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海

(新疆首例在職入伍服兵役武警青年)

鎖定
南海,烏魯木齊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共青團烏魯木齊市代表。
2008年12月全疆首例批准保留工作(停薪)入伍參軍 參加過新疆維穩、衞士2010演習等重大任務 榮立三等功2次,獲得嘉獎3次,連續2年被評為優秀士兵,獲得武警總部“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衞士”駐疆維穩紀念章。 [1] 
中文名
南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84年8月
畢業院校
華東師範大學
出生地
烏魯木齊

南海人物生平

2000年9月至03年7月:市師範學校(教育專業);
2003年9月至06年7月:成人教育學院(小教專科)
2005年9月至08年7月:華東師範大學(行管本科)

南海重要事件

全 國 級:2007年團中央全國青年中心先進個人。
自治區級:2011年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優秀共產黨員;2007年黨委組織部“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組工幹部展示課件第一名。
市 級:2008年獲市委辦公廳優秀幹部赴北京觀看奧運會
97.4廣播才藝展示演唱會“才藝之星”獎;團市委優秀團幹部;市總工會職工演唱會第三名;市文化局演唱會第二名;小羊軍團新疆首屆户外文化節《行走2006》徒步專題片獲短片獎;2013年被烏魯木齊市市委評委優秀社區書記等。
天山區級:團委優秀信息員;優秀團幹部;青年崗位能手等。
校 級:新疆師範大學首屆挑戰主持人大賽 :第一名。
部隊獲獎:
三 等 功:2009年“7·5”維穩期間完成任務出色榮立“三等功”1次;2010年11月因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三等
功”1次;
優秀士兵:2009年12月武警兵團指揮部後勤基地“優秀士兵”;
2010年11月指揮部司令部直屬隊“優秀士兵”;
嘉 獎:2009年11月獲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駐新疆“7·5維穩”紀念獎章;2009年03月武警兵團指揮部第三支隊“營嘉獎”; 2009年12月武警兵團指揮部後勤部後勤基地“連嘉獎”。
證 書:2009年05月武警兵團指揮部司令部三級網絡培訓班
“優秀學員”;2009年06月武警兵團指揮部政治部新聞報道員培訓班“優秀學員”。

南海個人生活

2008年11月天山區中青年後備幹部培訓(新疆大學
2009年5月參加武警兵團指揮部司令部軍隊三級網絡培訓(五家渠訓練基地);2009年6月參加武警兵團指揮部政治部新聞報道培訓(武警兵指第七支隊)

