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印度宗教

鎖定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宗教的影響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這個國家及其絕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決定性的角色。
印度被稱為宗教博物館,其中最重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創立的婆羅門教,公元8世紀左右,商羯羅吸收了一些佛教耆那教的教義,發展成為印度教。
該教綜合了多種信仰,非常複雜。德里蘇丹國時期,伊斯蘭教傳入了印度。英國殖民後,將英屬印度分為以印度教為主的印度和伊斯蘭教為主的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
中文名
印度宗教
外文名
India religion
地    點
印度
特    點
多種信仰,非常複雜
國家環境
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

印度宗教簡要介紹

印度宗教國家環境

印度是世界宗教發祥地之一。直到現代,絕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篤信宗教。宗教與印度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有着密切的關係,它深入到印度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印度,不管是城鎮,還是鄉村,是工廠,還是學校,從幾歲、十幾歲的兒童,到幾十歲的老翁,他們同你交談之間,一定會問“你信什麼教.”當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時,許多人甚至青年學生都會感到驚奇,和不可思議。
在印度,可以説處處有神廟,村村有神池。在一些地區,街上的行人路過一座神廟,便會停下來,轉身跨進廟門,舉手擊幾下吊着的小銅鐘,然後在一個容器裏放一些錢,接着雙手合十,閉上眼睛,祈禱片刻。之後再繼續趕路。前邊若再遇到一座神廟,又會重複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廟內或路邊的廟中,總有不少信徒赤腳盤腿席地而坐,全神貫注地聽祭司向他們講述各種神話故事。
由於印度是個宗教盛行的國家,宗教在人們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來,宗教至關重要,認為沒有宗教就沒有生活,這種思想體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人們信仰宗教,按宗教教義行事。絕大多數人從早到晚,從生到死,一舉一動,無不與宗教聯繫起來。

印度宗教種姓制度

印度教將人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的地位最高,其餘種姓的社會地位依次降低。各種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規和風俗習慣,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這四個種姓以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種姓之外的人——賤民,即所謂“不可接觸者”,聖雄甘地將賤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印度獨立後統稱達利特(意為受壓迫的人)。
他們的社會地位最低,最受歧視,好像被排斥在社會之外。印度教種姓制度下的婦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寡婦的境遇悲慘。種姓制度把印度教社會分成若干社會集團,集團之間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給印度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雖然印度經歷了經濟的現代化以及有關禁止歧視以及結束階級結構的法律的制訂,種姓制度印度社會的地位依然重要。

印度宗教宗教情況

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蘭教。由於印度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印度已經超過印度尼西亞,成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在公元8世紀隨着阿拉伯帝國的擴張而傳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紀後,北印的大多數王朝統治者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特別是莫卧兒王朝,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當多的伊斯蘭教建築。作為外來宗教的伊斯蘭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導致了一系列的宗教衝突,印巴分治局面也是因為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時造成了宗教仇殺的慘劇。在現代,印度這兩個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錫克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是起源於印度的宗教,不僅在印度,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基督教、祆教、猶太教也是有影響的宗教,但人數稍少。
儘管宗教在印度的影響很大,但是也有不少人接受無神論和不可知論。

印度宗教社會情況

印度是一個政教分離的國家,堅持世俗主義。但是,宗教對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響。在印度,絕大多數人都信奉宗教。根據1991年的人口普查數據,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蘭教。此外,還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錫克教徒,佔1 .99%;佛教徒,佔0.77%;耆那教徒,佔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猶太教的信仰者約佔0.43% 。各種宗教信徒的人口構成已發生一些變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

印度宗教主要教派

印度宗教印度教

印度教神廟 印度教神廟
印度教信眾超過人口的82%,也就是説多達8億以上的人口信奉該教。印度教由大約形成於公元前10世紀的婆羅門教發展而來。印度教是多神教。據説,印度教的神有3.33億之多 。印度教經典繁多,教義十分繁雜,它既有崇尚神明的理論,也有一些無神論的思想。它既是一種禁慾的宗教,又是一種縱慾享樂的宗教,而在實際生活中,它則變成一種哲學、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風俗習慣。正如馬克思所説:“這個宗教既是縱慾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主義的宗教;既是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印度教的組織形式比較鬆散,但也有一種獨特的社會組織形式,即所謂的“種姓制度”。這種制度的典型特徵是社會分隔、等級制度、飲食與社交限制、不同集團具有不同的世俗和宗教權利、職業世襲以及內婚制和順婚制(即高等種姓的男子可娶較低種姓的女子,反之則被視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宗教儀式相當繁複。一個正統的印度教徒一生中要經過家庭祭祀和公共祭祀的16種聖禮。

