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島語系

鎖定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family),也叫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是世界上僅有的一種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語系,也是世界上分佈面積最廣的語系之一,它主要分佈於西起馬達加斯加,東到復活節島,北起台灣島夏威夷羣島,南抵新西蘭的廣闊海域內的島嶼上。南島語系包括1262種語言,使用人口約2.7億。 [2] 
中文名
南島語系
外文名
Austronesian family
別    名
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
分佈區域
東南亞、大洋洲

南島語系簡介

南島語系 南島語系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 family)又稱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分佈於西自非洲東南的馬達加斯加島,東至智利的復活節島,北自台灣和夏威夷島,南至新西蘭島。1706年荷蘭人H.萊蘭特發現了南島諸語言的親屬關係。1836年德國人W.F.洪堡特使用馬來-波利尼西亞語這個術語來稱説這個語系的語言。
19世紀末德國人W.施密特(1868~1954)把它們命名為南島語。一般按地域分成印度尼西亞、波利尼西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4個語族。這個語系主要由太平洋中各大小島嶼上的語言以及亞洲大陸東南端的中南半島和印度洋中一些島嶼上的語言組成。根據世界語言資料庫統計,該語系包括1262種語言,使用人口約2.7億。
南島語系分部 南島語系分部
南島語言屬粘着型語言,主要構詞和構形手段是詞根添上附加成分和詞根的重疊或部分重疊。常用詞大多為雙音節,音節構造較簡單。大多數詞根既能作名詞,也能作動詞。人名、普通名詞、方位名詞分別用不同的冠詞。代詞第一人稱有“我們”和“咱們”的區別。數詞有十進位的,還有五進位甚至四進位的。動詞有式、時、體、態的範疇。詞序往往隨謂語的性質而變動,有的語言動詞出現在主語之後,有的語言動詞出現在句首。

南島語系發展歷史

南島語系是從哪裏來的?有人説它源於南亞語系,有人説它源於印歐語系,有人説它源於漢藏語系。
南島語系的故鄉在哪裏?中外學者的觀點多種多樣。現在有密克羅尼西亞、中國台灣地區、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新幾內亞西部等説法。支持率最高的是源於中國台灣。
中國台灣是南島語系的源頭,居住在新北市烏來區的泰雅族聚落,是目前全世界南島語系居住地中,人口分佈上地理最北端的聚落,而台灣原住民族在南島文化中又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南島語系語族

南島語系分為4個語族:
1、印度尼西亞語族:分佈在中國台灣地區(原住民語言)、菲律賓(他加祿語、比薩楊語等)、中南半島(佔語、馬來語等)、南洋羣島(印尼語、爪哇語等)、馬達加斯加(馬達加斯加語)。
2、密克羅尼西亞語族:分佈在菲律賓以東、赤道以北的馬里亞納羣島、關島、加羅林羣島帕勞、馬紹爾、瑙魯、吉爾伯特等地。
3、美拉尼西亞語族:分佈在印尼以東、赤道以南的新幾內亞、俾斯麥羣島所羅門羣島、聖克魯斯、新赫布里底斯、新喀里多尼亞、斐濟等地。
4、波利尼西亞語族:分佈在上述兩個語族以東的廣大區域,包括赤道以北、國際日期變更線右側的中途島和夏威夷,赤道以南、國際日期變更線兩側的菲尼克斯、托克勞、薩摩亞、法屬波利尼西亞、皮特凱恩島、復活節島以及湯加和新西蘭等地,共有100多種語言和方言。

南島語系分佈區域

所謂的“南島“(Austronesia),是由兩個希臘文字的字根austro-與-nesia所合組而成,前者為南方之意,後者意指羣島,所以我們將“Austronesia“翻譯成“南島“(Wikipedia 2004;丁榮生 1999)。使用南島語系的區域包括中國台灣地區、菲律賓、婆羅洲、印尼、馬達加斯加、新幾內亞、新西蘭、夏威夷、麥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波里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各地島嶼的語言,外加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語、中南半島上越南與高棉的查姆語(佔婆語)和泰國的莫肯(Moken/Moklen)。
南島語系分佈的區域很廣,語言的數目也頗多,根據“Ethnologue(民族語)“這個世界語言資料庫的資料,其總數有1262種之多(Ethnologue: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4)。值得注意的是,在劃分為南島語系的區域內,部分的島上也有使用非南島語族的語言。以中國台灣為例,除了有隸屬於南島語族的台灣南島語言以外,同時也存在鶴佬語和客語。

