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詔鎮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下轄鎮)

鎖定
南詔鎮,隸屬於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東臨東溪橋東鎮隔溪相望,南、西與深橋鎮為鄰,北與西潭鄉接壤。 [16]  行政區域總面積9.2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南詔鎮有户籍人口73439人。 [13] 
唐垂拱二年(686年),設南詔保,屬懷恩縣;1981年12月,城關鎮改為南詔鎮。 [16]  截至2020年6月,南詔鎮下轄20個社區、2個行政村。 [15]  鎮人民政府駐文峯社區梅園北路48號。 [16] 
2020年,南詔鎮人民政府收入決算1398.2萬元。 [19] 
中文名
南詔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
地理位置
詔安縣南部
面    積
9.28 km² [13] 
下轄地區
20個社區、2個行政村 [15] 
政府駐地
梅園北路48號
電話區號
0596
郵政編碼
363500
氣候條件
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良峯公園
關帝廟
車牌代碼
閩E
人    口
73439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13] 

南詔鎮歷史沿革

唐垂拱二年(686年),設南詔保,屬懷恩縣;開元二十九年(741年),併入漳浦縣。
宋代,屬安仁鄉海濱裏,統稱南詔場。
元代,設南詔屯田萬户府。
明初,屬三都;嘉靖九年(1530年),從漳浦縣析出建立詔安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析為城內、東北、西南三鎮;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合為中山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稱城關區。
1956年,稱城關鎮。
1958年,稱衞星公社。
1959年,稱城關公社。
1980年10月,稱城關鎮。
1981年12月,改為南詔鎮。 [16] 
詔安縣政府大樓夜景 詔安縣政府大樓夜景 [1]

南詔鎮行政區劃

南詔鎮區劃沿革

2011年末,南詔鎮下轄西門、城內、東門、東城、南關、東關、東北、北關、澹園、文峯、光良、秀峯、邊城13個社區,五一、梅峯2個行政村;下設254個居民小組、43個村民小組。 [16] 
2012年,南詔鎮下轄12個社區、2個行政村。分別是西門社區城內社區、東門社區、東城社區南關社區東關社區北關社區澹園社區光良社區文峯社區東北社區秀峯社區五一村梅峯村 [4] 
2020年,南詔鎮成立華新、新城、新港三個社區。 [17-18] 

南詔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南詔鎮下轄20個社區、2個行政村。 [15]  鎮人民政府駐文峯社區梅園北路48號。 [16] 
截至2020年6月南詔鎮行政區劃詳情
西門社區
城內社區
東門社區
東城社區
南關社區
東關社區
北關社區
澹園社區
光良社區
文峯社區
東北社區
秀峯社區
邊城社區
康華社區
華峯社區
南湖社區
北湖社區
華新社區
新城社區
新港社區
五一村
梅峯村


南詔鎮地理環境

南詔鎮位置境域

南詔鎮地處詔安縣南部,是詔安縣人民玫府所在地。東臨東溪橋東鎮隔溪相望,南、西與深橋鎮為鄰,北與西潭鎮接壤。 [16]  行政區域總面積9.28平方千米。 [13] 

南詔鎮地形地貌

南詔鎮境內大部為平原,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最高點良峯山海拔46.9米。 [16] 

南詔鎮水文

南詔鎮有東溪由北向南流經鎮區邊緣,與西溪匯合入海。境內東溪河道長6千米,河道最寬處324.9米,最窄處106.3米。 [16] 

南詔鎮自然災害

南詔鎮主要有颱風等自然災害,平均每年發生5次。 [16] 

南詔鎮自然資源

南詔鎮河砂儲量豐富,河砂以中粗砂為主。 [16] 

南詔鎮人口

2011年末,南詔鎮轄區總人口6986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9149人,城鎮化率84.7%。總人口中,男性35438人,佔50.7%;女性34423人,佔49.3%;18歲以下10558人,佔15.1%;18—35歲16352人,佔23.4%;35—60歲31559人,佔45.2%;60歲以上11392人,佔16.3%。總人口中,漢族67206人,佔96.2%;少數民族2655人,佔3.8%,主要為畲族。人口出生率8.9‰,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長率4.5‰。 [16] 
2017年末,南詔鎮有常住人口75381人。 [14] 
2018年末,南詔鎮有户籍人口73193人。 [12] 
截至2019年末,南詔鎮有户籍人口73439人。 [13] 

