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嶽七十二峯

鎖定
南嶽衡山共有有七十二座山峯,分別散佈在衡陽、衡山衡東、長沙、湘潭等縣,方圓八百里,南以衡陽回雁峯為首,北以長沙嶽麓山為足。以祝融峯為中心,分佈在祝融峯前者十六峯,峯後者十三峯,峯左者十二峯,峯右者十九峯,峯東者六峯,峯北四峯,峯南一峯。其中高峯有五座(祝融峯、紫蓋峯、芙蓉峯、石廩峯、天柱峯),以祝融峯最高,海拔1300米。
中文名
南嶽七十二峯
所屬地區
湖南省
地理位置
湖南省南嶽衡山及附近
下轄地區
衡陽市湘潭市長沙市
政府駐地
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南路
電話區號
0734
郵政編碼
4219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祝融峯
回雁峯
紫蓋峯
芙蓉峯
機    場
衡陽南嶽機場長沙黃花國際機場
火車站
衡山站衡山西站衡陽站衡陽東站
車牌代碼
湘D
主要公路1
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
主要公路2
嶽臨高速公路、南嶽高速公路

南嶽七十二峯山峯名稱

清代李祀柳《七十二峯歌》:
天台天柱聳天堂,回雁雲居最喜陽。
雙石白雲蒸碧岫,瑰霄惠日放祥光。
煙霞安上香爐表,屏障永參石稟旁。
嶽麓日華亭秀麗,石囷雲密歲豐穰。
蓮花一朵觀音坐,金簡雙持赤帝莊。
會善好遊靈藥徑,降真酣醉曉霞漿。
仙岩崱屴文殊剎,朝日芙蓉九女妝。
軫宿永和明月皎,紅花瑞應碧蘿香。
快馳白馬追獅子,須識靈禽即鳳凰。
雷祖採霞白石罅,耆闍擲缽碧雲鄉。
朱明華蓋遮巾紫,靈應彌陀駕鶴黃。
岣嶁碑邊潛聖蹟,紫雲院裏集賢良。
雲龍吐霧青岑失,翠鷲棲真紫蓋張。
絕妙高峯雲隱隱,會仙捷步祝融岡。
1
天台峯
2
天柱峯
3
天堂峯
4
回雁峯
5
雲居峯
6
喜陽峯
7
雙石峯
8
白雲峯
9
碧岫峯
10
瑰霄峯
11
惠日峯
12
祥光峯
13
煙霞峯
14
安上峯
15
香爐峯
16
屏障峯
17
永參峯
18
石廩峯
19
嶽麓峯
20
日華峯
21
石囷峯
22
雲密峯
23
古嶽峯
24
觀音峯
25
金簡峯
26
赤帝峯
27
會善峯
28
靈藥峯
29
降真峯
30
曉霞峯
31
仙岩峯
32
崱屴峯
33
文殊峯
34
朝日峯
35
芙蓉峯
36
九女峯
37
軫宿峯
38
永和峯
39
明月峯
40
紅花峯
41
瑞應峯
42
碧蘿峯
43
白馬峯
44
獅子峯
45
靈禽峯
46
鳳凰山
47
雷祖峯
48
採霞峯
49
白石峯
50
耆闍峯
51
擲缽峯
52
碧雲峯
53
朱明峯
54
華蓋峯
55
巾紫峯
56
靈應峯
57
彌陀峯
58
駕鶴峯
59
岣嶁峯
60
潛聖峯
61
紫雲峯
62
集賢峯
63
雲龍峯
64
吐霧峯
65
青岑峯
66
翠鷲峯
67
棲真峯
68
紫蓋峯
69
妙高峯
70
雲隱峯
71
會仙峯
72
祝融峯

