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巴森根

鎖定
博巴森根,四川省理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博巴森根是藏族屯兵為紀念抗擊英軍的戰鬥和戰鬥中犧牲的戰友而創作的,它通過對屯兵驍勇善戰精神的歌頌,表達了藏族人民的愛國情懷。博巴森根活動在每年的端午節舉行,屆時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參加。舞蹈分為兩部分,整個表演過程約需兩小時。第一部分由領舞者手持串鈴,帶領眾舞者邊唱邊舞,繞圈而行。領舞者領唱一遍,眾舞者跟唱一遍,唱完一段後,開始進入“鑽”的環節。兩位舞者右手高抬,領舞者從中鑽過,其他舞者依次跟隨,邊唱邊鑽。其後即是“扭”,每一位舞者左手與前面舞者的右手相握並搭靠在前面舞者的右肩上。然後再開始“解”,舞者從“扭”的動作回覆至手牽手狀態,在此過程中逐步將領舞者圍在中央。舞蹈第二部分由德高望重者在圈中央獨唱,眾舞者原地蹲坐傾聽、復唱。演唱完畢,舞者齊聲歡呼,拋撒龍達,以祈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1] 
2008年6月7日,博巴森根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68。 [2] 
中文名
博巴森根
遺產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遺產編號
Ⅲ-68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申報地區
四川省理縣

博巴森根歷史淵源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理縣雜谷土司叛亂,清廷派兵鎮壓。平息叛亂後,清政府在當地實行改土歸流建立了五屯守備制(五屯:甘堡屯、雜谷屯、九子屯、上孟屯、下孟屯)。甘堡地區由土司制改為屯兵制,即每户派屯兵一名,無戰為農,戰時為兵。甘堡地區實行屯兵制後,清政府為加強當地少數民族的管理,避免疑生反叛之心,要求當地“只准習武、不許習文”,大力推行“尚武”精神,逐形成了當地屯兵能征善戰的彪悍民風。甘堡的藏族屯兵多次應清政府調遣,出征準噶爾、廓爾喀,也曾遠赴江浙沿海作戰,甚至抵達台灣。 [3]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調集全國兵力準備在東南沿海與英軍決戰。 [3] 
1841年底,清政府在四川抽調了千名嘉絨藏族屯兵歷經三個月長途行軍,於1842年2月抵達浙江,同年3月投入戰鬥。據理番廳志記載:甘堡屯兵出征時即立下“不戰勝寧戰死”的誓言。在保衞寧波大寶山的戰役中,嘉絨屯兵們冒着槍林彈雨與敵人激戰十多個小時,最後與英軍展開肉搏。戰後英軍屍橫遍野,屯兵也幾乎全軍犧牲。據《鴉片戰爭資料》四冊428頁記載:英國人自己承認“自入中國來,此創最深”。 [3] 
戰鬥結束後,倖存的屯兵因氣候炎熱且路途遙遠,無法將犧牲的戰友的遺體運回千里外的故鄉,只能將戰友的髮辮、指甲、腰牌等帶回,並交由親人埋葬在故鄉的山坡上,這就是當下猶存在理縣甘堡一帶震撼人心的“辮子墳”。作為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地區,回到家鄉的屯兵們為了緬懷戰友的遺志、傳承愛國的精神,將當地古老的嘉絨鍋莊基本動作及表演形式,與獨特的屯兵紀念儀式融為一體,創造了博巴森根。 [3] 
博巴森根

博巴森根舞蹈特色

博巴森根表演形式

在嘉絨藏族地區,鍋莊舞分為“大鍋莊”與“小鍋莊”。“大鍋莊”在當地藏語中叫“da er ga di”,多由中老年人在重大的活動中跳,表現風格莊重大氣;“小鍋莊”在當地藏語中叫“da er ga ren”,多由年輕人在一般娛樂性活動中跳,表現風格熱情歡快。作為莊重的大鍋莊中祭祀性質的“博巴森根”區別於其他的娛樂性鍋莊。表演開始前,需在廣場中央放置一至兩壇咂酒,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開壇儀式。老人誦經、祈禱,並“喂桑”(燒松枝)敬神。然後,眾人依次走向廣場中央的酒罈,用竹竿插吸咂酒後,在德高望重的老人的帶領下依次牽手入場,跳起“博巴森根”。 [3] 
“博巴森根”大體分為三段進行。首先,領舞者手持繫有紅絲帶的串鈴,帶領大家邊唱邊邁着整齊的步伐從廣場的下場口靠後處牽手入場。待眾人走成一個弧形的隊形後,舞蹈動作變為整齊的“點踏後蹲步”與“單吸腿跳”,伴隨自唱的歌曲將氣氛推至高潮。該段演唱的方式為:男舞者高聲領唱,女舞者跟唱。唱詞為“xia yi kei dong,lei ke dong,jia yi mo lan niang yie”,大意為:到東邊去打洋狗,到漢族地區去趕走洋狗。 [3] 
鍋莊的第二段為敍事演唱部分,即眾人將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圍在中間,眾人蹲在地上凝聽老人唱述屯兵們當年在東南沿海抗擊英軍的英勇作戰事蹟,並對每一句唱詞的結尾部分進行復唱,以示哀悼與讚頌之情。敍事演唱完畢,眾人高呼祈禱幸福吉祥祝福語,並向天空拋灑“隆達”。(隆達為印有吉祥圖案與佛教經文的紙片,信仰藏傳佛教的藏民認為,拋灑“隆達”可將吉祥的祈禱隨風飄向各地)。 [3] 
隨後,鍋莊進入第三部分,即眾人牽手用“跑跳步”踏着厚重激情的節奏依次下場,歌曲唱誦的內容為“rong xie rong xie,ber ba sen gei rong xie ”,意為:跳起來,獅子般勇猛的藏人。 [3] 
“博巴森根”不僅表現形式豐富,舞蹈動作也獨具特色。在第一段表演到高潮時,舞蹈動作穿插進了獨具嘉絨鍋莊特色與戰鬥場景相融合的“鑽、扭、解”三個特色動作。 [3] 
“鑽”即為:隊伍中的其中兩人牽手抬高,形成一個門洞的形狀,其餘眾人牽手跑跳,依次以連臂穿花的形式鑽過“門洞”。該動作形象地表現了屯兵們在戰壕裏排兵佈陣,團結作戰的場景。 [3] 
“扭”即為:前一位舞者的左手繞過自己的脖子,在自己的右肩上拉住後面一位舞者的右手。整個舞隊如同一座人體搭建的橋樑,伴隨着整齊的踏步與胯部的左右擺動,形象地表現了屯兵過河時搭建人橋的艱苦場景。 [3] 
“解”即為:眾人依次將自己的左手如“解釦”般繞頭解開,恢復到前面“鑽”的牽手跑跳的動作。寓意屯兵們在戰場上親如兄弟,難分難捨的戰友情。 [3] 