南詔鎮經濟

南詔鎮綜述

2010年,南詔鎮全鎮完成財税收入1.048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4.7億元,農業總產值2968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00元。 [3] 
2011年,南詔鎮財政總收入661萬元。其中營業税3645萬元,增值税532萬元,企業所得税116萬元。 [16] 
2020年,南詔鎮人民政府收入決算1398.2萬元。 [19] 

南詔鎮農業

2011年,南詔鎮有耕地面積3312畝,以種植水稻為主,主要有蔬菜等經濟作物。
2011年,南詔鎮生產糧食1839噸,人均26.32千克;糧食總產值2638.9萬元。蔬菜種植面積190公頃,產量2090噸。
南詔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2011年,南詔鎮生豬飼養量29300頭,年末存欄5500頭。 [16] 

南詔鎮工業

2011年,南詔鎮工業以服裝、紡織、電子、建築材料、機械修配和衞生潔具等為主。
2011年,南詔鎮有規模工業企業11家,職工2450人。規模工業總產值6.8億元,增長44.8%;規模工業增加值4.7億元,增長44.4%。 [16] 
2017年末,南詔鎮有工業企業8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家。 [14] 
2018年末,南詔鎮有工業企業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 [12] 
截至2019年末,南詔鎮有工業企業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家。 [13] 

南詔鎮商貿

2011年末,南詔鎮有商業網點2000個,職工1.6萬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56億元,比上年增長21%;城鄉集貿市場12個,外資企業16家,內資企業295家,個體工商户2625户。 [16] 
2018年末,南詔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1家。 [12] 
截至2019年末,南詔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綜合商店或超市10家。 [13] 

南詔鎮社會事業

南詔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南詔鎮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1948人,專任教師148人;小學7所,在校生4848人,專任教師30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8484人,專任教師439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6]  主要有詔安一中、懷恩中學、南城中學。 [2] 
2011年,南詔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902.94萬元。 [16] 

南詔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南詔鎮有文化站1處,村文化活動中心15處,文化中心户138户。有舞獅、舞龍、公背婆3支民間舞蹈隊和潮樂演奏、民樂演奏、潮曲演唱等5支業餘演出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文學及燈謎創作隊伍4000人,中國美協、書協會員22人,省美協、書協會員106人。 [16] 
迎春燈謎會 迎春燈謎會 [5]

南詔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南詔鎮有醫療衞生機構8家,有牀位580張,每千人擁有牀位8.3張,衞生技術人員615人,其中醫療技術人員197人,護理技術人員256人,防疫衞生技術人員29人,藥劑技術人員44人,醫技89人。 [16]  主要有詔安縣醫院,中醫院,南詔衞生院,縣衞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等衞生機構。 [2] 

南詔鎮社會保障

2011年,南詔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250户1980人,支出41.6萬元,月人均175元;醫療救助232人,支出70.6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75人次,支出1.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280户363人,支出30.4萬元,月人均70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37.1萬元。有福利院1所,牀位10張,收養城鎮五保人員3人,有退伍軍人五保對象9人。有社區服務中心13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3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122人,參保率92%。 [16] 

南詔鎮交通

南詔鎮有324國道貫穿鎮境,距宮口港15千米,距東山港30千米,距廈門飛機場220千米,距廣東汕頭機場65千米。 [16] 
2012年,南詔鎮社區有238條公路,其中主幹道13條,新建區每條街道均可通汽車,形成交通網絡。 [2] 

南詔鎮歷史文化

南詔鎮非遺

南詔鎮有剪瓷雕、綵綢紙紮等地方藝術,綵綢紙紮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南詔鎮文物古蹟

