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海國

鎖定
南海國,是漢高祖劉邦分封的異姓諸侯國,國王為織,轄現閩粵贛邊一帶,南海國曆時37年,都城遺址認為南海國可能建都閩西武平 [3] 
南海國的國王名叫織,是百越部落人,原為閩越國的南武侯。公元前195年,被漢高祖冊封為南海王。 [5]  西漢建立以後,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漢中央政府為加強對南越國的管轄權,封名織者為南武侯,在南越國境內建立小諸侯國名南海,其國境在福建省汀州府,汀州府武平縣之名源於“南武”,即南武侯封地。唐置汀州後,以本州西南為南安武平兩鎮,即以南武分析得名。 [6] 
後來南海王織發兵反叛漢朝。漢朝的淮南王劉長遣兵攻打南海國,南海王織投降。劉長將南海國的臣民全部遷往上淦(今江西省樟樹市附近)。從此以後,南海王織被降為庶人,南海國滅亡。 [5] 
中文名
南海國
出    自
山海經·海內經》、《漢書 [1] 
國    王
地    區
百越
地理位置
大致在今廣東福建江西交界處
時    長
前195年-約前174年之前(37年)
都    城
福建武平

南海國簡介

南海國是漢高祖劉邦分封的異姓諸侯國,國王為織,建都閩西武平,轄現閩粵贛邊一帶,建都閩西武平後因反叛西漢王朝被滅,族人被遷往現江西九江一帶。 [3] 
南海國在歷史上確實有記載,是在《山海經·海內經 [1]  與《漢書》中提到的一個古國,其國土大致在今廣東福建江西交界之處。關於南海國的具體情況,歷史上記載欠詳,只有《山海經·海內經》 [1]  與《漢書》中有零散記載。 [5] 

南海國歷史沿革

西漢初年,在閩西土地上曾建立一個神秘的古國——南海國。南海王織,是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後裔,閩越王無諸的族人。
福建最早稱為“閩”,早期的居民稱為“閩人”。春秋時期,閩人形成了七支較為強大的氏族部落,分據今福建及周鄰地區。所以,先秦典籍又把福建稱為“七閩”地。《山海經》載:“閩在海中,西北多山。”“西北”即指今閩西北一帶。
戰國時期,中原大地諸侯爭霸,戰火連天。原居住在長江下游的許多越人為避戰亂,先後逃入相鄰的“七閩”地。特別是越國被楚國滅亡後,許多越國王孫貴族紛紛入閩。武平發現的青銅劍,可能就是越族王孫使用的兵器。越人入閩,為“東南山國”帶來吳越文化,促進了民族融合,並形成了以越文化為主導的新的民族——閩越族。戰國後期,越王勾踐十三世孫無諸,統一了“七閩”部落,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王國——閩越國,自封為閩越王。
秦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後又增4郡,福建為“閩中郡”,無諸降為“郡長”秦末天下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起義,反秦怒潮席捲全國。為恢復故國山河,無諸和族人搖、織率閩中軍“從諸侯滅秦”,後又助漢滅楚,為劉邦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高帝年(前202年),劉邦封無諸為閩越王,統治閩中,定都東冶(今福州),封織為南武侯。後又封搖為東海王。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趙佗為南越王,定都番禺(今廣州)。劉邦封無諸、趙佗為王,當然是一種報償,但內心卻擔心兩越坐大,對漢王朝不利。因此,在封趙佗為南越王的第二年(即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又封南武侯織為南海王,詔書曰:“南武侯織,亦越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用分而治之的策略牽制兩越力量。南海國建於何處?《臨汀志》和舊《長汀縣誌》均認為,南海國領地在今汀潮贛之間的武平縣地。也有學者認為南海國疆域包括了今福建閩西和廣東潮梅地區。
南海國立國時間不長。漢文帝時,南海王反,被漢軍進剿而降,舉國被北遷,“處之淦上”(即今江西清江縣淦水上游)。至此,南海國亡。其地覆被閩越王奪佔。 [4] 

