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淝河

鎖定
南淝河,古稱施水,長江流域巢湖的支流。發源於合肥市西北部江淮分水嶺東南側,跨蜀山區長豐縣兩地交界處高劉鎮崗北村何老家村民組西北側的紅石橋。經雞鳴山,向東南流入董鋪水庫,穿合肥城區,再轉向東南流經合肥市包河區肥東縣邊界,於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全長70公里,流域面積1700平方公里。 [1] 
南淝河是合肥的母親河,其上游的董鋪等水庫是合肥市的水源地,河道歷史上是合肥市區的重要航道,傳説,合肥之名也是因為南淝河和東淝河相交得名,合肥(淝)。
合肥市圍繞南淝河治理,推進岸線改造、設施修補美化、生態修復,提升了沿岸生態環境,讓“母親河”變身風光秀美的“城市客廳”。 [14] 
中文名
南淝河
別    名
施水
所屬水系
長江流域巢湖的支流
地理位置
安徽省合肥市
流經地區
安徽省合肥市區
發源地
蜀山區高劉鎮崗北村紅石橋
主要支流
板橋河
二里河
四里河
河    長
70 km
面    積
1700 km²
河    口
巢湖北岸施口

南淝河名稱演變

南淝河,古代稱為“施水”,早在東漢桑欽的《水經》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便有專述。先秦時期,在南淝河上游江淮分水嶺處開鑿人工運河,溝通長江流域的南淝河和淮河流域的東淝河。三國時期,曹操發動軍民進行重修,因而又有“曹操河”之名。東淝河與南淝河兩條淝河在逍遙津匯合,故稱合肥。 [2] 
《水經注·卷三十二》記載:“施水受肥於廣陽鄉,東南流逕合肥縣。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闞駰亦言出沛國。城父東,至此合為肥。餘按川派別,無沿注之理,方知應、闞二説,非實證也。蓋夏水暴長,施合於肥,故曰合肥也。非謂夏水。施水又東逕合肥縣城南,城居四水中,又東有逍遙津,水上舊有梁。孫權之攻合肥也,張遼敗之於津北,橋不撤者兩版。權與甘寧蹴馬趨津,谷利自後著鞭助勢,遂得渡梁。淩統被鎧落水,後到追及,流涕津渚。” [13] 

南淝河幹流概況

南淝河在長江流域的位置及與東淝河的相對位置 南淝河在長江流域的位置及與東淝河的相對位置
南淝河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南淝河干流走向及水系分佈
南淝河,其源頭《合肥市志(1997年版)》記載有二:北源在蜀山區長崗社區(原屬肥西縣長崗鄉)鄧店村西側,南源在蜀山區小廟鎮(原屬肥西縣將軍嶺鄉)將軍嶺,兩源於雞鳴山匯合,向東南流入郊區,進董鋪水庫,穿合肥城區,再轉向東南流經合肥包河區和肥東縣邊界,於施口注入巢湖。 [3] 
2009年,經安徽省水文局、合肥市水文局、水務局、國土局等部門多次考察、評審,確定南淝河正源位於蜀山區高劉鎮(2014年3月高劉鎮正式從肥西縣劃給蜀山區管轄,並委託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崗北村何老家村民組西北側的紅石橋附近。關樹立“南淝河正源”碑。 [1] 
南淝河全長70公里(《合肥市志》水利部分稱65公里),流域面積1700平方公里,上游肥西縣段行政區域併入蜀山區之前,合肥市區內長約60公里。 [3-4] 
南淝河自河源至合肥市區亳州路橋為上游,長38公里,河牀寬6~10米,水深1~2米;自市區亳州路橋至屯溪路為中游,長5.5公里,河牀寬20~80米,水深2米;屯溪路橋至施口為下游,長26.5公里,河牀寬50~100米,水深2米左右。 [3] 
南淝原標誌碑 南淝原標誌碑
南源地紅石橋 南源地紅石橋
合肥城區河道 合肥城區河道
下游河道 下游河道
合肥河口處的巢湖 合肥河口處的巢湖