  • 綜述
南詔鎮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有唐代開鑿的懷恩古井、始建於明代的開漳聖王廟、教練夫人廟、關帝廟、清初建媽祖廟以及從東門中街到縣前街約700多米街道上排列着的“父子進士”、“天寵重褒”等七座明清石牌坊,有數十座明清的古廟宇、古民居。 [2-3] 
明代石牌坊羣位於從城關的縣前街到東門中街,按照建造時間順序排列,依次是奪錦坊、卿典坊、百歲坊、天寵重褒坊、父子進士坊、誥敕申貤坊、關帝坊。 [9] 
  • 城隍廟
城隍廟坐落於南詔鎮縣前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廟坐北朝南,由門樓、前廳、拜亭、大殿組成,佔地約1200平方米。大殿面闊三間,進深9米,為單檐歇山枯,十三檁前走廊,舉架較高,一斗三升式斗拱。石柱直徑為0.42米,鼓鏡式柱礎,直徑為0.60米,保存基本完好,還保存有重修碑刻五方。 [8] 
  • 武廟
武廟坐落於南詔鎮西門街,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俗稱關帝廟,建於明代嘉靖年間。廟坐西朝東,進深26.7米,寬14.5米,連廟前埕面積約800平方米。由站樓、兩廊、拜亭、大殿組成,大殿單檐懸山頂,抬梁式木構架,為十三檁捲棚式。門樓、門楣、牆肩均用花崗石,樑架均為木構。金柱均為梭形石柱,明間金柱周長1.2米,明間平身科為二攢,次間一攢,斗拱為一斗三升式。方型鼓鏡式柱礎。保存有歷代重修碑刻十方。 [8] 
  • 西亭觀音庵
西亭觀音庵坐落於南詔鎮縣前街西段尾,始建於明代,面積約400平方米。庵坐南朝北,面闊三間,進深二間,由門樓、天井、正殿組成。正殿為單檐懸山頂、抬梁式木構架、十三檁前步廊,斗拱為一斗三升式、梭形石柱。清代擴建後殿,後殿坐北朝南,背倚前殿。殿前天井外阻牆,由西側門進出;後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6米。抬梁式木構架,斗拱為一斗三升式。 [8] 
  • 功臣廟
功臣廟位於南詔鎮東城村,原名祈山高,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宋代,改稱功臣廟,清代曾重修。廟坐北朝南,面闊三間23.2米,進深三間16米。由門樓、拜亭、正殿、西廂房、後殿組成。正殿為單檐懸山頂,抬梁、穿鬥混合木構架,十一檁前步廊。明間平身科四攢斗拱,次間二攢斗拱,斗拱為一斗三升式,梭形石柱直徑0.32米,鼓鏡形柱礎。 [8] 
  • 朝天宮
朝天宮位於南詔鎮宮前街,俗稱天后宮,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後荒廢。清康熙間以舊址重建,只有門樓、正殿。清代定為祀典廟,後增建妝樓、戲台。廟坐西朝東,進深32.5米,寬10米,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由門樓、拜亭、正殿、後閣樓組成。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抬梁式,為十三檁前步廊,重檐歇山式。明間斗拱為二攢三層,一斗三升式,柱為八角梭型石柱,直徑為0.32米,柱礎為八角青石雕花式。屋頂瓦當滴水為琉璃。後閣樓為單檐懸山頂、染架為十一檁捲棚式,窗為雲紋石雕,保存完好。廟內保存清乾隆七年修建碑刻一方。1745年刊刻“歷朝封天后娘娘祀典”陽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2米,寬1.76米,1764年刊刻“天后聖母本傳”陽文木刻板一方,板高0.54米,寬1.12米,保存完好。 [8] 
  • 東嶽廟
東嶽廟位於南詔鎮東關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明代。廟坐西朝東,進深50.79米,寬19.95米,面積約1200平方米。由門樓、軒廊、八卦亭、拜亭、正殿、後殿組成。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抬梁式,十三檁前步廊,大殿前為軒廊連接拜亭,為九檁捲棚式,殿頂為重檐歇山式;明間金柱均為石柱,高0.77米。明間平身科為兩攢,次間一攢。正檁上有八卦星間。正殿後為後殿,後殿面闊三間,一明二暗,有個小庭院。 [8] 
  • 奪錦坊
奪錦坊位於南詔鎮奪錦街,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年)。坊坐北朝南,花崗石仿木結構,通高5米,寬7.5米,單檐歇山式加二坡,四柱三間三層。正面坊匾高0.42米,寬0.84米,題刻“奪錦”。坊額題刻“明成化戊子科許潛立”;背面刻“世科”兩字,柱直徑0.44米,柱頭置大櫨鬥。 [9] 
奪錦坊 奪錦坊 [9]
  • 卿典坊
卿典坊位於南詔鎮東門街,建於明萬曆十五年(1587年),東西朝向,花崗石仿木結構。通高9.6米,寬9.6米,單檐歇山頂加二坡,三間三層。上懸“恩榮”直寫字匾,中掛鐫刻“卿典坊匾,大額枋上鐫刻楷書”勒贈承德郎南京太僕寺寺丞胡清”。底層抱柱為石鼓、石獅。斗拱為一斗三升式。雕飾有松鶴、花卉、雲紋等圖案。匾額已廢,部分構件失落,主體保存完好。 [9] 
卿典坊 卿典坊 [9]
  • 百歲坊
百歲坊位於南詔鎮聖祖街北段,建於明萬曆八年(1580年),坊坐東朝西,花崗石仿木結構。四柱三層三間,高6.5米,寬8.8米,單檐歇山式加兩坡,坊匾題刻東西兩面同為楷書“百歲坊”。坊額題刻“明萬曆庚辰秋為冠帶壽民沈仲選立”。坊上雕刻花卉等圖案,保存完好。 [9] 
  • 天寵重褒坊
天寵重褒坊位於南詔鎮東門街,建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東西朝向,花崗石仿木結構。通高9.5米,寬9.5米,單檐歇山頂加兩坡,三層三間。上懸“恩榮”字匾,中掛鐫刻“天寵重褒”坊匾,大額枋上署“為萬曆甲戌科進士沈贈南京户部主事沈璽立”,兩面文字均同。 [9] 
  • 父子進士坊
父子進士坊位於南詔鎮縣前街,建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東西朝向,花崗石仿木結構。通高9.6米,寬9.6米,單檐歇山式加兩坡,三間三層。上懸“恩榮”直寫字匾(已失落),中鐫“父子進士”坊匾,大額坊上鐫“嘉靖丙辰科胡文萬曆丁丑科胡士鰲”、“萬曆十三年乙酉季冬吉旦立”。楷書、兩面文字相同。石柱底層為抱鼓、石獅、雕飾為松鶴、蓮瓣、花卉、雲紋等圖案。斗拱為一斗三升式,小額坊上為青石雕飾。 [9] 
  • 誥敕申貤坊
誥敕申貤坊位於南詔鎮東門中街最西側,建於明代,東西朝向,花崗石材料仿木結構。通高9.6米,寬9.5米,單檐歇山式加兩坡,三層三間。上懸“恩榮”字匾,中掛“誥敕申貤坊”坊匾,署“為敕贈直大夫知縣中知州沈一鯉立”。石柱為抱鼓,斗拱為一斗三升式,雕有松鶴、花卉、雲紋等圖案。坊匾及部分構件失落,主體保存完好。 [9] 
  • 關帝坊
關帝坊位於南詔鎮縣前街西段,建於明天啓五年(1625年),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重修。坊坐北朝南,花崗石仿木結構。三層一間,南5.5米,寬4米,單檐歇山式加兩坡。正面坊匾高0.50米,寬1.40米,楷書“關帝坊”,旁署“知詔安縣事楚荊朱訓南詔所印張繩武同立”。大額枋上署“天啓五年乙丑孟冬吉旦立”;右邊石柱鐫書“廟坊因風雨損壞乾隆五十八年四月日監生黃廷舉捐修”。坊匾背面楷書“正氣行在”,保存完好。 [9] 