印度宗教伊斯蘭教

宮殿 宮殿
伊斯蘭教在印度的地位僅次於印度教,信奉者約有1 .2億左右,公元8世紀前後由阿拉伯傳入印度。15~18世紀莫卧兒帝國時期,伊斯蘭教在印度得到迅速發展,並被定為國教,作為統治階級的思想工具,伊斯蘭教統治印度長達幾個世紀。泰姬陵和其他陵墓是莫卧兒王朝的禮物不少印度教徒特別是那些低種姓的印度教徒,由於傾慕該教教友平等的思想,紛紛改宗信奉,當然也有一些是被迫改宗的。安得拉邦,80%屬於遜尼派。印度穆斯林分兩種,一種是移民叫阿失拉夫,一種是本土皈依者。阿失拉甫頭兩者是阿拉伯人,後兩種是普什圖人與蒙兀兒人,本土皈依者是賤民與首陀羅佔絕對多數。

印度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傳統服飾 基督教傳統服飾
基督教信徒超過2000萬,是除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以外信眾最多的宗教。教徒主要分佈在南部諸邦,其中以喀拉拉邦為最,其次分佈在印度東北部和一些大城市。相傳,基督教於公元1世紀時就已傳到印度。由於基督教主張只有一個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種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頗受歡迎,不少低種姓的印度教徒皈依該教。另外,由於傳教士的説教和教會的善舉(如在落後地區修路架橋、建立醫院、學校、孤兒院等),影響不斷擴大。

印度宗教錫克教

錫克教大金廟 錫克教大金廟
錫克教是在伊斯蘭教影響下經過改革的一個印度教教派。它原是印度教一個反對種姓的支派,是對婆羅門統治和教義的一種反叛,後來又在反對穆斯林的統治中形成了軍事力量。它的產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方面的影響,可以説是兩大文化融合的產物。大約400年前,錫克教創立於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創立者是那納克(生活於1469~1538年間)。該教強調信仰的真神,認為各種宗教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主張業報輪迴,提倡修行,但反對印度教的祭祀制度和一切形式的禮儀,反對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反對種姓制度,反對寡婦殉葬和重婚,主張消除教派間的對立和衝突。錫克教的主要特徵可概括為“四反五K”。“四反”,即反對禁慾,反對繁瑣的祭祀禮儀,反對多神論,尚武但反對強權政治。“五K”是錫克教徒畢生實踐的五件事的印地語縮略語,即Kesh(蓄髮留須);Kanga(佩戴長梳);Kachh(包裹頭帕),Kara(右手戴鋼鐲);Krpan(身配短劍)。錫克教徒男子名字後面均加“辛格”(意為獅子)二字,以勇猛彪悍著稱。
2001年,印度有1930萬錫克教徒。現代許多錫克教徒還住在旁遮普——世界最大的錫克人省份和錫克人的發源地或家鄉。其餘的主要集中在鄰近的哈里亞納邦新德里。最著名的錫克教廟宇是金廟,位於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則。許多錫克人在軍隊服役。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也是一名錫克教徒。旁遮普是錫克教徒的精神家園,也是印度一個錫克教徒佔多數的邦。

印度宗教佛教

佛教 佛教
佛教是其誕生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達毗羅衞王國(今屬尼泊爾),由始祖釋迦牟尼於公元前6世紀創立的。佛教在印度曾獲很大發展,一度近乎普及整個次大陸孔雀王朝時達到鼎盛。當時,阿育王大力推行佛教,實行“大法”,使得佛教空前發展。貴霜王朝時代,佛教仍有發展。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開始急劇衰落。19世紀開始出現復興,20世紀50年代以來僧眾人數有所增加,但總的來講,勢力比較弱小。

