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文書院

(武漢市第十五中學前身)

鎖定
在首義城武昌的交通要道武珞路和中南路的交匯口,有一所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學校——武漢市第十五中學。它的前身是英國基督教循道公會1885年創建的“Wesles College Wuchang(武昌博文書院),”迄今已有119年曆史。1954年,改名為武漢市第十五中學。
中文名
博文書院
外文名
CiLang temple
地理位置
昌都地區
著名景點
博文書院
建築面積
19000 m²

博文書院重組

2001年,十五中與另外兩所百年老校——二十五中、三十三中高中部實行資源優化重組,由普通搞中整合為武漢市規模較大的單設高中。學校現有5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600多人,教職員工260餘人。校園佔地面積70畝,新建的綜合教學大樓,氣勢非宏,既保留了傳統風格,又具有現代氣息,建築面積達19000平方米,集教室、計算機室、多媒體聯網教室、語音室,音、美教室,學術報告廳,電子監控室,理、化、生、勞技實驗室,辦公室等為一體,形成一體三區格局,並裝有中央空調,設施齊全,設備先進,堪稱一流。學校有單獨的圖書樓,藏書近20萬冊,有學生閲覽室四個,教師閲覽室兩個。學生公寓雅靜舒適,學生食堂 整潔宜人,新建的運動場設施齊全,校園內綠樹葱蘢,鳥語花香。每當夜幕降臨,校園廣場華燈綻放,教學大樓燈光通明,交相輝映,透出勃勃生機。

博文書院師資力量

整合後的十五中,形成優質的教師羣體,學校有專任教師200餘人,其中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全國及省級優秀教師8人,省特級教師4人,市學科帶頭人和優秀青年教師40餘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五分之一;高級教師100多人,約佔教師總數的一半,中青年教師佔教師總數的80%,形成了一支年齡層次結構合理,整體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組成了以武昌區名校校長,市==專項津貼專家徐先國同志為校長的領導集體,該集體帶領全校教職工,面對整合初期的複雜局面,勵精圖治,開拓創新,提前完成了三校整合的平穩過渡工作,為武漢市教育結構的改革和教育資源的重組,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短短的兩年來,在保持教學質量穩步上升的基礎上,成功地創建了市級示範高中。

博文書院新的辦學模式

整合後的十五中,既保持並發展了原三校文、理、外、藝和科研特色,並在實踐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總結提出了“實踐教育”這一先進的辦學理念以及“三體五全”的辦學指導思想,被譽為21世紀新型的辦學模式,《人民日報》和《成長》雜誌及其他報刊相繼予以報道。為探索超級大校,超大年級的管理,該校又歸納總結出“實踐教育”框架下的“兩線一點包班管理機制”的年級管理模式,運行一年多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市、區領導的認可。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出色的科研成績,受到了同行的讚譽和社會的好評,被上級部門授予“全國100所中學實踐教育先進學校”,“湖北省教改實驗學校”以及“武漢市科研強校”等稱號。

博文書院交流互訪

為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該校堅持“文理並重,百花齊放”的辦學原則,將學生培養成“合格加特長”的有用之才。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學校開辦了校中校——“實用外語學校”後,又創辦了外語特色班,被市教育局確定為“外語特色高中”試點學校。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日本、新加坡等國際友人和學者曾來訪和講學。學校同英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的一些中學結為友好學校,並開展了一些中外學校師生互訪活動。廣泛的交流,開闊了視野,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學校還開辦美術、音樂特長班,為具有美術、音樂特長的學生提供了發展園地。經過多年的實踐,美、音特色教育取得了突出成績,每年高考上線率均為100%,其中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13名。

博文書院教育成果

多年來,該校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合格的建設者,也造就了一批頂尖人才,其中有原中國氣象局局長,中科院院士涂長望,獲中國心理學會“終生成就獎”的中科院院士陳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應若福,武漢大學生物系教授,中科院院士楊宏遠,著名物理學家,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張國藩,中英談判首席翻譯張若蘭,武漢市副市長殷增濤等等。98年抗洪搶險榮立一等功的舟橋旅副旅長王亞利,79年自衞反擊戰英雄盧源泉,都曾在十五中就讀。他們常常懷念在十五中學習的日子,也滿懷深情地向母校表達美好的祝願;而母校的師生,也對他們充滿敬佩之情,以他們為楷模,因他們而驕傲。

博文書院榮譽

由於辦學成果突出,學校多次受到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獎勵與表彰,多次被評為武昌區教育系統“立功單位”並被評為“湖北省德育先進學校”、“湖北省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武昌區最佳文明單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