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望坡

鎖定
博望坡遺址位於河南南陽方城縣西南30公里處,北負伏牛山,南面隱山,西倚白河,為伏牛山延伸於此的漫崗,地勢險要,為古“襄漢隘道”之通衢,素為兵家必爭之地。現為博望鎮內。先後為侯國,為縣,為店,為驛,為鎮。西漢時,外交家、探險家張騫,先後兩次出使西域,功勳卓著,被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取其“廣博瞻望”之意,封為“博望侯”於此,“博望”之名,由此而得,三百年後,漢室衰落,劉備於此火燒博望。在小説《三國演義》中躬耕南陽的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把火火燒博望,使博望成為廢墟,但博望坡卻成為歷史視野裏的一道崗梁,此地乃三國時火燒博望坡古戰場
博望坡遺址、新野漢桑城、南陽卧龍崗武侯祠是古三國旅遊專線之一。
中文名
博望坡
地理位置
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 [4] 
景點級別
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景點
敬德橋
相關記載
三國演義
榮譽稱號
三國旅遊景點之一

博望坡歷史沿革

博望坡記載

博望坡
博望坡(5張)
三國演義》讚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直須驚破曹公膽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伏兵所破。”此處曾出土折戟斷鏃和土層中燒壞穀物的灰燼,經考證為三國時遺物。博望古戰場遺址尚留存一株柘刺樹,高5.9米,粗2.2米,虯枝盤旋,木質裸露,相傳為火燒博望坡時的唯一倖存之見證。其他遺蹟有劉備的觀戰台,夏侯惇屯兵時修建的城樓曹操望梅止渴典故出處的梅林鋪,唐代大將尉遲敬德監工修建的三孔拱橋——敬德橋等古蹟。
博望坡被國家確定為三國旅遊景點之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博望坡辭海

南陽方城三國博望坡遺址 南陽方城三國博望坡遺址
辭海》載:“博望古縣名,西漢置。”為張騫的封侯地。相傳,當年非常繁華,所轄45裏博望屯。故城東西長1300米,南北寬400米,城垣因風雨剝蝕,早已不存,僅存牆基。城內地下文化層厚達1~7米,出土大量漢磚筒瓦、鐵器等。1992年,國家文物局邀請專家、學者對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歷進行研討,提議將博望列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專款修復老城內古橋一座,古樸壯觀。橋欄鑲嵌着用蒲山青古鐫刻的36幅仿漢畫石刻:張騫生平事蹟圖。橋西豎“漢博望侯張騫封邑”石碑。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國火燒博望坡 三國火燒博望坡

博望坡戰爭

博望坡發生背景

火燒新野 火燒新野
建安五年(西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原先與關羽張飛失散的劉備藉此機會重逢,並於汝南一地依附當地領袖劉闢龔都等,企圖於曹操背後發動奇襲;然而翌年(西元201年),於官渡和倉亭大獲全勝的曹操,決定回頭剷除位於背後的威脅,劉備在穰山一役失利後,被迫逃往荊州投靠劉表;獲得劉表賞識的劉備,則被委以守衞荊州北方的重任,駐屯於新野。 [2-3] 

博望坡戰役經過

南陽方城博望坡遺址
南陽方城博望坡遺址(2張)
建安七年(西元202年),劉表企圖趁曹操北上攻擊袁尚的契機,襲取許都,乃派遣劉備領軍出擊,發兵至博望一地,與曹操軍的夏侯惇遭遇,開啓戰端。
交戰過程中,劉備刻意派出少數軍隊與夏侯惇交戰,並故意敗退;而後又燒燬自軍營寨。種種跡象讓夏侯惇誤判劉備無力再戰,故持續追擊。然而,當行進至狹窄的林間山道時,劉備的安排的伏兵突然殺出,夏侯惇應對不及,只有敗退。
然而,曹軍的李典早已料到劉備會使出伏兵計策,故指揮自軍人馬前往攻擊劉備,救出了夏侯惇,之後兩軍撤退。 [2-3] 

