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美太平洋戰爭

鎖定
南美太平洋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del Pacífico),發生於1879年至1883年,因其主要以爭奪硝石資源為目的,所以又被稱之為“硝石戰爭”(西班牙語:Guerra del Salitre)。這次戰爭中,秘魯玻利維亞共同對抗智利。智利最終獲勝,奪得原本屬秘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里卡省(Arica),以及玻利維亞的濱海省(Litoral)。自此之後,智利走上強國之路,玻利維亞失去出海口,成為內陸國,國家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1] 
這場戰爭是19世紀拉丁美洲規模最大的戰爭之一,對南美洲乃至西半球的國際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 [2] 
名    稱
南美太平洋戰爭
發生時間
1879年4月5日 至 1883年8月20日 [1] 
地    點
南美洲
參戰方
秘魯玻利維亞 VS 智利
結    果
智利獲勝,簽訂《安孔條約
參戰方兵力
秘魯 5,557人(1879)25,000—35,000人(1880)
參戰方兵力
玻利維亞 16,807人(1879)
智利 2,440人(1879)41,000人(1880)
傷亡情況
玻利維亞,秘魯 死亡12,934—18,213人
智利 死亡2,425—2,791人
主要指揮官
納西索·坎佩羅
馬里亞諾·伊格納西奧·普拉多
阿尼瓦爾·平託·加蒙迪亞

南美太平洋戰爭戰爭背景

南美太平洋戰爭地區形勢

三國爭議地區
三國爭議地區(2張)
西班牙殖民時期,西班牙殖民者為鞏固對拉美地區的統治,設立了新西班牙、拉普拉塔、秘魯、新格拉納達四個總督轄區和若干都督轄區,但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殖民者對許多轄區之間的邊界沒做明確的劃分,拉美國家在獨立後往往沿用殖民地時期留下的傳統邊界,導致許多新成立的拉美國家存在着領土糾紛,影響國家關係,對地區穩定構成嚴重威脅,為南美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埋下了導火線 [2] 
南美太平洋戰爭是由於智利和玻利維亞之間的領土糾紛而起。雙方爭議的焦點是阿塔卡馬沙漠,其位於玻利維亞、智利和秘魯的交界處,在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從未明確劃定歸屬。三國獨立後,玻利維亞佔有阿塔卡馬沙漠中部安託法加斯塔地區,秘魯佔有沙漠北部塔拉帕卡大區,智利則取得沙漠南部地區。三國均宣佈對沙漠地區擁有主權。由於在阿塔卡馬沙漠中部和北部發現豐富的鳥糞和硝石礦藏,使三國的爭執更加尖鋭。前者作為一種優質的有機肥料,是玻利維亞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和外匯來源,而後者則是歐美兵工廠用來製造火藥的重要原料,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南美太平洋戰爭戰爭起因

1866年,智利與玻利維亞簽訂邊界條約,規定以南緯24°線為兩國邊界,南緯23°線與25°線之間一切礦產品和輸出產品的關税,由兩國平分。同年,智利和英國合資經營的硝石公司同玻利維亞簽訂合同,取得在安託法加斯塔地區的開採權。1874年,玻、智兩國簽訂新約,規定智利政府放棄南緯24°線以北地區的全部權利,玻利維亞同意在25年內對智利公司不提高現行税率 [3]  。1878年,玻利維亞政府出於籌措軍費的需要,決定單方面增加智利—英國礦業公司税額。但礦業公司根據1874年條約拒絕交納。玻利維亞政府決定沒收其全部資產並公開拍賣。作為報復,1879年2月14日,智利在英國的支持下,出兵佔領玻利維亞最大的港口安託法加斯塔。而秘魯與玻利維亞關係親密,雙方曾在1873年秘密締結軍事同盟條約。危機爆發後,秘魯和玻利維亞政府向國內下達軍事動員令,並積極從歐洲購買軍火。智利遂於1879年4月5日正式向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宣戰。這次戰爭被外界稱為“南美太平洋戰爭”,又由於戰爭起因來自三國對鳥糞和硝石資源的爭奪,因此也被稱為“鳥糞戰爭”或“硝石戰爭”。