南島語系再分類

根據“Ethnologue(民族語)“這個網站上的分類,南島語系可以再分為兩大次語系,一個叫做“台灣原住民語“(Formosan languages),另一個叫做“馬來-波里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前者有23種語言,可以再分成泰雅語(Atayalic)、排灣語(Paiwanic)、和鄒語(Tsouic)三大系統。後者則有1239種語言,可以再分成“中東部馬來-波里尼西亞語“(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西部馬來-波里尼西亞語“(Western Malayo-Polynesian)、以及兩種尚無法歸類的語言(Ethnologue:Languages of the World 2004)。
有趣的是,關於“南島語“(Austronesian languages)和“馬來-波里尼西亞語“(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的關係,除了以上引自“Ethnologue“的説法以外,似乎還有其他的説法。Diamond(2000)的説法是“南島語“有十種次語系,其中有九種是在中國台灣地區,最後一種則是“馬來-波里尼西亞語“。也就是説,雖然其分類方式和“Ethnologue“所列舉的並不一致,但一樣是將“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當成是“南島語系“的一個次語系(另見Wikipedia 2004)。
但是,中國台灣地區多數的相關文獻,卻似乎是將“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等同於“南島語系“。比如説中國台灣地區“中央研究院”(1996)就有以下的陳述:“南島語系(Austronesian)又稱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Malay-Polynesian)(sic),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佈在島嶼上的一個大語系“。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nd,b)也説,“生活在台灣的土著民族,即平埔族和高山族,他們所使用的語言,不僅自己相互之間有很深的關係,而且跟太平洋、印度洋島嶼上的許多種語言都有親屬關係,形成學術界所稱的“南島語族“(Austronesian 或稱 Malayopolynesian)“。
某些語言學者相信泰語可能也可以算是擴大定義之“南島語系“的一部份,雖然多數學者似乎仍舊將其歸類為“台-卡岱語系(壯侗語系)“。還有一些人試著要在“南島語系“和“南亞語系“以及“台-卡岱語系“(壯侗語系)之間的關係作文章,而爭辯説兩者應當形成一個更大的“南方大語系“(Austric languages)。不過,這兩種説法似乎都還未得到多數語言學家的同意。

南島語系起源與演化

關於南島語的起源問題,是學界上還算熱門的一個研究題目。比較早期的説法,包括該語言起源於麥克羅尼西亞、中國長江之南、中南半島、西新幾內亞等不同説法(關於這些説法的簡單回顧,可以參考中央研究院平埔文化資訊網 nd,c)。不過,自從Shutler and Marck在1975年發表了一篇論文,並論證説中國台灣地區是南島語最有可能的發源地以後,國際學界就逐漸接受這種説法(Shutler and Marck 1975)。尤其是在Peter Bellwood於1991年在《Scientific American》這本期刊上關於這個問題的論文發表以後,“南島語的發源地在中國台灣地區“這一個陳述,就幾乎已經是多數學者的共識(Bellwood 1991;另見Diamond 2000)。不過,近年來又有新的説法,認為該語言的發源地有可能是在東南亞,特別是印尼或附近的島嶼(見Microsoft 2004)。
如果根據Bellwood的説法,操南島語的南島民族是由亞洲大陸而來,可能與侗傣(Kam-Tai)民族或南亞民族原是一家,分家後到中國台灣地區來,年代大約是6000年前。大約5000年前,才開始從中國台灣地區南下擴散到菲律賓羣島,主要是北部呂宋一帶。然後到婆羅洲、印尼東部,時間大約是在4500年前。然後往東、西兩方擴散,東至馬利安那羣島(關島、塞班島一帶),也到了南太平洋部份地區,往西到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等,時間約在3200年前。再下一步才擴散到中太平洋美拉尼西亞區域的加洛林羣島一帶。然後往東,到波里尼西亞去,約在西元300年左右。今天在新西蘭的毛利族(Maori),是最晚的移民,約在西元800年。
從考古學角度分析,根據世界樹皮布技術擴散過程,呈現由南中國-中南半島-菲律賓-中美洲的傳播途徑,並與人類學上南島語族傳播極為相似。樹皮布技術是南島語民族文化要素之一,中國環珠江口地區距今約7000年前樹皮布製作石拍的大量出土發現,也將為未來南島語言祖先來源的探索、研究開拓廣闊前景。 [1] 
2014年,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團隊從位於福建閩江口外馬祖羣島亮島上的人骨提取DNA,並以單倍體E為示蹤指標,結果清楚地表明,生活在東南亞羣島和近大洋洲地區的南島語族的基因發源地就在福建沿海。 [3] 
2020年,世界學術期刊之一——《科學》則發表一項重磅科研成果: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付巧妹團隊成功在福建的奇和洞、曇石山和溪頭遺址的史前人骨中提取了DNA,其結果進一步證明:福建地區新石器時代的人羣是西太平洋地區各島嶼上的南島語族的祖先。

