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宗尼姑寺

鎖定
南宗尼姑寺 [1] 藏語稱“南宗靜慮興旺洲”。位於坎布拉鄉南宗溝阿瓊南宗寺(桑俄合丹傑林)北,為寧瑪派尼姑寺院,傳由古浪倉始建於元代。1958年前,該寺建築總面積約40畝,有經堂、佛堂各1座,尼姑房50院150間,耕地50畝,尼姑25户55人,其中活佛1人,其香火來源主要為直崗拉卡等村。1958年後,保留有少數尼姑房。現有尼姑近百人(公佈數為70人),寺主古嘉賽,具體寺務由寺管會主任仁增昂毛負責。
中文名
南宗尼姑寺
地理位置
坎布拉鄉南宗溝阿瓊南宗寺
屬    性
寧瑪派尼姑寺
藏    語
南宗靜慮興旺洲
時間時間
元代
創建人
古浪倉

南宗尼姑寺歷史背景

古浪倉原籍今當順鄉古浪堤,是尖扎地區出名的寧瑪派世襲活佛。他所創建的南宗尼姑寺,以歷史悠久、尼姑眾多聞名省內外。
南宗尼姑寺,自1980年以來尼姑數逐年增加。尼姑主要來自本州尖扎同仁縣和海南州、化隆縣等地,多為青少年,有普通農牧民,也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小學畢業生。究其入寺動機,多因婚姻受挫,有病得不到全面治療等,也有因父母多兒女撫養困難或經人説教而入寺者。

南宗尼姑寺生活模式

青海阿瓊南宗三丹瓊培林,是一座古老的寧瑪派尼姑寺,座落在今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洲尖扎縣坎布拉鄉境內的“阿瓊南宗”山腳下。該寺廟從古迄今一直為安多藏區主要的寧瑪派尼姑寺之一。自1980年恢復開放以來,阿瓊南宗三丹瓊培林已初具規模,截止1994年8月擁有尼姑160位,她們是一羣由藏族女性(多為青少年)組成的特殊社會羣體。她們在建立自己的教法體制、法事儀軌的過程中,樹立了該教團組織特有的生活模式。
一、尼姑的宗教生活
阿瓊南宗三丹培林的每位尼姑從出離家門,獨身修道,加入教團組織,居住寺院,開始她們新的生活-宗教生活,都要經過一定的程序,也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就一般而言,每位出家入寺或受持“三歸”,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者,必須身體健康,篤信宗教,堅守戒律,一心學經,方可入寺。而且一般的程序也是按照佛教戒律的規定行使的。現分述如下:
1、剃度入寺。剃髮,是佛教徒出家接受戒律的一種規定。阿瓊南宗三丹瓊培林的每位尼姑出家入寺前,一般要在寺院找一位道行高,學問好,在寺內有一定聲望,已入殿課誦,即正式納入寺院組織的尼姑,作自己的“依止師”,這位“依止師”也須得寺院同意後,方可收其為弟子,然後由“依止師”在其佛堂內為新的弟子舉行剃度儀式。為新弟子剃除頭頂髮辮,供於佛祖釋迦牟尼像前,穿法衣,賜法名,授沙彌尼戒,即1、不殺生;2、不偷竊;3、不淫;4、不妄語;5、不飲酒;6、不塗飾香曼;7、不聽視歌舞;8、不坐高廣大牀;9、不非時食;10、不蓄金銀財寶共十條,從此便成為沙彌尼。
離家入寺為僧尼,原為印度婆羅門教的一種遁世制度,後為佛教沿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載:“諸有四姓剃除鬚髮,以信堅固出家學道者,彼當滅本名字,自稱釋迦弟子。”佛教傳入藏土以後,這種戒律亦被藏傳佛教所接受,雖然各宗派教義有所側重,接受戒條的方式方法也不盡一樣。但是剃度入寺,收徒禮師,不僅是藏傳佛教各派教徒尋師參道,修行辦道,宏法利生的基本途徑,而且是藏傳佛教延續的一種方法。
