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院門

鎖定
南院門是位於西安的一條街道。南院門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西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1] 
中文名
南院門
外文名
Nan Yuan Men

南院門發展歷史

南院門政治

隋唐時期,南院門所在地為唐長安城內的皇城區域,屬於太僕寺所在地,唐末將該區域改建為居民坊。
清代初期,川陝總督的行署就設置在南院門,陝西巡撫衙門建造在鼓樓以北,兩衙署一南一北,南院門也因此得名。後南院門成為陝甘總督行署。後南院門成為陝甘總督行署,到清中期,陝甘總督行署移駐到蘭州後,南院門衙署便閒置了,直到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西狩西安,陝西地方官員才將南院衙署收拾出來供慈禧居住,後慈禧因條件有限而搬至北院門居住,南院門成了陝西巡撫部院的新署所在。 [1] 
民國時期,陝西省議會、國民黨省黨部等都曾佔駐南院門。1926年到1934年,國民黨陝西省黨部也曾設在南院門。
1949年至1954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曾在南院門辦公。1954年至2011年2月21日,中共西安市委員會也曾在南院門辦公。

南院門經濟、文化

民國時期,“中州會館”、“安徽會館”、“福建會館”就位於南院門大街上。南院門也是民國時期西安鐘錶業的集中地,並且雲集了西安當時各類首飾店、眼鏡店、綢緞莊、鞋帽店、藥店、百貨商店、點心店。
民國時期,西安市八家全國著名大書店的分店其中五家就設在南院門。直至2018年,“西安古舊書店”仍在原址上維持着經營。1914年至2001年,陝西省圖書館(前身為中山圖書館、陝西省立西京圖書館)一直位於南院門。

南院門衰落

1934年,隨着隴海鐵路通車,西安城內的商業區開始向東逐漸擴展和轉移。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大量難民擁入西安,東大街解放路一帶很快地發展成為一處新的商業區。1950年代公私合營之後,南院門的店鋪、作坊被合併、歇業、改行、遷走,也就無法再維持繁榮的景象。

南院門粉巷

歷史上竹笆市街與德福巷以東是粉巷,以西則是南院門街,早年粉巷是一條東南向斜通南大街的小街道。因為20世紀90年代初街道拓寬,兩條街拉直成了一條街,容易讓人產生混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