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

鎖定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是一種谷精草科谷精草屬植物。
中文名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
形    狀
葉線形
直    徑
0.3-0.4毫米,
2.5-4釐米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谷精草科 Eriocaulaceae
谷精草屬 Eriocaulon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形態特徵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線稿圖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線稿圖 [2]
草本,葉線形,叢生,長2.5-4釐米,中部寬1-1.8(-3)毫米,半透明,具橫格,脈6-9(-11)條,花葶7-15(-∞)個,長11-15(-20)釐米,直徑0.3-0.4毫米,扭曲,具4-5稜,鞘狀苞片長2.5-4釐米,口部斜裂,膜質;花序熟時近球形,灰黑色,長3.5-4毫米,寬4-5毫米;總苞片橢圓形至倒卵形,禾稈色,硬膜質,稍反折,長1.6-1.9(-2.3)毫米,寬1.4-1.5毫米,背部在顯微鏡下能見有稀疏的單細胞短毛;總(花)託有密毛;苞片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5(-2)毫米,寬0.6-1.5毫米,背面上部及頂端有白色短毛;雄花:花萼漏斗狀前面開裂,上端近截形或鈍頭,3淺裂至深裂,長1.6-2.3毫米,背面上部及頂端有白短毛;花冠3裂,近頂端常各有1棕色至灰色的腺體,遠軸裂片稍大,矩圓狀三角形,端部及內面有白短毛,側片較小,毛較少或無;雄蕊6枚,花葯黑色;雌花:萼片3枚,舟形,稍黑色,背都有狹龍骨狀突起,先端圓鈍至急尖,長1.2-1.8(-2)毫米,上部及頂端有白短毛;花瓣3枚,倒披針狀線形,膜質稍厚,近頂端處無腺或各有1小腺,頂端有白短毛,側面及腹面的毛稍長;子房3室,花柱分枝3,長於或等於花柱。種子卵形,長0.33-0.5毫米,表面具橫格,每格邊緣伸出1-6根向下的條狀突起。花果期9-11月。 [1]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沼澤、稻田中。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省區。模式標本採自台灣南投日月潭。 [1] 

南投谷精草(原變種)本種提示

本種與小谷精草 E. luzulaefolium Mart. 的區別在於總(花)託有密毛,雄花花冠裂片不相等,有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