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方盜龍

鎖定
南方盜龍是一種發現於阿根廷的大型馳龍類,體長可達5米左右。這樣的體型在其它獸腳類中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在普遍小型化的馳龍類中就是個巨人。南方盜龍屬下目前只有一種,卡氏南方盜龍。南方盜龍屬於半鳥盜龍類。這一支系僅存在於南方大陸上。此前雖然也發現過大型化的馳龍類,如北美的猶他盜龍和達科他盜龍以及亞洲的阿基里斯龍,但都侷限於北方大陸。南方盜龍的發現表明南方大陸的馳龍類也經歷過大型化的過程。
中文名
南方盜龍
拉丁名
Austroraptor [5] 
模式種
卡氏南方盜龍(Austroraptor cabazai
分類位置
獸腳類,馳龍類,半鳥盜龍類
產    地
阿根廷,內格羅河
時    代
晚白堊世,晚塞諾曼期至早馬斯特裏赫特期
地    層
艾倫組
命名人
費爾南多.諾瓦等人(Fernando Novas et al.

南方盜龍命名由來

南方盜龍的屬名主要強調它的化石發現於南美洲南部,而種名則是為了紀念拉馬奎市立博物館的創始人赫特·卡巴札(Héctor Cabaza)。南方盜龍的研究工作曾經在這座博物館中進行。

南方盜龍基本信息和形態學

目前有兩件南方盜龍的標本被研究報道。
正型標本:MML-195保存了右側額骨和眶後骨,淚骨,上頜骨和齒骨以及上面鑲嵌的牙齒,右側上隅骨和前關節骨,第3,5,6,7和8節頸椎,背椎的第2節和第4節,孤立保存的背椎肋骨和腹膜肋,右側肱骨,手部第三指的爪,左側恥骨的骨幹,左側股骨,右側脛骨,跟骨和距骨,第三蹠骨和腳部第一趾第二趾節骨,第二趾第二趾節骨,第三趾第四趾節骨,第四趾的第二趾節骨。
南方盜龍具有以下鑑定特徵組合可與其它獸腳類相區分:南方盜龍是一種大型馳龍類。淚骨內部具有非常發達的氣腔化結構,且淚骨的降支非常顯著的向前彎曲。淚骨的後突為以扇狀的突起,位於眼眶的上方。眶後骨缺乏背內側突用於與額骨相關節。眶後骨與鱗骨的關節突顯著的退化。上頜骨和齒骨上的牙齒非常小,且呈圓錐狀,近中脊和遠中脊缺乏鋸齒。肱骨很短,長度小於股骨的一半。腳部第二趾第二趾節骨在內外側向上顯著的壓扁,而第四趾的第二趾節骨則非常粗壯,這一特徵幾乎與其它所有的馳龍類都不同,但是見於比較進步的傷齒龍類中 [1] 
歸入標本:MML 220保存了少量的頭部骨骼和一些頭後骨骼,屬於一隻成年個體,體型小於正型標本,與正型標本呈互補的關係。頭骨部分保存了兩段上頜骨的碎片和兩顆脱落的牙齒。頭後骨骼包括一件不完整的背椎,12節尾椎椎體,左側肱骨,左右兩側的橈骨和尺骨,左右兩側的第一掌骨,手部第一指的第一指節骨,手部第一指,第二指和第三指的爪子,脛骨,第二蹠骨和第三蹠骨的碎片,腳部的第一趾的第一趾節骨,第二趾的第一趾節骨,第二趾的第二趾節骨,第三趾的第一趾節骨,第三趾的第二趾節骨,第三趾的第三趾節骨,第四趾的第一趾節骨,第四趾的第二趾節骨,第四趾的第五趾節骨 [2] 
南方盜龍圖冊

南方盜龍系統發育位置

目前主流的系統發育分析認為南方盜龍屬於馳龍類的半鳥盜龍類,與鷲龍,脅空鳥龍,半鳥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這一支系是馳龍類中較早分異出去的一支,僅在南方大陸有分佈 [3] 
南方盜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南方盜龍的系統發育位置

南方盜龍食性

南方盜龍的牙齒較小,呈圓錐形,缺乏用於切割的發育鋸齒的近中脊和遠中脊,因此它可能和鷲龍一樣會捕食魚類。但南方盜龍的體型較大,因此不排除捕獵較大型獵物的可能性 [4] 

南方盜龍科學意義

在南方盜龍發現之前,極度大型化的馳龍類僅在勞亞古陸上有所發現。南方盜龍是岡瓦納古陸上的唯一一種大型化的馳龍類,表明了不同大陸上的馳龍類在體型演化方面存在趨同演化的現象。南方盜龍的前肢大幅度的縮短,其肱骨長度僅為股骨長度的一半,這與同屬於半鳥盜龍類的脅空鳥龍和鷲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分佈於勞亞古陸上的馳龍類也存在很大的區別。這種反差極大的增加了古生物學家對於南方大陸上的馳龍類生態多樣性的認識,同時也表明馳龍類的形態分異度比原來認識的要大很多。南方盜龍的發現同時也表明,晚白堊世馬斯特裏赫特期的阿根廷地區的生態系統被大型化的虛骨龍類統治着,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大型鯊齒龍類的滅絕。晚白堊世南美洲的馳龍類大型化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大型鯊齒龍類滅絕以後留下的生態空位 [1] 
參考資料
  • 1.    Novas F E, Pol D, Canale J I, et al. A bizarre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from Patagonia and the evolution of Gondwanan dromaeosaurids[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9, 276(1659): 1101-1107.
  • 2.    Currie P J, Carabajal A P. A new specimen of Austroraptor cabazai Novas, Pol, Canale, Porfiri and Calvo, 2008 (Dinosauria, Theropoda, Unenlagiidae)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Maastrichtian) of Río Negro, Argentina[J]. Ameghiniana, 2012, 49(4): 662-667.
  • 3.    Pei R, Pittman M, Goloboff P A, et al. Potential for powered flight neared by most close avialan relatives, but few crossed its thresholds[J]. Current Biology, 2020, 30(20): 4033-4046. e8.
  • 4.    Gianechini F A, Makovicky P J, Apesteguía S. The teeth of the unenlagiine theropod Buitreraptor from the Cretaceous of Patagonia, Argentina, and the unusual dentition of the Gondwanan dromaeosaurids[J].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1, 56(2): 279-290.
  • 5.    Austroraptor  .Deep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