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都湖

鎖定
南都湖位於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游,壩址位於南召縣東鴨河村附近、南陽市鴨河工區境內,上距南召縣城35公里,下距南陽市40公里。該水庫是根據漢江支流唐白河流域規劃要求興建的的大型水庫之一,是漢江支流白河上的主要防洪控制工程。水庫控制流域面積3030平方公里,佔白河干流集水面積12270平方公里的24.7%。總庫容13.16億立方米,庫區水面面積約12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顧發電、養殖、城市供水及旅遊等綜合利用的大(Ⅰ)型水利樞紐。
中文名
南都湖
地    址
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游

南都湖簡介

南都湖位於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游,壩址位於南召縣東鴨河村附近、南陽市鴨河工區境內,上距南召縣城35公里,下距南陽市40公里。 [1] 

南都湖庫區旅遊

南都湖位於伏牛山南陽盆地過渡的丘陵地帶。伏牛山餘脈的九里山、青山、五垛山等諸多山峯聳峙於西北一線,臨庫或乘船在庫中觀光均可領略羣峯疊錯的無限風光。兩岸亙連的丘陵上不時隆起一座座蘑菇狀的坡頭,片片簇簇的林木倒映於碧波萬頃的湖水之中,晶瑩澄澈的滿湖碧波,被藍天白雲和飛掠的鳥影襯托,使得水光浮翠,兩岸增彩。庫區裏有魚類水族20餘種和水鳥10餘種,魚兒遊弋,鳥兒低掠,頗有妙趣。水庫裏多有庫叉、草場、半島、或小島,利用這些地域發展旅遊環境優美。水庫的大壩全長3600餘米,頗象巨龍橫跨湖面之上,極有氣勢。壩頂的古典式亭廊又給人提供了登壩遠望的好場所,使得滿湖美景盡收眼底。壩圍松柏成林,綠煙靄靄,和碧綠的湖庫相映媲美。掩映在綠絲中的泄洪閘、發電站、紀念亭等建築耐人觀賞。水庫下面就是曠野百里的南陽盆地,附近的人工魚塘,橫跨白河的鐵路和公路大橋、蓮花池温泉等也給水庫增色不少。 鴨河口水庫環境優美,位置優越,目前投資50餘億元的鴨河口火電廠已經建成發電。水庫利用毗鄰市區和大型工程建設的契機,近年來旅遊開發的步伐加快。有關單位購置了不同的遊船,開發了豐富多彩的水上旅遊項目,整修了壩下園林,建設了旅遊賓館等服務設施,還在積極開發半島、淺灘等,使其旅遊開發已初具規模。

南都湖名稱由來

南陽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家鄉和龍興之地,東漢時屬於陪都,有“南都”之稱。漢代科學張衡寫下了謳歌南陽的《南都賦》,唐代李白遊南陽寫下了《南都行》。
評委二月河先生即興點評説:“‘南都湖’的名字好,大氣,響亮,既有地域特色,也有文化內涵,還具有現代氣息。”故遂稱“南都湖”。

南都湖地理人口

鴨河口水庫位於長江流域漢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游,壩址位於南陽市鴨河工區東鴨河村。該水庫庫容量13。16億立方米,水域面積120平方公里,是河南大型水庫之一,是漢江支流白河上的主要防洪控制工程。
鴨河工區黨工委、管委會於2010年8月掛牌成立。工區轄原南召縣皇路店鎮25個行政村,原南召縣石門鄉5個村,方城縣2村1區,共32個行政村1個社區,總人口7.5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