印度宗教耆那教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耆那教創立時間與佛教相仿,也是公元前6——前5世紀前後。它是當時反對婆羅門教的主要思潮之一,後分裂為天衣派(裸體)和白衣派,中世紀時得到廣泛傳播,一直保存至現代。耆那(Jain)本身的意思是勝利者,是該教傳説中的人物筏陀摩那的稱號。耆那教在印度一直得到穩步發展,這一點與佛教的情況完全不同。據統計,該教在全印共有4萬多所寺廟 。它還向印度以外的地方傳播,在斯里蘭卡、伊朗、阿富汗和阿拉伯國家均有不少信徒。
耆那教和印度教、佛教和錫克教是起源於印度的四種主要達摩系宗教之一。總體上,儘管耆那教徒只佔印度總人口的0.4% (大約420萬),他們在印度社會中的地位卻相當顯要。絕大部分印度的耆那教徒都生活富足。他們所擁有的權力和財富與較少的人口很不相稱。按照2001年印度人口統計,耆那教徒的識字率最高,達到94.1%,而全國平均水平只有64.8%。

印度宗教祆教

祆教(Zoroastrianism)是古代波斯的宗教,仍在印度流傳,信徒稱為帕西人。許多世紀以前在的伊朗,祆教徒遭受到穆斯林統治者的迫害而逃到印度,被一位印度國王保護並安置他們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的Sanjan。

印度宗教宗教關係

印度宗教綜述

在近現代印度宗教改革和啓蒙運動中,印度的宗教派別的關係與古代相比有不少變化。古代的印度宗教關係,先是以婆羅門教與佛教的關係最為引人注目,後來伊斯蘭教在古印度廣為傳播後,與原來的印度本土宗教的關係成為宗教關係問題上的中心。而在近現代,引人注目的除了伊斯蘭教與印度教的關係外,還有西方傳入的宗教和印度本土宗教的關係、錫克教與其他宗教的關係等。印度近現代的教派衝突發生較多也是宗教關係方面的重要特點。

印度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在4世紀傳入印度的影響極小。6世紀時,在印度馬拉巴爾地區已有數百基督教徒。但該教在印度獲得較大發展是在近代。西方文化傳入印度的一個重要方式是傳教活動。不少西方傳教士是隨歐洲人在印度貿易活動的擴大和發展來到印度的。歐洲的基督教徒向印度傳教不完全是採用和平方式(尤其是在早期),如葡萄牙的聖方濟會的傳教士在16世紀初到達果阿時,就曾把當地的印度教寺廟摧毀,16世紀中期,他們在果阿成立耶穌會,後又設立宗教法庭,對異教徒進行殘害。他們在對待印度伊斯蘭教信徒時所使用的手段尤為嚴厲,曾殘酷地拷打和焚燒這些信徒。20世紀30年代,基督教在印度已有數百萬信徒。在印度擺脱英國統治後,基督教在印度仍有相當的勢力。在南印度有統一領導天主教與新教的基督教會,在北印度也有印度天主教主教會議等組織。印度近代的一些著名思想家也受到基督教等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如被稱為“近代印度之父”的印度宗教與社會改革家羅易就著有《耶穌的教訓——和平與幸福之引導》(the Precepts of Jezus:The Guide to Peace and Happiness)、《一神論者的賞賜》(Tuhfatul Muwabbiddin)等著作,積極向國人介紹歐洲思想,倡導印、西交流。

印度宗教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在近代印度社會中有着重要的影響。16世紀上半葉,莫卧爾王朝建立。印度伊斯蘭教成為印度思想界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之一。在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後,伊斯蘭教和印度教同時在印度發揮重要影響,為殖民當局所重視,但伊斯蘭教教徒與近代印度其他宗教教派之間的矛盾和衝突自伊斯蘭教在南亞次大陸傳播後從來沒有間斷過。在印度近代,伊斯蘭教與其他宗教派別類似,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宗教改革運功。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後,現代印度的伊斯蘭教徒約佔印度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伊斯蘭教在現代印度有不少組織,如印度穆斯林聯盟、伊斯蘭促進會等。印度近代的一些伊斯蘭教的思想家也認真考慮與其他宗教的關係。如達拉·希庫就是其中較著名的人物。他雖然信奉伊斯蘭教,但對印度傳統的宗教哲學亦有深入的瞭解,並試圖使二者相融合。他認為印度教的聖典《奧義書》和伊斯蘭教的聖典《古蘭經》在教義上是一致的,一切事物的最高實在既是潛在的,又是顯現的。