2、入殿儀式。藏傳佛教各大寺院為了控制、管制、管理僧尼而設有一種入殿儀制。這種入殿儀制已形成藏傳佛教各大寺院選擇,吸納僧尼所普遍遵行的規矩或制度。在阿瓊南宗尼姑寺,剃度入寺的尼姑首先要經過“依止師”逐字逐句,手把手地教授該教派所修習的各種教理教法,特別是要掌握、諳熟“日常課誦”的基本內容,通過試經的考試,合格者方可吸納為該教團組織或這個寺院的正式尼姑,並有資格參加寺院舉行的各種法事儀軌。一般每位新入寺的尼姑第一次入殿(進入大經堂)參加“日常課誦”時,要獻哈達,以個人的力所能及給寺院贈送茶葉等禮品,或5至10元錢。並由格貴為她能夠加入教團組織,入殿課誦祈禱祝福。而後,這位尼姑要磕頭禮佛三至七次,便可列入“日常課誦”之席。從此隸屬於這個寺院,取得該寺尼姑的資格。這套入殿儀制程序,在藏傳佛教各個寺院的具體做法各不相同,有簡有繁,而且不同時代的具體做法也有所不同。在阿瓊南宗尼姑寺這套程序是比較嚴格的,它已成為該寺限制尼姑的一種手段。
3、日常課誦。是藏傳佛教徒每日定時集中於大經堂集體共同誦讀佛經念持經咒、禮佛供養和梵唄歌讚的一種行儀。藏傳佛教各大寺院均有日常課誦這一行儀。在“古印度諷誦佛經奉行‘三品’儀制,首先頌揚馬鳴所集的贊佛詩文,其次正誦佛經,然後陳述迴向發願。”這種唸誦法也成為藏傳佛教各教派課誦活動的基本儀制,都被普遍遵行。但是各教派課誦的內容並非完全一樣,即便是同一個教派,同處一地,日常課誦的內容也有所不同。阿瓊南宗尼姑寺日常課誦的內容主要有:《初供》(課誦後均有藏文)、《藥師供贊》、《三聚經》、《聖普賢行》、《入菩薩行願》、《聖彌勒願品》、《聖救度母》、《蓮花生願品》、《金剛空心結》、《八大吉祥》、《迴向與發願》等。當然,日常課誦的這些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自己所會供的內容的變化而變化。
日常課誦是阿瓊南宗三丹瓊培林尼姑日常宗教生活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尼姑寺定型化的宗教活動和尼姑們必須修持的定課。尼姑寺的日常課誦一般在清晨進行,可謂“早殿”或“早課”。每日清晨尼姑們定時集中在大經堂,共同誦經供贊,禮佛祈佛祈禱,與安置於大經堂中那些可見或可親證的神佛、菩薩實體(塑像)面對面的交流,由此不僅可產生一種親切感或補償心理之感。倫理化的宗教性質因此得到加強,而且日常課誦作為尼姑羣體每日對共同信奉的超自然體加以尊崇和敬拜的一種行儀,它確立或保持了尼姑們與超自然體的一種特定的聯繫,並通過這種宗教體驗,加深了尼姑們的宗教信仰與感情,對她們的羣體意識和教團組織的鞏固和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4、獻祭儀軌。它是阿瓊南宗三丹瓊培林尼姑宗教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內容,是尼姑羣體共同以獨特的形式向神佛、本尊、菩薩等表示敬畏,感恩和祈求的一種宗教禮儀,也是尼姑們集體共同對其宗派教義教法的一種內心體驗與實踐。因此,獻祭儀軌,已成為阿瓊南宗三丹瓊培林尼姑宗教生活中的一種固定的形式。每年從正月初一日至十二月底要舉行各種紛繁多彩,五花八門的獻祭儀軌,甚至每月還有以“上弦”和“下弦”月之分的獻祭儀軌。因獻祭目的之不同,大致可分為求福祭,感恩祭和崇拜祭。獻祭儀軌以祭祀護法、本尊等神靈活為祈福,禳災,保眾生平安和佛法宏揚;以祭祀上師等為報謝,感恩,護佑和賜教;以祭祀至賢人物為崇拜,恩賜智慧。在這些不同的獻祭儀式中一般尼姑們往往以供奉靜水、鮮花、神燈、香火和神饈等吉祥物品,或上千種物品的“千供”來溝通神聖世界與世俗世界的聯繫。梵唄歌贊、歌唱優美的讚頌詞,吹奏各種悦耳的法器,“迎請”着其教派的本尊和護法等神佛,打手印、口唸經咒,手按法器與這些非人格的超自然力進行交流。同時她們將自己融入一種永恆的力量之中。“當一個教徒以儀式的方式來詠唱讚歌,祈福、咒語或神話時,其產生的效力(在其倡導者與擁護者看來)根本不是來自個人的慾望與祈求,而是來自其自身的神聖性。”因此,尼姑們將這些非人格的神聖力量被看作存在的源泉,而這種神聖的獻祭儀式則成了她們把神秘的神聖力量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手段。
