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浡裏

鎖定
南浡裏(Lambri),13世紀至15世紀蘇門答臘島西的一小國,《爪哇史頌》作Lamuri,《馬可波羅遊記》作Lambri,宋代《諸蕃志》作蘭無裏、《島夷志略》作喃誣哩、《瀛涯勝覽》作南浡裏、《西洋番國志》作南巫裏。
中文名
南浡裏
外文名
Lambri
位    置
蘇門答臘島西
改名為
亞齊
南浡裏國,東接黎代,西與北臨大海,海中有帽山(今韋島),山之西是南浡裏海;國南邊是山,山之南又臨海。15世紀初,南浡裏全國僅千餘户,信奉伊斯蘭教,國王也信奉伊斯蘭教。國王居所用大木架高三四丈,樓下放牛羊等牲口。明永樂七年(1409年)南浡裏王曾率領臣下數十人,隨鄭和寶船到京師,進貢降真香等物品。
16世紀中葉,南浡裏改名為亞齊,在今印尼亞齊區,亞齊河口哥打拉賈(Kutaraj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