南淝河河道變遷

南淝河流經合肥城附近的河道,幾經變遷。唐代,南淝河沿合肥古城金斗城北緣流過,此段稱金斗河。南宋乾道五年(1169),擴建城地,金斗河括入城內,在其進出城處分別設西、東兩水關。明正德六年(1511),封閉水關,南淝河順北護城河東南流。金斗河淤塞成溝,解放後填溝築路(即淮河路~中菜市~長江劇院北牆向東一帶),成為被掩埋的一條古河道。 [3] 

南淝河水文特徵

南淝河水位隨季節變化很大。夏季,流域內降水豐富,河流水位較高;冬季,流域內降水少,河流水位較低。河流水位年際變化也較大。北門橋正常水位為8米左右,歷年最高水位為16.19米(1954年),歷年最低水位為6.49米(1956年)。1978年11月10日,蕪湖路橋以上河道乾涸。
根據資料計算,南淝河合肥北門水文站水位為:5年一遇12.8米,10年一遇14.7米,20年一遇15.09米,50年一遇16.18米。5、10、20、50年一遇洪峯流量,分別為250、500、700、1000立方米/秒。該河段安全泄洪量為400~600立方米/秒(1988年斷面)。
南淝河洪、枯水位變幅4~6米,起落時間48小時。汛期易受巢湖水位頂託,每遇暴雨常危及堤防和市區安全。 [3] 

南淝河主要支流

南淝河全流域有8條支流:
四里河,又名三岔河,發源於長豐縣土山鄉青嶺村,南流至大楊店鄉趙山村進入合肥郊區,於郊區磷肥廠附近注入南淝河。全長24.7公里,流域面積221.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泅水、大官塘、梅衝3座中、小型水庫。
板橋河與南淝幹流匯合處逍遙津 板橋河與南淝幹流匯合處逍遙津
板橋河,古名皇陵廟南水。其源頭有二:西支源於長豐縣雙墩鄉邵崗村,東支源於長豐縣吳店鄉尚崗村。兩支在長豐縣三十頭鄉閣坡附近匯合,南流至張窪鄉大店村進入郊區,再於雙崗東側注入南淝河。全長26.2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77‰,流域面積177.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三十頭、張橋、蔡塘3座中小型水庫,中游建有王崗滾水壩。
史家河,古名小史港,發源於長豐縣南部,南流經郊區張窪鄉,至東市區穿過礦機廠大院入南淝河。全長12公里,流域面積63平方公里,建有節制閘、涵洞等。
二里河,古名九曲水,發源於郊區常青鄉五里窪附近,東北流至雨花橋入南淝河。全長5.2公里,流域面積12.7平方公里。二里河地面高程在15~42米有10平方公里,低於南淝河水位(15米以下)的有2.7平方公里,一遇暴雨,下游省體育場一帶,常受洪澇災害。1980年代,開闢了新河口,出水較前流暢。
二十埠河,又名龍塘河,發源於長豐縣三十頭鄉南部,大致沿合肥郊區與肥東縣邊界南流,在肥東縣龍塘鄉程馬圩與三十埠河匯合後,再南流至和尚口注入南淝河。二十埠河全長27公里,流域面積161平方公里。下游水流平緩,常年通舟楫。
十五里河,發源於大蜀山南側,東南流至馬家渡入南淝河。1957年興建興集電灌站調整水系時,人工改道至義城鎮南部董城府附近注入巢湖。改道後河長28.8公里,平均坡降0.72‰,流域面積111.25平方公里。十五里河河道彎曲,源短流急,洪、枯水位變化大,汛期常有巢湖水位頂託,下游易受洪澇災害。1959年曾對河道清淤疏浚,後又在河道建有興集、汪潦兩座排灌站,泄洪和灌溉條件有所改善。
店埠河,是南淝河最大支流,發源於長豐縣吳店鄉,南流經肥東縣眾興、永安、店埠、撮鎮、臨河集等地,至三汊河入南淝河,全長38公里。店埠鎮以下河面寬70~90米,河底高程4.5米,可通航百噸位船隻。
長樂河,源於肥東縣橋頭集鄉,西流經復興、長樂鄉入南淝河,全長21公里。 [3] 