南島語系和其他語系的關係

關於南島語系和其他語系的同源關係,學者議論紛紛,目前有四個不同假設:
1、南島語系和其他語系沒有同源關係(傳統的觀點)。許多歷史語言學家持這個看法。
2、德國傳教士Wilhelm Schmidt 1904年提出南島語系和南亞語系同源。
3、美國學者Dahl 1970年指出南島語系和印歐語系同源。
4、法國學者沙加爾1990年提出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同源,在中國獲得邢公畹教授的贊成。

南島語系日常生活用語

英文→南島語(中的薩摩亞語)
Yes→‘ioe
No→Leai
Please→Fa‘amolemole
Thank you→Fa‘afetai
That's all right→‘Ua lelei
big - small→tele - la‘itiiti
quick - slow→vave/tope - gese
early - late→vave - tuai
cheap - expensive→taugōfie - taugatā
near - far→latalata - mamao
hot - cold→vevela - malulū
full - empty→tumu - gaogao
easy - difficult→faigōfie - faigatā
heavy - light→mamafa - māma
open - shut→tatala - tapuni
right - wrong→sa‘o - sesē
old - new→tuai - fou
old - young→matua - talavou
beautiful - ugly→'aulelei / 'auleaga
good - bad→lelei - leaga
better - worse→feoloolo - leaga tele
南島語(菲律賓語)→漢語
kumusda ka?=你好嗎?
baalam=再見
salamat=謝謝
maganda=美麗(説女孩子)
mataba=胖anong=什麼
anong bang a lan mo?=你叫什麼名字?
gusto=喜歡gusto mo?=你喜歡嗎?
mahal=愛mahal gita=我愛你
gusto gita=我喜歡你
nagugudom ako=我餓了
dami=很多
saan=哪裏
anong oras=幾點了
sayang=白費,可惜
makolit=調皮,淘氣

南島語系語法

南島諸語言屬粘着型,詞根加附加成分和詞根的重疊(或部分重疊)是構詞和構形的主要手段,附加成分有前加、中加和後加3類。德國人O.譚博夫,日本人小川尚義、淺井惠倫、土田滋,美國人I.戴安等都對古南島語語音作了擬測。常用詞大多為雙音節。語法特點:人名、普通名詞、方位名詞分別加不同的冠詞。代詞有人稱和數的範疇,第一人稱複數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區別。動詞有時、體、態、式等範疇。數詞有十進位、五進位、四進位等計數法。大多數詞根既能用作名詞,也能用作動詞。詞序往往隨着謂語的性質而變動,謂語有的語言出現在句首,有的語言出現在主語之後。

