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1920年))

鎖定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英文:South Dakota-class battleship [1]  ),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提出的三年造艦計劃,但該計劃因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基本沒完成。
根據華盛頓條約限制海軍建造的規定,其建造於1922年2月8日暫停。
首艦船體已完成38.5%,於1923年10月25日被出售,由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廢鐵回收公司處理;艦名於1923年11月10日從海軍名單中除名。據報道,她的報廢工作於1923年11月15日完成。 [1] 
中文名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
外文名
South Dakota-class battleship (1920)
前型/級
科羅拉多級戰列艦
次型/級
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
研製單位
紐約海軍造船廠
國    家
美國
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英文:South Dakota-class battleship [1]  ),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啓動的一級戰列艦建造計劃。原計劃建造六艘,標準排水量43,200噸,裝備12門50倍徑16英寸主炮,第一艘南達科他級戰列艦設計方案於1917年5月4日定稿,該級別全部六艘戰艦於1920年開始鋪設龍骨。但是,隨着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簽訂,各國海軍的戰列艦噸位均受到嚴格限制,南達科他級六艦於1922年2月8日停止建造。其未建造完畢的船體也在1923年被作為廢鐵出售拆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