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窖村

(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下轄村)

鎖定
南窖村,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下轄村,中國傳統村落,地處京西南大房山北麓低山區,貓耳山小盆地南部一條山溝內,距房山區政府約46公里,距北京市中心約65公里,村域面積9.53平方公里。 [1] 
南窖村地勢東高西低,村落順應河道向東西方向延伸,從村西水峪口向東,南北兩側山退谷開,豁然開闊,至村東龍王廟逐漸縮窄,形成一個核形小盆地。民居大多是南北朝向,聚落呈散列狀,村中有兩條主街,北街是柏油路,南街有古商街,店鋪林立,古道兩側房屋大部分為明清建築,少數為民國建築。南窖村有銀音會、燈籠會、獅子會等多個民間文藝組織。 [1-3] 
2016年12月9日,南窖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4] 
中文名
南窖村
村落屬性
行政村
所屬政區
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
村域面積
9.53平方公里
形成年代
明代
主要產業
種植業和勞務輸出
保護級別
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批准單位
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
批准時間
2016年12月9日
主要景點
霍家大院、果家大院、北極玄帝廟

南窖村村落歷史

唐末,大安山建造永樂宮時大規模開闢出若干出山路,其中一條即經紅煤廠進入南窖溝,經南窖翻過南大嶺至黃山店,出溝口到平原 ,奠定了南窖村的交通基礎。 [5] 
金代,在大防山方澤山下建金陵,形成皇家陵墓羣,在南郊澗道(今南窖溝)有駐軍守衞,逐漸形成聚落。 [5] 
元末,各地戰亂連連,有百姓為逃避戰亂遷居南窖村。 [5] 
明代遷都後,有多次大規模山西移民至直隸各地。同時,採煤業的逐漸發展使南窖村日益繁榮。 [5] 
清代煤炭的大規模開採及民國初期煤炭高線的修建使南窖村的發展達到鼎盛,成為當時河套溝最富庶的鄉村之一。 [5] 
民國時期,南窖村屬河北省房山縣管轄。 [5] 
南窖村現為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政府所在地。 [1] 
南窖村 南窖村

南窖村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南窖村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南窖鄉中心地帶,地處京西南大房山北麓低山區,貓耳山小盆地南部一條山溝內,距房山區政府約46公里,距北京市中心約65公里,村域面積9.53平方公里。 [1] 
  • 地形地貌
南窖村海拔在260米至300米,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村莊地處窖型盆地之中。 [5] 
  • 水文
發源於大房山主峯南麓房子嶺溝的南窖河自西向東沿山而下,從北安村中穿村而過,匯同南岸溝、三合村清港溝流經南窖村。該河過南窖村後水勢平緩,匯同南港溝、水峪溝後向西北匯入大石河。 [5] 
  • 氣候
南窖村屬於中山區,為温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零下5℃,4—10月平均氣温20℃左右,年降水量500毫米。 [3] 
  • 土壤
南窖村土質以山地褐土和黃褐土為主,土壤中性微酸。 [3] 

南窖村村落格局

南窖村選址理念

南窖村地處窖型盆地之中,背山面水,利於藏風聚氣,具有“負陰抱陽”的風水格局。 [3] 
南窖村概略看是東西走向,從高空投影角度看南窖是一條體型豐滿的魚,魚頭在西魚尾在東,與村南小河是平行關係。南窖村地勢北高南低,房屋建築大部分是面南背北而建。按照四象和五行講究,好的地方一般是各要素兼備。村落地處中土,穩定不動,顏色為黃屬正色。左青龍是東部的大房山,即今貓耳山,顏色數青,五行主金;右白虎是西部的大西溝尖,顏色為白,五行主銀;前朱雀是南部的南坡,顏色屬朱,五行主火;後玄武是北部的中窖梁,顏色數黑,五行主水。 [3] 

