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卞和

鎖定
卞和(生卒年不詳),又作和氏,春秋時期楚國人。“和氏璧”的發現者。
韓非子·和氏》記載,卞和於楚山(今湖北荊山)上伐薪偶爾得一璞玉,先後獻於楚厲王楚武王,卻遭楚厲王、楚武王分別給予臏刑懲罰,後“泣玉”於荊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識寶,琢成舉世聞名的“和氏璧”。留有“卞和獻璧”、“卞和泣玉”等故事。
別    名
和氏
所處時代
春秋時期
民族族羣
華夏族
出生地
襄陽市南漳縣
主要成就
卞和獻璧、卞和泣玉
本    名
卞和

卞和歷史傳説

卞和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荊人;又名和氏,“和氏璧”的發現者。相傳他在荊山得一璞玉,兩次獻給楚王,都被認為是石頭,便以欺君之罪被砍去雙腳。楚文王即位後,他懷抱璞玉坐在荊山下痛哭。隨後楚文王令工匠剖雕璞玉,卻果真是寶玉,遂稱此玉為“和氏之璧”。此璧後傳入趙,再轉於秦。卞和因此由於獻玉而聞名古今。 [1] 
卞和像
卞和像(4張)
韓非子》載,卞和在荊山(懷遠縣荊山,傳為卞和得玉處)得一玉璞,獻給楚厲王,厲王讓宮裏的玉匠鑑別。玉匠粗略看了看便武斷地説:“這哪是玉?分明是塊癩石頭!”楚厲王認為卞和故意欺君騙主,下令砍去卞和左腳。到楚武王(約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拄着枴杖將璞玉獻給武王,武王使人鑑別,仍説是石頭,武王又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腳。後來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慟哭於荊山下,淚水哭盡,兩眼流出了血水。文王派人去問他為什麼哭。卞和悲傷地説:“臣非悲刖,寶玉而名之曰石,貞士戮之而漫(欺騙),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寶玉。因此稱“和氏璧”。卞和以獻玉之功受封為陵陽侯。
卞和獻璞慘遭刖刑之後,楚文王為褒其忠心,曾以陵陽侯加封。但卞和心灰意冷,情願歸老荊山。並以血淚唱出《悲歌》:“進寶得刑足離分兮,去封立信守休芸兮,斷者不續豈不冤兮……”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所説的“完璧歸趙”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獻之寶玉。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把天下最珍貴的和氏璧雕刻成受命玉璽,成為皇權的象徵,璽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卞和璞玉出處

卞和洞 卞和洞
卞和洞亦名抱璞巖,抱玉巖,俗呼卞和洞,位於荊山北麓,相傳為楚人卞和抱璞而泣之所。
璞玉 璞玉
卞和,亦稱愚意和。其抱璞三獻之事,載見《韓非子·和氏》:據載,卞和獻璞,慘遭刖刑之後,楚文王為褒其忠,曾以陵陽侯之爵加封。但卞和堅辭不就,情願歸老荊山,棲隱於抱璞巖畔。曾作《悲歌》一首,抒發心中的憤懣:“進寶得刑足離分兮,去封立信守休芸兮,斷者不續豈不冤兮……”
梅堯臣《詠卞和》:和楚人,茲楚地。泣玉山,無所記,但聞楚人誇產玉。古廟幽幽無鬼哭,倘有鬼,定無足。《卞洞春遊》為懷遠十二景之一,明代知縣經仁恆賦《卞洞春遊》詩:混沌天開一石龕,遊人春日幾停驂。而今卞氏歸何處?歲歲桃紅洞口南。“
荊山有玉天下名,玉去山存縣治幽;九澗只從松頂落,八河旁繞石根流。”這是明朝右丞相汪廣洋的《荊山》詩,道出了荊山旖旎的自然風光和厚重的文化積澱。 [2] 

卞和後世影響

公元前283年,到了戰國後期,“和氏璧”被趙惠文王得到。秦昭襄王聽説此事,派人去趙國假意説,願以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璧,“價值連城”的典故即源於此。並因此演義出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千秋佳話。
和氏璧假想圖 和氏璧假想圖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稱:“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在以後的1600多年間,歷朝歷代的君主無不垂涎於此寶。“和氏璧”多次易主,每次都伴隨着血腥的殘殺。秦始皇得此璧後,曾命宰相李斯撰文“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刻於璧上,欲世代相傳。但是,五代後的唐時,這種稀世珍寶卻突然消失,至今仍無蹤影。
和氏璧失蹤已千年有餘,它究竟屬何種寶玉,已成疑案。多年來,白玉獨山玉藍田玉、瑪瑙、岫玉月光石拉長石、翡翠諸説,莫衷一是。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此種寶玉極稀少,且色彩絢麗。二是此璧代表了皇權。不過它既不能讓封建帝王“受命於天”,也不能使封建社會“即壽永昌”,真正留給世人的是卞和求真務實的高貴精神及相玉鑑定的高超技藝。
卞和被世人尊為“白玉祖師”,奉為“白玉真人”。《太上經》曰:“道之積成,託形立影,與時翱翔,有形無體,謂之真人。”卞和逝去已兩千餘年,其美名與時翱翔,其偉業與時俱進。

卞和籍貫爭議

楚國早期的首都丹陽 楚國早期的首都丹陽
對於卞和的籍貫問題,有人認為卞和是安徽懷遠縣人。而其實對卞和是哪裏人的問題,應該不存在爭議。
卞和得玉於荊山是事實,全國共有四處荊山,分別在湖北南漳縣西部、在陝西閻良區三原縣富平縣三地交界處、河南靈寶閿鄉南和安徽懷遠縣西南,其中以湖北荊山最為出名,把卞和與所處的年代相結合,便不難發現,卞和是湖北荊山(襄陽市南漳縣)人。雖然卞和生卒年月無從考證,但由“卞和獻玉”的故事可以得知,卞和是生活在楚厲王、武王、文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757年至677年之間,楚武王是公元前740年繼位,也就是説卞和在公元前740年之前就已存在。
楚國早期是在丹淅至荊山一帶活動,史學界已無異議。當時楚國面積很小,據《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若敖、蚡冒至於武、文不過同”,周制“方百里為同”,就是説楚國到武、文王時期面積不過百里。這裏與安徽懷遠縣相距何止百里,更何況當時楚國周邊還有很多的諸侯小國,楚國大面積開疆拓土是楚武王之後的事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