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秋莎

(蘇聯歌曲)

鎖定
《卡秋莎》是一首中國人非常喜歡的誕生於前蘇聯衞國戰爭時期的前蘇聯歌曲。
中文名
卡秋莎
外文名
Катюша

卡秋莎創作與流行

這首歌曲誕生於前蘇聯衞國戰爭時期,詞作者是伊薩科夫斯基,曲作者是勃朗捷爾。歌曲取材於俄羅斯民歌的旋律,結構簡明、曲調流暢、感情真摯、朗朗上口,它是一曲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中流淌在紅軍戰士情感深處的心曲。至今,不僅在俄羅斯,而且在中國仍膾炙人口、廣泛流傳。
“卡秋莎”為俄羅斯女人常見的名字葉卡捷琳娜的愛稱。在殘酷的戰爭年代,紅軍戰士習慣於把“卡秋莎”比作自己心裏愛慕的姑娘。當《卡秋莎》在戰火中誕生後,“卡秋莎”的名字正好迎合了紅軍戰士的心理,每個戰士在唱《卡秋莎》時,彷彿就是為自己心愛的姑娘而唱,為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而唱。
阿·莎福諾夫在一篇文章裏這樣介紹:“《卡秋莎》一歌的流行,不只是音樂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反映了戰爭時代的一種心態。”這或許是這首歌曲得以流行的又一重要原因。

卡秋莎發展與演變

《卡秋莎》在衞國戰爭期間曾出現10餘種歌詞變體。1943年1月10日,蘇軍第44集團軍《衝鋒報》發表了一首讚美卡秋莎·帕斯圖申科的詩歌:“我們喜歡站在峻峭岸上的卡秋莎……請聽我們歌唱這位威嚴而平凡的姑娘。當敵人蜂擁而上、槍聲驟止時,她躍身而起,拿起了衝鋒槍衝上前去……”
戰士們在戰場上則這樣唱道:“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着柔漫的輕紗,卡佳·伊萬諾娃站在峻峭的岸上,她決心殺敵報效祖國,竭盡全力,不惜犧牲年輕的生命。”
另一個版本的詞作者希什里亞科夫當年是一名機槍手,衞國戰爭勝利後,因身殘返鄉。不久前,他給報社寫信説:“今天,連我自己也不能相信,當年作為普通一兵,又在險惡的戰爭條件下,我怎麼能從事文學創作?在戰鬥的短暫間隙,在簡陋的掩體內,誕生了富有詩意的歌詞。我把歌詞寫在一個小木板上,我常把小木板藏在裝防毒面具的挎包裏隨身帶着。小木板很方便,既當紙,又當桌。當歌詞經過反覆修飾定稿後,我再把歌詞抄在白紙上。然後,我用刀把小木板刮乾淨,再寫新的歌詞。”《卡秋莎》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誕生的。

卡秋莎原型

據俄羅斯地方誌專家尼·薩赫諾介紹説,卡秋莎·伊萬諾娃有一個生活原型。她就是來自庫班梅德韋傑夫斯卡婭村的美麗而善良的姑娘,名叫卡佳(即葉卡捷琳娜的愛稱)。當年還是中學生的卡佳,自願報名上了前線,隨即參加了斯大林格勒保衞戰。她先後當過衞生員、機槍手,後來又隨着航空兵團通信連從伏爾加河畔一直打到巴爾幹。在戰鬥中卡佳非常勇敢,得過不少獎章。卡佳·伊萬諾娃在前線嫁給了軍官安·葉廖緬科。不久前,一位俄羅斯記者到葉廖緬科家,專門採訪了他和卡佳,兩位老人和記者一起回憶了往事。卡佳·伊萬諾娃還讓記者看了她從戰爭年代保存至今的有關她的詩歌手稿。由於歲月的流逝,手稿的紙張都泛黃了,但那流暢的筆跡仍在湧動着作者的激情,手稿上面還有一個坦克軍官寫的附註,證明這首歌寫的就是卡佳·伊萬諾娃。