南窖村空間佈局

南窖村沿河道呈扇形展開,分為東、中、西三個片區,其中東和西組團後期發展而來,傳統村落集中在中部組團。村落以東西向的紅南路為主街,與之平行的南側街道為古商道,是當時的村中主街。主街與若干南北向道路和支路相連,形成魚骨狀道路結構。商業街西起南窖村娘娘廟,東至南窖上莊,長約1公里。其形成發展依託重要的節點,如娘娘廟、北極玄帝廟等廟宇建築,呈線性發展。 [5] 
南窖村 南窖村
南窖村內大量商鋪、商號沿街道兩側密集排列,涵蓋吃食糕點、布匹衣錦、米糧肉食、鐵匠、藥鋪、理髮、私塾等各個方面。臨街住户將沿街部分作為對外經營的店鋪,將居住功能置於院落內部,形成分區明確、前店後宅的院落空間。另外,村內還有戲樓、翁橋、西過街樓(東過街樓已被拆毀)等公共建築,以及李秀才院、果家大院、謝家大院、 趙家大院、楊家大院等十多個名宅大院。 [5] 
南窖村一隅 南窖村一隅

南窖村經濟社會

南窖村人口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南窖村以漢族為主,户籍人口2553人,常住人口2600人。 [1] 

南窖村經濟

據2020年2月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網顯示,南窖村村集體年收入為746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為6484.7元。 [1] 

南窖村主要景點

南窖村霍家大院

霍家大院位於南窖村的東南側,古商道中段的北側。院落最早的主人是當地的鄉紳。院落的整體風貌繼承了北方傳統民居的特點,兩進院的院落格局保存得比較完好。大門及二門門簪的木雕精美,分別是四顆和兩顆,其中大門上兩顆門簪已毀,僅剩東側兩顆。 [5] 

南窖村果家大院

果家大院位於南窖村東北紅南公路的北側,建造於清末。大院原本的主人是當地聲名顯赫的秀才,後來回建起了果家大院。院落坐北朝南,是一座三進院落,並帶有東跨院。院落的佔地面積980平方米,建築面積616平方米。大院的一進院由於修路被拆除。大門開在倒座房(原為一進院的穿堂門門廳及耳房)的中部。進入大門後中間正對一座精緻的垂花門樓。垂花門的頂部是當地特有的石板材料,覆有筒瓦,門樓採用清水脊。通過垂花門進入果家大院的二進院。二進院為典型的三合院,有東、西廂房各三開間。院落北房為五開間,中部一間為穿堂門,門前有七級石階。通過穿堂門再向內走就進入了第三進院,與二進院格局類似,東西各有一廂房,兩廂配房各三開間 ,最北部的正房為五開間。東跨院大門原開在南側倒座房的中部,後被封住,將大門開在西廂房靠北,佔一開間。 [5] 
果家大院門口 果家大院門口

南窖村北極玄帝廟

北極玄帝廟建於南窖村偏東,坐北朝南,佔地面積667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60平方米。始建於明朝初年,距今已有六百餘年。分為影壁、山門、前殿、中殿、後殿五部分。今前殿無存,位置不詳。據考,前殿供奉三國時期武將劉、關、張、趙雲的神像,中殿供真武大帝,後殿供菩薩神像。中殿前院西側有古柏一株,樹高300餘米。三大殿、山門、影壁為磚瓦木石結構,採用上等木材,椽為圓木見方,石板蓋頂,逍瓦壓稍,起五脊,着六獸。影壁的壁心面南,嵌有磚雕二尺見方一“福”字。影壁與山門之間稱為廟台,用碎石與方形石板鋪就。 [5] 
北極玄帝廟 北極玄帝廟

南窖村古戲樓

古戲樓始建於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光緒十年(1884年)重修。戲樓依山傍水,坐南朝北。戲台基高2米,台前一片平坦場地,場邊臨河,河北岸還建有高大三間佛堂(逢演戲時供奉玄武帝,龍神看戲的地方),當地人稱背樓子。因房後直對村西過街樓,過街樓西側即娘娘廟,山門與戲樓遙望相對,戲樓後山頭上有一株千年玻櫟樹。 [3] 
古戲樓戲台正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後為抱廈化妝間,已坍塌。兩面山牆已消失,僅靠幾根柱子支撐。正所謂牆倒房未塌。房檁上畫滿了彩畫,有人物故事、漁樵耕讀、駿馬異獸、花卉圖案、各種紋飾。正中正脊檁上記載建築年代和重修日期。油彩筆墨鮮豔,歷經幾百年依然清晰可見,可見用料講究,真材實料。 [3] 

