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華村

(海南省儋州市排浦鎮下轄村)

鎖定
南華村,隸屬於海南省儋州市排浦鎮,是排浦鎮的行政村,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西部沿海,瀕臨北部灣,距鎮政府駐地5公里。海馬公路橫穿而過,是南華村主要對外聯繫道路。行政村人口2251人,主導產業林木、漁業、海蝦養殖、旅遊。
中文名
南華村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海南省儋州市排浦鎮
地理位置
海南省儋州市 [1] 
著名景點
南華海灘

南華村建置沿革

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宣佈正式開市,當時號為南昌市,後改稱南華市。
民國(1912年-1949年)
1912年(民國元年),儋州改州為縣。
1921年(民國10年),改保、甲、團制,全縣分39個團,每團10甲,每甲10保,每保10家。設團董、甲長、保長。
南華保甲團屬儋縣三十九保甲團之一。[資料源於民國版《儋縣誌》]
1932年各保甲團裁撤,劃分為8個自治區。每區設區長一名,副區長二名;區之下設鄉、鎮、里長。南華鎮歸屬於第五區(崇文、興賢、同慶、昌文四里)同慶裏(南華鎮、排浦鎮、超頭鎮、英南鎮(田頭市)、新洋市)。第五區自治區分所駐地為白馬井。
民國版《儋縣誌》地輿志九市鎮第132頁記載:
南華鎮,屬同慶裏,距縣六十五里(新州鎮)商店百餘間。若往海頭經排浦復經此過。面前有港,魚鹽船到,黎紫出市,互相交易,每年夏秋間,惟瓜子出囗最多。
1939年(民國28年)南華市發展至三百餘户,人口達到1000多人。
1949-1950年解放之後,全縣仍設8個區,分管93個鄉和7個鎮。南華墟歸屬於排浦鎮(屬儋縣第三區)管轄。

南華村建墟背景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農曆七月十四日,老市被打敗。老市有一部分人逃來沙溝、南華、葉棲及富克等村莊。為了創造新的生活,老市一些頭人和當地父老商量如何成立一個新的市。很快得到大家同意,並決定十八村(當時包括沙溝沙脊)每位富人和紳士要建設一間規格不一的瓦房。加上老市的40多户,就可以建起一百間左右瓦房。經過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建起了七八十間瓦房。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宣佈正式開市,當時號為南昌市,後改稱南華市。隔單日為市日。[資料源於南華知名人士黎島心《南華市茅房改建瓦房經歷的回憶》]

南華村村莊規劃

結合村莊現狀資源,規劃將南華行政村總體空間功能分為“海事體驗、農業觀光、生活娛樂、農業經濟林、漁業休閒”五大區。
海事體驗區:依託臨海資源,在政策允許條件下打造濱海休閒體驗旅遊。
農業觀光區:依託當地農耕用地,打造薰衣草和玫瑰觀光種植和科普基地,同時提高農民收入。
生活娛樂區: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改善環境、縮小、城鄉差距。鄉村產業向多樣化發展,打造產業發展型、生態保護型、文化傳承型、環境整治型、休閒旅遊型和高效農業型的新興鄉村發展模式。
農業經濟林:項目地有大片經濟林紙漿林,增加農民收入。
漁業產業鏈:休閒漁業、跑海鴨養殖為產業特色,打造現代化發展的美麗漁村。

南華村發展戰略

強化外部聯動和激發內生動力兩大方面突出經濟產業發展為村莊發展的核心動力,促進村莊功能完善,拓寬村民就業渠道。
全域旅遊建設為村莊的休閒旅遊發展帶來重要的發展機遇,村莊毗鄰海花島的絕佳區位為村莊產業結構的提升注入了強大動力。內生動力主要於村莊本身產業的提升,以農業為基礎,衍生一產+三產聯動發展。

南華村著名景點

南華海灘
南華海灘位於海南省儋州市排浦鎮南華村沿海,瀕臨北部灣。這裏保留了最原始的海濱風光,沿海沙灘狹長無比,沙質潔白細膩柔軟,海水湛藍清澈,濱海風光秀美。
磷槍石島
磷槍石島位於海南省儋州市西部沿海,南華村北面海域,礁盤面積約5145畝,四面鄰海,為海南國際旅遊島西部黃金海岸的重要節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