南海社會評價

2008年末,是南海人生和事業的一個巨大轉折點,他離開了繁華的都市,帶着地方黨委的囑託和行政管理專業本科文憑、全國青年中心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市級優秀團幹部證書和烏魯木齊市人大代表、共青團天山區常委的資格,以及5年地方政府的工作經驗,為實現多年來立志報國的夢想,自願報名參軍。很多人問他,究竟是為什麼?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選擇這樣的生活,是什麼信念促使他來到部隊這個大熔爐,是理想?還是一時的衝動?下面我們一同來了解他的故事。
經歷百年災難 體會生命的重要
2008年5月,南海出差赴四川考察,12日14:28分,他們剛剛途徑茂縣,突然車廂猛烈晃動,巨大的聲響和黃土、飛石迅速瀰漫整個車體,車頂瞬間被撕成一個大口子,碩大的石塊夾雜塵土像流水一般湧入車內,在司機的指引下,南海和他的同事被轉移到安全地域,此時此刻,地動山搖,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餘震還時不時的發生着,糧食告急,山體嚴重鬆動,他們與世隔絕,就在被困第四天凌晨,他們忽然聽見在不遠的山崖下有急速的腳步聲和無數的手電筒在揮舞着,“是當兵的,我們有希望了”。放眼望去,有近千名的武警官兵冒着餘震的危險正在向下遊重災區方向急行軍,並告訴他們,由於山體鬆動,這裏隨時都有大面積滑坡的可能,要求他們明天上午務必向上遊方向徒步撤離,次日一早,在當地民兵的帶領下,南海和他的同事們沿着扭曲盤山路一步一步的向前推進,此時,時不時還有餘震在發生着,不斷有飛石滾落,他們命懸一線,沿途被砸壞的汽車、房屋數不勝數,歷經8小時,徒步近30公里,他們才撤離到剛剛搶通的疊溪路段,當看到迎接他們的第一批救災部隊的時候,南海熱烈盈眶,記得有一個班長在遞給他救災物品時對他説過這樣一句話:“兄弟,好好活着,活着就要多做有意義的事”,經過數天的等待和不斷的轉移,南海和他的同事們終於返回烏魯木齊
回家之後 決定尋找
安全回家後,南海的心情久久都不能平靜,地震災區的一幕幕畫面依舊呈現在眼前,在震區的幾個晝夜裏,南海經歷了恐懼、悲傷和感動,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人間哀痛與真情,難以言表,卻又無法忘記,更忘不了的是那一張張武警戰士的面孔,他們還好嗎?都安全嗎?數百個夜晚,南海都一直不停的在問自己,是什麼信念在種種磨難中支撐着他們?軍人的職責到底是什麼?
帶着種種疑問,經過再三的思考,他決定參軍入伍,面對好言相勸的領導和同事,南海只有告訴他們:參軍報國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部隊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在領導的再三挽留和家人的勸説下,南海依然踏上去大漠軍營尋找答案的火車。
南海新兵訓練時所在的部隊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兵指某支隊,火熱的警營生活和艱苦的訓練,讓他體會到了如何從一名地方青年向武警戰士的轉變,整天和自己相差6、7歲90後的同年兵們一起摸爬滾打,看到那些年輕戰友不畏艱險,在大漠戈壁上頂着風沙和烈日訓練的情景,培養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的胡楊精神,這些為榮譽而戰的90後戰士們曾多次感動並鼓勵着他,在這些戰友的身上,南海彷彿看到了那些英勇無畏戰友們的背影,用忠誠和使命詮釋着一名武警戰士的崢崢誓言。
情繫警營 平凡崗位閃光輝
如今,南海已經成為該部隊非常有名的“小能人”了,下中隊不久,他主動請嬰,勇擔“戰地記者”的重任,並創辦起了以“全面反映中隊工作、記錄官兵成長點滴”為主題的《警營之聲》週刊;並利用現有資源,開辦了《警營之聲》廣播站和網絡電台,特設“警營播報”、“如歌軍旅”、“成長快樂”、“警營觀天下”等一系列品牌欄目,深受全體官兵好評。2009年7月,他又為戰友拍攝製作了首部軍旅紀錄片《崢嶸歲月》。併為每名戰友製作《DV檔案》,為戰友精心佈置生日會現場,播放成長錄像。還利用週末的“第二課堂”時間開辦電腦課,成立計算機興趣小組,通過生動的理論課和實踐課,培養廣大戰友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情。
樂於助人,用愛播撒誠摯之心
在南海眼裏,幫助他人是每一名軍人應盡的義務,南海入伍前曾經歷過“5·12”汶川特大地震,正是感動於人民子弟兵抗震救災的英雄壯舉,他才投身警營。他知道地震災害給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帶來的是巨大的損失和傷痛。在部隊裏,他依然關注着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和事。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給當地人民羣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時刻關注災區的新聞動態和救災進展情況,在後勤基地舉辦的為災區人民獻愛心活動中,他將自己剛剛領到的一個月500餘元的津貼全部捐獻災區。
在入伍前,南海曾幫助過一個因救火挽救單位財產而大面積燒傷的回族小英雄馬軍,為他籌集醫療費12萬餘元,但因傷勢過重馬軍最後離開了人世,而馬軍的原單位卻視而不見,南海為了幫助他討回公道,幫助他的家人起訴馬軍的單位並積極為馬軍請到當地最有名的律師,2008年12月,在南海的幫助下,法院判決賠償馬軍家人各類損失費15萬餘元,並積極聯繫有關部門為馬軍爭取見義勇為稱號。
南海入伍近兩年,他以飽滿的精神面貌和高尚的情操不斷把自己的奉獻精神傳遞給身邊每一名戰友。自步入警營,或許他並沒有留下些什麼值得歌頌的事蹟,但是他卻紡織了一個值得珍藏一生的記憶。生命如同一根火柴,偶爾在這片土地上亮了一下,馬上就熄滅了,但畢竟留下了光和熱,這對於他來説已經足夠了。因為他曾經盡情揮灑過,傾注了他全部的愛和夢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