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山文石

鎖定
博山文石名稱的由來;文石的命名最早來源於博山,七十年代末有博山的玩石者命名,稱博山文石,文同紋,指有紋的石頭,後來淄川的玩石者參照博山的命名,把採集於淄川的文石稱作柳泉文石(因產地在蒲松齡家鄉的柳泉附近),隨着淄博地區賞石的發展統一名稱為淄博文石.
中文名
博山文石
所屬年代
七十年代末
產    地
博山
別    名
淄博文石

博山文石歷史記載

博山文石的賞玩最早見於<<後漢書.應邵傳>>,到了宋朝杜綰<<雲林石譜>>載”青州石,產於土中,大者數尺,小亦尺於或大於權,細碎壘塊,皆成物狀”.那時的博山區屬青州管轄.明清時期淄博地區的文化名人王漁洋,趙執信,蒲松齡均是賞石愛好者,並有詩文記述和遺留的賞石.現代的賞石是從七十年代開始的。

博山文石製作工藝

產于山東淄博博山,系石灰岩。硬度在3-4度左右,叩之有聲。大都深埋於酸性紅土之中,經地下水長期溶蝕,形成溝壑孔洞等形態,特別是因點劃交錯、延伸、平行或彎曲等變化多端的脈絡,形成不同的皴折效果,典型有荷葉皴、捲雲皴、蜂窩皴、斧劈皴、核桃皴、折帶皴,披麻皴等。立體紋理豐富,色澤灰黑、褐黃,間有白筋。博山文石分為山形石,象形石,玲瓏石.山形石山是自然山峯的濃縮,山峯要雄奇俊秀,高低錯落, 外部輪廓要具有峯、巒、壑、坡之變化,此類石頭大多切底,以全石(不切底)最有收藏價值.象形石以象形狀物為主,自然天成,追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以形神兼備為上品.也有人重神似,形在似於不似之間為妙.玲瓏石講究玲瓏剔透,瘦骨嶙峋,挺拔突兀,以瘦,皺,透,奇,巧,醜謹具者為精.

博山文石收藏觀賞

博山文石的形狀多種多樣,在收藏時候要偶得而不可強求,儘量能依原石風貌,避免人工處理,好的博山文石具備很高的收藏價值,深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