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草蜥

鎖定
南草蜥,蜥蜴科草蜥屬物種,1802年由Daudin發現並命名,修長的身體和特長的尾巴。它體型幼長,有明顯的起稜鱗片,易於辨認。 南草蜥棲息於長滿長草的低地,常見於乾燥空曠的地方。
中文學名
南草蜥
拉丁學名
Takydromus sexlinea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蜥蜴目
蜥蜴科
草蜥屬
命名人及年代
Daudin,1802

南草蜥形態特徵

南草蜥
南草蜥(6張)
體圓長細弱而不平扁,頭體長52毫米;尾長164毫米,尾長為頭體長的3倍以上。頭長為頭寬的2倍。吻端稍尖窄,頭鱗比較粗糙,表面凹凸不平。額鼻鱗較大,長大於寬。眶上鱗3枚,頦片3對,顳鱗起稜,耳孔上緣有較大鱗片。背鱗起稜,遊離端平截,後緣具短鋭突,在頸部6~8行,背中部4行。腹鱗後緣鈍,具短鋭突,起稜鱗通常10~12行。尾鱗強稜,具鋭突,在尾基背面,由鱗稜形成的4條高的硬脊。體背橄欖棕色或棕紅色,尾部稍淺;頭側至肩部,齊平的分為上半棕褐色,下半米黃色;一般邊緣色深,近於黑色,體側有鑲黑的綠色圓斑。雄性背面有2條邊緣齊整的窄綠縱紋。尾部具深色斑。 [1] 

南草蜥生境繁殖

南草蜥 南草蜥
多棲息於海拔700~1200米的山地林下或草地。行動敏捷,多在早晚活動,每年5~6月產卵,每次產卵2~3枚,藏在土裏或草根處,卵的大小為12.0毫米×6.5毫米。常以蚱蜢等昆蟲為食。 [1] 

南草蜥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貴州(興義、望謨)、湖南、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廣西。 [1] 

南草蜥物種保護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