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

鎖定
全稱為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合作舉辦的培養遊擊幹部的軍事訓練機構。1938年11月,蔣介石在衡陽市南嶽區召開軍事會議,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應邀參加。蔣介石接受中共中央關於共同創辦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的建議,決定舉辦遊擊幹部訓練班。1939年1月,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宣佈成立,蔣介石兼任訓練班主任,白崇禧、陳誠兼任副主任;湯恩伯、李默庵先後任教育長,葉劍英任副教育長。訓練班內設教務處、政治部、總務處、總隊部、機要室等辦事機構,並配備勤務部隊負責後勤保障。學員主要來自於各戰區部隊選送的校、尉級軍官,各省、縣政府及國民黨各級黨部選送的黨政人員,三民主義青年團報送的人員,從衡山、衡陽、桂林等地直接招收的高中畢業生。訓練班開設精神訓練、政治訓練、軍事訓練三大類24門課程,其中游擊戰爭課程是訓練中心。學員採用軍事建制,編隊學習與訓練,結業後分配到各戰區部隊任職。中共中央派出葉劍英和李濤、邊章五、薛子正、李崇等一批中共教官及工作人員參加訓練班的籌建和教學工作。至1940年2月,總共舉辦三期。同年夏,訓練班南遷祁陽、零陵等地,開辦第四至第七期,1942年停辦。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中共黨史學會編.中國共產黨歷史系列辭典:中共黨史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