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印度發展模式初探

鎖定
《印度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印度發展模式初探》是20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佳。
中文名
印度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印度發展模式初探 [1] 
作    者
任佳
類    別
經濟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07年12月01日
頁    數
404 頁
定    價
25.00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0054966

印度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印度發展模式初探內容簡介

《印度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印度發展模式初探》主要內容:印度是與新中國一同成長,人口僅次於中國的發展中大國。兩國在建國初期都實施了工業化戰略,走上了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道路。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尤其是90年代以來,印度逐步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和模式。其產業結構的演進既不同於發達國家的軌跡,又不同於中國正在走的道路。本文以工業化理論和產業結構的相關理論作為分析框架,對印度獨立後五十多年來的產業結構的變動進行實證分析,探討其內在機理,與中國發展模式進行比較,以期為解讀印度提供一個有參考價值的基礎研究成果。
在理論創新方面,作者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發展經濟學理論,在深入分析大量資料和統計的基礎上,對印度工業化和發展式提出自己獨創性的觀點。作者指出,印度的工業化道路是既不同於西方發達國家也不同於中國的“第三條道路”。這是對發展經濟學關於“發展型式”理論的新補充。她還揭示出印度三次產業演變的獨特軌跡,並根據有關的統計資料説明,印度三次產業的演變順序是從第一產業為主導發展成為由第三產業為主導,由此形成了知識密集型的、以服務業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服務業成為拉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1] 

印度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結構的演變:印度發展模式初探圖書目錄

第1章 引論
1.1 對象國的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意義及結構安排
1.3 對前人研究的評述
1.4 本書的分析框架
本章小結
第2章 印度工業化戰略及產業結構的演進
2.1 印度工業化戰略的確立
2.2 印度產業結構演進的軌跡和特點
本章小結
第3章 產業結構演變的產業內因素
3.1 第一產業內部結構演變及其影響
3.2 第二產業內部結構變動及其影響
3.3 第三產業內部結構變動及其影響
本章小結
第4章 印度產業結構演變的產業外因素
4.1 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變動的相互關係
4.2 需求對產業結構演變的影響
4.3 供給對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
4.4 政策對產業結構演進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5章 印度產業結構演進的非經濟因素
5.1 歷史視角:國內國際環境的影響
5.2 政治視角:印度的政治和利益集團的影響
5.3 社會視角:印度宗教文化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6章 印度發展模式的可持續性分析
6.1 印度發展模式的主要問題和麪臨的挑戰
6.2 印度模式的後發優勢
本章小結
第7章 中印發展模式的比較與借鑑
7.1 中印發展模式的比較
7.2 中印發展模式的相互借鑑和啓示
本章小結
第8章 結束語
8.1 主要結論
8.2 創新與不足
數據附表
參考文獻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