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博劳(博劳)一般指伯劳
伯劳(学名:Lanius)是伯劳属鸟类的通称,又称“博劳”。全世界共有32种。其喙粗厚而强壮,尖端具钩,似猛禽;嘴须较发达;体色多以灰色、黑色、白色和红棕色为主;尾羽较长,脚强健,爪锐利;雌雄同色或差异较小。 [1-2]
伯劳除青藏高原腹地以外在中国广泛广布,仅2种见于北美洲。主要栖息于低山、平原和荒漠的林缘、疏林与灌丛。 [2]伯劳是候时的鸟,生性勇猛好斗 [4],只在夏天鸣叫。 [5]伯劳通常以昆虫为食,但也可以捕获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鸟类。伯劳繁殖期在5-7月,满窝卵4-7枚。卵为淡青色至淡粉红色,卵上具淡灰蓝及暗褐色斑点,在钝端较集中。伯劳日产1卵,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为13-15天。雌鸟在孵卵时,雄鸟担任警戒并常衔虫饲喂雌鸟,由两性共同育雏。 [3]
伯劳在古书中称之为鵙(jú)。 [4]郭璞注《尔雅》云:伯劳看起来像白项鸦,但是要稍微大些。张华注《禽经》云:伯劳形态很像八哥。不同的是,八哥的嘴是黄色的,而伯劳的是黑色的。 [5]
32种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圣多美伯劳为极危(CR),伊比利亚灰伯劳为易危(VU),林䳭伯劳和呆头伯劳为近危(NT),其余种皆为无危(LC)。 [7]
- 中文名
- 伯劳
- 拉丁学名
- Lanius
- 别 名
- 屠夫鸟、胡不拉、鶪、鵙
- 外文名
- Shrikes
butcherbird - 界
- 动物界
- 纲
- 鸟纲
动物学史
播报编辑
- 历史记载
伯劳在古书中称之为整颂邀鵙(jú)。伯劳是候时的鸟,生性勇猛好斗,只在夏天鸣叫。郭璞注《尔雅》云:伯劳看起来像白想雄盛项鸦,但是要稍微企询大些。张华注《禽经》云:伯劳形态试颈骗很像八哥。不同的是,八哥的嘴是黄色的,而说员伯劳的是黑色的。 [4-5]
- 名称来源
在英语中,伯劳被页润白称为壳采butcherbird,即“屠夫篮企婶海鸟”。 [15]伯劳鸟会将捕获的饵物穿挂在荆刺上,又名“屠夫鸟”。 [9]
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伯劳为中小型雀类,喙粗厚而强壮,似猛禽;嘴大而强,先端具利钩和缺刻,嘴须发达。体色多以灰色、黑色、白色和红棕色为主;尾羽较长,脚强健,爪锐利;翅短圆。尾长。头较大,大多数种类均具有宽阔的黑色过眼纹。雌雄羽色相似或不同。 [1-2]两性相似。嘴非常强壮,侧扁,上嘴具明显的缺刻和齿突各一个,先端钩曲。鼻孔几乎全被垂羽掩盖。尖翼。尾等于或长于翅,凸尾。 [14]
栖息环境
播报编辑
分布范围
播报编辑
生活习性
播报编辑
活动
伯劳嘴强大,似鹰喙,脚劲健,有利钩,性格刚烈,强悍勇猛,所以被誉为“小猛禽”。 [13]
领地
伯劳的领域性很强,和大多数鸟类一样,雄鸟对同种雄鸟的鸣啭异常敏感,通过辨识对手鸣啭的响度,以确定自己的领域是否受到威胁,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攻击行动。繁殖期间,伯劳的警惕性和攻击性很强,这期间连鸮、隼等真正的猛禽也不敢贸然闯入它们的领地。 [13]
一般情况下,雄性个体间通过鸣啭起到保卫领域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斗。不过,一旦觅食领域受到侵略,伯劳夫妇则会精诚团结共同驱赶入侵者。一般由雄鸟进行攻击和驱离,而雌鸟则在一旁连续高声示警,不停地摆动尾巴,为雄性摇旗呐喊。 [13]
鸣声
食性
伯劳通常以昆虫为食,但也可以捕获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鸟类。伯劳性格暴躁凶猛,目光敏锐,速度快。伯劳善于俯冲而下捕捉地面上的青蛙、蜥蜴、老鼠,甚至蝗虫,还能一举捕获正在飞行的蜻蜓,也会捕食小鸟,甚至捕杀体形较大的鹧鸪和竹鸡之类。它们还很喜欢将多余的食物晾晒在荆棘或灌木上,以备不时之需。 [13]
生长繁殖
播报编辑
4月初雄性伯劳开始占领巢区,每天一早即站在巢区树枝顶端高声鸣叫,驱赶进入领域内的同种雄鸟。此时其声不再短促尖利,而变成了略微悠扬悦耳的不断重复的哨音。有时边鸣唱边从树顶向空中飞去,并在空中快速地扇动翅膀,然后又轻盈地落回原处。它这样载歌载舞的表演,当然是献给雌伯劳的。雌伯劳并不矜持,只要雄伯劳先起调,雌伯劳常常会应声唱和,形成温柔甜美的二重唱,旋律协调优美,甚至使人很难区分是一只鸟在唱歌还是两只鸟在合唱。通过对歌找到意中人后,雌雄伯劳开始了琴瑟和谐的幸福的夫妻生活,在树上共同构筑爱巢。 [13]
