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

鎖定
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1768年11月3日-1817年7月24日),通稱“卡拉喬爾傑”,或者按英語翻譯為卡拉喬治·彼得羅維奇。暱稱“黑喬治”。塞爾維亞爭取民族獨立領袖。領導第一次塞爾維亞起義但最終無法脱離奧斯曼帝國統治。1804年,他建立卡拉喬爾傑王朝,在1804年2月14日至1813年9月21日期間稱帝。
原名喬爾傑·彼得羅維奇,農民出身,青年時代放豬牧羊,1787年去奧地利參加軍隊,對土耳其人作戰屢數功勳,奧土戰爭結束後,他定居托拉波城,以買賣牲畜致富,1804年塞爾維亞人奮起反抗土耳其人,推舉他為起義領袖,1805年,他發動獨立戰爭,解放了祖國,當1807年俄土戰爭的時候,塞爾維亞人更得到了強大的盟友,但俄國只是派出了一支象徵性的部隊,1808年塞爾維亞國務委員會頒佈了第一部憲法,宣佈卡拉喬爾傑為塞爾維亞最高世襲領袖,1813年土耳其人捲土重來,他無力抵抗,匆匆逃亡奧地利。1815年,另一民族領袖米洛什·奧佈雷諾維奇舉行反土耳其起義,取得在帝國內的自治地位,卡拉喬爾傑去俄國小住以後,秘密回國,但米洛什·奧佈雷諾維奇卻派人將其殺害,首級送往伊斯坦布爾,以取悦奧斯曼蘇丹馬哈茂德二世。他的兒子亞歷山大·卡拉喬爾傑維奇在1843-1858年,和他的孫輩在1903年-1945年也是南斯拉夫國王。 [1] 
本    名
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
別    名
喬爾傑·彼得羅維奇
所處時代
卡拉喬爾傑王朝
民族族羣
塞爾維亞
出生地
維謝瓦茨
出生日期
1768年11月3日
逝世日期
1817年7月24日
性    別

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早年經歷

喬爾傑·彼得羅維奇於1768年11月16日在舒馬迪亞(Šumadija)的維謝瓦茨(Viševac)村的一個窮苦家庭中出生。喬爾傑的父母育有五名子女,喬爾傑是家中老大。喬爾傑的父親佩塔爾·約萬諾維奇(Petar Jovanović)年輕時曾是一名攔路強盜,但後來成了農民。他的母親馬裏卡·齊夫科維奇(Marica Živković)則是一名家庭主婦。與和他同時代的大多數人一樣,喬爾傑是個文盲。 [2] 
據説,他們是黑山利姆河谷的瓦索耶維奇(Vasojevići)部落的後裔。他的祖先被認為是在17世紀四十年代末或是在17世紀五十年代初從黑山遷徙到舒馬迪亞的。喬爾傑的童年過得很艱苦,為了生計,他的父母經常被迫搬家。他的父親是一名散工,併為一名西帕希當僕人。喬爾傑自己則以牧羊人的身份度過了青春期。1785年,喬爾傑迎娶了耶琳娜·約萬諾維奇(Jelena Jovanović),這對夫婦育有七名子女,其中六人活至成年。 [3] 
喬爾傑在蘇馬迪亞為數個東家工作,由於畏懼會因宗教原因受到奧斯曼耶尼切裏的迫害,1787年,喬爾傑攜家眷離開故土前往奧地利帝國定居。據説,當他們正準備穿過多瑙河進入奧地利時,喬爾傑的父親又改變了主意,但喬爾傑知道,如果父親留了下來,那麼他的家人全都將陷入險境。因此,喬爾傑要麼親手殺死了父親,要麼安排別人取了父親的性命。 [4] 