卡秋莎象徵

與《卡秋莎》歌曲一同誕生在戰火裏的一種火箭炮,也被戰士們命名為“卡秋莎”。把火箭炮命名為“卡秋莎”源自於一次真實的戰鬥。一位參加過衞國戰爭的老戰士回憶説,一天傍晚,四周一片寂靜,突然從德軍掩體裏傳出《卡秋莎》的歌曲聲,德國人放了一遍又一遍。他們還不時地停下來喊道:“俄國佬,快來吃肉罐頭!”“俄國佬,完蛋!”這下可把我們的戰士惹火了。黎明時分,我們的後方出現了開得飛快的卡車,車停好後,擺開陣勢。突然間,萬炮齊鳴,這就是威震四海的火箭炮。進攻的信號打響了!火箭炮停射後,戰士們喊着“烏拉”發起衝鋒,直至消滅了德軍並奪回了留聲機和《卡秋莎》唱片。後來,戰士們把自己深愛的“卡秋莎”的名字獻給了戰神夥伴———火箭炮。
據查,前線民俗家帕·列別傑夫,在卡累利阿方面軍出的北方哨兵報1943年5月25日一期上,發現了最早的戰士們愛唱的《卡秋莎之歌》歌詞,並把它收進了歌集。這首膾炙人口的《卡秋莎》就這樣流傳至今,卡秋莎因而也就成了戰士心中永遠珍愛的姑娘……
歌曲《卡秋莎》是一首1938年誕生於蘇聯,而在衞國戰爭期間紅軍指戰員中得到廣泛流傳的抒情歌曲。詞作者是伊薩科夫斯基,作曲者是勃朗捷爾。歌曲感情質樸、曲調流暢、結構簡明、詞曲都同俄羅斯民歌有着密切的聯繫,是這支歌不脛而走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更主要的則是這支歌的內容:它希望身在邊疆的戰士堅守崗位、保衞祖國,轉達姑娘將永遠愛他的傾心表白,這對每一個投身衞國戰爭的戰士來説都是感到親切和鼓舞的。“卡秋莎”是一位姑娘的名字,歌曲在衞國戰爭期間曾出現十餘種歌詞變體。歌曲的深入人心使後來戰士們把他們最心愛的武器——火箭炮,也稱為“卡秋莎”。歌曲《卡秋莎》也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卡秋莎》在中國早已成為一支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歌曲。
《卡秋莎》這首歌不僅詞曲俱佳,而且也成為了一個獨特的社會現象。在前蘇聯,千百萬人把歌曲中的女主人公卡秋莎當作栩栩如生的姑娘,一個深深愛着戰士的姑娘,她執著地等待着前線戀人的來信。戰爭期間,有許多紅軍戰士通過報社給姑娘寫信,傾訴衷腸。
在莫斯科文學博物館,記者抄錄了其中的部分內容:
“我們大家都愛着《卡秋莎》,她是我們的心上人,我們愛聽她唱歌,敵人聽了魂飛膽破,戰士聽了更勇敢地去戰鬥。”
戰爭中,戰士們模仿歌曲《卡秋莎》的曲調,自添新詞。雖然歌詞不甚成熟,但都是肺腑之言。他們把填寫的歌詞獻給了自己心愛的姑娘,表達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一位不知姓名的士兵在信中這樣請求卡秋莎:“如果流彈突然擊中我,親愛的卡秋莎,你不要悲傷,請把我的所有情況告訴後人。”
在殘酷的戰爭年代,這些在戰壕裏被戰士廣為傳唱的淳樸歌詞是那樣的感人至深,直至今日,幾十年過去了,重讀這些詞句仍讓人激動不已。
在前線,確有不少與歌曲中女主人公同名的真實女英雄。卡秋莎·帕斯圖申科上士就是其中的一個。她是一名機槍手,在戰鬥中表現非常勇敢,她消滅了許多德寇,被授予紅星獎章。
1943年1月10日,蘇軍第44集團軍《衝鋒》報上發表了一首讚美卡秋莎·帕斯圖申科的詩歌。詩歌這樣寫到:“我們愛唱卡秋莎姑娘的歌,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影又出現在小河的陡岸上。請聽一首關於卡秋莎姑娘的新歌,她純真無邪,但又很堅強。當敵人成羣結隊衝上來的時候,突然機關槍停止了射擊,我們的姑娘卡秋莎,一位純真的姑娘,衝上前去,端起機槍向敵人猛烈掃射。”
戰爭年代,戰士們還用《卡秋莎》的曲調,自編了這樣的歌詞:“我們的櫻桃花園鮮花盛開,河上飄着濃霧,卡秋莎·伊萬諾娃來到了又高又陡的河岸上,她決心向敵人復仇,在戰鬥中,她英勇殺敵,為了保衞親愛的祖國。”
