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博古睿哲學與文化獎

鎖定
博古睿哲學獎為年度獎項,由博古睿研究院頒出,旨在獎勵對塑造人類自我認識和推動人類進步產生了廣泛影響的思想家。該獎項尋求和鼓勵古代“智慧之愛”所推崇的哲學和18世紀時代對人類知識全方位的探求。該獎項嘉獎的思想家不僅需要有卓越的學術成就,更需對不同文明的社會實踐和大眾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文名
博古睿哲學獎
別    名
博古睿哲學與文化獎
主辦單位
博古睿研究院
獎    金
100萬美金
設立時間
2016年

博古睿哲學與文化獎獎項簡介

博古睿研究院每年頒發獎金高達一百萬美金的博古睿獎,授予全球傑出的思想家。獲獎者的思想深刻影響了人類在迅速轉變世界中的自我認知,為正在經歷着社會、科技、政治、文化和經濟等重要變革的世界找尋方向。 [1] 
獎項設立是為了加強理解文化和政治如何塑造文明和人類未來,力圖改善治理、深化文明互鑑,並鼓勵深度思考、拓展知識。博古睿研究院的創立源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在“人是什麼、人往何處去”的問題上,思想比任何其他事物都更重要。設立博古睿哲學與文化獎的初衷來自我們認為世界不止是我們所處的西方世界,還有地球另一邊的中國、印度和其他文化,博古睿獎是對世界思想和思想家的頌讚。 [6] 
博古睿哲學獎尋求的是古代“智慧之愛”所讚美的哲學,即不僅僅是對某種技能的掌握,而是對更深層的理念的不懈追求。技術、社會、和文化的變革之快常常導致人類很難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和應對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千古永流傳的真理來指引我們的生活,無論這些真理是來自宗教界、世俗倫理、或是科學界。 [8] 

博古睿哲學與文化獎獲獎者

2022年獲獎者:柄谷行人 日本 [7] 
2021年獲獎者: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澳大利亞 [3] 
2020年獲獎者:保羅·法默(Dr. Paul Farmer)美國 [4] 
2019年獲獎者:魯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美國 [5] 
2018年獲獎者:瑪莎·克雷文·努斯鮑姆(Martha Craven Nussbaum)美國 [2] 
2017年獲獎者:奧諾拉·西爾維婭·奧尼爾(Onora Sylvia O’Neill)英國 [2] 
2016年獲獎者: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加拿大 [2] 

博古睿哲學與文化獎評選委員會成員

博古睿獎評獎委員會成員:( 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
誇梅·安東尼·阿皮亞 (Kwame Anthony Appiah) - 紐約大學哲學教授
大衞·查莫斯(David Chalmers)-紐約大學哲學和神經科學教授
安東尼奧·達馬西奧 (Antonio Damasio) - 洛杉磯南加州大學大腦與創造力研究所主任,多索夫神經科學教授。[評獎委員會主席]
許煜(Yuk Hui)- 香港城市大學技術哲學教授
希莉·哈斯特維特(Siri Hustvedt)- 作家
普拉塔普·梅塔(Pratap Bhanu Mehta)-阿育王大學政治學教授
埃利芙·沙法克(Elif Shafak)-牛津大學歐洲比較文學維登費爾德客座教授
汪暉 (Hui WANG) - 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高等研究所所長
* 2021年,普拉塔普·梅塔博士加入評獎委員會;2022年,希莉·哈斯特維特加入。安東尼奧·達馬西奧是現任評獎委員會主席,克雷格·卡爾霍恩(Craig Calhoun)是負責監督獎項的高級顧問。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