南嶽七十二峯羣峯紀略

杜甫在《望嶽》詩裏,開篇就寫出“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昂”。它形象地點明南嶽的山態,宛如“朱鳥展翅”。
衡山縣湘江之濱遠遠望去,那聳立南天的祝融峯,形如鳥啄,狀如鳥首;東邊的吐霧、巾紫、白馬、採霞、晚霞、鳳凰諸峯,狀如鳥冠;以祝融峯為軸峯,前面的芙蓉等十六峯,緊相依傍,恰似朱鳥壯實的身軀;後面的青嶺等十三峯,活象翹得長長的鳥尾;南面石廩直至衡陽的回雁等二十峯和北面的紫蓋乃至長沙的嶽麓山等二十二峯,儼若朱鳥展開大約數百里的彩翼。清魏源寫了“惟有南嶽獨如飛”,一個“飛”字把七十二峯説活了,形象地把南嶽衡山比作展翅欲飛的大鳥,鳥的頭是昂首天外的祝融峯,其南面的芙蓉等十六峯緊相依傍很像鳥的巨大軀體,北面的紫蓋峯至嶽麓山的二十二峯則彷彿大鳥張開的彩冀。遠望猶似大鵬展翅、躍然欲飛,顯求出雄俊、磅礴的氣勢。山中多雨,常有雲霧繚繞,從湘江之濱遠遠望去,的確像雲霧中的一隻大鳥凌空飛翔。其雄偉的姿態、恢宏的氣派,無愧為名山南嶽之稱。
南嶽七十二峯分佈在長沙一峯,湘潭、湘鄉之間一峯,衡陽四峯,湘潭三峯,衡山縣有六十三峯。