南美太平洋戰爭戰爭爆發

獨立後的智利、秘魯和玻利維亞的社會經濟發展並不平衡,三國中智利最早實現了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在經歷了一個政治混亂的“考迪羅時代”後,鳥糞的大規模開發促使秘魯實現了加快的發展,成為太平洋沿岸能夠同智利相匹敵的大國 [2]  。在領土的糾紛中,經過多次交涉與談判,到1874年時,在阿塔卡馬的硝石礦區內,秘魯控制着塔克納阿里卡和塔拉帕卡,玻利維亞佔有安託法加斯塔,智利則控制南緯24度線以南剩餘的一小片硝石礦區。智利控制的面積最小,一直企圖擴大佔領範圍,而秘魯則與玻利維亞在共同威脅下走向合作。1873年2月,秘魯與玻利維亞簽訂密約,建立軍事互助同盟。 [4] 
1877年5月,一場暴風雨襲擊了玻利維亞控制下的港口安託法加斯塔。為了恢復災後經濟,1878年玻利維亞地方當局決定增加税收,然而該城市的主要財富卻是由智利與英國合資的安託法加斯塔硝石和鐵路公司控制,因此該決議遭到智利的抗議,成為了戰爭的導火索 [1]  。1879年2月初,玻利維亞總統伊拉里翁·達薩強行沒收了相關硝石企業的財產,於是在英國的唆使下,智利準備訴諸戰爭解決問題,並想趁機佔領整個阿塔卡馬地區。2月14日,智利總統弗朗西斯科·安東尼奧·平託下令出兵佔領安託法加斯塔港,趕走了玻利維亞警衞隊。3月14日,玻利維亞向智利宣戰。秘魯也於4月參戰。由於這場戰爭是為了爭奪硝石和鳥糞,因此被稱“硝石戰爭”或“鳥糞戰爭”。 [4] 

南美太平洋戰爭戰爭過程

戰爭初期,智利憑藉兩倍於秘玻聯合艦隊的海軍,迅速封鎖了秘魯和玻利維亞的海岸。1879年5月,智利海軍司令威廉姆斯留下戰艦“埃斯美萊達號”封鎖秘魯要塞伊基克,但遭到秘魯海軍的偷襲,“埃斯美萊達號”被擊沉。同年10月8日,智利艦隊在例行巡航中遭遇秘魯艦隊,雙方展開了南美歷史上第一次鐵甲艦決戰。智利海軍摧毀了秘魯主力鐵甲艦“胡阿斯卡號”。
早在1863年,秘魯為了應對即將來到的戰爭,已和玻利維亞秘密締結了軍事同盟條約。戰爭爆發後,玻利維亞政府向國內下達了軍事動員令,和秘魯結成聯軍,對智利軍進行殊死抵抗。智利軍隊措手不及,形勢一度陷入被動。
伊基克戰役 伊基克戰役
1879年11月,7000名智利士兵在6艘軍艦的護送下,在伊基克要塞附近登陸,秘、玻聯軍進行殊死抵抗,但當時玻利維亞陸軍裝備低劣,部隊裏充斥着腳蹬涼鞋、穿着五花八門服裝的印第安人,他們沒有步槍等火器,只有原始的弓箭和十字弩,這也使“南美太平洋戰爭”成為世界上最後一場使用弓弩作戰的戰爭。智利軍隊獲勝並迅速地佔領了秘魯的塔拉帕卡省全境。
1880年初,智利軍隊在秘魯伊洛和帕科查港登陸,佔領莫克瓜,通過沙漠地帶,在塔克納和阿里卡兩次戰役中打敗了玻秘聯軍。至此,玻利維亞失去了所有太平洋沿海領土,秘魯海軍則全軍覆沒。
安加莫斯之戰 安加莫斯之戰
玻利維亞和秘魯兩國軍隊戰敗的消息傳回國內,輿論譁然,政局動盪。秘魯總統馬里亞諾·伊格納西奧·普拉多下台,反對派首領彼得羅拉上台並重組力量抵抗智利。玻利維亞總統達薩被趕下台,納西索·坎佩羅成為該國臨時軍隊領導人。為了保住秘魯邊境的阿里卡和以北的塔克納,玻、秘兩國緊急組織軍隊抵抗。1880年5月,秘、玻聯軍慘敗,智利攻下塔克納,玻軍被迫退回本土,並從此退出戰爭。緊接着,智利軍隊又攻陷了由秘魯守衞的阿里卡港口。到1880年6月,秘、玻兩國丟掉了安託法加斯塔、塔拉帕卡、阿里卡、塔克納等地,而這些地方正是硝石和鳥糞的主產區。
智利軍團佔領利馬 智利軍團佔領利馬
1880年6月,三國代表舉行談判,但秘魯拒絕智利提出的議和條件,只同意暫時休戰。出於人道考慮,智利允許秘魯用運輸船把被俘的秘魯傷兵運走,但傷兵人數超過了運輸船的裝載量,智利將“羅阿號”軍艦借給秘魯方運送傷員。7月3日,“羅阿號”完成任務,拖着一條滿載秘魯提供的水果的駁船返航時,駁船突然發生爆炸,並傷及“羅阿號”。智利政府認為這是秘魯設下的陰謀,決定採取嚴厲的報復措施——攻佔利馬。1881年1月,2.6萬智利軍隊向利馬城發起總攻,秘魯守軍只進行了兩天抵抗便四散奔逃。智利佔領利馬後,並對利馬城大肆搶掠和焚燒,毀壞、偷走名貴油畫,甚至運走利馬圖書館的圖書和動物園裏的動物 [4]  。先後扶植了兩屆傀儡政府。1883年10月,秘魯與智利政府正式簽訂《安孔條約》。 [4] 