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説:“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交織在一起的”。人的意識和行為在人們的生活中往往都是相互交織在一起的。尼姑寺的獻祭儀軌,事實上是宗教信仰觀念的行為表現和具體化。它們的關係是理論與實踐,思想與行為的關係。因此,藏傳佛教中採取的各種繁雜儀軌,是隨着人們信仰觀念的明晰,各教派教理教法的規範和體制化而逐漸規範化、固定化,併成為體現自己宗教文化特色的一種形式。總而言之,獻祭儀軌是藏傳佛教居寺僧尼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內容。它是用物質性的供品或儀式來換取神佛的幫助和恩賜。所以,“宗教的整個本質表現並集中在獻祭之中。”(費爾巴哈語)。
5、俗家經懺。即為俗人舉行諷誦經懺的一種宗教儀式。為俗家誦經拜懺是阿瓊南宗三丹瓊培林尼姑宗教生活的一個方面,它往往由施主奉獻財物,指定尼姑修懺法誦佛經。也是尼姑寺一種謀利的佛事活動,或尼姑個人唯一的經濟來源。誦經拜懺可在寺院集體共同進行,亦可去俗家進行。但它不是經常性的。
阿瓊南宗尼姑寺為了使每個尼姑人人都有所經濟收入,寺院規定:尼姑個人不能擅自受邀去俗家經懺,一般由“格貴”統一安排,人員的多少由俗家限定,依經懺內容5人、7人或10人不等。每一組中均設有“翁則”、“上師”(喇嘛)和“卻員”等神職人員。進行經懺的內容紛繁多種,十分繁雜。有追薦亡靈、祈冥福、報親恩、消災延壽、驅邪禳災等等,其形式也是多樣的。在此不再贅述。但這些誦經拜懺的尼姑在儀式中都扮演着一種神聖的角色,是神的代表和僕人,皆成為神聖力量和世俗人間的聯結點,把神聖力量傳給世俗人間,或救度亡靈,引入極樂世界,或超脱苦難,構造着一個完整的經驗世界,但它卻隱藏着一種救治世俗的方法,或具有一種拯救的力量。它通過禮敬,讚歎。拜懺以安定心思,能夠淨化或改變人們的生活。因此,在藏傳佛教中各懺法便紛呈於世,成為僧尼主要的佛事活動之一。
6、煨桑祈禱。這裏指尼姑個人的一種宗教生活。在阿瓊南宗尼姑寺,一個尼姑除了集體的宗教活動以外,還有各自的宗教生活內容。煨桑祈禱,便是尼姑個人與神靈菩薩交往的基本形式。它是通過煨桑薰煙,吟誦經文頌詞等語言形式和身體動作來表現對神佛菩薩的一種依賴感或敬畏感,以實現自身或整個人類眾生的願望。因此,每日的煨桑成了尼姑個人滿足自己或眾生的目的或需要而特定的生活基本內容。譬如某一尼姑,她主要念誦這些經文頌詞加以祈禱:1、《聖文殊名稱清淨説》;2、《聖普賢行》;3、《白傘蓋佛母》;4、《薄伽梵母般若波羅密多》;《聖救度母》等及其他真言咒語,當然,每個尼姑都是按個人需求而定的。但是,他們的目的卻是一樣的。都希望藉助神力來實現自己或眾生的目的或心願,這是她們煨桑祈禱的共同心理基礎,對她們而言,通過煨桑,誦經歌贊對神佛菩薩的祈求和祝禱,不僅打開了神聖王國的大門,從而讓生活充滿憧憬、歡樂和智慧。而且這些經文禱詞中描述的神聖世界的模式,便構成了她們生活的燈塔。就以上例舉的經文頌詞,我們可以看出尼姑們祈禱的神聖對象多為女性。她們認為這些充滿慈悲、利益無邊的神女佛母,對女性本身更為有利。故將她們視為自己前進的指南,或一種希望,她們對這些神靈佛母表現這種尊崇、愛慕、畏懼、謙卑和虔誠的同時,也培養和淨化了她們的慈悲、善良之心和倫理道德行為。
7、轉經磕頭。是藏傳佛教獨具特色的一種行儀,而且也是僧俗最基本的宗教生活形式。轉經,即轉經輪(筒)。每個經筒內裝有一定數量的經咒,一般往往以六字真言或咒語為其主要內容。每轉動一次就同於唸誦數百倍的經咒。藏傳佛教對真言咒語功能尤為重視。譬如,經輪的主要經咒六字真言,源於梵文,現由六個藏文字母組成。是藏傳佛教的一種咒語,也是一種發聲法。藏傳佛教將六字真言視為一切佛教經典的根源,循環往復不斷念誦,即能消滅積德,功德圓滿而成佛。“嗡嘛呢叭咪哄”這六字真言,乃是諸佛思想之聚焦。八萬四千經論的精英。五部佛主與秘密主之心要。這六個字每字都是陀羅尼咒之聚會,善業與功德之本源,利樂成就的根本,善趣與解脱的大道。