博巴森根音樂特點

與敍事程式和舞蹈動律相對應,“博巴森根”的音樂曲式共分為四部分,主要按ABCB結構,為宏大敍事和身體表達烘托氣氛、推動情節、渲染情感。 [4] 
第一部分:第一段為引子,是民族調式中的“商”調式,唱腔旋律深沉,節奏緩慢,曲調中飽含悲壯和追憶的情感。吟唱的旋律節奏隨舞蹈的變化而變化。第二段從民族調式中的“商”調式發展到“羽”調式,音樂節奏較緩慢,唱腔曲調低沉婉轉;第三段唱腔曲調雖與第一段相同,但節奏明顯加快,表現熱情奔放的情緒;“鑽洞”時,民族調式已從“宮”調式轉變到“徵”調式,唱詞中透露出自我鼓舞的氣勢,激勵着屯兵將士們,不怕艱險,英勇作戰;而第四段唱腔、節奏和第三段無異,明朗輕快。隨後當眾舞者搭肩擺胯行進時,民族調式從“商”又發展至“羽”調式,表現出徵路途中行進困難,歷經艱苦、艱難險阻。 [4] 
第二部分:民族調式中的“宮”調式,敍事性強烈,曲調震撼人心,旋律明快而有力。當舞蹈隊形圍成“蝸圈狀”時,節奏鏗鏘有力,充滿了剛毅、自信,與第一部分形成強烈對比,曲調震撼人心,讓人感受到屯兵們的勇敢與團結,對這場戰役的信心增強百倍,增強氣勢。 [4] 
第三部分:當男領舞者吟唱時,音樂採用音階下行時小二度變化半音♭7♭3,曲調婉轉悠長。該曲調為嘉絨藏族音樂特有的降半音調式,音程表現出悲傷、悲哀、憂愁,表達出家鄉父老緬懷戰場上的屯兵,併為他們感到驕傲的情懷。 [4] 
第四部分:曲調迅速轉回民族調式中的“宮”調式,表達家鄉父老對屯兵們戰勝侵略者、保家衞國的必勝信心。 [4] 

博巴森根流傳地區

“博巴森根”鍋莊舞蹈流傳的甘堡藏寨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甘堡鄉的一個藏族村寨,位於國道317路旁,理縣至馬爾康縣“百里藏羌文化走廊”的中心地段。甘堡藏寨在當地藏語中讀作“gan pu jia qiong”,其大意為“山坡上的百户大寨”。民族屬性為藏族嘉絨人。 [3] 

博巴森根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博巴森根沿用了嘉絨藏區古老的四土鍋莊(藏舞中以西藏的踢踏、巴塘的弦子、四土的鍋莊較為世所稱)的表演形式,將之與藏族屯兵紀念儀式融為一體,形成了先舞后敍的嘉絨五屯鍋莊,呈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 [1] 
博巴森根曲調簡潔明瞭,採用民族調式中的“商”、“宮”二調式,並在舞蹈中創造了“鑽”“扭”“解”等形式,獨創了由領舞者敍事性演唱、眾舞者傾聽的表演形式。這些濃郁的地方性、時間性等特色的研究價值不言而喻。 [1] 
傳承狀況
由於傳統生產方式變化,主要經濟支柱的改變,人民生活習慣的演變等原因,博巴森根的傳承出現了嚴重的危機,急需搶救保護。 [1]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理縣文化館獲得“博巴森根”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9]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博巴森根項目保護單位理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10] 

博巴森根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5月10日,四川省理縣甘堡藏寨一羣藏族小孩在廣場上像往常一樣,勤奮練習“博巴森根”舞。 [6] 
2017年4月8日,大型民族音樂劇《博巴森根》創編溝通會在成都舉行。 [7] 
2018年10月25日晚,宜賓酒都劇場,阿壩州首部大型音樂劇表演了《博巴森根·辮子魂》。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