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街社區

(兩胡街道下轄社區)

鎖定
南街社區隸屬兩湖街道。位於兩湖街道鐵路北街與南關街交叉口南180米路東,距兩湖街道辦事處駐地1.8千米。東與寺前張社區、大橋鄉寺前劉社區接壤,南與大橋鄉南台社區相鄰,西與大橋鄉要莊社區接界,北與大西門社區相連。 [2] 
中文名
南街社區
行政區類別
社區
所屬地區
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
地理位置
兩湖街道鐵路北街與南關街交叉口南180米路東
面    積
0.95 km²
電話區號
0371
郵政編碼
4755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5300 人
著名景點
興國寺
車牌代碼
豫B

南街社區建制沿革

1948年成立窮人協會。
1949年成立農民協會。
1952年成立農民委員會。
1958年成立南街生產大隊。
1966年,曾名朝陽生產大隊。
1996年更名南街社區居民委員會,屬城關鎮。
2015年7月,屬兩湖街道。 [2]  [4] 

南街社區地理環境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少雨多風,夏季熱而多雨,秋季温涼氣爽,冬季乾冷稀雪。年平均氣温14.1℃,1月平均氣温0℃,7月平均氣温26.8℃。 [3] 

南街社區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0.012萬畝。 [5] 

南街社區人口民族

3825户,15300人,以漢族為主(回族650人)。 [5] 

南街社區經濟

特色農產品有五香牛肉,特色小吃有燴麪。 [5] 

南街社區交通運輸

人民中路鐵路北街、福甬路、福星大道等城區主次幹道經此。 [2] 

南街社區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初中1所,在校生4880人,教職工203人;小學1所,在校生4140人,教職工186人;幼兒園1所,在校生160人,教職工15人。
文化事業:村級文化站1個;村級圖書室1個,藏書1530冊;村級文化廣場1個。
醫療衞生:村級衞生室1個,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5] 

南街社區基礎設施

村級黨羣服務中心1個,公交車站16個。 [5] 

南街社區地名來歷

因位於尉氏縣城內南門裏,故名南街。清道光年間稱依仁街。1933年改為中山南街。後稱南街。因社區居民委員會位於南街故名。 [4] 

南街社區風景名勝

河南省尉氏縣人民路南側與建設路南段西側交匯處就是太平興國寺塔的所在位置。因宋朝時該塔建在太平興國寺院內西南部,故稱太平興國寺塔,俗稱東關塔。
據舊《縣誌》載:“尉氏縣東里許有寺,曰‘興國’,肇自有宋太平興國中間,後屢經兵災,所存唯浮圖和廢址而已。”浮圖即塔。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興建,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此塔是太平興國寺的一座舍利塔,後寺院屢遭兵燹而毀。明洪武元年(1368)僧會司僧會宗擬依舊重建。原寺內有五佛殿、三佛殿、寢殿等建築。成化十四年(1478)僧人悟昭又建千佛殿並塑金佛千尊。寺院閒曠幽雅、金碧輝煌。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重修寶塔頂三層。每逢初一、十五和節慶,官府、鄉紳、村民都來拜佛遊覽。後因歷經兵火和水淹,寺院早廢而僅塔存。1938年侵華日軍侵尉時,三處遭受炮擊。尉氏解放時,太平興國寺已經不復存在,只剩此塔形單影隻,千瘡百孔,底層被淤埋1米多,塔門岌岌可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對其多次進行維修。1963、1982、2006年分別進行三次大的維修。塔體為六稜重檐樓閣式磚塔,磚飾斗拱均仿木結構。塔通高8層,計30米,下層直徑7.6米。塔基底座幾經黃水浸淤,結構不明,底層入口室內地平低於室外入口處地平1米。除底層因其基部被埋不可見而僅有塔身和挑檐組成外,上面七層每層均由平座、塔身和挑檐三部分組成。第八層上面為傘形瓦屋面,塔剎基座上磚疊澀層層內收,上為銅質寶珠形式塔剎。
塔門西向,塔階由塔內繞塔心柱盤旋而上,直達頂層。各層均有小門供遊人登臨遠眺,第三、四、五、六層各留有小門通塔外,出小門可沿平座繞塔一週。第二層的西南面、第三層的正東面有塔心龕室,室內有石桌石凳,供四人小憩。塔身每層高度由下而上逐層遞減,頂為六角傘狀攢尖頂,上扣寶瓶式銅製塔剎。頂層塔心柱上嵌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重修寶塔頂三層”的石碑一方,長30.5釐米,寬21.5釐米。碑文是:開封府尉氏縣興國寺重修寶塔上三層,男善人梅春,同室人高氏,施銀五兩,買磚、灰及工價使用,保佑居家大小平安如意。塔頂銅質塔剎也為明嘉靖年間馬氏家族所鑄。塔體內、外壁鑲嵌正方形佛龕磚,每塊佛龕磚雕凹圓形一個,直徑為24釐米。佛龕磚共398個,其質如石,排列有序,每龕磚圓形內雕有佛像一尊,袒胸的佛像,有國家民族服飾的觀音像,形態各異,刻工精細,線條流暢,栩栩如生,足見工匠之睿智。每層檐下施磚飾斗拱,蓮花托平座,將整個塔體裝飾得秀麗美觀。
尉氏太平興國寺塔形體高聳挺拔,氣勢雄偉,是河南宋朝樓閣式磚塔的典型代表之一。該建築對於研究宋朝早期建築的結構特徵有很高的價值,是十分珍貴的實物資料。1956年河南省人民委員會就把太平興國寺塔公佈為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又公佈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太平興國寺塔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參考資料
  • 1.    探尋河南省尉氏縣太平興國寺塔的歷史文化  .開封市民政局[引用日期2024-05-16]
  • 2.    尉氏縣民政局.《河南省尉氏縣標準地名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22
  • 3.    尉氏縣民政局.《河南省尉氏縣標準地名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22
  • 4.    南街社區  .河南省開封市尉氏縣兩湖街道南街社區地名介紹[引用日期2024-05-16]
  • 5.    尉氏縣民政局.《河南省尉氏縣標準地名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