南淝河治理開發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對南淝河進行了治理。在上游,興建董鋪、眾興、三十頭、張橋、蔡塘、大官塘、泗水、梅衝等大中小型水庫。在中游,建成防洪閘9座,排澇泵站13座,防洪堤6.1公里,防洪牆4.7公里,並多次疏浚河道。這些水利工程大大削弱了窪區的水患,增強了崗區的抗旱能力,併為航運、養殖、供水提供了有利條件。但由於城市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排入,1990年代起南淝河水質日趨惡化,下游尤甚,亟待治理。21世紀初開始進行生態治理,收到一定效果。 [3] 

南淝河河道治理

南淝河是貫穿省會合肥市的河流,流經地帶有3種地貌特徵:上游為丘陵地帶,崗畈高低差10~20米,河道在衝窪間蜿蜒曲折穿行,河牀低於兩岸地面高程7~10米;中游經市區地段,地形比較平緩,河牀低於兩岸市區路面6米左右;下游為沖積平原地帶,兩岸均為圩田,河牀低於圩田2米左右。兩岸圩堤頂高11~13米(吳淞海平面)。
上游治理。南淝河上游3條河流匯水區域如葵扇之面,於市區城邊歸一,狀如扇柄。“扇柄”河道處,納匯“扇面”諸多來水,水量增多,舟楫可至。上游3條河流約各彙集三分之一面積的來水,流域比降大體一致,均約八百分之一,河源至市區僅40公里。流程短,跌差大,匯水快,水勢迅猛。源頭洪峯到達市區僅需1天,水位漲幅3~5米,當日降水量超過150毫米時,上游3條河流匯水,便迅猛傾瀉下來,漫溢河牀,氾濫成災。另據史籍載,南宋乾道年前,南淝河沿金斗城(唐、宋時合肥城名)北城邊流過,此段名為金斗河。乾道時,淮西路帥郭振向河北拓城後,河道方成為穿城而過的河流。當時穿城而過的金斗河,河道順直水深,流水通暢,貨船進城可達縣署後牆下(今杏花村一帶)。明正德年間,郡守徐鈺為防禦農民起義軍奪城,堵塞水西門,另闢北城濠為新河道。後城內金斗河逐漸淤塞,而繞城的新河道,由於淺狹彎曲,阻水嚴重,致使合肥城區洪澇災害年甚一年。
滯洪工程,1955年,省、市兩級黨政領導,會同水利、城市建設部門研究、審議三個方案,主要方面,研究以合肥市城市防洪為主,同時考慮綜合治理開發利用南淝河水資源問題。中共安徽省委高瞻遠矚,通盤考慮,決定採用第一方案,即“蓄泄兼顧、疏防結合”方案。
根據方案一,由省水利廳、省城市建設局和合肥市市政建設局聯合組成規劃設計組,在國家城市建設總局顧問、蘇聯專家指導下,在治淮委員會勘測設計院具體幫助下,編制了《合肥市防洪工程規劃》,其工程項目:滯洪,在南淝河上游興建董鋪、大房郢兩座大型水庫;中防,自板橋河口起,至合肥苗圃河段修築堤防;下泄,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這些工程建成後,百年一遇洪水(日降水量266毫米)水位:東門大橋14.3米,施口11.5米,合肥不致成災。 [5] 
中游治理。南淝河中游5.5公里,是穿過市區河段。由於該段穿過城市,沿河地勢低窪,兩岸街道常受洪澇災害。清嘉慶《合肥縣志》載:“明萬曆中,知縣胡震亨在城東三里處建閘以防其涸,民甚便之。崇禎乙亥,知府吳大樸築石壩於東水關。”建國後,1954年大水,合肥城東門沿南淝河地帶遭受嚴重災害。是年秋,合肥城建部門將大窯灣橋至淮河路橋一段(長526米)老城牆基地加高拓寬夷平,既為環城東路,又當作防洪堤。這是合肥市建南淝河中游防洪工程的開始。1955年,合肥礦山機器廠為保護本廠,沿河築了一道防洪牆。