南窖村娘娘廟

娘娘廟坐落於南窖村西頭,廟東側即過街樓,南窖村人稱甕橋。此廟建廟時間不詳,山門為青磚砌築,兩側石獅門墩一對(磨損嚴重),青石長階條襯頂重檐磚雕裝飾,兩側圍牆磚石結構,牆厚2.4尺。前院古槐兩株,銀杏樹一株。正殿三間,前出廊柱,前廊兩側有壁畫,後院正殿三間,東西配殿各兩間。院裏有古柏三棵,東側配殿,上房兩間,東配屋兩間,門樓一座。前院東南角古槐樹後有台階一通,是通往甕橋二層之路,從院內古槐的樹齡推斷有600—700年的歷史。 [3] 
清末光緒年間,娘娘廟曾作為仁義局使用,是清朝廷府州縣設立管理駱駝運輸收費管理的機構。解放後,此廟做過糧店、小學校、村公所、育紅班等。因年久失修,房屋已坍塌。2013年,房山區文物普查將其列為不可動文物遺產,清光緒重立仁義局碑在後殿院中。 [3] 
娘娘廟 娘娘廟

南窖村觀戲堂

觀戲堂坐落於南窖村西古戲樓對面,南窖村西過街樓洞前十幾米的三間屋坐北朝南正對戲台。因其背對過街樓,當地人稱它背樓子,此堂並非為達官顯貴、頭面人物看戲所建,同時也是為該村廟宇供奉的各路神們看戲所用。逢年過節,村裏請京城或外地戲班子唱大戲時,村民們把龍王爺、玄武帝等諸神像請進觀戲堂,看了戲之後,再把各路神像送回廟裏,此堂保存相對較好。 [3] 

南窖村龍神廟

龍神廟坐落在南窖村東北山腳下,高台之上,過街樓以東100米處。正殿三間,磚石結構,房頂通瓦,磚雕,設五脊,木窗井字窗欞,前出廊,高階共九級,東西配殿各四間,兩進院門。裏院原懸掛鐵鐘一口。
龍神廟廟前有過街影壁一座,字跡已不詳。正殿內原供雷神一座,左手持錘一把,右手持鏨一柄,寓意是擊鏨閃火花。雷神左右是雷公奶奶和雨神。屋內兩面山牆上有壁畫,已模糊不清。此廟宇建築始年已不詳,與黑龍關龍王廟相比屬於次廟。 [3] 
龍神廟山牆 龍神廟山牆

南窖村過街樓

南窖村過街樓建在村西、東部,地址選在出入村中險要位置,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性質。現村東過街樓已毀,僅留村西兩座。建築材料用大青石砌築,白灰漿澆築而成。過街樓深五米餘,頂為半圓拱形,二層上中間位置建佛堂一座,雙向門對開,旁有窗欞。佛堂屋內用葦簾掛白灰泥截然分開,相背擺兩尊神像,分別面街和村外,佛堂四周有一米寬的圍廊,可圍繞佛堂走動查看四周。 [3] 
南過街樓一側為娘娘廟,另一側與民居為鄰。該樓洞兩側均有文字,門洞正中為“南窖村”三字,面向街的門洞上方題字“里仁唯美”四個字,過街樓中間門洞內牆壁各鑿一個方洞,據説是清朝末年仁義局(税務部門)所為,門洞內放一橫樑木,擋駱駝隊用,以此查税。 [3] 
過街樓 過街樓