南嶽七十二峯三十一峯紀略

紫蓋峯:在岳廟東,峯頂有仙人池,峯下有洞靈崖。晉末,鄧道士得道處。峯右為朱陵洞,相傳與廣東羅浮相通,為道家第三洞天。洞口今閉,下有飛泉掛壁,狀如垂簾,又稱水簾洞。九仙觀在紫蓋峯下,西有香爐峯,東有吐霧峯,將香煙縹緲的九仙觀夾在其間。它距南嶽鎮十三華里,原為壽仙觀舊址。梁天監年間(公元502年——519年)建。觀為道士張三丰修煉之所。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重修。九仙觀右,有羅漢松一株,盤根錯節,主幹空心,圍約丈五,為千年古樹,現半青半枯。觀旁有“九仙飛昇主壇”六個大字石刻,方二丈許,刻在一塊平整的石頭上,為宋代遺蹟。觀前有棋盤石一塊,上書有“待我來”三字,字高達十尺餘,還有“到此皆仙”四個大字,高約兩尺,“雲觀”、“仙觀”題刻字跡清晰,觀後田塍中間大石上有“登其真”三字,高一尺多。
芙蓉峯:在岳廟後,峯巒俊秀,遠處眺望,宛如芙蓉,峯上有毗廬洞,洞周圍五十里,相傳為禹王城。峯上飛流如絹,掩映青林,直掛山下。峯上還有見方的講經石,上鐫“天下太平”四字。
石廩峯:在岳廟西南,形如倉廩,有二户,一開一蓋,開則歲儉,蓋則歲豐。上有風穴雷池誦經壇,傳説為陳真人煉丹台遺址。峯下有仙人石室,過者常聞吟誦之聲。
雲密峯:在岳廟後面,上有王碑刻蝌蚪文,禹碑下有石壇,流水潺潺。峯北有仙燈巖,每遇黑夜,就有火光閃閃,還有禹巖,桃花源等古蹟,峯下有云封寺、雲密寺。
紫雲峯:在岳廟後西北一里許,下有文定、甘泉、白沙等書院,有衡嶽寺、長壽庵等遺址,是唐高僧懶殘、惠日和尚住過的地方。
集賢峯:在岳廟後,峯下有黃庭觀,飛仙石,相傳是南嶽魏夫人昇仙處。石上圓潤,下面尖削,寄託於它石之上,一手可以推動,人多反而推不動,峯下有白龍潭古蹟和集賢書院,為李泌張九齡舊遊地。
煙霞峯:在岳廟後的南天門右後,下有懶殘巖、爛柯巖、淨瓶巖、凌霄壇、高明台等古蹟。凌霄壇有宋人石刻“乾坤天地,名山大川,上下四維,有感明人”十六字。高明台有李泌手書“極高明”三字和韓愈“鄴侯藏多書,插架三萬軸”詩句石刻,筆力剛勁。
擲缽峯:在岳廟後的磨鏡台上,原有東廓、南軒書院。寺有福嚴、南台。福嚴寺有唐太宗御書梵經五十卷,楚雲上人刺血寫的《妙法蓮花經》一部,清乾隆皇帝藏書,現均無存。還有講經台、三生塔、隱身巖、福嚴洞等古蹟。峯以惠思應召去京擲缽的傳説而得名。
蓮花峯:在岳廟西四十里,狀如蓮花,方廣寺建於“蓮花心”中,寺內有惠思、海印和尚的補衲台、洗衲池,寺前有飛來鍾懸於白果樹上,寺內有宋徽宗趙佶題“天下名山”匾額掛在佛殿,後移至半山亭
金簡峯:在岳廟左,右有大禹巖、黃帝巖、金簡台等古蹟。光明台有珊瑚靈芝,每到深夜,有靈光如燭,相傳是大禹求金簡玉書處。峯上有“黑沙之水,知乳甘泉,人得一喝,地久天長”等石刻。黃帝巖上有宋徽宗趙佶題“壽嶽”石刻。
安上峯:在岳廟西四里許。有舜廟、舜洞、舜溪、舜井。峯多讒巖,山裏人叫尖壘。石巖上有遊人題詩:“月宮曾折桂,遺影玉蟾邊,人即收仙籍,壘應系洞天,有名終不古,無物勝長年,妙得琴中趣,此聲非指傳”。
巾紫峯:在衡山縣城後,上有紫金台,台徑三尺。有相傳為大禹祭舜處和王十八菜園等古蹟。靜谷有二石層疊,是王十八打坐處所,北山有石洞,是他去南嶽路徑。
朱明峯:在岳廟後,峯下有洞,相傳為鄺仙修煉成仙之所,自他進洞以後,不復再出,相傳為南嶽前洞。
獅子峯:在岳廟後山,峯下有靈源,時聞石漱,冷氣凜冽,而不見流水奔瀉。
華蓋峯:在岳廟後,地產靈芝仙草,貌似華蓋。
雲龍峯:在岳廟右下,有樓真觀,為西晉青蓮道士王穀神、皮文曜修仙之所,今誦經石猶存。
潛聖峯:在岳廟西,相傳唐高憎希遷遊南嶽,至方廣寺訪惠海不遇,一日見精舍號方廣,遇尊者止宿,次日出會回顧,人宅俱不見,故以潛聖名峯。
妙高峯:在潛聖峯右,中有平坦區,相傳為惠海禪師誦經處。傳説惠海每誦經即有五白衣長者聽經,惠海詢問,長者自稱龍王所遣,願獻寺基,一夕蓮花峯下擁沙成坪,遂建方廣寺。
天台峯:在方廣寺西三里許,相傳有智覬禪師拜經台、無縫塔、蓮花池、酥酪泉、會仙橋等遺址。
文殊峯:在岳廟北,相傳唐宣宗太子慕道,在衡山高處西坡眺望,看見金色光環中有一彌陀僧,以為文殊現身,故名。
觀音峯:在西嶺與方廣寺之間。形勢奇偉峻險,有新修盤山公路可至其上。峯上多奇花異草,春末夏初,是遊覽、觀賞佳處。
祥光峯:在岳廟西北,一名鶴鳴峯,中有靈田,相傳夜裏飛光如燭。山林古木、奇花、秀草甚多,地處幽谷,實為避暑勝地。
靈禽峯:在岳廟西北,上有朝鬥壇,相傳唐薛幽棲於此。有靈鳥羣飛,羽毛異色,紅碧相間,聲如笙徨,棲於峯上,故名。
駕鶴峯:在岳廟東,上有駕鶴亭,相傳為晉尹真人駕鶴飛昇處,故名。
赤帝峯:在岳廟後,古名煉玉峯,峯後有石刻,上有祝融氏墓。
朝日峯:在岳廟左,一名朝陽峯,昔殷先生曾於此曬太陽取暖,故名。上有赫胥墓。
崱屶峯:在岳廟後,一名側刀峯,東有石室,惠東子修行於此。峯下有龍池,春夏有萬蛙會於池,池沿有檜樹銀杏各一株,虯枝翠葉,飽厲風霜。
紅花峯:在岳廟西南,亦名石榴峯,有夕陽巖,夕陽溪。
碧雲峯:在岳廟東,上有紫金台,雲氣濃如藍黛。
九女峯:在岳廟左西北,其狀尖削秀麗,俗名土木嶺,雲開則雨,霧降則睛,當地山裏人憑它以鑑睛雨。有九子巖,下即九仙觀。
降真峯:在岳廟後,其峯下產雲母石。相傳昔武陽洞人遇異人於此。傳説異人身上毫毛過寸,武陽洞人驚奇而走,異人回答:“我仙也。素服蒼耳,二百餘歲,教爾服之。”指示仙草之後,不復再現。