印度宗教錫克教

錫克教在發展中建立了自己的武裝,曾多次與莫卧爾王朝發生衝突,與這一王朝的軍隊作戰。在英國把印度變成殖民地之後,錫克教曾展開反英鬥爭。19世紀,錫克教中出現了一個辛格運動大會。這個組織的主旨是要使錫克教成為獨立的社會集團,與印度教對抗。20世紀又成立了阿卡利黨,這是一個宗教與政治密切結合的組織,經常開展為保持此教獨立存在和維護教徒利益的鬥爭。印度獨立後,錫克教曾多次與國大黨政府發生衝突,常常受到鎮壓。與印度教教徒的對抗事件也屢屢出現。錫克教有自己的一些特定的習俗,如男婚女嫁要在錫克教教徒之間進行,不與異教徒通婚等。

印度宗教教派衝突

印度近現代的教派衝突經常發生,而且屢屢釀成流血事件。其中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衝突最為突出。這裏面較典型的是阿約提亞的寺廟衝突。阿約提亞是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古城。1528年,信奉伊斯蘭教的莫卧爾帝國皇帝巴卑爾下令在這一城內建了一座清真寺,而印度教教徒則認為阿約提亞是印度教毗濕奴神化身之一的羅摩王子生長的王宮所在地,並反對將清真寺建在羅摩廟上。兩教信徒由此發生了較大的衝突。衝突持續了幾百年,一直延續到21世紀。如1855年,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的阿約提亞寺廟之爭導致了75人死亡。1992年,同一寺廟之爭又導致三幹多人喪生。2002年,兩教在此問題上的衝突造成七百多人死亡。印度其他地區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教派衝突也不時發生。古代印度在近現代演變成不同的政治實體,這與此地區的宗教對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關係。在英國殖民時期,南亞次大陸上形成的主要政治實體是相對統一的。而在這個政治實體的統治區域,民眾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在這兩大宗教影響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與經濟的利益羣體。不同的利益羣體有不同的政治要求,這種要求在遇到該地區內外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就出現了後來的政治實體分化。這是政治矛盾、民族矛盾與宗教派別矛盾融合在一起產生的結果。

印度宗教宗教發展

印度宗教遠古追溯

印度遠古的宗教形態在印度河文明(約公元前2500年至1750年左右)的一些遺址中能有所發現。在這一文明的遺址中,可以見到許多神的雕像。但就文獻來説,現存印度最古老的有關材料是《吠陀》(時間範圍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的最初形態是印度上古先民口頭創作的一大批讚歌或祭詞等。這之中包含大量宗教方面的內容。《吠陀》讚歌等中記述了當時印度人的種種宗教觀念,如關於神的觀念,關於超人或超自然的種種神奇力量的想象,關於祭祀等行為能給人們帶來結果的信念等等。這類觀念最初是分散的,形態是多樣的,但後來逐步形成了影響較大的宗教派別的思想。這就是婆羅門教的思想。
婆羅門教的基本觀念是吠陀天啓、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這一宗教並無最初的創教者或祖師。它是在《吠陀》中大量提及的宗教祭祀的基礎上形成的。印度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種姓制的社會階層形態,人們的身份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從事的職業的類別。從事祭祀的人在印度很多,主持這種活動的人通常被稱為婆羅門祭司。祭祀活動被認為能夠對人產生重要的影響,帶來好的或不好的結果,是萬能的,因而被賦予很高的地位。記述祭祀的最初主要文獻《吠陀》自然也被認為是聖典。而主持祭祀的人——婆羅門祭司也就因而具有極高的地位,被認為在社會各階層中是至上的。婆羅門教主要反映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利益和思想,在印度思想界通常佔有主導地位。這種情況在印度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婆羅門教後來轉變為印度教,發展到近代,依然是印度思想界的主流宗教派別。婆羅門教的哲學思想或核心理論是在《奧義書》時期(時間範圍大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開始明確提出的。如梵我同一的思想、輪迴解脱的理論等都是在《奧義書》中得到重要闡述的。《奧義書》的思想不僅對婆羅門教後來的哲學派別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婆羅門教派別之外的其他宗教派別也有影響。