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

分佈在加里曼丹、蘇門答臘、爪哇、菲律賓、中國台灣地區、蘇拉威西、馬都拉、安汶、帝汶、馬達加斯加等島和馬來半島。包括台灣南島語言,印度尼西亞的印度尼西亞語、爪哇語、巽他語、馬都拉語、米南卡保語、亞齊語、巴塔克語、布金語、巴釐語,馬來西亞的馬來語,菲律賓的他加祿語、比薩揚語、伊洛卡諾語、比科爾語、邦板牙語、邦阿西楠語、伊戈羅特語、馬羅瑙語,馬達加斯加的馬達加斯加語,越南的嘉萊語、拉德語,越南和柬埔寨的佔語等。印度尼西亞語和馬來語極為相近。印度尼西亞語的輔音有p、b、m、w、t、d、n、r、l、s、tj、dj、j、k、g、h、nj、sj;元音有i、e、é、è、a、o、ó、u、ai、éi、au、ou;重音一般在詞的最後一個音節上。名詞有專有人名名詞、普通人名名詞、專有物名名詞、普通物名名詞、物質名詞、抽象名詞之分。代詞除有人稱、數、格等語法範疇外,還有親屬式和社交式的區別。動詞有態、時、體、式等語法範疇。形容詞的級分同等級、不等級和最高級。這些語法範疇通過附加成分(前加、中加、後加)、助詞或詞根的重疊表示。詞序一般主語在前,謂語在後,賓語在謂語之後,定語和狀語在中心詞之後。印度尼西亞語和馬來語都有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但設計略有不同。使用印度尼西亞語的超過1億人,使用馬來語的約1000萬人。爪哇島的中部和東部約有4500萬人使用爪哇語,老爪哇文約在9世紀從印度南部傳入,新爪哇文采用拉丁字母。爪哇島的西部約有1300萬人使用巽他語,巽他人採用老爪哇文,也採用拉丁字母的巽他文。爪哇島東部和馬都拉島上約有800萬人使用馬都拉語,東部有一種蘇曼尼波方言,作為教育上的標準方言。馬都拉人傳統上用老爪哇文,現改用拉丁字母的馬都拉文。
蘇門答臘島約有300萬人使用米南卡保語,約有200萬人使用亞齊語。蘇門答臘島的北部、中部和東部沿海一帶約有150萬人使用巴塔克語。巴塔克語原有16個基本字母的老巴塔克文,現改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蘇拉威西西南的半島上約有250萬人使用布金語。布金文起源於老爪哇文。巴厘島約有200萬人使用巴釐語。菲律賓呂宋島的中部和西南部包括馬尼拉市在內約有1000萬人使用他加祿語。他加祿文采用拉丁字母。菲律賓羣島中部的比薩揚語是宿務語、希利蓋農語、薩馬蘭語的合稱。宿務島、保和島、內格羅島的東部、萊特島的西部和棉蘭老島的北部約有800萬人使用宿務語。班乃島和內格羅島的西部約有300萬人使用希利蓋農語。薩馬島和萊特島的東部約有150萬人使用薩馬蘭語。呂宋島北部約有300萬人使用伊洛卡諾語。比科爾半島約有 200萬人使用比科爾語。呂宋島上馬尼拉西北的邦板牙省約有65萬人使用邦板牙語。邦阿西楠省約有50萬人使用邦阿西楠語。呂宋島中部偏北的高山省約有25萬人使用伊戈羅特語。明達瑙島約有40萬摩洛人使用馬羅瑙語。菲律賓大多數語言輔音有 p、b、m、w、t、d、l、r、n、s、j、k、ɡ、h、q,元音有i、a、u。語法上有複雜的態和格系統,通過加附加成分、加助詞、短語換位、重音轉移等不同方式表示。馬達加斯加島約有700萬人使用馬達加斯加語,他們是大約1500~2000年前來自印度尼西亞移民的後裔,其中500萬人説梅里納方言,這是官方語言。越南和柬埔寨約有15萬人使用佔語。中國台灣島的中部山區和東部沿海縱谷平原約有20餘萬人使用台灣南島語言,包括泰耶爾語、賽德語、鄒語、卡那卡那布語、沙阿魯阿語、排灣語、阿眉斯語、布嫩語、魯凱語、卑南語、賽設特語、邵語、耶眉語。

南島語系波利尼西亞語族

分佈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新西蘭、薩摩亞、湯加、紐埃、庫克、土阿莫土、馬克薩斯、瓦利斯、夏威夷、復活節島等島嶼上。包括毛利語、薩摩亞語、烏維亞語、湯加語、紐埃語、拉羅通加語、塔希提語、土阿莫土語、馬克薩斯語、夏威夷語、拉帕努伊語等共約100多種語言、方言和次方言。波利尼西亞語族語言的輔音有p、t、k、m、n、l、r、f、w、s、h,元音有a、e、i、o、u,但長短元音是不同的音位。語法特點是名詞前有不定冠詞和定冠詞,名詞的複數在前面加特殊的助詞,物主代詞有獨立形式,數詞一般是十進位計數法(夏威夷語和馬克薩斯語保存着古老的四進位計數法),形容詞的級用句法形式表示,動詞有時、體、態、式等語法範疇。謂語一般出現在句首。新西蘭北島現有20萬毛利人,大約有一半使用毛利語。毛利文采用拉丁字母。薩摩亞羣島的西薩摩亞有12.5萬人,東薩摩亞有2.5萬人使用薩摩亞語。薩摩亞文采用拉丁字母。塔希提島約有5萬人使用塔希提語。塔希提文采用拉丁字母。湯加羣島約有7.5萬人使用湯加語。湯加文采用拉丁字母。夏威夷羣島上目前約有7500人使用夏威夷語。夏威夷文采用拉丁字母。瓦利斯羣島約有5000人使用烏維亞語。紐埃島約有5000人使用紐埃語。庫克羣島約有5000人使用拉羅通加語。土阿莫土羣島約有5000人使用土阿莫土語。馬克薩斯羣島約有5000人使用馬克薩斯語。