為了保護東城工廠區安全,1957年,把市區與郊區防洪線,自銅陵路經巫家灣至礦機廠防洪牆築成一條土堤,長1651.5米,頂寬3米,頂高程13.5米;沿板橋河從雙河村至淮南鐵路築土堤一道,長1128米,頂寬3米,頂高程14米。1980年洪災,城區經濟損失1000餘萬元。災後於1981年,修築大窯灣橋至雙河新村防洪土堤長278米,頂寬5米,頂高程14.5米。1984年9月9日,為治理南淝河水患,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根據初步設計內容,按1200萬元投資規模,開工興建5項防洪工程,即在南淝河東岸修築3.1公里的防洪堤(牆),新(擴)建7個排澇泵站,擴建淮河路大橋,清淤清障,拓寬板橋河。 [5] 
防洪堤(牆)工程。石砌防洪牆及河邊駁岸,總長3.1公里,堤防全部合攏。東大堤,北自張窪路茅四拐起,南至合裕路唐橋止,使火車站和東城工業區成為封閉防洪區;西岸堤,北從淮河路橋起,南至蕪湖路橋止。1986年,又續從蕪湖路橋修築至雨花橋,1987年再延伸至屯溪路橋,至此已達到終點。兩岸堤牆,高程為15.1米,牆體高7米,頂寬0.5米,防洪標準達到20年一遇洪水不漫堤。漿砌塊石護岸,東岸從大窯灣橋(即交通廳橋)至屯溪路橋;西岸從淮河路橋至蕪湖路橋,1986年延至雨花橋,後延至屯溪路橋達到終點。
下游治理。南淝河屬合(肥)裕(溪口)航道上段,是合肥市水運要道,其下游河道通暢與否,既關係到合肥市的防洪,也關係到合肥市物資的運輸、有“肥巢運河”之稱。對南淝河下游治理主要是疏、防,以提高泄洪能力,保護圩區農田,保持航運通暢。
疏浚河道。施口是南淝河人巢湖河口。因河水人湖後,水面廣闊及湖水頂託,水勢平穩,流速變緩,泥沙即於此淤澱。民國22年,安徽省水利工程處進行過疏浚,在湖口挖一水道,稱為湖溝,長4公里,溝寬4~8米,水深2~3米。民國34年,安徽省政府水利處曾擬疏浚,但未實施,河道仍是水淺、狹窄,每年12月至次年4月枯水季節,小輪停航,水運幾乎停頓。
建國後,為了發展航運事業和提高泄洪能力,1953年1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交通廳進行了南淝河疏浚施工。工程自施口至合肥市西門外,疏浚河道41公里。另將板橋河東門外河段,改線800米,計劃土方43.9萬立方米。完工後,巢湖枯水位時,南淝河水深仍在1米以上,兩輪對開,增加航運時間四、五個月。全年增加運輸量5萬噸,節省淺水期船隻貨物過駁費用10億元(舊幣),增加航運運轉速度百分之五十,航運成本隨之降低。同時,也為城市人民生活和兩岸圩區農田灌溉,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5] 
築堤防洪。南淝河下游兩岸圩田,歷史上多為自由圍墾興建,工程分散,堤埂矮小,險工險段多,防洪除澇能力薄弱。郊區東大圩餘家墩圩堤殘存高程點為11.02米(上圩最高點),中小圩只有9米,水位達10米即破圩。建國後,為了保護圩區農田,結合河道疏浚,開始進行圩堤建設。除每年冬春有歲修任務外,多次集中力量對圩堤普遍加高培厚,險工險段進行塊石護坡。據統計,建國以後僅郊區東大圩一圩,即完成土方247.6萬立方米,石方1.46萬立方米,東大圩堤頂高程13~13.5米,頂寬2~4米,迎水坡1:1~1:1.5,背水坡1:1~1:2.5,壩頂高程超過1954年的洪水位(12.96米),1983年防汛,抗洪確保水位為12.5~12.7米。1990年代,南淝河兩岸圩堤高程均為13米,堤身厚實,砌石護坡。 [5] 