南海國歷史背景

南海國都城概況圖 南海國都城概況圖
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南海之內,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有山名三天子之都”。 [1]  有另一南海國名是漢初劉邦分封的東南方諸侯王國之一。因歷史記載簡略,知之者甚少,故成歷史謎案。但經過地方史專家多年研究、梳理,仍可隱約看出南海國端倪。
班固《前漢書·高帝紀》載:十二年三月,“詔曰,南武侯織亦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 [5]  這説明同屬越王勾踐後裔的織,與兄弟無諸、搖一樣,因有功於漢室,於公元前195年3月受封為王。
漢書·嚴助傳》載,淮南王劉安上書文帝稱:“前時,南海王反,陛下先臣使將軍間忌將兵擊之,以其軍降,處之上淦”。説明南海王因反叛漢廷,受漢軍攻擊而降,被遷徙安置到上淦。至漢文帝時,作為一個王國的南海國消亡。
南海國 南海國
到上淦後,“南海民處廬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擊之。……南海民王織,上書獻璧皇帝。忌擅燔其書,不以聞。”削王為民的織曾上書獻璧,因間忌作梗,致其“復反”,淮南王再次將其鎮壓。可見,南海國最終亡於淮南王劉長死亡(文帝六年)之前,其存在時間最短不少於16年,最長不過21年。至於南海國封地,史學典籍沒有明確記載,但仍可看出大體方位。《史記·南越列傳》載,文帝繼位後,即派陸賈使越,在番禺(今廣州)坐大的南越王趙佗上書曰“其東閩越千人眾號稱王”。漢高祖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這對趙佗來説不可能不知道,他感到不舒服的是在其東稱王的“數千閩越人眾”,這印證了《前漢書一下·高帝紀》所載:“十一年更立佗為南越王,自此王三郡,……今復封南武侯織為南海王,復遙奪佗一郡,織未得王也。”
南海國 南海國
趙佗不肯把三郡(南海、桂林、象郡)中的南海郡讓給織,但織是無諸之侯,原有封地,由侯升王后其封地並沒有實質性增加,他就成了夾在閩越國與南越國之間的“孤家寡人”。丘覆在編撰《長汀縣誌》時保留了舊志記載,以補充、佐證典籍記載南海國封地的缺失。其部分原文如下。
按:全望祖《經史問答》引《漢書》,高帝十二年詔曰:南武侯織亦粵之世也,立以為南海王。據詔文,織當是無諸之族,南武之地當在今汀潮贛之間。後南海王反,間忌擊之,以其軍降,處之上淦。邑人楊瀾曰:志閩地者,但知有無諸,全氏據《漢書》詔語,以織是無諸之族説,雖創而實確然,則汀初為無諸地,而織以其族為南武侯,後立為南海王,則為織地矣。……今武平縣地在汀潮贛之間,蓋即當日南武侯地,而漢封之曰南海者也。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統一嶺南,在東境設置了揭陽戍(在今揭陽市)。至秦末,諸侯紛紛叛秦,公元前204年,新任南海郡尉趙佗為防北方動亂波及嶺南,於是割據嶺南三郡,自立為王,國號南越。
南海國 南海國
西漢建立以後,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漢中央政府為加強對南越國的管轄權,封名織者為南武侯,在南越國境內建立小諸侯國名南海,其國境在秦龍川縣東境,相當於揭陽戍管轄的範圍。
後來南海王織反叛漢朝。漢朝的淮南王劉長遣兵攻打南海國,南海王織投降,南海王織被降為庶人,南海國滅亡。

南海國文化特徵

對南海國,典籍記載很少。但從其片言隻語和近期調查的相關資料中仍可探尋到一些情況: [4] 
南海國民屬閩越族羣,住“幹欄”式房屋,以蛇為圖騰,盛行斷髮文身習俗。漳平山羊隔村民至今仍保留着當年的“幹欄”式建築,長汀西門羅漢嶺的“蛇王宮”、“蛇王菩薩”,汀南的“靈蛇山”、“蛇騰寺”,汀江上的“蛇王灘”“蛇王石爐”等,是當年古越遺風的見證。 [4] 
有較發達的手工業,陶器製作造型精美,硬度好,器物紋飾普遍為幾何印紋。冶煉鑄造技術也有了一定水平。鐵剪、鐵刀、鐵鼎造型美觀。玉器、帛製造精美,據《漢書》記載,南海王織曾把其作為貢品上獻漢文帝。 [4] 
國民驃悍驍勇。南海國是漢初我國東南地區四個少數民族分封國中最早起來反抗漢廷的分封國。舉國北遷後,又在“廬江界中”復反,頑強抗擊,重創漢軍。使漢軍“迎屍千里之外,裹骸骨而歸。悲哀之氣數年不息,長老至今以為記”(《漢書·淮南厲王長傳》)。南海國滅亡之後,不願北遷的百姓隱沒閩西深山老林,靠山耕為活,逐漸繁衍發展成人數眾多的土著民族。 [4] 

