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卡夫卡傳

(2012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卡夫卡傳》是2012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將卡夫卡性格的多面性與獨特性跟其作品的深奧性與神秘性放在20世紀歐洲波瀾壯闊的現代主義思潮中加以考察,並結合現代心理學和民族學以及布拉格的地域文化傳統,描繪出一個立體的、輪廓鮮明的、背景清晰的完整的卡夫卡。
中文名
卡夫卡傳
作    者
彼得-安德列•阿爾特
譯    者
張榮昌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562462385

卡夫卡傳內容簡介

弗蘭茨·卡夫卡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他的作品至今一直被認為是摸不透、含糊不清、既吸引人又令人毛骨悚然的事物的化身。這部傳記把卡夫卡的生活和文學創作放在1880至1920年時期各重要文化思潮的相互聯繫之中加以考察。它展現的是遊手好閒者和孤獨者,旅行者和膽怯者,禁慾者和愛戀者,心醉神迷者和懷疑者,恐怖專家和諷刺大師……人們可以從其猶太神話和歐洲現代派之間的特殊地位中對卡夫卡的藝術特性獲得新的認識。 [1] 

卡夫卡傳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在關係網中
赫爾曼 卡夫爾,一個屠户的兒子
瘋癲的勒維家族
婦女時髦服務飾用品
政治上的作用與反作用
布拉格市容
第二章〓幼年時代和學生時代(1883—1901)
長子的孤獨
三個妹妹
家庭女教師和女傭人
德國的男童學校
在猶太教會堂
一箇中學生的噩夢
通向世界的門户
第三章〓大學學習和終身友情(1901—1906)
化學和日耳曼學
鋸末當精神養料
《盧浮宮》圈子裏的哲學
知己的朋友:
布羅德、韋爾奇、鮑姆
性慾巡禮
考試的煩惱
第四章〓早期散文(1900—1911)
中學生的寫作嘗試
《藝術守護者》中的吸引力
自我觀察和閲讀
戰鬥的神話
沒有新娘的婚禮籌備
日記作為實驗室
第五章〓初的在職時期(1906—1912)
在地方法院
從“Assicurazioni Generali”到“保險公司”
公務員的日常生活
夜生活
咖啡館文學社團
第六章〓尋找蹤跡(1908—1912)
旅行者
自然療法和人智學
在電影院
臨近猶太復國主義
依地語劇院
第七章〓觀察的藝術
渴望出一本書
訪問魏瑪
一位優雅的出版商
閒逛者和暗中觀察者
幸福的傻瓜,孩子和騙子
消極辯證法
第八章〓一個通信情人:菲莉絲 鮑爾
像一個女傭人
布拉格柏林兩地書
引人注目的媒介
文學方面的反感
靠不住的奇蹟
從維也納到加爾達湖
格蕾特 布洛赫介入
約請保護人
第九章〓夜班文學寫作
心理分析的秘密
半睡半醒狀態印象
充分敞開身體和心靈
在父親面前
一則令人噁心的故事
文思湧流和文思阻塞
第十章〓失蹤者(1912—1914)
大型體裁的魔力
精選的美國
卡爾 羅斯曼的兄弟們
主人公和他的教育者們
諷刺的技巧
世界劇院裏的狂歡節
第十一章〓訴訟(1914—1915)
訂婚和柏林開庭日
夜間的極度興奮
罪責的辯術
男人的幻象——女人的身體
法官、律師和被告
傳奇
劊子手作為男高音
第十二章〓沒有決斷的戰爭年代(1915—1918)
和菲莉絲一起在布登巴赫和卡爾斯巴德
猶太復國主義政治
想當兵
面臨現實
再一次制定婚姻計劃
第十三章〓疾病和新的逃跑之路(1917—1918)
頭和肺的謀反
一個鄉間冬季
克爾愷郭爾研究
自相矛盾的拯救幻想
1918年:大變革
第十四章〓恐怖的記錄(1914—1919)
帶“血腥味”的朗誦晚會
法律的機器
文字的致命痕跡
煉丹術士街上的安靜寫作
夢和電影
夜間鈴聲的誤響
文學猜謎遊戲
虛幻猶太教
第十五章〓尤麗葉 沃呂察克和米萊娜 波拉克(1919—1921)
一個教堂雜役的女兒
米萊娜,一個有夫之婦
在愛情之後
在馬特里亞呂療養
舊的負擔並且幾乎沒減輕
第十六章〓自我勾畫和譬喻(1917—1922)
童年幻覺
在意義的漩渦中
神話的滑稽模仿
異國色彩的面具
東猶大人的靈感
第十七章〓城堡(1922)
赴錠子磨坊
一個陌生人
村莊作為密封的守秩序之地
無意識的喜劇
女人的學識
欺騙和避難
上帝許與阿伯拉罕之地的語言
第十八章〓退休以後(1922—1923)
在普拉納奧特拉家作客
一個陰暗的布拉格之冬
上帝許與阿伯拉罕之地的諾言
閃現出的巴勒斯坦計劃
第二個孩子氣的相好:多拉 邊阿曼特
第十九章 晚期的短篇小説(1922—1924)
馬戲團裏的演員
捱餓作為強制
動物的音樂
在迷宮中
約瑟菲妮和猶太民族
第二十章〓倒數第二次旅行(1923—1924)
只有一個目的地,沒有路
格林訥森林中的一種田園生活
通貨膨脹的冬天
在療養院裏和醫院裏長途跋涉
又進入黑暗的避難所:基林,1924年6月3日

卡夫卡傳作者簡介

彼得–安德列·阿爾特(Peter-André Alt),柏林自由大學校長、教授,以寫《席勒傳》出名,曾獲馬爾巴哈席勒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