博望坡戰後影響

劉表雖有襲取許都之心,然經此一役,劉表再無主動出擊之作為。日後劉備雖勸劉表趁曹操遠征柳城之際出兵,但劉表卻不允許,終致錯失問鼎中原的良機;也在其死後,荊州的基業瞬間被曹操所佔據,迫使劉備必須尋求江東孫權的幫助,促成後來的赤壁之戰

博望坡藝術創作

三國演義中,博望坡之戰一向被視為諸葛亮登場後的第一戰,也是俗諺“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 [1] 
博望坡 博望坡
諸葛亮受劉備三顧茅廬後答應出仕,當時曹操已平定河北,決心南征,乃派遣夏侯惇為主將,于禁李典等為副將,領軍十萬直逼新野而來。當時諸葛亮雖有退敵之策,然而關羽、張飛卻輕視諸葛亮,諸葛亮不得已之下,乃借劉備令劍威服二人,使其各領一千兵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等待夏侯惇領軍通過,就以伏兵與火攻擊之。
另外派遣趙雲領老弱殘兵,擔任先鋒與夏侯惇交戰,並詐敗撤退,引誘夏侯惇進入山林窄路之中;又遣關平、周倉劉封等人潛入曹軍後方,焚燒物資,製造曹軍恐慌。 [1] 
交戰後,一切如諸葛亮所安排般發生。在夏侯惇于禁領軍追擊時,位於後方的李典緊急通報前方的夏侯惇,需防敵軍火攻,然而為時已晚,曹軍受制於道路狹窄,又處於樹木交雜之處,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死傷十分慘重,夏侯惇等將領敗逃回許都。諸葛亮出山後的第一場戰役獲得了成功,此後關羽、張飛等人對諸葛亮也愈加敬重。 [1] 
而在電子遊戲中,博望坡之戰也在吞食天地真三國無雙等作品中登場。
實際上,火燒博望坡(202年)不是諸葛亮所為,而是劉備所為。202年時,諸葛亮還在南陽卧龍崗躬耕隴畝,207年才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

博望坡軼事

博望坡戰後,劉備一方的趙雲俘虜了曹軍的夏侯蘭。由於趙雲與其有同鄉之誼,因此向劉備求情赦免死罪之餘,更推薦他擔任劉備的軍正一職;而後劉備接受了趙雲的請求。 [2] 

博望坡名勝古蹟

博望的名勝古蹟有多處:敬德橋、一步三眼井、四步三空橋、東閣遺址三元宮遺址、古柘樹等。

博望坡博望美食

博望鍋盔 博望鍋盔
三國的時候,諸葛亮初出茅廬,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揮如意談笑中。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的佳話。這火燒博望一戰,直殺得曹軍死傷無數,屍橫遍野,曹將夏侯淳、于禁李典倉惶潰逃。蜀軍得了博望城,留下五虎上將關羽領兵駐守。那年,正值天旱,久旱不雨,城內古井榦枯,水源斷絕,連做飯的水都剩下不多了。眼看將士們飢渴難忍,軍心浮動,關羽急得火燒火燎,連忙修書一封,派人連夜送往新野,請諸葛亮下令退兵。
諸葛亮接到告急文書,心想:博望乃軍事要地,怎能輕易撤軍棄城呢?苦苦思索了一夜,便回書一封,差人飛書送往博望城。
關羽拆開一看,原來軍師在信中告訴他:“用乾麪,滲少水,和硬塊,鍋炕之,食為魁,餉將士,穩軍心。”這是一種節水食品的製作方法。關羽心裏暗暗佩服,想不到軍師不僅善於用兵,甚至連做餅的方法也知道,真是奇人啊!
於是,關羽便按照軍師所言,派人制作魁餅。這魁餅大如盾牌,厚似酒樽,食起來脆香爽口,做起來簡單方便。將士們終於靠着它度過了道道難關,堅守了博望城。
從此,“博望鍋盔”便出了名,綿延千載,流傳至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