南窖村歷史文化

南窖村歷史名人

人名
簡介
包森
包森,原名趙寶森,亦名寒,小名亥娃。1911年農曆六月二十一生於陝西省蒲城縣三合鎮義龍趙家村一個農民家庭裏。兄妹6人,排行第三。1932年經中共蒲城縣委秘書王培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九一八事變後,包森懷一腔熱血帶領學友到關中各地宣傳抗日救國。1938年2月,跟隨鄧華支隊來到平西,以平西抗日遊擊支隊長和八路軍代表身份來到房山縣五區南窖村。1942年2月17日,他率部隊在遵化境內野虎山村與敵遭遇交戰時,被敵人狙擊手冷槍擊中胸膛,壯烈犧牲,年僅三十二歲。延安解放日報頭版專門發社論悼念他“赫赫戰功和英雄精神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裏”。葉劍英元帥曾稱他為“中國的夏伯陽”。
杜伯華
杜伯華(1904年—1941年),原名維漢,字華昌,祖籍河北,幼年隨父逃荒到吉林省榆樹縣夏寶村落户。18歲父喪,伯華醫術臻成。1931年,開辦華昌診所,在鑽研中醫基礎上,研習西醫,中西合璧,醫術遐邇。1932年8月,遇親戚地下黨李向之,初曉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與政策,決心參加抗日,投身革命隊伍,以華昌藥房為掩護,建了縣城第一個地下聯絡站,蒐集敵偽情報,掩護抗日人員,以物資接濟抗日武裝,用藥房的收入買槍、買藥品支援抗聯。1939年3月,杜伯華就任冀西第四行政督察專員,轄房、良、昌等聯合縣。1941年夏,伯華調任晉察冀軍區衞生部副部長,為解決根據地藥品緊缺,躬身勞碌,辦藥廠、制方劑,貢獻卓著。1941年6月30日,因藥物中毒而溘然長逝,以身殉職,時年37歲。
霍梁
霍梁(1922年—1986年),房山縣南窖村人,出身貧苦。1938年,八路軍代表到南窖開闢工作,梁辭別父兄參加革命。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學習畢業後被任命為平西專屬警衞隊任指導員、房淶涿一區教導員、九區大隊長、縣委組織委員、七區區委書記等職。1945年7月,梁率領武工隊,隗合寬帶領民兵,配合八路軍七團主力,攻打敵偽重要據點南窖。梁為解放家鄉作出了重要貢獻。解放戰爭初期,霍梁任房山縣委宣傳部長。1948年7月,任良鄉縣佑。年底,房山、良鄉相繼解放,霍梁率工作隊進良鄉城,着手城市接管和恢復經濟工作。文革期間,霍梁深受迫害。1969年調朝陽區,任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後任中共朝陽區委副書記。1982年離休,1986年病逝,年64歲。
王宇
原名王天增,1923年2月12日出生。少年時讀了三年私塾,後因父受傷,祖母病故,變賣房產被迫退學。1938年4月,參加了八路軍,在晉察冀軍區遊擊四支隊第三中隊當通訊員,6月調到第一軍區政治部宣傳科當勤務員。1938年11月在“反掃蕩”的戰鬥中,表現勇敢,王宇經考驗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1月,王宇調到第三軍分區二團一營任青年幹部,同年11月任營部政治指導員。1940年11月任二團炮兵連副指導員。在此期間,王宇參加了雁宿崖戰鬥和黃土嶺戰鬥,即著名的黃土嶺戰役,共殲日軍9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和物資。
劉興
房山南窖村人,1897年生於南窖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38年春天,中國共產黨八路軍派人來到南窖地區,宣傳抗日救國十大綱領,號召老百姓團結一心,抗日救國,在長操村成立了縣抗日民主政府,並在工人中成立了秘密的工會組織,工會會員總共有2000多人,劉興、趙存、史良存、付友深被推選為工會組長,上下幾個村的農民有的也加入了工會組織,此後劉興已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黨在煤窯工人中早期的組織者之一。
聶一新
原名聶啓中,房山縣南窖村人。1946年,聶一新18歲在南窖村任村幹部不足一年,先後在中窖村、黑龍關村任小學教員。1949年調到房山大次洛村任學校教師,同年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共青團前身)。1953年,聶一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十月受地委派遣赴省委黨校學習政治理論,並任地委宣傳部理論教員。1980年,聶一新調到康保縣燃料公司,後為石油公司。在石油公司十年的工作中,曾被評為公司先進工作者。1987年被評為全市先進工作者。1988年全市職稱評定時,為助理經濟師。1993年10月,正式告別工作崗位,享受離休待遇。
參考資料: [6] 

