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官河

(江蘇省泰州市南官河)

鎖定
南官河,原名濟川河,南起長江北至泰州船閘,全長25公里,承擔着周邊地區大宗貨物江河聯運的功能。 [1] 
中文名
南官河
原    名
濟川河

目錄

南官河簡介

南官河南起長江,流經高港區海陵區,北至泰州船閘,全長25公里。千百年來,它哺育滋養了沿河數十萬人民,灌溉了兩岸上百萬畝農田,作為長江通往裏下河地區的黃金水道,南官河長期以來承擔着泰州及周邊地區大宗貨物江河聯運的功能。 [2] 

南官河河名來歷

該河原名濟川河,由於該河對泰州的經濟發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年的泰州市人民委員會(縣級)報請江蘇省交通廳制訂方案,於1956年9月10日經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決定整治濟川河道,同時,將濟川河易名為南官河。
此後,泰州和高港的許多史料就都以此為據,把南官河名稱出現的時間確定為1956年。其實,濟川河在歷史上有過多種名稱,南官河只是其中之一,且早已見諸史冊。1956年省人委文件將濟川河易名為南官河只不過是在該河的諸多名稱中明確了一個最為常用和合理的罷了。
泰州自古就有向南注入長江的河道,因河道入江口附近有個濟川鎮,就把河名起為濟川河。早在北宋初期,長江北岸就經常發生大規模“沙崩”(坍江),致使濟川古鎮坍於江中,濟川河入江處北退了15華里,這一狀況一直延續到明代大江口淤積為陸地為才結束。
徐達率兵疏通了濟川河。據《泰興縣誌補卷三下·七》載:(元至正)“二十五年十月,徐達兵至泰興江岸,河港不通,調軍開濟川河,自大江口挑浚十五里,通貫口岸,次日,遂抵泰州南門灣。”如果説,濟川河此前只是一條淺淤斷續的河道,自徐達疏河後,就成了一條能通貫舟楫的大河,從大江口直達泰州南門外,其名稱也首次出現於史冊。
清代濟川河曾被稱為廟港或廟灣港。《光緒泰興縣誌卷第五·三》中,有“口岸鎮西南曰廟港,一名廟灣港”的記載,這裏的廟港或廟灣港指的就是濟川河。因為濟川河中段流經泰興縣最北邊界的廟灣鎮,故流經這裏的濟川河也就被稱為廟港或廟灣港。
據道光《泰州志·卷之四·河渠一》載:“泰州河渠總名有四,曰上河,曰濟川河,曰下河,曰城內市河。”又有“南官運河,在南門外,淮水由六閘入至沈家渡入泰州境,過南門高橋。”《泰州志·卷之四·河渠十一》載:“濟川橋,跨南官河,明正德九年同知王思旻重建。”
以上文字記述至少可以證明以下兩點。
一、當時泰州入江河道名稱分為兩段,分別為上河和濟川河,泰州南門外至廟灣段為上河,廟灣至長江口段為濟川河。泰州地處淮河水系和長江水系交匯處,南高而北低,兩側水位落差較大,故把城南通南高沙土地帶稱上河,把泰州城北稱下河,這一稱呼一直沿用當前。 [2] 
二、南官運河和南官河這一名字道光年間已經出現。所謂“官河”就是運河,是指人工開鑿的河道。而濟川河因是徐達調軍人工疏浚的,又位於泰州之南,故被稱為南官運河或南官河,這一名稱在清道光《泰州志》上多處出現,可見南官河之名絕不是1956年省人委下文後才有的。
在道光《泰州志·卷首·輿圖三》中,一幅“水利圖”很能説明問題,該地圖為上南下北,左東右西,整幅圖用線條畫出了泰州區域內的河流,在標明泰州城的長方框上方(即南方),滕家壩以南的河段標註為“南官河”,向南為東西流向的“鴨子河”,再向南河道則直通口岸。
在這幅有着近200年曆史的地圖中,所繪河道及其名稱基本沒有變。當年的鴨子河仍叫鴨子河,鴨子河以北的河段當初叫南官河,以南的河段叫濟川河,1956年後,整個河段統一易名為南官河,這既統一了全河的名稱,也符合了約定俗成的原則。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