“每字真言的每一音節,賦予了一種擺脱輪迴轉生和六道的職能,從而使六字真言更加威嚴神聖。”因此,在阿瓊南宗尼姑寺,尼姑們除了重視誦經祈禱外,磕拜神佛,轉經輪便是尼姑日常個人進行的主要宗教活動。她們每日要環繞大經堂經輪迴廊,週而復始地轉動數千百次的轉經筒,面對大經堂中安置的本尊,護法等眾神行上千百次五體投地的磕拜。這種轉經磕頭的行儀除了在寺內進行外,尼姑們常常還在各自的尼舍中均設有小佛堂和手搖經輪。她們的閒暇時間幾乎都在轉動着的經輪中渡過。她們轉經輪,口唸經咒真言,將自己的身、心、語全部奉獻於它,崇拜它,使它成為造福或淨化人們精神世界的一種奇特的精神食糧。
二、寺院經濟與日常生活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執行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廣大藏區漸而恢復開放寺院,大多寺院都努力遵循“以寺養寺,農禪並重”的原則,從事宗教和經濟活動,在生產和經濟經營上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就阿瓊南宗尼姑寺重修以後,佔地總面積為40畝,主建築大經堂一座42間,是尼姑集體共同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尼舍共86院,260間,是尼姑個人相對獨立的生活環境和宗教活動場所。按尼姑寺佔有財產的形式與經濟運行的情況來看,阿瓊南宗尼姑寺的財產可分為全寺所有,活佛所有和尼姑個人所有三種形式。
全寺所有的財產:即以寺院名義佔有的財產,就土地而言,尼姑寺佔有耕地42畝,主要耕種小麥、青稞和油菜籽等農作物。所收穫的糧食除交納公糧外,全部歸寺院集體所有,是尼姑寺經濟的基礎。就林木而言,阿瓊南宗尼姑寺地處森林地帶(現國家森林公園內)佔有面積為10畝。分佈於寺院周圍,為寺院經濟資源之一。此外,尼姑寺還有一所正在籌建中的診所,以經營醫藥服務業來增加寺院的經濟收入。然而,由於資金的短缺,只是購置了一些簡單的醫療器械和少量藥品,對內開診營業,尚未具備向外開放的條件。
活佛佔有財產:即以活佛名義佔有的財產,由活佛本人管理,財產的處置權和受益權歸活佛私有。現尼姑寺的活佛主要古浪嘉賽、卓洛等。阿瓊南宗尼姑寺活佛的財產,按法緣關係具有繼承權,一般按活佛的“轉世”世系或代族關係代代相傳。
尼姑所有的財產:即尼姑私有的財產。一般藏傳佛教尼姑的宗教地位比較低下,其經濟地位也不優越。在阿瓊南宗尼姑寺尼姑佔有的財產往往都是以“尼舍”而建立的。尼舍,一般按世俗親戚關係、姐妹關係或師徒關係由二至三人居住。她們不佔有耕地,也不牧養牛羊,尼舍是她們佔有的唯一財產。而且由“家人”承建,或師徒相傳。尼姑們每年為他人誦經拜懺,也可獲得相應的報酬,如五、六十元,二至三包磚茶等實物。這便是一個尼姑一年內所有的經濟收入。
以上就阿瓊南宗丹瓊培林財產的佔有形式與經濟的運行,可以想見尼姑寺財產佔有關係是一種私有制的特殊形式,尼姑在寺院幾乎沒有財產干預權,也很少有受益權。就阿瓊南宗尼姑寺本身而言,既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沒有廣泛的經濟來源。尼姑寺雖然地處國家森林公園內,為一處旅遊景點,但是因交通不便利,沒有更多遊客或信眾前來觀光或佈施朝拜,因此,尼姑寺佔有的耕地便成為她的主要經濟來源。於是,尼姑們既是寺院的神職人員,又是經營土地的生產勞動者。然而,寺院每年所獲收的糧食,除交納公糧外,幾乎耗費於寺院一年中繁雜的各種禮佛儀軌,如“煨桑”,做“朵瑪”等等,尼姑收入微薄,寺院無力保障尼姑的日常生活消費。尼姑日常中的消費全部由尼姑個人承擔。如:
