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蛇棒

鎖定
南蛇棒(學名:Amorphophallus dunnii Tutcher)是天南星科、魔芋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塊莖扁球形,頂部扁平,密生分枝肉質根;鱗葉多數,呈線形且膜質,葉柄干時綠白色,飾以暗綠色小塊斑點;肉穗花序,具短梗或否,附屬器長圓錐形或紡錘形,綠色或黃白色,花葯無柄,圓柱形;漿果藍色;種子黑色;花期3-4月;果期7-8月。 [2-3] 
南蛇棒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湖南、廣西、廣東及沿海島嶼、雲南東南部等地。喜生於海拔220-800米的路旁疏林中或密林中。 [2] 
南蛇棒的藥用部位為塊莖,其味辛,性平,有毒,具有消腫散結,解毒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腫瘤,頸淋巴結結核,癰癤腫毒,毒蛇咬傷等症狀。 [4]  南蛇棒具有豔麗的果實或奇特的果形,在園林中可配置於林緣的路邊、花壇、花境或盆栽以供觀賞。 [5] 
中文名
南蛇棒
拉丁學名
Amorphophallus dunnii Tutcher [1] 
別    名
蛇蒜頭、蛇春頭、七角蓮、土南星、蛇槍頭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澤瀉目
天南星科
磨芋屬
南蛇棒
磨芋組
命名者及年代
Tutcher,1911

南蛇棒形態特徵

南蛇棒
南蛇棒(3張)
南蛇棒塊莖扁球形,厚2-8釐米,直徑4.5-13釐米,頂部扁平,幾不下凹,密生分枝肉質根。鱗葉多數,線形,膜質,內面的長10釐米,寬1釐米。葉柄長50-90釐米,粗1釐米,干時綠白色,飾以暗綠色小塊斑點。葉片3全裂,裂片離基10釐米以上2次分叉,小裂片互生,基生小裂片橢圓形,長7-8釐米,寬31-4釐米,先端驟狹漸尖,基部楔形,一側稍下延;頂生2個小裂片倒披針形或披針形,鋭尖,基部楔形,一側下延,長14-18釐米,寬3-6釐米,表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其下兩小裂片外側極下延,下延部分聯合成長4釐米,寬2釐米的翅,側脈弧曲上升,集合脈距葉緣3-8毫米。 [2] 
花序柄長23-60釐米,顏色同葉柄。佛焰苞綠色、淺綠白色,干時膜質,長卵形或橢圓形,長12-26釐米,寬14釐米,下部席捲,上部舟狀展開,內面基部紫色,餘黃綠色。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長8-19釐米,具短梗或否,雌花序長1.5-3釐米,粗1-3釐米,基部稍狹,雄花序長1.4-4.5釐米,粗1-3釐米;附屬器長圓錐形或紡錘形,綠色,黃白色,長4.5-14釐米,中下部粗1.5-6釐米,中部以上漸狹,先端鈍圓。花葯無柄,圓柱形,長1毫米;子房倒卵形,長1-2.5毫米,先端漸狹為長0.3-0.5毫米的花柱,柱頭盤狀,微2-3-4一淺裂。漿果藍色,種子黑色。 [2] 

南蛇棒近種區別

南蛇棒與滇磨芋(學名:Amorphophallus yunnanensis)的區別為:南蛇棒肉穗花序長為佛焰苞長的3/4,附屬器長4.5-14釐米;滇磨芋肉穗花序為佛焰苞長的1/3-1/2,附屬器長僅3.8-5釐米,粗1.2-2.3釐米。 [2] 
南蛇棒
滇磨芋
南蛇棒 南蛇棒
滇磨芋 滇磨芋

南蛇棒生長環境

南蛇棒喜生於海拔200(220)-800(2000)米的山坡密林下、河谷疏林、路旁疏林中或密林中及荒地。 [2]  [4] 

南蛇棒分佈範圍

南蛇棒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湖南、廣西、廣東及沿海島嶼、雲南東南部(金平、河口、綠春)等地。模式標本採自雲南大理。 [2]  [4] 

南蛇棒主要價值

南蛇棒藥用價值

南蛇棒的藥用部位為塊莖,其味辛,性平,有毒,具有消腫散結,解毒止痛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腫瘤,頸淋巴結結核,癰癤腫毒,毒蛇咬傷等症狀。 [4] 
壯醫:通龍路、散結腫;外用勒爺頑瓦(小兒麻痹後遺症)等。 [3] 

南蛇棒觀賞價值

南蛇棒具有豔麗的果實或奇特的果形,在園林中可配置於林緣的路邊、花壇、花境或盆栽以供觀賞。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