南島語系美拉尼西亞語族

分佈在赤道以南,太平洋西南斐濟、新幾內亞、俾斯麥、所羅門、聖克魯斯、新喀里多尼亞、新赫布里底等島嶼上,包括斐濟語、安布里姆語、利富語、莫圖語、雅比姆語等。語言除有南島語系的一般特徵外,輔音有齒間音 ,軟齶化音kw、gw、pw、bw、kbw、kpw、gbw。有二合元音ae、ai、au、oi。名詞按表示的事物對所有者關係的親疏可分成兩類。數詞有五進位計數法。動詞有人稱和數的語法範疇,用加短尾代詞表示。斐濟島約有20萬人使用斐濟語。斐濟文采用拉丁字母。

南島語系密克羅尼西亞語族

分佈在赤道以北和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馬里亞納、馬紹爾、加羅林、關島、吉爾伯特、特魯克、波納佩、帕羅、雅浦、瑙魯、帛硫等島嶼上,包括馬紹爾語、查莫羅語、吉爾伯特語、特魯克語、波納佩語、帕羅語、雅浦語、瑙魯語、烏利蒂語、庫賽語、塞班語、耶魯脱語。語言的特點:有軟齶化輔音,有元音同化現象。名詞有數和領屬格範疇。人稱代詞有複雜的數和分類系統。動詞或動詞前的時態助詞加前加成分表示人稱和數。馬紹爾羣島約有2萬人使用馬紹爾語,馬紹爾文采用拉丁字母。關島約有4萬人使用查莫羅語。查莫羅文也採用拉丁字母。吉爾伯特羣島約有4萬人使用吉爾伯特語。特魯克羣島約有2.5萬人使用特魯克語。波納佩島約有1.5萬人使用波納佩語。帕羅羣島約有1萬人使用帕羅語。雅浦羣島約有5000人使用雅浦語。瑙魯島約有5000人使用瑙魯語。加羅林羣島約有4000人使用烏利蒂語。庫賽島約有3600人使用庫賽語。

南島語系語言系譜

説明:根據《民族語》現時的記載,南島語系共有1268種語言,最後面的數字是該語族或語羣所包括之語言的數目。以下為最新的分類。留意原來的台灣南島語族(Formosan)的17種語言及婆羅語羣的139種語言被分拆成多個新的語族,並提升至與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的地位相同。
南島語系(Austronesian,1268)
泰雅語族(Atayalic,2)
布農語族(Bunun,1)
東台灣南島語族(East Formosan,5)
中部語羣(2)
北部語羣(2)
西南部語羣(1)
台灣南島語族(Formosan,2)
排灣語羣(Paiwanic,2)
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Malayo-Polynesian)(1248)
Bali-Sasak(3)
Barito(27)
中東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羣(Central-Eastern)(708)
中馬來-波里尼西亞語(Central Malayo-Polynesian)(168)
東馬來-波里尼西亞語(Eastern Malayo-Polynesian)(539)
未分類之中東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羣(1)
查莫洛語羣(Chamorro)(1)
Gayo(1)
爪哇語羣(Javanese)(5)
Kayan-Murik(17)
Lampungic(9)
Land Dayak(16)
Madurese(2)
馬來語羣(Malayic,70)
中菲律賓語羣(Meso Philippine,61)
中部菲律賓語(Central Philippine,47)
北菲律賓語羣(Northern Philippine)(72)
北呂宋語(Northern Luzon,56)
卡拉米阿語(Kalamian,3)
巴拉望語(Palawano,7)
South Mangyan(4)
西北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羣(Northwest Malayo-Polynesian)(84)
Melanau-Kajang(13)
北沙勞越語(North Sarawakan,37)
Rejang-Sajau(5)
沙巴語(Sabahan,29)
Punan-Nibong(2)
帕勞語羣(Palauan,1)
薩瑪-巴兆語羣(Sama-Bajaw,9)
南民達納娥語羣(South Mindanao,5)
南菲律賓語羣(Southern Philippine,23)
蘇拉威西語羣(Sulawesi,114)
蘇門答臘語羣(Sundic,12)
巽他語羣(Sundic,2)
未分類之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語言(1)
西北台灣南島語族(Northwest Formosan,1)
賽夏語(Saisiyat)
排灣語族(Paiwan,1)
排灣語(Paiwan)
卑南語族(Puyuma,1)
卑南語(Puyuma)
魯凱語族(Rukai,1)
魯凱語(Rukai)
鄒語族(Tsouic)(3)
未分類
凱達格蘭語(Ketangalan)
台灣西部平原語族(Western Plains,2)
台灣中西部平原語羣(Central Western Plains,1)
貓霧語(Babuza)
邵語羣(Thou,1)
邵語(Thou)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