南詔鎮風景名勝

  • 綜述
南詔鎮有沈耀初美術館、中山公園、懷恩公園、良峯公園等景點。 [17] 
  • 沈耀初美術館
沈耀初美術館坐落於詔安縣城西北面之中心。坐西朝東,面對寬闊的北門塘,南鄰街道。該館由沈耀初先生生前出資興建,聘請葉榮嘉、楊英風等設計師聯合設計,佔地面積二千八百平方米,建築面積一千八百平方米。主樓四層。館內收藏陳列沈耀初先生各個時期的書畫代表作一百二十幅,以及沈耀初先生生平史料和有關文物。 [10] 
沈耀初美術館於1990年5月1日奠基破土,經一年施工、裝飾、佈置,於1991年秋正式落成並開幕展出。 [10] 
沈耀初美術館 沈耀初美術館 [10]
  • 良峯公園
良峯公園位於南詔鎮文峯社區,依傍良峯山而建。良峯山海拔46.9米是詔安縣城的最高點,山頂豎立電視塔。公園內有烈士陵園及革命烈士紀念碑,園內築有庭閣、假山噴水池,綠化休閒地帶。 [11] 

南詔鎮地方特產

南詔鎮綜述

南詔鎮有貓仔粥、清明粿、白眉涼茶、黃金興鹹金棗等特色美食。 [3] 

南詔鎮貓仔粥

貓仔粥是詔安縣的一種小吃,以米飯、海鮮、家禽肉等為原料,是詔安的飲食文化的代表。 [6] 
貓仔粥 貓仔粥

南詔鎮清明粿

清明節吃清明粿的習俗,在詔安等閩南人家已沿襲千百年了。製作清明粿採用野生中草藥“艾葉”或“鼠麴草”為粿皮原料,製作好的粿品呈綠色,餡料多用綠豆、花生、芝麻等,甜鹹按人們的喜好而定,有硬木粿模,刻有龜背、花草圖案,使用時將粿皮料包入餡料,放在粿模上壓出花紋,墊上竹葉,入屜蒸上1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7] 

南詔鎮榮譽稱號

1993年,南詔鎮被國家文化部正式命名為“書畫藝術之鄉”。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