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

鎖定
卡拉麥裏保護區成立於1982年4月,面積14856.48平方公里。位於新疆準噶爾盆地的卡拉麥裏,象徵着死亡的荒漠,外表看來一片沉寂,如果不走進它,全然不會發現,這裏竟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根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1982年批文建立,總面積為14000平方公里,主要保護珍稀動物資源及其生境。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是新疆有蹄類野生動物主要活動區域。20世紀80年代設立保護區以來,蒙古野驢、鵝喉羚等野生動物明顯增多,普氏野馬自2001年首次放野以來逐漸適應野外生活,成為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在花大氣力固沙保護環境的同時,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將未經處理的工業垃圾和生活垃圾,直接堆砌在荒漠裏,大片寶貴的植被被破壞,帶來生態危機。 [1] 
中文名
卡拉麥裏山有蹄類自然保護區
地理位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佔地面積
14856.48平方公里(2018年1月) [2] 
建立時間
1982年
主要動物
蒙古野驢、鵝喉羚

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簡介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
卡拉麥裏的秋天遠比想象的要漂亮。在中國第二大沙漠古爾通班古特沙漠的核 心區域,生命依然生生不息。深秋時節,荒漠中稀少的植被變得和沙漠一樣通體發黃,人的足跡在這裏比野兔的還要少。
216國道縱穿卡拉麥裏保護區,兩旁圍有鐵絲網,以防止人類貿然潛入。進入保護區,必須經過管理部門的許可,記者近日探訪了這片曾經滄海的保護區。
數億年前,這裏碧波浩淼,森林連綿千里,飛鳥悠閒,野花芳香隨風飄散。但隨着侏羅紀末期的 造山運動,這裏氣候惡化,乾旱缺水,湖泊消亡。
今天,立足於卡拉麥裏這片荒漠戈壁,可見地勢起伏多變,形成大大小小的山包,高者不過數十 米,凹地上被洪水衝擊而成的臨時河道兩旁,灌木遍佈,繁花趁着秋天最後的暖意,趕緊盛開。脾氣古怪的內陸沙漠,説不定哪天就飄揚起大雪。
在稀疏的植被護佑下,卡拉麥裏的沙丘得以固定,使得這裏的野生動物有了生存的希望,行走在保護區,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動物糞便和腳印,一不留神,還可以看到遠出悠閒行走的黃羊和野兔,它們對陌生的竄入者沒有太多戒備,只是和來客保持一定的距離,遠遠地望着。
為了保護這片原始區域,1981年,國家在這裏建立了“卡拉麥裏山有蹄類野生動物保護區” ,現在卡拉麥裏保護區已被升格為國家級。隨着保護區的建立和氣候的變遷,這片曾經異常乾旱的地方如今林木和草地交雜,野花遍地,呈現出一片草原風光。
現在,這裏棲息着數以百計的有蹄類動物和珍禽,如蒙古野驢和很多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如鵝喉羚(黃羊)、馬鹿、盤羊、野山羊,有更多的鳥類在這裏生息繁衍,可以説,卡拉麥裏已經成了一個野生動物的樂園。據統計,生活在卡拉麥裏保護區的蒙古野驢已經達到六千多頭,鵝喉羚數量也由把千隻增加到現在的兩萬多隻。
這裏還是中國的野馬人工飼養繁育基地,1986年,中國從英、德國等曾經從準噶爾盆地擄走的野馬後裔重新引回,現在,它們已經適應了這裏的環境,避免了滅絕的危機。
學名“普爾熱瓦爾斯基馬”的普氏野馬是目前地球上存在的野馬種羣,目前也被放歸到卡拉麥裏有蹄類保護區。

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奇台、吉木薩爾、阜康、富藴、青河福海等六縣境內,地處新疆北部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的東緣、烏倫古河以南、北塔山的西部、將軍戈壁以北。2005年、2007年和2008年先後三次對卡山保護區範圍進行了調整,現在保護區總面積為14856.4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4894.09km2,緩衝區5720.58km2,實驗區3620.91km2。

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東部屬礫石戈壁,中部屬卡拉麥裏山,西部屬沙漠。卡拉麥裏山東西走向,南北寬20—40公里,一般海拔高度700—1464米,相對高差不足500米。北面為低山丘陵,坡度較緩,相對高差僅幾十米。山嶺以南為將軍戈壁,個別地段形成沙丘。保護區西部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有6條大的中速流動沙壠和大面積的格狀沙丘鏈。山地丘陵、風蝕台原與沙漠的交界處形成大的泥漠,俗稱“黃泥灘”。年均温2.38℃;年平均降水量159.1毫米,而蒸發量高達2090.4毫米,氣候乾旱。

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植物資源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5張)
山羣南部及西南部,梭梭、白梭梭荒漠佔有較大比重。西部半固定沙丘上為禾草—短葉假木賊草原化沙漠,並有少量琵琶柴分佈。禾草類主要有針茅、沙生針茅、三芒草、駝絨藜、沙蒿等。在固定沙丘上,優若藜、小蒿荒漠是重要的植被。
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有梭梭、白梭梭等。

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動物資源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 卡拉麥裏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的獸類有蒙古野驢、盤羊、鵝喉羚、草原斑貓、赤狐、沙狐、艾鼬、草兔、和多種齧齒類。鳥類有金雕、玉帶海雕、蒼鷹、大鴇、小鴇。爬行類有荒漠麻蜥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蒙古野驢、金雕、玉帶海雕、大鴇、小鴇等,二級有:草原斑貓、盤羊、鬣羚、蒼鷹、縱紋腹小鴇等。已絕滅的動物有野馬、高鼻羚羊
蒙古野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區內有400只左右。它為大型有蹄類,外形似騾,體長2米左右,高約1.2米,體重約260千克。頸部有鬣毛,為棕黑色,鬣毛帶窄,毛短而直力。尾較粗長,尖端毛較長,棕黃色。
它棲息於低海拔的開闊草甸和半荒漠、荒漠地帶。以禾本科、莎草科、和百合科的粗草為食。每年7—9月交配,妊娠11個月,每胎產一仔,幼子4歲性成熟。
高鼻羚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吻鼻部明顯延長而腫脹。雄性具琴狀、琥珀色的角,雌性無角。夏毛一般淺黃色;腹部為白色。冬毛較白、較長,厚而柔軟。有明顯膨脹的鼻子。尾巴較短。
棲息於荒漠和半荒漠地帶。性好羣棲。以多鹽質的灌叢和草類為食。冬季交配,每胎產1—3仔,生於5—6月間。

卡拉麥裏山自然保護區環境破壞

不斷向保護區縱深的工業廢渣 不斷向保護區縱深的工業廢渣 [1]
準東地區位於新疆北部的準噶爾盆地,是我國的整裝煤田,東西長約220公里,目前累計探明儲量為2136億噸。目前,國內幾大電力龍頭企業以及幾十家國內煤炭行業重點企業均匯聚於此,從事煤電煤化工產業開發。
數年前該煤田的核心部分歸屬於新疆卡拉麥裏山有蹄類自然保護區,區內分佈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我國西北最重要的荒漠生態系統和荒漠有蹄類野生動物保護區。同時還擔負着遏阻新疆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向東擴張的重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