其實,卡秋莎·伊萬諾娃至今健在,她生活在克拉斯諾達爾邊區的一個農村裏。年輕時,她和歌曲中的原型有着許多相似之處:她機智勇敢、樸實純真,美麗動人。當年還是中學生的卡秋莎自願報名上了前線,參軍後,她立即隨部隊參加了斯大林格勒保衞戰。她當過衞生員、機槍手,後來又作為空軍飛行團的通信兵,隨部隊從伏爾加河一直打到巴爾幹。她榮獲了許多獎章,多次得到了部隊首長的獎賞。戰爭中,卡秋莎·伊萬諾娃嫁給了軍官葉廖緬科。前不久,一位俄羅斯記者到葉廖緬科家採訪,老人們和記者一起回憶着往事。卡秋莎·伊萬諾娃讓記者看了她從戰爭年代保存至今的關於她的詩歌手稿。由於時間久遠,手稿的紙張都發黃了。上面還有一坦克兵軍官寫的附筆,證明這首歌寫的就是卡秋莎·伊萬諾娃。
一位參加過衞國戰爭的老戰士最近給報社寫信,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傍晚,在戰鬥間隙時刻,我們的戰士聽到了從不遠的德軍戰壕傳來的《卡秋莎》歌曲聲。原來,德寇在用手搖留聲機播放《卡秋莎》唱片,他們放了一遍又一遍。這下子可把我們的戰士惹火了。怎麼能讓這些無恥的德寇播放我們的《卡秋莎》呢!絕對不能!我們要從敵人手中奪回《卡秋莎》。”
濃濃夜色中,紅軍戰士向德軍發起了閃電般的突襲,德寇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兒,紅軍戰士已從他們手中奪回了留聲機和《卡秋莎》唱片。
家住在俄羅斯沃羅涅日市的柳德米拉·日古喬娃老人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段故事:經歷了白天激烈戰鬥的防線前沿,黃昏時像死一般的寂靜。突然,德軍陣地傳來了大功率揚聲器的喧囂聲。他們在播放我們紅軍戰士非常喜愛的歌曲《卡秋莎》。戰士們一下子不知所措。突然,樂曲停了下來,揚聲器裏傳來德寇的勸降聲:“俄羅斯士兵門!到我們這來吧!我們這裏有伏特加,有香腸。俄羅斯完蛋啦!”隨後,德寇就又開始播放《卡秋莎》樂曲。戰士們義憤填膺。黎明時分,在我們分隊的後方出現了一隊隊重型武器汽車的身影,汽車分散排開,然後,一切又恢復了平靜。突然,火箭炮齊鳴。這就是我們的“卡秋莎”火箭炮在齊聲歌唱,這是進攻的信號!戰壕裏,歡笑聲和“烏啦”的歡呼聲匯成一片。戰士們在“卡秋莎”的轟鳴下,向敵人的陣地發起了猛攻……
在同德寇浴血奮戰的日子裏,誕生了許多歌唱“卡秋莎”火箭炮的歌曲。如“在海上,在陸地,戰鬥在激烈進行,到處都是‘卡秋莎’在轟鳴,‘卡秋莎’的歌聲在卡盧加,在圖拉,在奧廖爾上空如雷鳴。”
歲月流逝,斗轉星移。但“卡秋莎”的身影至今仍在俄羅斯大地上到處可見。在奧廖爾州的奧列沃村頭,在衞國戰爭期間生產“卡秋莎”火箭炮的烏拉爾壓縮機工廠前廣場上都高高聳立着“卡秋莎”火箭炮的模型。
在戰鬥間隙的短暫時刻,戰士們低聲吟唱着自編的《卡秋莎》。歌中唱道,媽媽叮囑在前線的兒子要成為勇敢的士兵,要狠狠打擊敵人,早點打勝仗,把兒子在信中常常提到的“卡秋莎”帶回家來。只是“卡秋莎”不是媽媽想象中的一位姑娘,而是威力無比的“卡秋莎”火箭炮。
戰士們還把母子通信的內容編成了歌曲傳唱:“親愛的萬尼亞,請你告訴我,你那兒的情況如何?告訴我,你打仗如何?你打死了多少德寇,你在前線愛上的卡秋莎長得如何?”“媽媽,您聽親兒子説,我毫不隱瞞地對您説,這樣的女友我從生下來就沒有遇見過。我承認,卡秋莎對我來説既可愛又珍貴,我們的友誼和愛情讓德寇的日子不好過!”
詞作者希什里亞科夫當年是一名機槍手。衞國戰爭勝利後,他返回家鄉,他身殘志不殘,在集體農莊主席的位子上一干就是25年。最近,他給報社寫信説:“今天,連我自己也不能相信,當年作為普通一兵,又在險惡的戰爭條件下,我怎麼能從事文學創作?在戰鬥的短暫間隙,在簡陋的掩體裏,誕生了富有詩意的歌詞。我把歌詞寫在用膠合板製作的小木板上,我常把小木板藏在裝防毒面具的書包裏,我把書包挎在左肩。小木板很方便,既當紙,又當桌。當歌詞經過反覆修飾定稿後,我再把歌詞抄在白紙上。然後我用刀把小板刮乾淨,再寫新的歌詞。”
戰士們的《卡秋莎》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