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

鎖定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是北宋仲殊的一首詞,通篇寫景,又抒發了詞人對塵世生活的眷戀之情。十里青山,數聲鳥啼,殘月白露,清風曉霞,有聲有色地表現了江南的夏季景色。詞中上、下片的結句,委婉含蓄地提到人,而且引起對往事的回憶。全詞清新雅潔,優美柔和,饒有意味。 [1] 
作品名稱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
作    者
仲殊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詞作原文

南柯子仲殊
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淒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2]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註釋譯文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字詞註釋

①南柯子:又名《南歌子》,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
②潮平:指潮落。
③怨年華:此指鳥兒哀嘆年光易逝。
④淒涼時候:指天各一方的淒涼的日子。
⑤白露:露水 。收:消除。殘月,一作“殘暑”,指餘熱。
⑥散:一作“襯”,送。
⑦年時沽酒:去年買酒。那人家:那個人麼?指作者自己。家在此處是語尾助詞。 [3]  [4]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白話譯文

潮水漲平了沙路,遠處的青山連綿不斷,偶爾聽到幾聲鳥鳴,好像是在哀怨時光流逝。又是淒涼冷漠的秋天了,我遠在海角天涯。
殘月西墮。白露濕衣,拂曉的涼風慢慢地吹散朝霞。走到那似曾相識綠楊堤畔,我詢問起塘中盛開的荷花:“你可記得,那年我路邊沽酒,敲開的是哪門哪家?” [3]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作者仲殊是一位僧人,據説他年輕時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妻子對他甚為不滿,甚至食物裏下了毒,他得救不死,從此,心灰意冷,棄家為僧,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吳山寶月寺。然仲殊雖出家為僧,卻不甚遵守佛門清規,雖不吃肉,卻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飲酒食蜜。這首詞便是他出家為僧後所作,從中可以看出一個早年放蕩不羈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寫照。 [5] 
這首《南柯子》就是寫雲遊路上、羈旅異地時的一番感受,大致可歸入羈旅愁思類作品,宋黃舁《花菴詞選》擅題“憶舊”,是誤解了詞尾句意。 [6]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鑑賞評價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詞作賞析

這首詞抒發了詞人對塵世生活的眷戀之情,表明了詞人情操越俗的品格和對浮世生活的深情迷戀。全詞即景生情,寓情於景。 [7] 
上片着重從空間方面着筆,首二句便直接鋪敍景物,“十里青山遠,潮平路帶沙”寫一位雲遊四方的僧人。正走在江邊潮濕帶沙的路上,或許是向那遠在十里外的青山叢林去找尋掛單的寺廟。兩句寫出了一幅山水映帶的風景畫面,這畫面隱襯出畫中人孤旅中的寂寞感。根據仲殊的生活經歷推斷,他所以到處遊方,並非完全為了虔心禮佛,而是或者尋道訪友,或者想借旅遊來縱情山水。消除俗慮。下面他驟然發出“數聲啼鳥怨年華”的慨嘆,這何嘗是啼鳥怨年華。而是行客自已途中聽到鳥聲油然而起年華虛度的悵恨。鳥啼花放。原是快意暢遊的大好場景,可對一個棄家流浪的行腳僧人來説,感到的卻是“淒涼時候”,前面再冠以“又是”二字,説明這種飄泊生涯為時已經不短了。作者能把旅途中的見聞感受用詞筆如實寫來,情景並茂,顯示了他的濃郁詩情和坦率性格。
下片主要從時間方面落筆。“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白露”既指秋涼的夜露,又表明了節候。“清風”句緊承前句強調白晝的結束。這兩句緊承“啼鳥怨年華”的命意。形象生動地展示出時間推移的進程。“綠楊堤畔問荷花”,承前寫景。楊柳堤岸,濃蔭密處,微風過後,荷香飄拂,那荷花又大又麗,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邊,詞人突然想起來了,原來有一年,也是這個時候,他到過此地,在附近的酒家買酒喝,並乘着酒意還來觀賞過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嘆又是喜悦。於是欣然向荷花發出問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於此情景相生的妙筆中可以見出僧人的性格、風趣,和他那任真自得的飄灑詞筆。
全詞從時空兩方面構思,寫景抒情,情寓於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詞作設色明豔,對比和諧,色彩豔麗,美感很強。仲殊曾被蘇東坡稱作“胸中無一毫髮事”,性情坦蕩、不拘禮法。此詞即是這位詩僧真性情、真才情的真實流露。 [5] 
藝術手法上:此詞寫景採用了遠近結合的手法。“十里青山遠”是遠景,“潮平路帶沙”是近景;還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前兩句詩是視覺的描寫,“數聲啼鳥”是聽覺的描寫。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數聲啼鳥怨年華”一句其實是表達作者內心的愁怨。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名家點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黃花庵稱仲殊《訴衷情》一調“篇篇奇麗,字字清婉,高處不減唐人風致”。然尚不及其《柳梢青》、《南柯子》二詞更為清逸也。在他的詞裏,只感到一種出家人的清逸和婉情緒,東坡所謂“此僧胸中無一毫髮事者”,可以看出他的為人。 [4] 
李攀龍:“追憶往事,委婉真切。堪當一《悲秋賦》。” [8] 

南柯子·十里青山遠作者簡介

仲殊,北宋僧人、詞人。字師利。安州(今湖北安陸)人。本姓張,名揮,仲殊為其法號。曾應進士科考試。生卒年不詳。年輕時遊蕩不羈,幾乎被妻子毒死,棄家為僧,先後寓居蘇州承天寺、杭州寶月寺,因時常食蜜以解毒,人稱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稱他為僧揮。他與蘇軾往來甚厚。宋徽宗崇寧年間自縊而死。 [9-10] 
參考資料
  • 1.    惠淇源編注.婉約詞全解: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110
  • 2.    王曉梅 朱莉雅改編.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袖珍閲讀文庫 插圖白話文 宋詞三百首: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年:169-170
  • 3.    陸林編注.宋詞 白話解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116-117
  • 4.    温庭筠,柳永等著.婉約詞 插圖本:萬卷出版,2008:154-155
  • 5.    (宋)王禹偁等著.宋詞三百首鑑賞大全集 超值金版:新世界出版社,2011:214-215
  • 6.    關立勳主編.宋詞精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18-120
  • 7.    程豔傑 靳豔萍編著.宋詞三百首 精讀·故事 (上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350-352
  • 8.    王德先主編.宋詞鑑賞大典 第1卷: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94-96
  • 9.    範曉燕編著.宋詞三百首賞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42-143
  • 10.    朱麗雲主編 江涓 朱麗雲 祁青編著.美詞: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