印度宗教新思潮

從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印度思想界呈現出一種極為活躍的情形,進入了一個各類思潮蓬勃興起和爭鳴的歷史階段。在此時的印度思想界,出現了一股很強的新思潮。新思潮也稱為沙門思潮,它主要指當時出現的一批反婆羅門教或非婆羅門教的思想。新思潮的種類極多。有些材料説有數百種,有些材料説有數十種。但在眾多的新思潮中,後來得到持久發展並對印度後世產生重要影響的是佛教、耆那教Uaina和順世論(Lokqyata)這三個派別。這之中順世論是反各種宗教的哲學派別,而佛教和耆那教則是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派別。佛教是在批判和吸收改造婆羅門教的基礎上形成的,大約產生於公元前6世紀。佛教在印度產生後經過了幾個主要發展階段:早期佛教(公元前6世紀中至公元前4世紀末)、小乘部派佛教主要形成時期(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后2世紀中)、大乘佛教的主要形成和發展時期(公元1世紀左右至公元7世紀左右)、後期佛教時期(公元7世紀至公元13世紀)。佛教後來成為世界性的影響較大的宗教。但在印度本土,它並不是影響最大的宗教,而且後來在印度本土衰落。佛教的理論極為豐富,它和婆羅門教都探討滅苦的方法,都有輪迴與解脱的理論,思維方式也有不少相近之處。但早期佛教強調緣起的理論,認為事物是因緣和合的,否定有一個不變的實體,主張無常。這是它與婆羅門教的主要不同。耆那教的產生時間與佛教的產生時間接近,理論上也與早期佛教的某些觀念相似。此教重視對世間萬有構成要素的分析,也講輪迴與解脱的理論,但具體內容與婆羅門教有差別,不承認婆羅門教主張的那種不變實體“梵”。

印度宗教重要變化

在公元4世紀至公元9世紀,婆羅門教有不少重要變化,開始逐步演化為印度教或“新婆羅門教”。從4世紀開始,婆羅門教大量吸收一些當時也已很發達的其他宗教及印度民間信仰的成分,對自身進行了許多改造。至8-9世紀,著名的吠檀多派思想家商羯羅(Shankara,788-820)加大了對婆羅門教思想改造的力度,完善了傳統婆羅門教的基本學説,奠定了印度教的理論基礎。在宗教崇拜方面,新婆羅門教或印度教崇拜的大量神在此教中的地位也有變化,出現了一些信眾明顯較多,影響相對較大的神。印度教中雖然還有多神崇拜,但主神崇拜已明顯佔據主導地位,有所謂“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濕婆。後來在宗教崇拜方面還形成了所謂三大教派,即毗濕奴派、濕婆派、性力派。這些崇拜一直髮展延續到印度近代。

印度宗教宗教傳播

大致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伊斯蘭教開始在古印度地區傳播,其後幾個世紀,傳播速度加快,傳播地域擴大。傳播的途徑雖有經商、旅行等,但初期主要還是通過軍事征服的手段。伊斯蘭教取得了在所征服地區的統治權後,大力宣傳在西亞、中亞初創時期就形成的一些基本教義。一些伊斯蘭教思想家認為,真主是至尊至善的,而世間事物和人則有邪惡和不淨。還有一些思想家認為,真主是世界的根本因,是永存的。真主不僅創造了宇宙,而且創造了萬物生死輪迴的法則。
錫克教(Sikhi。m)產生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它是印度教中虔誠派運動與伊斯蘭教中蘇菲派思想融合後演變出的一種宗教形態。錫克教認為,神只有一個,是各宗教都應崇拜的對象,儘管各教所崇拜對象的名稱不同,但實質上它們所崇拜的是同一神。神是自存的,全知全能的,世界上的各種事物都是神的表現,是神創造的。輪迴於世間的人充滿痛苦,要脱離痛苦就要達到與神合一的境界。
此外,基督教也很早就傳入到印度,一般認為4至5世紀敍利亞的一個基督教小教派中的傳教士最先將基督教傳入印度。當然,基督教在印度的較大範圍內的傳播還是在更晚的一些時期。

