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鎖定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設有植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等研究室。
中文名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依    託
依託
主    任
李寶健
成立時間
1986年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依託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  依託: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於1986年便建立了我國高校第一個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1989年該中心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已成為國家專業實驗室。1991年該中心被中山大學評為科研 先進單位。
1998年,該中心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被中山大學評為先進科研單位。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團隊

主任是李寶健教授,副主任是羅進賢教授和計亮年教授。 在上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經過10多年的努力,該中心已經組 建了一支高層次的人才隊伍。現有科研人員20多人,其中有教授4人,兼職教 授2人。有博士生導師5人,他們是李寶健、屈良鵠、劉良式、羅進賢(兼)、計亮 年(兼)教授。客座教授2人,他們是美國康奈爾大學吳瑞教授和中國農業科學院 生物技術中心範雲六院士。
有副教授7人,講師、工程師10多人,他們當中具有 博士、碩士學位的近80%,平均年齡30多歲。
這裏既有從事遺傳學、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和農學等領域研究的專家,又有從事醫學、化 學和物理學方面的專家,是一支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高層次科研隊伍。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果

生物工程中心成立以來,共主持國家“863”高科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和廣東省重點項 目等共和60多項。
其中一直承擔着國家高科技生物領域項目,現已承擔4項,科 研經費400多萬元。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獲得廣東省自然科學一、二、三等獎,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廣東省高教自然科學一、二、三等獎共10多項。 獲得專利5項。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300多篇。發表論文水平較高,如屈良鵠 教授、李寶健教授等發表的論文多次被 SCI引用,其中屈良鵠教授發表的多篇論文 被SCI引用400多次。培養碩士、博士和博士後人才100多人。分別與中國農業 科學院、中國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廣東省農科院、仲凱農學院、廣東海洋大 學、美國Salt lnstitute、英國John inn institute、美國Cornell、法國科學院遺傳中心、 美國洛氏基金會農業部等科研單位與機構開展科研合作。現中心共有實驗室800多 平方米,儀器設備近800萬元,是國內先進的實驗室。該中心的學術水平和學術 地位已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肯定。
目前,中心承擔的項目共26項,其中重點項目有:國家高科技“863”項 目2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以及國際 合作項目3項。年科研經費100多萬元。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中心-領域

現該中心室主要從事植物基因工程、藥物 及保健品的基因工程;大分子快速分析;微生物基因工程和石油化工工程等應用 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並可以為廣東產業服務的有:
1.應用系統基因工程技術培育高產、優質、高抗、多抗水稻新型品種及其它亞熱帶農作物的新品種。
2.用分子生物學方法監控與預報赤潮。
3.應用基因克隆技術研究水稻廣親和基因的研究,並擬開展生物的“庫源” 研究,爭取通過基因工程技術解決農作物的“庫”與“源”的本質關係,爭取糧食生產的產量和質量躍上新台階。
4.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創造轉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及相應雄性不育恢復材 料,實現作物蔬菜雜種優勢利用的兩系法生產。該研究由張宏副教授主持,現已成功培育出番茄雄性不育株系。
5.應用轉基因植物生產名貴多肽類藥物,改良珍貴的中草藥,並與醫藥界合作開展部分基因治療和一些基因工程藥物的研製。
6.真核分子生物學有關理論的研究(包括:核仁小分子RNA基因,廣親和 基因其他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生物學研究;重複順序的生物學意義和分子進 化研究;植物發育學中花色與花型發育的研究;農桿菌與單子葉植物相互關係的 分子生物學研究等)。
7.開展微生物在工業和環保方面的研究,擬培育能降解污染水源的微生物,為環境保護服務。 此外,我們已獲得抗木瓜花葉病的抗病木瓜品種(即將組織驗收和鑑定)。應用生物技術通過發酵途徑培育了靈芝,獲得了轉基因的螺旋藻等。
以上這些研究成果有些已經為國家創造了經濟效益,有些即將轉化為生產 力,為我省或我國作出貢獻。鑑於我省地處熱帶、亞熱帶,品種資源豐富和我們 已在生物技術方面取得的進展和經驗。現中心主任屈良鵠教授和副主任張宏副教授 擬製定“水稻品種資源基因組計劃”,將開展對廣東水稻品種基因組研究,目的 是摸清水稻基因的“源”,以便擴“庫”,為今後廣東的糧食生產服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