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初期戰績

1788年,奧土戰爭爆發後,喬爾傑加入了塞爾維亞自由軍團(Serbische Freikorps),並在塞爾維亞西部與奧斯曼人交戰。自由軍團是一個由奧斯曼帝國和奧地利帝國境內的塞族人組成的民兵組織,並由奧地利人武裝和訓練,領導人是哈布斯堡塞族軍官米海洛·米哈耶維奇(Mihailo Mihaljević)少校。喬爾傑在參戰過程中獲得了寶貴的軍事經驗,並對奧地利的軍事技術有了一些深入瞭解。戰功卓著的喬爾傑被授予了勇士勳章,並得以晉升中士,開始指揮一個25人的小隊。 [5] 
奧地利人和塞爾維亞叛軍曾成功短暫地解放了貝爾格萊德的東部和南部。1791年,奧地利人和奧斯曼人簽署了西斯托伐條約(Treaty of Sistova)。奧地利人作出了讓步,同意歸還他們和塞爾維亞人共同佔領的多瑙河以南的所有領土,以換取波斯尼亞北部的少量領地。實際上,奧地利人是拋棄了塞爾維亞人,讓他們獨自抵抗奧斯曼帝國。叛軍於1792年被鎮壓,他們的大部分領導人被處決。不願投降的喬爾傑成了一名哈伊杜克,並作為一名亡命之徒與奧斯曼人進行了短暫的戰鬥。喬爾傑一家再次在奧地利帝國內尋求庇護,這次他們居住在弗魯什格拉山腳下的克魯索多修道院(Krušedol Monastery)內,喬爾傑曾在此地當過林務員。 [6] 
1793年,哈吉·穆斯塔法·帕夏(Hadji Mustafa Pasha)被任命為斯梅代雷沃桑賈克(Sanjak of Smederevo)總督。他赦免了前叛亂分子,並宣佈穆斯林將不再在基督教徒占人口大多數的地區擔任收税人。這些改變是蘇丹塞利姆三世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旨在改善其與基督徒之間的關係。喬爾傑覺得舒馬迪亞已經安全,並於1794年攜家眷返鄉。他定居在託波拉,成了一名牲畜商人,並與奧地利人進行貿易。通過生意往來,喬爾傑結識了許多哈布斯堡塞族人。1796年,維丁桑賈克(Sanjak of Vidin)總督奧斯曼·帕茲萬特奧盧(Osman Pazvantoğlu)變節,他藐視最高樸特的統治,對斯梅代雷沃桑賈克發動了入侵。不知所措的穆斯塔法·帕夏組建了一支由塞族人組成的國民衞隊,以協助抵禦叛軍入侵。喬爾傑也加入其中,並領導着一個由100人組成的小分隊。 [7] 
作為回報,斯梅代雷沃桑賈克的塞族人獲得了一些特權。他們有權攜帶武器,並且獲得了更高的軍隊自主權。在塞爾維亞國民衞隊加入戰爭後,奧斯曼·帕茲萬特奧盧一方節節敗退。帕茲萬特奧盧被迫退守維丁,但不久之後,維丁也被包圍。在對帕茲萬特奧盧的戰爭中,喬爾傑首次在奧斯曼人眼中脱穎而出,並被授予“卡拉喬爾傑(Karađorđe)”這一綽號,為“黑喬治(Black George)”之意,這一方面是因為喬爾傑有一頭黑髮,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惡名。由於卡拉喬爾傑在塞爾維亞民兵組織中服役,因此他對奧斯曼帝國的軍事學説了如指掌。 [7] 

卡拉喬爾傑·彼得羅維奇領導起義

1798年,拿破崙·波拿巴入侵埃及,最高樸特被迫在巴爾幹半島重新部署了數千名兵力以抵抗法軍。斯梅代雷沃桑賈克的耶尼切裏曾在差不多十年前被塞利姆三世驅逐出該地區,1798年他們被允許返回貝爾格萊德,但條件是他們必須服從穆斯塔法·帕夏的命令。但總督與耶尼切裏之間的緩和關係並未持續多久。1801年,穆斯塔法·帕夏被一名耶尼切裏刺客殺害。穆斯塔法·帕夏被謀殺後所造成的權力真空導致各耶尼切裏之間的內訌持續到1802年。這時,四名高級耶尼切裏指揮官佔了上風,並同意在桑賈克內部分享權力。塞族人被剝奪了他們在穆斯塔法·帕夏統治下獲得的特權。一大幫耶尼切裏在鄉村掃蕩,他們殺害農民,搶奪財物,火燒房屋。成千上萬的村民流離失所,被迫逃進山中,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體格健全的村民組成了臨時游擊隊。 [7] 
參考資料
  • 1.    《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9冊166-167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版
  • 2.    Tibor Iván Berend.History Deraile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in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Los Angele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3
  • 3.    Johnson, Michael D. (2014). "Karađorde Petrović". In Hall, Richard C. (ed.). War in the Balkans: An Encyclopedic History from the Fall of the Ottoman Empire to the Breakup of Yugoslavia.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ISBN 978-1-61069-031-7
  • 4.    Michael Boro Petrovich.A History of Modern Serbia, 1804–1918.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6
  • 5.    Skrivanić, Gavro (1982). "The Armed Forces in Karadjordje's Serbia". In Vucinich, Wayne S. (ed.). The First Serbian Uprising, 1804–1813. War and Society in East Central Europ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930888-15-2
  • 6.    Wilson, Duncan (1970). The Life and Times of Vuk Stefanović Karadžić, 1787–1864: Literacy, Literature and National Independence in Serbia.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821480-9
  • 7.    Jelavich, Charles; Jelavich, Barbara (2000).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Balkan National States, 1804–1920. 8 (4th ed.). Seattle, Washingt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ISBN 978-0-29580-3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