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卧龍村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竹塘行政村下轄村)

鎖定
卧龍村,位於鳳崗鎮西北部,距鎮政府2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境內有卧龍山,海拔200米;石馬河流經村西。相鄰自然村有鳳崗村、鳳崗新村、上圍村、紅花園村。始建於清初,建村時,因地形地貌好像天鵝落隴故名鵝隴,民國時期改名卧龍村。
中文名
卧龍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竹塘行政村
地理位置
鳳崗鎮西北部
清初,屬東莞縣歸城鄉;清中後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鳳崗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塘廈區(第八區);1953年,屬第八區竹排鄉;1958年,屬塘廈人民公社竹塘生產大隊;1960年,屬鳳崗人民公社竹塘生產大隊;1983年,屬鳳崗區竹塘鄉;1987年,屬東莞市鳳崗鎮竹塘管理區;1999年,屬鳳崗鎮竹塘行政村。
世居村民為張姓,其先祖於清順治年間(1644—1661年)從廣東長樂(今五華)遷東莞鳳崗竹園頭下圍村,後遷卧龍村。
2015年末,户籍人口235人,其中男性112人,女性123人;80歲及以上9人,最年長者91歲(男)。外來暫住人口3400多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110多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300多人,主要分佈在牙買加、英國等國家。歸僑5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鳳崗話。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花生、甘蔗、番薯等,兼種植荔枝、龍眼以及飼養家畜。改革開放初期,村中有糧油、榨糖、碾米等加工廠。1980年後,隨着工業化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2015年,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傳統節慶食品有艾粄、炆豬肉、蒸鵝、釀豆腐。
鄉道永盛北路從村旁經過。1965年通電,1986年通自來水,1988年通電話,1990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互聯網。村中有公園1座。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部分為排屋式建築。用灰砂、青磚、泥磚建築,建於清朝。基本保存完好,無人居住。
村中有私塾雲香書室,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1925年加建為公眾樓;延振樓,建於1939年;元基樓,建於1928年。以上3座樓均為市級不可移動文物。
村於2005年、2012年分別編修《竹園頭張氏族譜》《張氏大業宗譜》,主編張馬通,副主編張玉林。
村裏有“舞麒麟”活動,形成於1930年。當時為不受外來欺辱,強身健體,保衞家園,幾個村共同商議組織麒麟隊,由公償田補助一部分資金和糧食,作為請師父教授武術的費用,同時建竹園頭集英堂武術館,館址在卧龍村,隊員20餘人。1948年,成立麒麟隊,名為“集德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麒麟隊解散。麒麟隊於2010年重組並於2014年2月成功申報為東莞市第三批非物資文化遺產,傳承人張馬通。
1931年,村組織業盛堂,專門處理民事糾紛,制定鄉規民約,為村民排憂解難。
1944年,卧龍橋被洪水沖毀。
1948年,在旅居海外華僑支持下,重修被洪水沖毀的卧龍橋。
2000年,卧龍橋經颱風暴雨衝擊,橋墩下沉,橋面開裂。 [1] 
參考資料
  • 1.    卧龍村  .東莞地情資料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