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安村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下轄村)

鎖定
南安村,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練江橋西,東與華美隔岸相望,距鎮政府1.5千米。地處練江分流西畔,有練江支流流經村東邊。該村形成於南宋淳熙年間,相傳楊氏先祖從興仁鄉青洋山(今普寧南徑)遷居此地落業,又因明清時貴嶼以姓氏命村名而取名貴嶼楊,曾用名楊什村,1952年改名南安村。鄉道環市路經過該村通新厝。 [1] 
中文名
南安村
曾用名
楊什村
地理位置
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西南部

南安村歷史沿革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析潮陽縣洋烏、水、黃坑三都置普寧縣。時普寧縣治尚未建設,縣衙暫寄於潮陽縣貴山都南安鄉民舍長達十年,直到萬曆三年(1575年)縣衙始遷回普寧縣厚嶼。該地南宋時屬潮陽縣興仁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後屬潮陽縣貴山都。民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潮陽縣第六區,1952年後先後屬潮陽縣第八區、貴嶼鄉、上游人民公社、貴嶼人民公社,1983年屬潮陽縣貴嶼區,1986年屬潮陽縣貴嶼鎮,1993年屬潮陽市貴嶼鎮,2003年後屬潮陽區貴嶼鎮南安社區至今。

南安村人口姓氏

主要姓氏有楊、陳、林、吳、鄭、馬等。其中楊姓,南宋從福建莆田遷移至廣東潮陽興仁鄉青洋山,南宋淳熙年間又從青洋山遷移至該地。陳姓,南宋從福建莆田遷移至廣東潮陽興仁鄉,明初又從潮陽貴山都遷移至該地。2015年末,該村有户籍人口約6500人。其中,男性約3400人,女性約3100人。實際在村人口約5400人。非户籍外來人口120人。村民均為漢族,屬潮汕民系,使用閩方言潮汕話。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約600人。祖籍該村的華僑約2000人,主要分佈在泰國、柬埔寨、越南、美國、馬來西亞等國。

南安村經濟發展

南安村有耕地900畝。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柑橘及養豬、養鴨等,手工業產品有塑料製品、磚瓦、貝灰、抽紗等。20世紀90年代該村開始發展工業,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現村民大多經商,涉及各種行業。少數村民仍種植水稻或養豬。

南安村地方特產

特色傳統食品有貴嶼朥餅,形成於明嘉靖年間。由貴嶼薛源合糖餅店首創,採用新鮮優質的麪粉、白肉、珠葱頭、白砂糖和麥芽糖等原輔材料製作而成,有芋泥朥餅、淮山朥餅、紅豆朥餅、香葱朥餅等品種。其製作技藝由薛源閤家族子孫代代相傳,2001年被列入汕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為薛漢偉。

南安村社會事業

該村於1980年通電,1990年通電話,2006年通網絡,2012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16年通自來水。村內有南安敦本學校,又有籃球場2個、公園1個(南苑公園)、老年人活動中心1個。

南安村民居建築

傳統民居現存800座。代表性民居有“大夫第”,建於明萬曆年間,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位於南安村南門頭附近,磚雕門罩上刻有“大夫第”三個大字,為四合院結構。整體保存完好,唯外牆脱落。現存宗祠7座,包括始建於明代的楊氏家廟、楊氏宗祠、楊氏八房祠、楊氏七房祠、魏厝祠、林厝祠以及始建於民國的蘇厝祠,大部分祠堂經過多次重修,佔地面積500—2000平方米不等,設有廳、井和拜亭等。其中,楊氏家廟始建於明洪武元年(1368年),重修於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三廳二天井一厝包一拜亭。
楊氏八房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重修於民國時期,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一廳一天井一拜亭。每年農曆正月初十日、八月初八日由宗族老人在貴嶼老街楊氏家廟舉行祭拜活動,參加人數每場近300人,華僑及在外創業者也回鄉參加,並搭建戲台,聘請潮劇演出“三台半”。 [2] 

南安村風景名勝

村中有西興寺,始建於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重建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供奉西天佛祖神像。貴嶼天后古廟,始建於元延祐至天曆年間,重建於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供奉天后聖母神像。村民每年農曆三月初四日到福建湄洲島迎接天后。
參考資料