南嶽七十二峯回雁峯

回雁峯居南嶽七十二峯之首,景區面積21312m2,是衡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回雁峯之名來源有二:一曰北雁南飛越冬,至此氣暖,不再南飛而北歸;一曰山形似雁,張翼迴翔。
回雁峯海拔96.8米,山雖不高,因歷史名人的詩文以它為典故者甚多,文因景成,景借文傳,故名揚天下。唐代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有“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佳句。偉大詩人杜甫曾居衡陽留下了“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的詩句。杜鶴、高適文天祥、範仲俺等都留有膾炙人口的詩文。又因明未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出生於此,南宋大理學家周敦頤從小在衡州舅父家成長,人文薈萃。使回雁峯名勝古蹟更是名溢中外。
回雁峯上最著名是雁峯寺,梁天監十二年(會元513年),宏宣法師選回雁峯創建寺院,武帝蕭衍賜名“乘雲禪”。唐代改號為“山門寺”。明清之際建“壽佛殿”。抗日戰爭,衡陽蒙難,千年古剎,在劫難逃。
1964年,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視察衡陽,倡導修復,闢為公園,部分完工,遇“文革”而停建。1983年-1985年初,衡陽市人民政府重修回雁峯公園。景區有瀟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有衡陽八景之冠的“雁峯煙雨”;有金碧輝煌的雁峯寺,有雁城標誌的雁雕;有憑弔王夫之的此君軒等二十多個景點。趙樸初、唐天際、周輕鼎、當代書法名家的翰墨精品薈 萃,王勃、陳宗契等古代文人騷客的詩文,陶鑄的散文《松樹的風格》為景區增添了光輝和文化內涵。
整個景區設計合理,佈局巧妙,施工精細,亭台樓閣與樹木花草相得益彰,小徑通幽,鬧中處靜。登上回雁峯,南望東州桃浪;北眺來雁,珠暉兩塔;東瞰湘江如帶,百舸爭流;西看嶽屏勝景,高樓鱗次,車水馬龍,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南嶽七十二峯祝融峯