南淝河攔蓄工程

董鋪水庫 董鋪水庫
董鋪水庫,是一座以合肥城市防洪為主,結合城市供水、郊區農業蔬菜灌溉和美化城市等除害興利綜合開發利用的大型水庫。1956年11月開工興建,1958年4月,完成大壩和泄水涵洞主體工程,並於當年攔洪發揮效益。水庫建在長江流域巢湖水系的南淝河正源上游,攔河築壩。庫區位於城西北郊、大蜀山北麓。壩址在距老城區大西門7公里的董鋪(鄉間小集鎮),因名董鋪水庫。又因庫近大蜀山,曾一度稱“蜀山湖”。水庫集水面積為207.5平方公里。
1966年開挖的滁河干渠,從水庫上游通過,流域內有8座渠下涵,2座泄洪閘,15座放水涵通過乾渠渠道或穿過渠下向水庫匯水;大蜀山分乾渠亦有6座渠下涵,一座泄洪閘,渠上渠下向水庫匯水,設計總最大過洪量為194立方米/秒。沿庫周圍有7處抽水站從水庫提水(自來水二、三廠,火力發電廠,通用機械研究所、中科院合肥分院等)。農用提水2立方米/秒,城市工業生產和生活用水提水3立方米/秒。
眾心水庫 眾心水庫
眾興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供水的綜合利用水庫。1959年冬始建,1970年竣工,1972年蓄水。該庫是滁河干渠上一座較大的中型(按容積屬大型水庫,但省水利廳未予認定)反調節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14.0平方公里,總庫容原設計9900萬立方米,除險加固後,提高到1.312億立方米。眾興水庫位於南淝河支流店埠河上游,庫區在肥東縣西北部的高塘、草廟、元町和眾興4鄉之間,壩址建在眾興鄉的金王村、範崗村處。水庫建成後,肥東縣中北部江淮分水嶺兩側高程45~80米,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境內的30萬畝農田,灌溉有了水源,其中提水灌區26萬畝,自流灌區4萬畝。水庫周圍建有草塘、路集、蔡崗、高塘、眾興等電灌站,平均年提水量250萬立方米。由於水庫發揮調節作用,滁河干渠於1976年開始向店埠鎮送水,流量為0.253立方米/秒,日供水量1.5萬立方米。
張橋水庫,位於南淝河支流板橋河的中支上游,壩址座落在長豐縣五十頭鄉趙灣。庫區在三十頭、五十頭、吳店3鄉的交界處。西距淮南鐵路雙墩集車站6公里,下游距合肥市明光路橋14公里。滁河干渠順壩腳東流,水庫是滁河干渠上一座中型反調節水庫,以灌溉為主,結合防洪、養殖。水庫於1959年冬動工興建,因國家經濟困難,次年停建。此時東西兩衝窪地,已築成矮壩,可蓄少量水灌溉農田。1966年,滁河干渠施工時,結合開挖渠道續建。1968年11月,主體工程基本結束。該庫集水面積34.40平方公里,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按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設計洪水位45.61米,校核洪水位45.90米,設計壩頂高程46.60米,壩長1900米,總庫容1245萬立方米。
蔡塘水庫,是一座綜合利用(灌溉為主)的中型水庫,位於南淝河支流板橋河的西支上游,壩址座落在長豐縣雙墩鄉胡小郢,西距淮南鐵路雙墩集車站3.5公里,下游距合肥市明光路橋14公里。滁河干渠順壩腳東流,水庫是滁河干渠上的反調節水庫之一。該庫於1958年開工,1959年建成蓄水,原是一座小型水庫,1966年開挖滁河干渠時,擴建為中型水庫,集水面積26平方公里。建庫標準,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按照5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進行續建。設計洪水位45.84米,校核洪水位46.10米,相應庫容1400萬立方米,壩頂高程46.80米,壩頂寬4米,壩長1140米,迎水坡1:3,背水坡1:2.5。
泗水水庫,位於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游,距合(肥)~淮(南)公路線上的啞叭店東3.5公里,滁河干渠由壩下通過,系滁河干渠的中型反調節水庫。集水面積41.1平方公里。由省水利廳設計院按200年一遇洪水設計,500年一遇洪水校核標準設計。1965年冬,水庫與滁河干渠同時動工。1968年6月,完成水庫雙壩土方及大壩護坡任務。總庫容15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26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4萬畝。均質土壩,壩長1700米,頂高47.20米,最大壩高13.4米,頂寬4米。泄洪、進水建築物已全部建成配套,因庫內490多户農民折遷安置工作未處理好,至1988年底尚未蓄水。
大官塘水庫,位於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游,壩址座落在長豐縣夏店鄉官塘村,距合肥市20公里,是滁河干渠上一座反調節水庫,與乾渠同時興建,1967年建成。建庫時,按50年一遇洪水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校核。設計水位46.38米,校核水位46.62米。主體工程有均質土壩、溢洪道和進水閘。設計壩頂高程47.12米,頂寬4米,壩長1100米,迎、背水壩坡均為1:3。控制流域面積21平方公里,總庫容850萬立方米。溢洪道為圬工滾水壩,頂高程45.62米,寬105米,最大泄洪量115立方米/秒。進水閘為一孔石拱閘,閘寬5米,底高程42.62米,最大進水量3.2立方米/秒。溢洪道與進水閘均位於壩東端,底孔位於壩底,高程38.0米,孔徑0.7米,出水量0.7立方米/秒。 [6] 
大房郢水庫 大房郢水庫
大房郢水庫,位於巢湖流域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壩址距合肥市中心約5公里,距北二環路約800米,是全國唯一建在市區的大型水庫。水庫集水面積184平方公里,總庫容1.84億立方米。樞紐建築物有:主壩、副壩、泄水涵洞、正常溢洪道,工程用地2.64萬畝,初設總投資6.53億元,建設期為28個月。2001年12月29日上午,水庫開工,2002年10月實現河道截流,2003年底通過階段驗收並下閘蓄水,2004年大房郢水庫與董鋪水庫實現連通。大房郢水庫將合肥市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從而保護城區40平方千米和南淝河下游13萬畝農田安全;每年還可向合肥市區提供1.17億立方米優質原水,與董鋪水庫聯合調度加上淠史杭灌區補給,可基本解決合肥市現代化大城市建設發展的優質原水供給問題,同時可改善合肥市西北郊生態環境。 [7-8] 

