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洛·金茨堡

鎖定
卡洛·金茨堡(Carlo Ginzburg,卡羅·金茲堡 [3]  ),男,享譽國際學術界的意大利歷史學家,微觀史學派的代表學者,曾榮獲有“歐洲諾貝爾獎”之譽的巴贊獎。先後任教於博洛尼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比薩高等師範學校等。 [1] 
中文名
卡洛·金茨堡
外文名
Carlo Ginzburg
主要成就
榮獲有“歐洲諾貝爾獎”之譽的巴贊獎
性    別

卡洛·金茨堡人物經歷

1961年獲得了意大利比薩大學的博士學位 [3] 

卡洛·金茨堡個人生活

母親是一位小説家,父親(萊昂內·金茨堡)是一位文獻學家、歷史學家和文學批評家 [3] 
父親萊昂內·金茨堡猶太知識分子,是一個地下反法西斯組織——Giustizia e Libertà的成員。父親由於反法西斯活動在監獄裏呆了兩年,在1940-1943年也被限制在一個叫Pizzoli的村莊,在一個被稱為Abruzzi的南部地區。卡洛·金茨堡的母親和兩個孩子(卡洛·金茨堡是長子)跟着父親去了,卡洛·金茨堡的妹妹也在那裏出生。 [3] 

卡洛·金茨堡出版論著

《奶酪與蛆蟲》 《奶酪與蛆蟲》
奶酪與蛆蟲:一個16世紀磨坊主的宇宙》 [2-3]  ,魯伊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 [1] 
《夜間的戰鬥 : 16、17世紀的巫術和農業崇拜》 《夜間的戰鬥 : 16、17世紀的巫術和農業崇拜》
夜間的戰鬥 : 16、17世紀的巫術和農業崇拜》,[意]卡洛·金茨堡 著,朱歌姝 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年 [3] 

卡洛·金茨堡所獲榮譽

榮獲有“歐洲諾貝爾獎”之譽的巴贊獎 [1] 

卡洛·金茨堡人物觀點

卡洛·金茨堡異常的目的

對於“‘異常’的目的是什麼?”卡洛·金茨堡認為,從認知的角度來看,異常(anomaly)比正常(norm)更豐富:異常必然包括正常,而不是反過來 。《奶酪與蛆蟲》中這位16 世紀的意大利弗留利(Friulian)磨坊主梅諾基奧,即使在他的同鄉眼中也是一個異類。事實上,我對梅諾基奧這一非典型案例的分析,為一系列廣泛、普遍、“正常”現象的假設鋪平了道路。在《奶酪與蛆蟲》的前言中我指出,工業化以前歐洲“屬下階層”態度的例證十分稀缺(安東尼奧·葛蘭西在《獄中札記》中用軍銜的“屬下”指代底層階級以規避獄中的審查 ),因而梅諾基奧的第一次審判雖然無疑是個個例,卻具有典型的價值。愛德華多·格倫迪(Edoardo Grendi)將我的評論發展成為他著名的矛盾詞“例外的常態(eccezionale normale)”。 [1] 

卡洛·金茨堡“狐狸”和“刺蝟”

對於自己是以賽亞·伯林所説的“狐狸”和“刺蝟”型學者,卡洛·金茨堡説:我欽佩真正的專家,但我根本就不是專家,我喜歡從零開始接觸新課題。正如我曾經説過的,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感到一種“無知的快樂”:什麼都不知道,但又能學到一些東西。我喜歡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不關心學科的界限。因此,按照以賽亞·伯林的區分,我是一隻“狐狸”嗎?我不確定。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