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紀門街道

鎖定
南紀門街道,隸屬於重慶市渝中區,地處渝中區東南部,東與望龍門街道相連,南瀕長江,西接菜園壩街道,北與七星崗街道接壤,距渝中區政府200米,總面積0.53平方千米。 [1] 
戰國後期,南紀門街道境域屬江州縣;1972年12月15日,由長征路街道更名為南紀門街道。 [1]  2011年,南紀門街道户籍總人口4.42萬人。 [1]  截至2020年6月,南紀門街道下轄5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涼亭子4—2號。 [1] 
2011年,南紀門街道財政總收入1.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7億元。 [1] 
中文名
南紀門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重慶市渝中區
地理位置
渝中區東南部
面    積
0.53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
政府駐地
涼亭子4-2號
電話區號
023
郵政編碼
40001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渝A
人    口
4.42萬人(2011年户籍人口)

南紀門街道建置沿革

戰國後期,屬江州縣。
南朝齊永明五年(487年),屬墊江縣。
北朝北周保定元年(561年),撤銷墊江縣置巴縣,境域屬之。
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慶建市,境域屬之。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屬重慶市第三區。
1955年11月,第一區改稱市中區,屬之;同年,建立王爺石堡街道。
1958年3月,王爺石堡街道改稱南紀門街道,同時,寶善寺街道併入。
1958年9月20日,金馬寺街道和中興路街道大部分地區併入南紀門街道。
1960年3月,南紀門街道改為南紀門公社。
1962年7月14日,南紀門公社復改為南紀門街道。
1968年10月14日,南紀門街道改稱長征路街道。
1972年12月15日,長征路街道復更名南紀門街道。
1987年6月,儲奇門街道併入南紀門街道。
1995年後,屬渝中區。 [1] 

南紀門街道行政區劃

南紀門街道區劃沿革

1996年,南紀門街道下轄體心堂、馬蹄街、坎井街、王爺石堡、清真寺、中興路、柑子堡、轎鋪巷、十八梯、厚池街、鳳凰台、解放西路、寶善巷、雙巷子、黃荊巷、凱旋路、儲奇門行街、解放西路上段、解放西路中段、響水橋、月台壩、花街子、刁家巷、東華觀、聯升街25個社區。
2010年,南紀門街道下轄6個社區。
2011年,南紀門街道下轄涼亭子、十八梯、厚慈街、響水橋、解放西路、凱旋路6個社區;下設128個居民小組。 [1] 
2015年初,將原望龍門街道的郵政局巷社區劃歸南紀門街道管轄;調整後,南紀門街道管轄涼亭子、十八梯、厚慈街、響水橋、解放西路、凱旋路、郵政局巷7個社區。

南紀門街道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南紀門街道下轄5個社區, [2]  街道辦事處駐涼亭子4—2號。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500103008002
111
十八梯社區
500103008009
111
解放西路社區
500103008010
111
涼亭子社區
500103008012
111
凱旋路社區
500103008013
111
郵政局巷社區

南紀門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南紀門街道地處渝中區東南部,東與望龍門街道相連,南瀕長江,西接菜園壩街道,北與七星崗街道接壤,距渝中區政府200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0.7千米,總面積0.53平方千米。 [1] 

南紀門街道人口

2011年,南紀門街道户籍總人口4.42萬人,其中男性2.15萬人,佔48.61%;女性2.27萬人,佔51.39%。2011年,南紀門街道人口出生率3.38‰,人口死亡率4.35‰,人口自然增長率-0.9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3萬人。 [1] 

南紀門街道經濟

2011年,南紀門街道財政總收入1.7億元,比2010年增長27.9%;人均財政收入3781元,比2010年增長11.3%。 [1] 
2011年末,南紀門街道有商業網點近2000個,職工近1萬人。2011年,南紀門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8.7億元,比2010年增長13.8%;南紀門街道是重慶市最大的中西藥材批發、零售集散地;轄區有數百家藥材批發經營户。2011年,南紀門街道有西三街水產品批發市場,營業額50億。 [1] 

南紀門街道社會事業

南紀門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南紀門街道有幼兒園2所(鳳凰託兒所、海貝託兒所)、小學2所(解放西路小學、精一民族小學)、中學2所(重慶復旦中學、渝中高級職業學校),共有在校生6244人,專任教師684人,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南紀門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南紀門街道街道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8個,建築面積350平方米,藏書30萬冊;還有網吧等娛樂設施。 [1] 

南紀門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南紀門街道有醫療衞生機構3個,分別是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社區衞生服務站。 [1] 

南紀門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南紀門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416户,人數2166人,支出776.1萬元,比2010年增長4.8%,月人均295元,比2010年減少1%;國家撫卹、補助優撫對象4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7.5萬元,比2010年減少12%;發放高齡和長壽老人補貼2706人、71.8萬元;發放殘疾人補貼710人、27.6萬元;發放元旦春節“送温暖、惠民生”慰問對象4456人、慰問金和物品198.6萬元;兑現計劃生育獎勵128.8萬元。2011年,南紀門街道有街道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6個;社區老年日間照料室2個,有敬老院4家,設置牀位220張、收養社會老人180人。 [1] 

南紀門街道交通

南紀門街道交通主幹道有解放西路、凱旋路、長江濱江路等。
南紀門街道地圖

南紀門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南紀門街道因境內有明洪武四年(1371年)所修的九開八閉17座城門中的南紀門而得名。 [1] 
  • 文物古蹟
南紀門街道轄區內共有市、區8家文物保護單位。南紀門街道主要古蹟有郭沫若舊居、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禮堂舊址、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重慶行營、東華觀藏經樓、基督教金紫門基督教堂、中興路清真寺和天主教法國仁愛堂舊址、藥材公會舊址、“6.5”日本大轟炸遺址。 [1]  天官府8號郭沫若舊居、東華觀藏經樓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法國領事館、法國仁愛堂舊址為渝中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重慶行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