南淝河排灌工程

方橋電力排灌站,是建國後安徽省最早興建的電力排灌站,位於合肥市東南近郊,南淝河西岸,以南淝河為水源,接引螺螄崗變電所電源。設計灌溉合肥市郊區城東、城南、常青、姚公、駱崗5個鄉2.5萬畝農田,並擔負城東、城南兩鄉0.1萬畝土地的排澇任務。灌區控制面積37.5平方公里,分五級提水。一級站在巢湖路高埂埭,二級站在城南鄉張小郢,三級站在常青鄉範小郢,四級站在城南鄉姜坎村,五級站在常青鄉爆竹村。規劃 南淝河中下游沿岸土壤肥沃,氣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盛產稻穀之地。但兩岸在店埠河口以上多為丘陵地帶,地勢較高,人工車水灌溉較為困難,農田常因旱歉收或顆粒無收。民國時期,安徽省建設廳水利工程處計劃過興辦淝河灌溉工程,但沒有實現。1952年6月,淮南高壓電輸送至合肥。7月,皖北行政公署農林處水利局編制了《淝河電力灌溉工程測量計劃》,後經安徽省農林廳水利局多次補充修改規劃設計方案。1953年5月,華東水利部轉中央水利部文件,批准方橋電力排灌站一級站工程。1956年,隨着農業生產發展,為適應灌溉用水的需求,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興建了方橋二級站工程。1956~1959年,先後建成三至五級站。
東林電力排灌站,位於南淝河右岸、東大圩與張圩交界處的馬家渡。1978年建臨時站,1980年改建正式站,共裝機8台,640千瓦,揚程6.5米,排灌流量5.04立方米/秒。安裝變壓器3台,850千伏安,提引南淝河水,接興集變電所電源,擔任東大圩、大張圩、孟家圩等圩田排灌任務。
興集站灌區開挖引、排幹、支、斗渠計15條,長69.2公里,修建涵閘、斗門140座,橋樑59座。完成土方198萬立方米,砌石910立方米,混凝土1230立方米,國家共投資421萬元(不包括衞塘、東林站)。機房、管理房、渠道共佔用土地814.23畝。
興集電力排灌站,原為肥西縣興建,後劃屬合肥市郊區,位於合肥市區東南郊、巢湖北岸,以巢湖為水源,三級提水。一級站在曉星鄉小柏郢附近,二級站在義興集附近,三級站在常青鄉衞塘。灌區南瀕巢湖,北接合肥市區,東靠南淝河,西與大蜀山分乾渠灌區相聯,控制總面積86.5平方公里,北部為丘陵崗地,南部為低窪圩區。該站由安徽省水利廳設計,省水利工程處施工二隊施工,1957年2月興建,1958年4月竣工。共裝機18台,2180千瓦。設計灌溉面積8.49萬畝,排澇3.3萬畝。灌區受益地區有郊區義興、曉星、義城、大圩、駱崗、城南、常青和肥西縣煙墩等8個鄉鎮,同時擔負着合肥市自來水一廠供水任務,平均日供水量8萬噸。全站包括一、二、三級站和東林電力排灌站。 [9] 

南淝河綠化工程

2022年10月1日,南淝河綠化提升工程項目設計施工一體化開工建設。 [15] 

南淝河航道航運

