教民族主義及其角色[J].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 2008(02):55-60.
  • 35.    Khushw ant S ingh. The S ikhs, Vo l2: 1839- 1988[M ]. Deh li: Ox fo rd Un iversity Press. 1991.103-109:錫克族士兵防守着阿拉哈巴德、貝拿勒斯、瑙克勒、坎普爾、亞拉及其他起義中心的英國人機構及家屬,,旁遮普王公和富裕的柴明達爾們的忠誠為英國人果斷地解救其它地區, 他們幫着維護秩序, 保持通往德里的道路通暢, 源源不斷地向那裏押運武器裝備、彈藥等軍需要物資, 以及兵員、財物等。
  • 36.    [印]孫德拉爾. 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簡史[M] . 生活. 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北京, 1957.76:帕悌亞拉、信德和那波三個王公都反對起義軍, 在財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儘量援助英國人, 帕悌亞拉的王公把自己的軍隊和大炮送去保衞乃希渥, 信德的土王承擔了保衞帕尼帕特的義務。
  • 37.    (英)貝利,段金生、蔣正虎譯.印度社會與英帝國的形成[M].雲南人民出版社:昆明,2015:176:英國人在大起義之前,已經從錫克教徒和帕坦人中招募士兵。通過豐厚的軍餉和津貼進行籠絡,至少有一萬六千名錫克士兵被編入殖民軍隊的戰鬥序列。
  • 38.    Eric Stokes,In the Great Rebellion of 1857 in India: A Study of The Saharanpur and Muzaffarnagar Districts,The Historical Journal,XII,Great Britian,1969,p.611.
  • 39.    (印)馬宗達、賴喬杜裏、達塔,張澍霖等譯.高級印度史(下)[M].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729.
  • 40.    韓建萍, 甘桂琴. 論19世紀後期英國對印度政策的調整[J]. 湖州師範學院學報, 2011, 033(003):69-73.
  • 41.    恩·克·辛哈、阿·克·班納吉,張若達、馮金辛譯.印度通史[M].商務印書館:北京,1973:986.
  • 42.    Rajit K. Mazumder,The Indian Army and the Making of the Punjab, Delhi: Permanent Black, 2003, p.11.
  • 43.    (印)馬宗達、賴喬杜裏、達塔,張澍霖等譯.高級印度史(下)[M].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940.
  • 44.    Saul David,The Indian Mutiny: 1857, p.400.
  • 45.    R. Thomas Metcalf,The Aftermath of Revolt: India 1857-1870,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5, p.306.
  • 46.    林承節.殖民主義史(南亞卷)[M].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1999:179.
  • 47.    李加洞.印度王公在英印帝國時期受寵之原因探析[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0(1):83-85.
  • 48.    (印)馬宗達、賴喬杜裏、達塔,張澍霖等譯.高級印度史(下)[M].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910.
  • 49.    Denis Judd,Empire: The British Imperial Experience, from 1765 to the Present, London: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6, p.76.
  • 50.    印度  .世界數字圖書館[引用日期2020-12-21]
  • 51.    張本英. 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英國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 安徽史學, 2009, 2009(2):72-79.
  • 52.    毛豔. 論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治體制及其影響[J]. 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2008(01):112-116.
  • 53.    (印)馬宗達、賴喬杜裏、達塔,張澍霖等譯.高級印度史(下)[M].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921.
  • 54.    (印)馬宗達、賴喬杜裏、達塔,張澍霖等譯.高級印度史(下)[M].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845.
  • 55.    培倫.印度通史[M].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哈爾濱,1990:392.
  • 56.    林太.印度通史[M].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2007:237.
  • 57.    印度紀念民族大起義150週年(圖)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0-12-18]
  • 58.    李錫海. 郵票圖説世界通史一百一二十) 印度民族起義)[J]. 中學歷史教學, 2017:72-7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