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禪寺

(江蘇省無錫市境內寺廟)

鎖定
南禪寺,又名福聖禪院,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向陽路32號無錫南禪寺景區北區內,地處無錫老城南隅,古運河畔。南禪寺始建於南梁太清元年(547年),初名護國寺,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建塔(後名妙光塔);北宋崇寧三年(1023-1031年)重修寺院,賜額“福聖禪院”,俗稱“南禪寺”,有“江南最勝叢林”之稱 [1] 
南禪寺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共分為東西兩路,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妙光塔等建築 [2] 
2012年,南禪寺所處的無錫南禪寺景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4]  [9]  。1983年,南禪寺內的南禪寺妙光塔無錫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無錫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3] 
(注:本詞條僅收錄佛教寺廟南禪寺的信息,南禪寺外步行街及周邊地區信息詳見無錫南禪寺景區南禪寺街道等詞條)
中文名
南禪寺
外文名
Nanchan Temple
地理位置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向陽路32號南禪寺景區北區
所處時代
南北朝初建、明重建 [3] 
佔地面積
7000 m²
開放時間
08:00-18:00
著名景點
南禪寺妙光塔

南禪寺歷史沿革

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南禪寺始建,初名護國寺,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剎,時有“梁溪豐大剎,首惠山,次護國”的説法。
唐咸亨年間(670-674年),護國寺改稱靈山寺,後毀,僅剩一廟。
北宋雍熙年間(984-988年),有僧持缽而來,走進原靈山寺的廟中,不見蹤影,後來發現寺壁上有該僧的影子,人們信以為佛,建造佛塔,併到蘇北泗州接來了三尊佛像。
北宋天聖年間(1023-1032年),靈山寺原址重建,宋仁宗為該寺賜名“福聖禪院”。因宋仁宗又為無錫城中的另一座寺賜名“壽聖禪院”,而福聖禪院地理位置偏南,故老百姓俗稱其“南禪寺”。
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宋徽宗趙佶為南禪寺內雍熙年間建造的佛塔賜名“妙光塔”。
天曆二年(1330年),南禪寺失火,寺僧心月修理。
明永樂五年(1407年),南禪寺再度失火。
明宣德二年(1427年),南禪寺僧人心月、一葦重修寺廟。
明宣德八年(1432年),南禪寺妙光塔傾坍。
正統元年(1436年),南禪寺僧人一葦開始重建妙光塔 [10] 
正統十四年(1449年),妙光塔重建完成 [1]  [6] 
咸豐光緒年間(1851-1908年),南禪寺妙光塔遭火災,僅剩無頂荒塔 [6] 
民國十四年(1925年),榮宗敬、榮德生、唐申伯等出資為南禪寺做了修復,將妙光塔塔檐、平台及護欄改建為了鋼筋混凝土結構 [6] 
南禪寺 南禪寺
1980年,無錫市人民政府撥專款對南禪寺進行全面整修,清理出了妙光塔下埋藏地下多年的塔基台座,恢復了底層環廊。
1993年,南禪寺妙光塔按原樣修葺完工,重新對外開放。
1995年,重修南禪寺,新建天王殿、藏經樓,配建了塔院 [10] 
2008年10月1日,妙光塔院收歸南禪寺,重修妙光塔和天王殿 [2] 
2017年,南禪寺妙光塔停止對外開放 [6] 
2019年7月25日,無錫市文物局發佈《關於市文物保護單位——妙光塔修繕工程設計方案的批覆》,同意對南禪寺妙光塔進行修繕 [5] 10月,南禪寺妙光塔開始修繕。12月,南禪寺妙光塔修繕完工 [6] 
2020年3月,南禪寺妙光塔修繕亮化工程項目通過驗收 [7] 
南禪寺夜景 南禪寺夜景

南禪寺建築特色

南禪寺結構

南禪寺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70米,總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共分為東、西兩路。其西路建築由南至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般若堂,天王殿與大雄寶殿之間有觀音殿與地藏殿分列東西兩側,大雄寶殿西側還建有財神殿。東路建築主要包括妙光塔、文殊閣。妙光塔位於南禪寺東路偏西位置,其東南方向形成妙光塔院,院東部建有南禪寺素食館。文殊閣位於南禪寺東路最北端,與般若堂平行 [2] 
南禪寺 南禪寺

南禪寺特點

南禪寺的主要建築具有中國明清江南地區佛寺建築的特點。寺內建築的樑架較為簡化,樑柱直接通過榫卯接合,不依賴鋪作層,柱上斗拱高度佔總立面的比重較少而攢數密集。出檐較短,飛檐弧度優美,秀氣靈動。屋頂舉折較陡,瓦作細節豐富,是明清兩代的建築風格。
南禪寺妙光塔有明代建築的特點,塔基為青石雕鑿的須彌座,束腰部分雕明代“頂花結帶”圖案紋飾。須彌座牙腳為明代流行的“圭腳”,須彌座下為一層滿雕“不斷雲”。紋飾的青石底座,雕刻精細,塔底層轉角均為磚砌倚柱。塔心中空,每層有磚砌樓梯轉盤而上,建有平台環廊、護欄和屋檐 [10] 

