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江流域

鎖定
南江流域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流域內有舊石器時代晚期和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秦漢以前,古越族已經開始了南江流域的開發。在南江上游太平河與羅鏡河地區,曾發現多處先秦墓葬,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如1971年在羅定太平南門垌出土的戰國初墓,共出土青銅器136件,其中多為禮器與兵器,如鼎、祭祀用的整套銅甬鍾,有“王”字圖象的青銅矛,以及人首柱形器等。
中文名
南江流域
孕    育
嶺南文化
性    質
歷史
類    別
文化
流域位置
羅定鬱南信宜
考古學界證明,早在先秦時代,北面的楚人便南拓百越,遠至南海之濱,如南江流域羅定等地出土的戰國墓葬與青銅器,也具有楚文化特色。專家推論,南江及其支流是楚人南下海岸的主要通道;同時,南江也是此後中原漢人南遷嶺南,以及中原到南海乃至海南島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因此,南江是嶺南與楚地以及中原地區經濟文化溝通聯繫的一個重要通道。著名文化學者黃偉宗教授,更將南江定位為海陸絲綢之路的對接通道之一。
南江流域是古代嶺南地區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從秦漢至南北朝,南江流域是嶺南州縣建制最多之地,就是有力的證明。在羅定、鬱南、信宜等地,古老山歌流傳至今,僅整理出來的就多達上萬首。南江流域也保存着大量風格獨特的古村落、古民居,規模宏大、精緻美觀。具體的文化亮點有:龍龕巖摩崖石刻、神灘廟遺址、學宮、文廟、光儀大屋、以大灣民居為主要代表的瀧水民居、瀧水民歌(特別是連灘山歌)、劉三姐遺蹟、文塔、民間藝術、小吃、傳説、風物、考古發現等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