南淝河古稱施水,源於合肥西鄉將軍嶺(肥西縣長崗鄉),流經合肥通向巢湖,全長65公里,流域面積1619平方公里。
南宋乾道七年(1171),淮西帥郭振奉詔在南淝河旁拓合肥城池,在出入城區跨河處設東、西水關,將南淝水從西水關引入並與金斗河、包河、逍遙津和鳳凰橋四水連網貫通,再由東水關流入南淝河。這一時期城內城外舟楫相通,許多商業店鋪旁河岸而興。明正德七年(1512),廬州知府徐鈺為阻止農民起義軍進攻而下令堵塞西水關,使南淝河水順護城河呈弧形南流,城內河道水源短缺,水量陡減,通航困難。明萬曆十七年(1589),合肥地區大旱。合肥知縣胡正享差人於城東3裏處建“王公閘”,蓄南淝河上游水供市民飲用,利小船在城區航道上短途轉運貨物。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廬州知府王宬主持修復閘壩,繼續蓄水維護城內短途航運。由於石閘在大水期淹沒於水下,曾撞沉外地來的不識航道的民船。清末至民國初年,城內航道逐漸淤淺斷航,港埠被迫遷至東門外河岸。
南淝河屬自然河流。河牀沿低窪地勢而下,彎曲狹窄,比降值小(1.44‰),水流排泄不暢。歷年洪水衝擊的泥砂大都不能隨水泄走而沉澱河底,加上長久無人治理,到1949年前後,不僅上河段不能通航,連中、下游35公里通航河段,亦出現了胡淺、中心溝、板橋、河前村、大瓦房、施口口門6處淺灘(總延長7公里)。此河一年只有8個月可通航50噸級船隻,汛期可通航80噸級船隻。每年枯水季節,施口口門露出4公里長的河灘。即使是20噸級以內的船隻,進口門時也須減載後用耕牛拖過灘。1953年後,南淝河上游相繼建起的董鋪、四水、梅沖水庫截流蓄水,使航道水減少。阜陽路橋以下河段、主要靠巢湖回水頂託通航,水深不定。1963年巢湖水利樞紐(大閘)工程建成,巢湖水位高程常年被控制在7米以上(吳淞基面,下同),回水穩定,通航條件好轉。只是董鋪水庫至阜陽路橋河段,因每日都有城區排人的300~400立方米生活垃圾、工業廢屑和熱電廠煤渣,使河底沉積物每年都要增高。儘管航運部門每年都要清淤10~12萬立方米,但航道還是隨着城市的發展而逐漸縮短。
1985年,南淝河阜陽路橋至蕪湖路橋3公里航道,可季節性地通航40噸級的船隻。蕪湖路橋至巢湖入口處28.2公里航道,底寬25~30米,河底高程6.5米,常年水深1.5米以上,最小彎曲半徑130米,屬六級航道、七級風區、G級航區,可常年通航100噸級船隻;高水位期300噸級船隻可抵大興港區。南淝河下游支流店埠河,起自肥東眾興,流經店埠、撮鎮,至三汊河9公里河段,常年可通航60噸級船隻。這是南淝河支流中唯一能與南淝河通航的等外級支流航道。
由蕪湖路橋順南淝河航道南下,經施口、巢湖、裕溪河直達長江的合——裕航道,彙集巢湖水系各支流航道,穿越肥東、巢縣、無為、含山等縣境,全長159公里,流域面積1.3萬平方公里,是合肥水運的一條最佳經濟航道,也是江淮之間重要的水運幹線。 [4] 