南禪寺主要景點

  • 南禪寺妙光塔
南禪寺妙光塔位於南禪寺東側,塔基台座直徑13.5米,塔底層直徑7.5米,環廊進深3米,塔基台座高1.3米,塔身高36米,逐層收小,塔頂6米,共高43.3米 [10]  。妙光塔始建於北宋雍熙年間,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重建。古塔為七級八面閣樓式,檐角懸掛銅質鐸鈴,有“十里傳聞金鐸響,半天飛下玉龍來”之美譽,為“無錫八景”之一 [8] 
妙光塔 妙光塔

南禪寺文化活動

南禪寺藝文

南禪寺與諸多文章相關。明代進士、無錫人張思安著有《南禪寺重修塔碑記》,中提到:“院之西有溪,曰‘梁溪’,溪之脈與惠山第二泉通。父老相傳雲:昔有巨蛟蜿蜒其中,每天地晦暝,輒興風雨,噴腥濤,居民震怖,商賈懷憂。雍熙中,有異僧駐錫於茲,諭於眾曰:蒼龍在耳,宜建浮屠以鎮之,則蛟自潛,民安業矣。” [10] 
南禪寺相關的藝文還包括有錢景醇於萬曆十四年(1586年)撰寫的《重修妙光塔記》碑等 [10] 

南禪寺相關人物

南禪寺住持在中國佛教界較有影響力。唐代住持元浩禪師曾被《宋高僧傳》記載,宋代住持圓照禪師曾被《續傳燈錄》記載,並被宋神宗、宋哲宗兩代皇帝召見。元代有心月、本復禪師,清代有萬如、行符、際慧等禪師住持南禪寺。首任中華佛教總會會長、清末高僧冶開和尚曾任南禪寺住持。原中華佛教總會副會長靜波和尚也擔任過南禪寺住持 [2] 
南禪寺 南禪寺

南禪寺傳説軼事

南禪寺妙光塔傳説是為了治服水患才把塔立在羊腰灣與運河的交會處。 據《南禪寺記》記載,在北宋雍熙年間(984-988年),有僧持缽而來,走進廟中,忽然不見了蹤影,後來發現寺壁上有該僧的影子,人們信以為佛,建造佛塔,併到蘇北泗州接來了三尊佛像 [2] 

南禪寺活動建設

2020年1月2日,南禪寺舉行臘八祝聖祈福 [12] 
2020年1月25日,南禪寺舉行為疫情患者及醫護人員誦經祈福活動 [11] 
南禪寺大雄寶殿 南禪寺大雄寶殿

南禪寺文物保護

1983年,南禪寺內的南禪寺妙光塔無錫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無錫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3] 

南禪寺旅遊信息

南禪寺地理位置

南禪寺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南禪寺街道,向陽路32號南禪寺景區北區內。南禪寺周圍為南禪寺景區,主要包括妙光街等商業設施,以及古運河碼頭。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南禪寺西南方 [13] 
南禪寺地理位置(紅星處為南禪寺) 南禪寺地理位置(紅星處為南禪寺)

南禪寺門票信息

南禪寺免費對外開放。

南禪寺交通信息

  • 地鐵
無錫市南禪寺
無錫市南禪寺(3張)
前往南禪寺,可乘坐無錫地鐵1號線,在南禪寺站下,由8號口出,沿向陽路向東步行60米即到 [13] 
  • 公交
前往南禪寺,可乘坐無錫公交快1線、3路下行、3路區間下行、51路、61路,在“朝陽廣場(解放南路)”站下,沿解放南路向東北步行110米到向陽路,再向東步行80米到達。
前往南禪寺,可乘坐無錫公交12路、12路支線、15路、19路、23路、24路、25路、27路、32路、42路、51路、53路、55路、57路、61路、62路、85路、92路、105路、312路、358路、501路、502路、508路、723路、765路、767路、788-1路、788-2路,在“南禪寺(朝陽廣場)”站下,沿解放南路向南步行140米到向陽路,再向東步行80米到達。
無錫南禪寺 無錫南禪寺
前往南禪寺,可乘坐無錫公交15路、24路、27路、57路、105路、358路、502路、703路、765路、767路、788-1路、788-2路,在“跨塘橋(南長街)”站下,沿南長街向西北走220米到寶塔橋,過橋到河對岸,沿水弄堂向西北走150米到向陽路,再向東步行40米到達。
前往南禪寺,可乘坐無錫公交3路、3路區間、40路、67路、79路、81路、118路、135路、201路、703路、765路,在“朝陽廣場(南禪寺)”站下,沿中山路向南步行過紅綠燈到達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