伯劳繁殖期在5-7月,满窝卵4-7枚。卵为淡青色至淡粉红色,卵上具淡灰蓝及暗褐色斑点,在钝端较集中。伯劳日产1卵,孵卵由雌鸟担任,孵化期为13-15天。雌鸟在孵卵时,雄鸟担任警戒并常衔虫饲喂雌鸟,由两性共同育雏。 [3]
下级分类
播报编辑
序号 | 中文名 | 学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Lanius borealis | Vieillot, 1808 | |
2 | Lanius bucephalus | Temminck & Schlegel, 1845 | |
3 | Lanius cabanisi | Hartert, 1906 | |
4 | Lanius collaris | Linnaeus, 1766 | |
5 | Lanius collurio | Linnaeus, 1758 | |
6 | Lanius collurioides | Lesson, 1831 | |
7 | Lanius corvinus | Shaw, 1809 | |
8 | Lanius cristatus | Linnaeus, 1758 | |
9 | Lanius dorsalis | Cabanis, 1878 | |
10 | Lanius excubitor | Linnaeus, 1758 | |
11 | Lanius excubitoroides | Prevost & Des Murs, 1847 | |
12 | 青藏楔尾伯劳 | Lanius giganteus | Przevalski, 1887 |
13 | Lanius gubernator | Hartlaub, 1882 | |
14 | Lanius humeralis | Stanley, 1814 | |
15 | Lanius isabellinus | Hemprich & Ehrenberg, 1833 | |
16 | Lanius ludovicianus | Linnaeus, 1766 | |
17 | Lanius mackinnoni | Sharpe, 1891 | |
18 | Lanius melanoleucus | Jardine, 1831 | |
19 | 伊比利亚灰伯劳 | Lanius meridionalis | Temminck, 1820 |
20 | Lanius minor | Gmelin, 1788 | |
21 | Lanius newtoni | Bocage, 1891 | |
22 | Lanius nubicus | Lichtenstein, 1823 | |
23 | Lanius phoenicuroides | (Schalow, 1875) | |
24 | Lanius schach | Linnaeus, 1758 | |
25 | 林䳭伯劳 | Lanius senator | Linnaeus, 1758 |
26 | Lanius somalicus | Hartlaub & Heuglin, 1859 | |
27 | Lanius souzae | Bocage, 1878 | |
28 | Lanius sphenocercus | Cabanis, 1873 | |
29 | Lanius tephronotus | (Vigors, 1831) | |
30 | Lanius tigrinus | Drapiez, 1828 | |
31 | Lanius validirostris | Ogilvie-Grant, 1894 | |
32 | Lanius vittatus | Valenciennes, 1826 |
参考资料 [6] [8]
保护现状
播报编辑
32种均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其中圣多美伯劳(Lanius newtoni)为极危(CR),伊比利亚灰伯劳(Lanius meridionalis)为易危(VU),林䳭伯劳(Lanius senator)和呆头伯劳(Lanius ludovicianus)为近危(NT),其余种皆为无危(LC)。 [7]
动物文化
播报编辑
伯劳鸟和杜鹃鸟一样,是知名的鸟类之一,中国古代的诗歌里常提到它,如南北朝时的乐府民歌《西洲曲》中记载到:“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古诗中亦有《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