南海國國都遺址

南海國文物

南海國 南海國
閩西武平縣十方鎮集賢村一農民挖地建房時發現一把保存完好的古青銅劍,就把它用來殺豬。1982年,這把造型精美的劍被武平縣博物館收藏,經鑑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儀佩劍,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流經武平縣城的平川河也曾出士一隻戰國至西漢時期的編鐘,最近縣博物館還收集到一片經省文物專家鑑定為漢代宮廷器物殘片的陶片。事實上,與宮廷有關的文物一再現身武平。 [3] 
福建省龍巖市南海國考古調查組從蒐集資料、文物辨認、地名分析、民間傳説、實地考察等方面入手,在閩西長汀、上杭、武平等地開展調查,發現武平境內有10處秦漢遺址、9處疑似與南海國有關的地名和其他相關資料。考古調查組副組長、閩西博物館館長林煥珍認為,考古調查、發掘的重點應該在武平。 [3] 
武平已在漢代古遺址上採集到各種陶片561片,其中有1片漢代宮廷器物殘片。經省考古專家實地勘察,東留鄉封侯村、萬安鄉五里村劉屋後背山遺址山形地貌及出土的漢代文物與同為劉邦分封的地處武夷山的閩越國王城遺址極為相似,較有可能是南海國都城遺址,但關鍵要找到城牆。 [3] 
福建博物院副院長、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館長楊琮研究員將劉屋後背山表層發現的古陶片的照片、拓片與省內相關遺址出土陶器資料進行比照,認為“其中的‘弦紋、水波紋與方格紋複合紋飾’‘蕉葉紋’‘細方格紋’‘弦紋與席紋’‘弦紋’等陶片都是比較典型的戰國-西漢文物”,“可以初步確認萬安劉屋後背山三號遺址為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遺存”。 [3] 

南海國都城

以武平為南海國的中心有一定道理,因為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閩越人在“白沙、武林、梅嶺殺漢三校尉”,漢武帝兵分四路,“中尉王温舒出梅嶺”進攻閩越國。在平閩四將中,王温舒職銜最高,從江西寧都一帶進攻閩西,可見寧化至武平一帶成為漢武帝進攻閩越國的戰略重點。這説明閩越人在閩西繁衍生息,已經把汀江上游作為世代相傳的聚居地,這裏也曾是西漢閩越國穩固的根據地。
1984年武平十方鎮農民發現的一把銅劍,劍刃鋒利,也是南海國存在證據之一,因為青銅劍是當年皇朝控制的產品,且經過特別工藝處理過,不同於一般的質地。
不少專家到武平考察調研,認為當年南海國王宮可能在武平縣萬安鄉五里村的一片台地間。從武平的地形位置看,平川河的台地,東北有海拔1538米的梁野山和海拔1110米的天馬山為屏障,往西南為通向南粵東的一展平川,南有水路可通梅、潮乃至漳州平原,西有陸路直上尋烏、會昌、贛州,地處屏蔽而又交通便利,可形成理想的人羣聚居域邑,尤其重要的是,在台地間的古陶器碎片幾乎是俯拾皆是,而台地下游5裏多順流而下的千年流水中出土的甬鍾,是一組編鐘的一個,發現的鈕鍾也是隻屬王宮才可能存有的奢侈裝飾品。
南海國滅亡時間,據《漢書·嚴助傳》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淮南王劉安的上書説:“前時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淮南厲王劉長)使將軍間忌擊之,以其軍降,處上。後復反,會天暑多雨,樓船卒,水居擊棹,未戰而疾死者過半。”《漢書·淮南衡山濟北王傳》記有:“南海民處廬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擊之。陛下遣使者齎帛五十匹,以賜吏卒勞苦者。”僅有的文獻顯示,有相當部分南海國國民在降漢後被置於廬江地域中管轄,後又再反。同書還載:“南海王織上書獻璧帛皇帝,忌擅其書,不以聞。”由此,大致可以推斷,在與淮南國的矛盾,南海國處於下風,並得不到中原王朝的支持,結果民眾被外徙後,原南海國封地被閩越所吞併。 [6] 
根據長汀縣誌記載,“南海國”國王織在封王前,曾被封為南武侯(今福建省武平縣)”,因此,福建省專家把武平作為發掘探索的重點。在調查中,曾有武平縣東留鄉封侯村的老人告訴他們,村裏在很早以前就發現過城牆的痕跡以及磚塊。同時,經過專家的瞭解考證,武平在唐代開元時屬於汀州府,被分為南安和武平兩個鎮。
專家認為,其中很明顯地含有“南武”二字,也可能作為南海國王織在此活動的一個佐證。而像“封侯村”、“將軍村”等村名,説不定與織受封為南武侯等史實也存在着聯繫。而在武平,這樣與南海國有關係的地名有近十處,因此更有專家認為南海國的都城很可能就在武平。 [2] 

南海國遺址保護

武平縣文物部門根據專家建議,已對劉屋後背山三號遺址的448畝土地進行復查和保護。 [3-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