祝融峯
祝融峯(23張)
祝融峯挺拔突起,高出芙蓉、紫蓋、天柱、祥光、煙霞、軫宿諸峯之上,據新編《南嶽志》載:祝融峯,海拔1289.8米,位於北緯27度18分6,東經112度41分05,是南嶽七十二峯的最高峯和主峯。它是根據火神祝融氏的名字命名的,相傳祝融氏是上古軒轅黃帝的大臣,人類發明鑽木取火後卻不會保存火種和不會用火,祝融氏由於跟火親近,成了管火用火的能手。黃帝就任命他為管火的火正官。因為他熟悉南方的情況,黃帝又封他為司徒,主管南方事物。他住在衡山,死後又葬在衡山。為了紀念他對人們的重大貢獻,將衡山的最高峯命名祝融峯。在古語中,“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讓他永遠光明。 祝融峯頂有祝融殿,原名老聖帝殿,明萬曆年間(1573—1620)始建為祠。如今的建築是後來重新修建的,殿後岩石上裝有石欄杆,北山風光盡收眼底。 在祝融殿的西邊,有望月台,月明之夜,皓月臨空,銀光四射,景色格外明麗。遊人站在台上,欣賞月色,較在平地上別有一番景象。即使月亮西沉,這裏也留有它的餘輝。正如明代孫應鰲的詩所描繪的:“人間朗魄已落盡,此地清光猶未低。”幽妙的情景,可以想見了。
祝融峯附近寺廟林立,其南面有上封寺,隋代以前叫光天觀,是道教活動的地方。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下令改為上封寺。上封寺的正前方是南天門。上封寺後的山上有觀日台,現設有氣象台。在觀日台旁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刻有“觀日出處”四個大字,在秋高氣爽,特別是雨後初晴的日子裏,遊人可以看到“一輪紅日滾金球”的奇景.

南嶽七十二峯嶽麓山

嶽麓山
嶽麓山(7張)
嶽麓山地處長沙市西部,為南嶽七十二峯之尾,故稱嶽麓山。嶽麓山林深竹密,景色清幽。主要景點有嶽麓書院愛晚亭、麓山寺、禹玉碑、印心書屋、雲麓宮等。嶽麓書院為我國四大書院,始建公元976年。大理學家朱熹曾於此主持講學,學生過千。 麓山寺碑為嶽麓書院最負盛名之古蹟,刻有行書1413字,辭采華麗,筆法雄健,是唐朝大書法家李邕所撰書;愛晚亭在清風峽小丘上,取唐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詩意,是秋天賞楓的好去處。

南嶽七十二峯名稱由來

一是由古蹟而名——祝融峯、赤帝峯是紀念為政以德的“火正官”祝融氏而名。雷祖峯是因為黃帝的妻子嫘祖的墳墓在這裏。白馬、金簡峯是因大禹治水來過這裏,曾經殺白馬祭天地、求金簡玉書而名。
二是由傳説而名——靈禽峯是傳説唐薛幽居這裏,一天,忽然有羣鳥飛過上空,羽毛紅綠相間,鳴聲象琴聲優美,最後棲於峯上,故此而名。文殊峯是傳説唐宣宗太子慕道,到衡山望見峯上五色陽光裏有個彌陀和尚,以為是文殊現身,故此而名。惠日峯傳説是因陳朝一皇帝賜一高僧道號叫惠日而名。採霞峯是齊朝一隱士棲居衡山,不食五穀,採霞以充飢而得名。
三是因地形而名——天柱峯是形狀象天柱撐起碧空。芙蓉峯是取其姿如俏麗芙蓉。石廩峯因其狀如廩庫。蓮花峯形似蓮花綻放。香爐峯、擲缽峯貌似香爐、蒸缽。耆闍峯形似老人。
四是因景色而名——碧雲峯因上邊經常升騰藍色雲氣貌似碧雲。吐霧峯因為它經常有一縷縷霧氣從山谷回升,象吐霧狀。曉霞峯因其凌晨就有紅霞繚繞。
五是因地名而名——朱明峯、白雲峯是從朱明洞、白雲洞派生而來。駕鶴峯是因為有尹真人駕鶴昇仙的傳説,取駕鶴名。
六是因地域而名——喜陽峯是因為在祝融峯之陽,最早迎接太陽。嶽麓峯是因為它是南嶽的足部。回雁峯是因為北雁南飛至此不再南翔。
七是由物產而名——白石峯因其出產白石。靈芝峯(即紫蓋峯)出靈芝草。巾紫峯產一種紫色杜鵑花,遠看如姑娘的頭巾。
八是由諧音而名——獅子峯形狀象柿子,山裏人叫柿子峯,被呼為獅子峯。紫雲峯,峯似一墩埠,山雲至此不再東行,故名止雲峯而易名紫雲峯。岣嶁峯俗名鈎頭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