印度宗教印度教

印度近現代占主導地位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理論的核心成分來自古代印度的婆羅門教,但其中也大量融合了古代許多其他宗教的成分。因此,現代印度教所包含的內容的來源是相當複雜的。印度各主要宗教派別在歷史上有相當長的並行發展時期,因而各教派間存在着重要的交涉或關聯,它們之間有相互借鑑或相互影響等的關係。婆羅門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的兩大主要宗教,兩教之間的關係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兩教都從印度古代聖典《吠陀》和《奧義書》中吸取了不少成分,有不少共同處。《吠陀》和《奧義書》中的內容極為豐富。其中的主要哲學思想為印度後來的婆羅門教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成為婆羅門教以至後來印度教的基本理論。但一些觀念也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理論中的重要成分。這是兩教中出現不少相同處的主要原因。例如,輪迴解脱的理論、善惡因果的思想、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等在《吠陀》或《奧義書》中就已提出,婆羅門教中後來的思想家大量使用這些成分,佛教也大量使用這些成分。兩教的不少文獻中的一些敍述是相似的。
第二,兩教的主要差別反映了古代印度種姓制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主要利益及觀念。婆羅門教在產生時主要反映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思想,而佛教在產生時則主要反映了部分剎帝利及吠舍種姓等階層的思想。婆羅門教的核心哲學理論是梵一元論,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在本質上就是梵,梵是最高的實體,真正的存在的不變根本因。佛教的核心哲學理論是緣起觀,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否定最高根本因的思想,認為事物是無常的,無真實不變主體。婆羅門教的梵一元論與其婆羅門至上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體現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根本利益。而佛教的緣起觀與剎帝利吠舍等種姓的反對婆羅門至上觀念及追求一定範圍內的社會平等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體現了這層人的利益。
第三,兩教在發展中基本能和平共處。婆羅門教和佛教雖然代表了印度社會不同階層的利益。但兩教的對立卻不是水火不容的。婆羅門教和剎帝利分別代表了印度的上等社會階層,而部分吠舍也不是社會的底層。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在一定程度上説對於這兩教的教眾來説還是可以接受的,種姓制對這些階層來説又是一種相對能保持各自利益的制度,能夠大體上維持他們之間的相對和諧關係。因此,在兩教並行發展的大部分歷史時期中,二者能夠和平共處,縱然存在着大量兩教互相批駁的場合,但一般來説,基本上是思想交鋒,而不是武力對抗,兩教間很少見到發生流血衝突的事件。

印度宗教宗教關係

耆那教與婆羅門教之間的關係與上述與佛教的關係類似。耆那教的信眾基礎大致與佛教相近,此教也是來自沙門思潮,也吸收了《奧義書》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因此,婆羅門教與耆那教在歷史上雖有思想衝突,但與後者也基本是和平相處,一般也不發生流血衝突。耆那教與佛教之間的相同處很多,二者在一些方面都不認可婆羅門教的觀念。佛教和婆羅門教在產生初期雖然有爭奪信眾方面的衝突,但這種衝突並沒有擴大或升級。佛教文獻中有批駁耆那教理論的內容,然而所佔比重不大。兩教的差異或對立不是不可調和的。
在伊斯蘭教傳入古印度併成為其中的主要宗教之後,印度的宗教關係或宗教存在格局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伊斯蘭教不是古印度的傳統本土宗教,它的教義最初來源於西亞、中亞等地區,與印度古代聖典《吠陀》、《奧義書》沒有淵源關係。因而最初在許多方面與印度原有的宗教派別難以調和。伊斯蘭教在古印度的主要擴大或發展時期,就與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派別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初,伊斯蘭教曾一度採取軍事征服的手段來解決與其他宗教之間的矛盾。在這個過程中,當時伊斯蘭教屬於強勢宗教,印度原有的宗教受到很大打擊。然而婆羅門教或印度教是印度本土影響最大的宗教,在社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響,雖然受到伊斯蘭教的衝擊,卻只是影響的範圍有所縮小,並未被完全擊垮,在古印度形成了與伊斯蘭教對峙的局面。耆那教也受到了伊斯蘭教的衝擊,但也沒有完全被驅除,在一些地區仍保持着影響。佛教在伊斯蘭教擴大影響的過程中受到的打擊最為巨大,加上佛教當時在古印度的其他一些自身的因素,13世紀之後,它基本在古印度衰落,一些原有的佛教重要活動中心不復存在。直到19世紀,佛教才在印度在一定範圍內有所“復興”。
錫克教雖然是在吸收改造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某些成分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對傳統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中的一些陳規陋習則表示反對。如傳統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中都有婦女社會地位不高的現象,印度教中有寡婦殉葬的習俗,伊斯蘭教中有男女權利不一樣的規定。錫克教則主張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對歧視婦女。此外,錫克教還反對種姓分別、祭司制度、繁瑣祭祀,把這些看作是違背神意的。印度宗教不少派別中有一種消極遁世的傾向,而錫克教則主張積極入世。
從總體上説,印度古代宗教中原有的本土宗教之間思想交鋒多,直接的激烈衝突少,而後來出現的一些宗教與原來的傳統宗教之間的思想交鋒少,直接的激烈衝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