南窖村節慶活動

農曆臘月十八是祭窯日,南窖村的煤窯停工停產。因南窖村開煤窯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南窖村廣大農民多數是半年下煤窯幹活,半年種地為生。臘月十八這天,窯主在窯口以裏數米稱“拔道”處設窯神牌位,將窯神像擺上供品,焚香點蜡祭窯神。窯主和大作主(現稱礦長或坑長)與眾工人祭拜之後即下班。開工日一般在第二年正月底或二月初。祭拜窯神以求平安、發財之目的。 [2] 

南窖村民間花會

  • 南窖銀音會
銀音會是南窖最早的民間花會組織,因其樂器中有貴重的銀鑼而得名。南窖銀音會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明代。銀音會的老藝人手中使用的大鑔上鑄有:“大明宣德五年內加金銀造”字跡。
南窖銀音會的樂器主要是銀鑼、管子、笛子、笙、大鑔、小鑔、打鼓、鐃子等。表演形式有踩街、坐場兩種。表演者一般為15人左右。踩街是在街道上邊走邊吹,坐場則是應邀表演。 [2] 
  • 南窖燈籠會
南窖燈籠會是南窖地區最大的民間花會之一,在每年除夕舉辦,為慶祝新年的到來。燈籠會分四大教派,分別是青龍教、火龍教、黑龍教、雨龍教。每派的教義就是一部古代名著,按排序分別是:青龍—《三國演義》,火龍—《説岳》,黑龍—《封神榜》,雨龍—《白袍徵東》。
南窖燈籠會的籌備工作從農曆臘月開始,信徒以南窖村民居多。除夕一到,南窖村古商道上張燈結綵,燈籠從仁義局一直掛到村東,蜿蜒1公里左右。燈籠會上的燈籠是方形的,四面分別繪製《封神演義》《三國志》《岳飛傳》和《楊家將》四部古書中的經典章節,燈籠會從街頭走到街尾,可把四部古書看完。燈籠會上還會特別佈置迷宮狀的燈陣,由九個首尾相連的“卍”字組成,從燈陣入口走到出口約1.08裏,點燃365盞燈,喻示對一年365天、108種變數的保佑。 [2] 
  • 南窖獅子會
南窖獅子會出現於民國時期,是村民為了慶祝豐收、春節等重大節日而成立的舞獅隊伍。舞獅時,二人鑽入獅布幔內,一人舞獅頭,另一人舞獅尾。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在舞獅活動中寄託着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願望。 [2] 
  • 南窖六山會
南窖六山會是南窖村民自發成立的羣眾神社組織,是以祈雨、祈福、慶祝等功能於一身的百姓娛樂組織。通常由村裏富户出資,羣眾佈施輔助,將村民聚集起來,進行求雨、慶祝等活動。 [2] 

南窖村物產美食

土特產
黃金茶、山洞蘑菇、小米、玉米麪、玉米糝、黃豆、綠豆、大豆、倭瓜、花椒、柴雞蛋、雜糧、紅薯、白薯等。 [7] 
野菜
木蘭芽、茼蒿、椴葉、苦麻菜、野蘑菇、野山葱、苣蕒菜、蒲公英、野山韭、馬齒莧、蕨菜、黃花、山芹菜、山魁菜、蒲公英、紅腿香椿、蘭花菜、曲麻菜、白花菜、花椒芽、黃花、巧兒舌頭、蘇子葉、仁筋菜、木攬芽、河菜、刺菜。 [7] 

南窖村榮譽稱號

2016年12月9日,南窖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佈為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 [4] 
2018年3月,南窖村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名錄。 [8] 

南窖村旅遊信息

交通
公共交通:北京市區六里橋北里乘坐901路快到燕山東嶺下車換乘房23路南窖村站下車。
自駕路線:沿閻東路行駛6.6公里,直行進入閻河路——沿閻河路行駛6.4公里,右後方轉彎上匝道——沿匝道行駛460米,朝佛子莊/淶源方向,右前方轉彎進入京昆路——沿京昆路行駛90米,直行進入京昆線——沿京昆線行駛13.9公里,過紅煤廠橋,朝南窖方向,左前方轉彎進入紅南路——沿紅南路行駛8.8公里,到達終點。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