1、尼舍:是尼姑個人的生活環境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阿瓊南宗尼姑寺的尼姑住房,皆為平房一院,土木建築結構,一院多為3或4間房,內設佛殿或佛龕,供奉佛象和經書等。尼姑的住房,大多由尼姑的家人、親屬承建或師徒相傳。阿瓊南宗尼姑寺的尼姑近一半是本地人,她們的住房幾乎都由家人承建,家境較好的,房內四壁均以木板裝飾,美觀優雅。有的尼舍則用木版裝飾牆裙。有的則四壁土牆,十分簡陋。相形之下,差別很大,但是,尼姑們並不以此為榮辱,她們在這種特殊環境裏,彼此相敬如賓,情同手足,相互愛護,充滿愛意。大多院內二三位尼姑安和相居,相互照顧,彼此學經,共同修道。
2、飲食。阿瓊南宗尼姑寺,低處氣候温和農業區。尼姑的飲食多以麪食為主,隨加一些蔬菜和少量肉食。一日三餐皆由尼姑自己承擔和料理。尼姑們雖然均在自己的小院內種有少量蔬菜,如白菜、蘿蔔等。然而,其餘的生活消費均由家人、親屬供給。可見,家庭仍為尼姑日常生活的主要承擔者。儘管寺院在禮佛儀軌期間給每位尼姑分發一點“神饈”,這根本不可能滿足她們的生活消費。於是一些家住外地的尼姑秋後常常要化緣,以備口糧。化緣便成為尼姑維持生活的一種手段或賴以生存的一種方式。阿瓊南宗尼姑寺,尼姑的生活非常簡單,一日三餐多為幹饃、茶水、煮麪條,但她們卻沒有絲毫清苦感。一位尼姑告訴筆者,她在家裏住幾天就會厭倦。表示了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一定態度,同時反映了一種特殊的宗教感情。
3、衣着。藏傳佛教尼姑的衣着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只是等級界限使衣着顏色的搭配略有不同。尼姑一般上身穿一個坎肩,下身穿幅裙,身披袈裟。藏傳佛教僧尼的這種裝來源於佛教世尊釋迦牟尼身着的黃色袈裟、法衣和禪裙,由於藏民族居處高寒地帶,自然條件和生活條件的差異,藏族僧尼的衣着有所變化,幅裙下都加穿裏裙,冬棉夏單,上身穿長袖單衣和棉衣。因阿瓊南宗尼姑寺,尼姑中沒有學位等級界線,尼姑的衣着是一樣的。她們均穿前襟用緞子搭配的坎肩,紅色或黃色的各種長袖衫衣。下身穿紅色裏裙和幅裙,身披紫紅或棗紅色或紫紅色袈裟,夏天頭戴紅色遮陽帽,衣着質地多為棉布,經濟條件較好的尼姑,另備有一套新袈裟,主要在宗教節慶期間穿着,尼姑的衣着主要由家人承擔縫製。
從上述尼姑衣、食、住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家庭依舊是尼姑維持日常生活的根源,尼姑在經濟生活上尚不完全獨立的情形下,家人或親屬是她們日常生活的主要依賴者,雖然她們走出家門為自己選擇了一條出世的生存方式。但是她們並非完全擺脱世俗,割斷她們自己與人世生活的聯繫。她們的日常生活依舊要靠家人,求助親屬,在某種意義上對家庭或他人形成一種負擔。要解決此問題,必須從教團組織或尼姑自身作起。
雖然,阿瓊南宗尼姑寺在有關政府部門的大力協助,以及寺主古浪嘉賽的引導下,開始走“以寺養寺,農禪並重”的道路,在從事宗教活動的同時;參加生產勞動,寺院藉助國家和集體的幫助籌集資金購買生產資料或生產工具,讓尼姑們經營土地,自食其耕,開辦診所,設立寺院經濟活動的機構,以增加寺院經濟收入,同時限制尼姑人數。但是,寺院經濟基礎的薄弱,只能滿足於宗教性消費。仍不能滿足尼姑的日常生活消費。
儘管阿瓊南宗寺的經濟正處於發展階段,然而,尼姑們對寺院前景卻充滿信心,她們有着更為遠大的美好設想,自食其力籌集更多的資金,在尼姑寺開設學院或尼姑學校,像藏傳佛教的其他一些寺院那樣,有學制,有學位,將尼姑寺更加趨於完善或系統化,讓尼姑們掌握更多的佛學知識、文化知識與先進技術,逐步而全面提高尼姑整體的文化修養,從而體現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寺廟特點。而且她們正在改變以往那種靠佈施、化緣為生的傳統觀念,努力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她們通過自己的勞動使寺院經濟向有利於寺院發展的方向發展,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