南淝河流域概況

南淝河流域包括合肥市北半部,含市區、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全部或大部。合肥市是安徽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會員城市。合肥地處江淮之間、環抱巢湖,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此而得名。司馬遷《史記》載:“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這是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合肥地名。 [10] 

南淝河區域建置

流域內各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吳、越,後又屬楚。秦始設郡縣,合肥屬九江郡。西漢武帝時改淮南王國為九江郡,轄合肥等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廢合肥侯國,復改為合肥縣,揚州治合肥。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縣為僑置的汝陰縣所取代,直至隋開皇三年(583年)恢復合肥縣,屬廬州,為州治。此後至清末,合肥一直為廬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別稱為“廬州”。清咸豐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撫治於合肥。民國元年(1912年),廬州府廢,合肥縣直屬安徽省。1949年,將合肥縣分為合肥市、肥東縣和肥西縣,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4月,皖北行署駐地設合肥,合肥為皖北行署直轄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為省轄市和安徽省省會。
1965年由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的邊緣結合部劃並而成長豐縣,該縣也成為合肥市第一個市轄縣。2011年8月,地級巢湖市拆分,廬江縣與縣級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 [11] 

南淝河流域地理

南淝河屬長江流域,流域地處江淮之間。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衝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餘脈,層巒疊嶂;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合肥地處中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温和,雨量適中。年均氣温15.7℃,年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年日照時間約2000小時,年均無霜期228天,平均相對濕度為77%。
流域內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農產品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流域南側的巢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積770平方公里,號稱“八百里巢湖”。
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白雲石、花崗石、磷、鐵、鉛、鋅、銀、明礬石、石膏、灰巖、礦泉水等。其中,肥東縣磷礦儲量居全省第二位;廬江縣素有“地下聚寶盆”之稱,鉛、鋅、硫鐵礦、明礬石儲量居全省首位,銅礦居第二位,其硫鐵礦儲量佔全省二分之一,鐵礦儲量佔全省三分之一。 [12] 

南淝河經濟發展

是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區,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養殖業發達,特色農產品豐富,被授予“中國淡水龍蝦之都”“中國堅果炒貨之都”稱號。三崗苗木花卉、長豐草莓、高劉白鵝、朱巷仔豬、巢湖銀魚、槐祥大米、大平油脂、柯坦有機茶葉等名牌農產品享譽大江南北。 [12] 
合肥是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全國首個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市,世界科技城市聯盟(WTA)會員城市,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全國十大經商成本最低城市,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價值的中國城市,基礎科研實力中國前三位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電子信息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整合示範基地,全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城市。
2019年,合肥市GDP為9409.4億元(按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修訂,2018年,全市GDP為860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