南美太平洋戰爭戰爭結果

1883年10月20日,秘魯與智利在利馬北部安孔城簽訂條約,結束了南美太平洋戰爭。根據《安孔條約》,秘魯將塔拉帕卡省割讓給智利,並將塔克納和阿里卡兩地區交給智利管轄10年。1884年4月玻利維亞與智利在瓦爾帕萊索簽訂了《停戰協定》,實際承認了智利對玻利維亞沿海地區的佔領,南美太平洋戰爭正式宣告結束。直到1904年玻利維亞和智利才正式簽訂和平條約,玻利維亞放棄了原來堅持的必須獲得一個太平洋港口的要求,同意割讓在太平洋戰爭中被智利佔領的太平洋沿岸盛產硝石的全部土地,從此喪失了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沿岸之間的全部領土,變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 [3] 

南美太平洋戰爭戰爭影響

南美太平洋戰爭對戰爭國

這場戰爭導致了超過14000人死亡,對於整個地區的生產力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使三個國家的命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由於戰爭的勝利,智利合併了秘魯的塔拉帕卡省從而幾乎完全控制了世界的硝石儲備,在此後30多年裏,硝石成為智利最重要的出口產品,差不多壟斷了當時全世界的硝石市場,智利也成為天然硝石出口國和最大的硝石出口國,智利進入了所謂的“肥料時代”,或者稱之為“硝石高潮”, [5]  用於製造炸藥和化肥的硝石出口直到20世紀20年代初都在經濟上支撐着每屆智利政府 [3]  。智利從鄰國掠奪了大量的領土將其國土拓展三分之一,智利的國際地位也大大提升。智利的領土擴張也遭到許多國家的譴責,它被外界稱之為“太平洋上的普魯士”“欺壓兩個弱小和絕望的鄰居”。智利在贏得硝石戰爭後解決了國內外的威脅,終於成為南美與阿根廷巴西並立的“ABC強國”。 [5] 
戰敗的秘魯和玻利維亞則受到了沉重打擊。對於秘魯來説,這是一場恥辱的失敗,使政客們名譽掃地。條約簽署後,秘魯陷入了卡塞雷斯和伊格萊西亞斯兩大政治陣營的內戰當中。1884年6月,卡塞雷斯最終承認了《安孔條約》,1885年12月,卡塞雷斯最終擊敗伊格萊西亞斯,1886年6月卡塞雷斯當選秘魯總統,秘魯的內亂才算終結。1884年8月,當最後一批智利軍隊撤離秘魯時,秘魯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已經破產。從經濟上來看,這場戰爭對秘魯是一次摧毀性打擊。除了喪失了盛產硝石的領土,秘魯大部分的海鳥糞藴藏都已抵押給德雷菲斯銀行,它的工業也被戰爭所破壞了。秘魯的財政收入減少到600萬美元,僅能達到1869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外債卻因此高達1.5億美元,5100萬英鎊。 [5] 
玻利維亞喪失了安第斯山脈與太平洋沿岸之間的全部領土,變成了一個沒有出海口的內陸國,嚴重地影響了其經濟的發展。自戰爭結束後的130多年裏,玻利維亞從沒放棄索要出海口的要求,其與智利的關係也因“出海口問題”難以改善,1962年兩國一度斷交。為了重獲出海口,玻利維亞不斷在國際場合向智利施壓,但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2013年4月,玻利維亞正式向國際法院起訴智利,要求同後者就解決出海口等問題展開談判,但智利政府拒絕由海牙國際法庭處理這一問題,從而引發兩國之間的持續對抗 [4] 

南美太平洋戰爭國際影響

硝石戰爭帶來的領土變更,對於整個南美地區、乃至拉美地區的區域一體化造成極其不利影響。戰爭使得南美各國之間的關係複雜化。戰後初期,智利加強了同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的外交聯繫,由於這兩個國家同秘魯都存在領土爭端,在厄瓜多爾日後同秘魯的邊界衝突中,哥倫比亞向厄瓜多爾提供了武器裝備。
這場戰爭還使得實證主義思想擴大了影響,在拉美大行其道。實證主義在拉美1870-1930年出口繁榮時期被廣泛接受。實證主義強調秩序與進步,實現物質進步,就要建立社會和政治秩序,建立真正的、持久的秩序,也必須以物質進步為前提。秘魯和玻利維亞在經受了戰爭的災難性打擊後,從實證主義中尋求重建和復甦的藥方。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