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皮烈士陵園

鎖定
南皮烈士陵園 [1]  始建於 1956 年,佔地面積 12268.8 平方米 。是滄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縣重要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對全縣黨員羣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傳統愛國主義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文名
南皮烈士陵園
始建於
1956 年
佔地面積
12268.8 m²
所在城市
滄州市

目錄

南皮烈士陵園簡介

南皮烈士陵園
南皮烈士陵園(2張)
由於建園時間較長,部分烈士紀念建築物年久風化,烈士亭、烈士祠堂門窗破損,牆裂漏雨,圍牆多處倒塌,影響紀念活動的正常開展。1997年,縣委、縣政府號召全縣黨員、幹部、共青團員、中小學生及社會各界有識之士踴躍捐資,捐資金額達 23.6 萬元,(總投資 123 萬元),並聘請華北、冀東烈士陵園及縣城建局有關技術人員本着完善教育功能,陵園園林化的原則,進行重新規劃設計,使之更利於發揮教育功能。新建了革命烈士紀念堂、革命烈士事蹟展覽室,使用面積 180 多平方米,硬化了 1500 平方米 的廣場、新修紀念亭一個,製做張隱韜烈士石雕像 1 尊,新修圍牆 380 米 ,新建仿古大門一個。張隱韜烈士石雕像:質料為花崗岩,身高 2.7 米 ,底坐 2 米 ,通高 4.7 米 。
張隱韜烈士事蹟展室:張隱韜( 1902 — 1926 ),南皮唐家務村人, 1919 年在天津參加“五四”愛國運動, 1921 年 7 月由羅章龍同志介紹入黨,(中共“一大”時期黨員)北方黨的創始人之一。歷任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特派員、開灤五礦工人糾察隊教練員,正太鐵路工人糾察隊負責人。 1922 年介紹劉格平同志入黨, 1924 年 3 月受黨組織派遣在上海由毛澤東接待初試入黃浦軍校學習與徐向前、左權、宋希謙等革命前輩為同期學員, 1925 年 3 月畢業後返回河北在國民第二軍二師四旅任副旅長,參加指揮了攻打南皮、鹽山、慶雲等地奉系軍閥,後為配合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到滄州組織成立津南農民起義自衞軍,隊伍發展到 1200 餘人,任軍長兼黨代表,同年 11 月底,由南皮揮師北上,準備與楊柳青駐軍會合,行至南皮北徐莊時,遭到反動軍伐的截擊,激戰後被俘, 1926 年 2 月 5 日 慷慨就義於鹽山縣舊縣鎮(今千童鎮),遺有 5 萬餘字日記兩冊(國家一級文物)記載了烈士和毛澤東、鄧中夏、張國燾、王盡美、羅章龍等人的交往,同時記載了孫中山、蔣介石、汪精衞、張繼等人的部分活動,為了解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1988 年 4 月《人民日報》全文刊載,轟動全國史志檔案界。
烈士紀念堂:紀念堂北牆製做了高 2.6 米 、寬 12 米 ,以津南農民自衞軍起義為背景的浮雕,用暗紅色大理石銘刻了 1301 名不同革命時期犧牲的烈士英名,東西牆壁兩側展出各 20 名具有代表性烈士遺像和生平事蹟簡介及近百件烈士遺物、資料等。
革命烈士展室:以組畫形式展出 8 名烈士的英雄模範事蹟,其中抗日戰爭時期 5 名;解放戰爭時期 2 名;建國後 1 名。抗日戰爭時期的 5 位烈士為:王建華烈士、王家驥烈士、彭鐵成烈士、牟致祥烈士、李維周烈士。解放戰爭時期 2 名,他們是肖書温烈士、趙雲鳳烈士。建國後 1 名為劉長凱烈士。這八位烈士的英雄事蹟是以圖畫展的形式向前來瞻仰的人們展出的。
烈士墓區:墓區內共有烈士墓 143 座,其中:有張隱韜烈士墓一座,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烈士墓 113 座,解放戰爭時期犧牲烈士墓 23 座,建國後犧牲烈士墓 6 座。
陵園綠化:採用規則與自然相結合的手法進行設計,種植各類樹木 12 個品種,花卉 60 平方米 。使陵園整體佈局合理,園容美觀。園貌整潔,教育內容充實。
縣烈士陵園自 97 年 7 月修繕竣工以來,除重大紀念活動外,日均接待參觀瞻仰人員 200 餘人,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普遍讚譽,取得了良好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效果,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南皮烈士陵園交通

線路
始發站
終點站
途經站
運營時間
發車間次
水上公園
惠邦公司
烈士陵園
07:00—18:00(夏季);
07:00—17:40(冬季)
10—15分鐘一班
南皮縣醫院
鳳翔客運站
烈士陵園
07:00—18:00(夏季);
07:00—17:40(冬季)
30分鐘一班
南皮醫院
張旗屯村
烈士陵園
07:00—18:00(夏季);
07:00—17:40(冬季)
30分鐘一班
參考資料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